边坡框架梁技术交底.doc_第1页
边坡框架梁技术交底.doc_第2页
边坡框架梁技术交底.doc_第3页
边坡框架梁技术交底.doc_第4页
边坡框架梁技术交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表工程项目名称蒙河铁路二标分部工程名称小岔河B段路基分项工程名称 DK115+513.87DK115+562.41边坡防护交底日期2013.7.25接受交底部门和人员现场主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各工序作业班组长交 底内 容交底资料名称:1、小岔河B段路基 DK115+513.87DK115+562.41边坡防护技术交底交底原件:附后签 收记 录接受交底人员签证交底人员签证作业队签 字日 期签 字:日 期:副队长测量主管施工员施工员工班长 MH-02/02/10 ZTWJ2012-七队-路基02中铁五局蒙河铁路第二项目部隧道7队小岔河B段路基工程 编号:ZTWJ2012-7队-路基02 小岔河B段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单 位:中铁五局蒙河铁路二项目部隧道7队编 制: 复 核: 中铁五局蒙河铁路第二项目部隧道7队一、交底说明小岔河B段路基即将进行边坡防护施工,现对其进行如下交底,希现场施工负责人、施工员、协作队伍及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确保路基边坡施工优质、安全完成。2、 工程概况 该段属高原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槽谷地貌,线路沿小岔河河谷地带行进,左低右高,半挖半填,左侧改路后放坡填写筑。地表多为土层所覆盖,植被较发育,局部深沟处或人工开挖边坡坎脚见基岩出露。该段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黏土、碎石土;下伏元古界瑶山群(Ptys)片麻岩夹变粒岩、混合岩、大理岩。该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下水对砼结构无侵蚀性。3、 交底内容1、DK115+513.87DK115+562.41右侧,长48.54m,设桩间土钉墙,墙高见正面图,土钉墙面板采用立模现浇,胸坡为1:0.2。自下而上第一、二排土钉长为6m,其余桩间土钉长为8m,土钉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1.2m,上下排交错布置,具体布置详见土钉布置示意图及断面图。土钉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8。,钉材选用单位根25HRB400级螺纹钢筋。钻孔孔径为91mm,钻孔采用M30水泥砂浆灌注,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土钉墙底端设置护脚墙,顶宽0.6m,高1.2m,胸坡同土钉墙胸坡,置入侧沟平台下0.3m深,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土钉墙顶外设2m宽喷射混凝土护顶,其要求同土钉面板,并用一排3m长18小锚杆锁定,小锚杆间距2m。土钉墙面板设置泄水孔,泄水孔沿墙面呈梅花型布置,间距2.5m,其中底部一排设置为直径91mm、长10m的深层排水孔,其余为直径49mm、长3m的泄水孔,泄水孔为仰斜泄水孔,仰斜角度均为6。 2、DK115+513.87DK115+562.41右侧,长48.54m,路堑坡脚设锚固(索)桩,共9根,其中8#9#桩为锚固桩,桩截面2.0*2.75m,长2022m;1#7#为锚索桩,桩截面2.0*2.75m,长2429m,桩间距(中中)6m,桩采用C30砼灌注,按个别设计,结构设计详见配筋图,具体设计参见正面图。每根锚索桩上设2排锚索,均为单孔4束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索钻孔直径110mm,采用跟管钻进,自上而下第一排、第二排锚索与水平面下倾角分别为20。和22。;细部结构详见锚索细部结构设计图。于每孔锚索下1.5m设预备孔。锚索采用15.2mm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铰线制作,抗拉强度不低于1860MPa;全孔范围内采用M35水泥砂浆灌注,采用孔底注浆,注浆压力0.60.8MPa。锚索长度由锚固段、自由段和张拉段组成,锚固段长度均为12m(分两个单元,各6m长),张拉段均为1.5m,每根锚索自由段长、差异荷载裣张拉值具体布置见一览表。分别在2#、5#桩第一排,第二排(自上而下)锚索设GMS型测力计(共4套),测力计量程为900KN。3、 DK115+513.87DK115+562.41右侧,长48.54m,。该段侧沟平台浆砌封闭。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厚为0.3m。4、 DK115+513.87DK114+551左侧边坡,长37.13m,桩顶边坡采用锚索框架梁护坡。锚索框架梁节点横向间距3m,竖向间距4m,具体布置详见下面图及断面图,框架梁采用C30钢筋砼现场浇注。锚索单孔设计锚固力为600KN,均为单孔4束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索钻孔直径110mm,采用跟管钻进;锚索采用15.2mm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铰线制作,抗拉强度不低于1860MPa。锚索长度由锚固段,自由段和张拉段组成,锚固段长度均为12m(分两个单元,各6m长),张拉段均为1.5m。全孔范围内采用M35水泥砂浆灌注,采用孔底注浆,注浆压力0.60.8MPa。每根锚索自由段长、锚索的具体布置见一览表。坡面锚索均与水平面下倾角呈20。,在DK115+520处自下而上第1、3排、DK115+538处自下而上第2、4排锚索设GMS型测力计(共4套),测力计量程为900KN。DK115+551DK115+562.41右侧,长11.41m。桩顶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锚杆框架梁节点横向间距3m,竖向间距4m,具体布置详见正面图及断面图,框架梁采用C30钢筋砼现场浇注。锚杆设置在框架梁的节点上,与水平面下倾角为20。,钻孔直径91mm,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锚杆采用单根32HRB35螺纹钢筋制作,坡面锚杆长12m。5、DK115+513.87DK115+562.41右侧,长48.54m。堑顶边坡外设置天沟,天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四、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1、 地表和截排水施工分层开挖、边开挖边施作坡面防护开挖至桩顶高程时施工锚固桩分层开挖并及时施作土钉墙。2、 排水系统(1) 工点施工前必须先做好临时截排水设施,确保堑顶天沟的防渗、畅通,避免天沟悬于地表以上,以免因表水下渗引起路堑坍滑。(2) 及时施作平台截水沟、渗沟,并做好与天沟、侧沟、排水沟的衔接,形成完善、畅通的排水系统。(3) 侧沟与挡墙同步施工,避免路堑积水后浸泡坡脚引起病害。(4) 做好各级护坡(包括堑顶镶边)的截水缘,确保截水缘与主体工程连接牢靠、形成整体。3、 锚杆(索)框架梁(1) 施工顺序做好地表截、排水设施后,路堑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一分层高度23m。每一分层开挖完毕后,立即施工坡面锚杆(索):定位、造孔、锚杆(索)安装、灌浆。然后进行下一分层施工。每一级坡面开挖完毕后,绑扎制作钢筋笼,现浇框架梁,框架梁必须按要求嵌入坡面。锚索框架梁加固时,待锚索的水泥砂浆强度达到80%后,进行锚索张拉,首先进行差异荷载补偿张拉,即先对锚索最长的第一单元张拉至P1(张拉具体荷载详见压力分散锚索差异张拉荷载一览表),再对第一、二单元同时进行张拉。按设计锚固力的25%、50%、75%、100%、110%(包括10%的超张拉)进行锚索逐级张拉每次张拉间隔35天,每个循环均应对所有锚索张拉一次、且每功索张拉间隔时间保持一致。锚索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及受力作了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每一级全部施工完毕后,进入下一分级循环。(2) 锚杆施工注意事项 锚杆孔必须采用干钻,不得采用水钻,孔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注浆应采用自孔底向上一次有压注浆,中途不得停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在初凝前要进行二次补浆。 锚杆施工前应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3孔,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试验锚杆长3m,采用单根32HRB335钢筋,要求抗拔力不小于120KN。(3) 锚索施工注意事项 锚索孔必须采用干钻,不得采用水钻,孔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遇坍塌体地层松散,破碎时,应采用套管跟进的钻进技术,使钻完整不坍。 锚索注浆应采用自孔底向上一次有压注浆,中途不得停浆。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在初凝前要进行二次补浆。 锚具宜采用OVM型锚具,锚具底座顶面(斜托面)与钻孔轴线应垂直,确保锚索张拉时千斤顶出力与锚索在同一轴线上。 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锚索张拉,首先进行差异荷载补偿张拉,即先对锚索最长的第一单元张拉至P1(张拉具体荷载详见压力分散锚索差异张拉荷载一览表),再对第一、二单元同时进行张拉。按设计锚固力的25%、50%、75%、100%、110%(包括10%的超张拉)进行锚索逐级张拉每次张拉间隔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