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诉性.doc_第1页
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诉性.doc_第2页
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诉性.doc_第3页
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诉性.doc_第4页
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诉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诉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夫妻财产不管是从构成到数量还是夫妻财产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夫妻财产纠纷不仅仅出现在离婚分割上,更多的体现在婚内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此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恰当解决,不仅关系到夫妻婚姻关系的妥善处理,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关系到家庭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正由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四条才规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有条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其条件过于苛刻,有关内容也极为简略。笔者认为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应该更加明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分割的范围和标准,增加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可诉性,以使夫妻关系的和谐、家庭的稳定和不损害夫妻任何一方财产权益三者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一、现行法律对婚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制的相关规定。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等内容。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共规定了三种形式。(一) 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即婚后所得共同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除另有约定或法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财产制度。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是工资、奖金;二是生产、经营的收益;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四是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是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二)法定的夫妻特有财产制。是指夫妻一方婚前个人享有所有权的财产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并依法应当归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法定的夫妻特有财产的性质属于公民个人财产的范畴,依法受法律保护。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了法定夫妻特有财产的范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一方的婚前财产;二是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是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是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是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三)夫妻约定财产制。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适用的制度。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二、现行法律规定的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分割的性质、范围及不足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上述三种夫妻财产制度,但对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是否有权诉请分割共同财产没有明确规定,这就造成在具体实践中具体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没有法律依据,致使很多婚姻中无过错一方无法维权。在此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7月14日通过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在第四条中首次规定了婚内财产分割的内容。这是我国法律的一项新的规定,弥补了这一缺陷,是我国婚姻制度的一个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在离婚时分割这一束缚,保障了婚姻关系中无过错一方的财产权益,在发现另一方可能存在婚姻共同财产的情况下及时提起诉讼,使无过错方在不想离婚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的财产权益。(一)婚内财产分割性质及范围。如前所述,我国婚姻法对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哪些归夫妻共同所有,那些为夫妻一方财产均有明确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拥有的共同财产,任何一方都不能诉请分割。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符合严格情形下才能适用分割共同财产。因为这种分割实质上分割的是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现行法律对这种标准是规定的极为严格,在具体适用中是慎之又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只规定了两种情形,即只有在这两种情形下,且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可以诉请分割共同财产:一是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二是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 (二)婚内财产分割的不足。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虽然首次引入了婚内财产分割的概念。笔者认为在具体适用该条款时要注意该条款仅仅适用于办理了结婚登记的法定夫妻之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者之间并不适用该条款。该条款的出台对今后的司法实践而言具有以下两个好处。一是这以后夫妻一方要求分割共有财产,不必一同时离婚为先决条件,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夫妻一方更有效的控制财产风险;二是适用该条,婚姻双方只要认为符合该条款规定的重大理由,即可诉请要求分割共有财产,高效迅捷。但不足之处在于本条规定过于简略,规定的两个条款不能囊括所有应该分割的情形,不能确保婚姻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夫或妻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好地保护。一是本条款除了明确规定的两个条件外,在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部分引用了“等”的表述,这就意味着除了这两种条件,还有其他情形,司法解释没有一一例举,这给以后的具体的司法工作带来了相应的迷茫,何谓例举两条之外的重大理由,有待于司法实践的进一步完善;二是本条规定可以诉请分割共同财产的最重要的要件是“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何谓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怎样才算“严重”损害?这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广大法律工作者和法官们自有判断,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出台指导意见加以明确;三十该条规定过于笼统,容易造成婚姻中处于弱势一方当事人的的权益得不到及时救济。现实婚姻双方中总有一方(大多数为女性)为了抚育子女、照顾家庭常常放弃了要求与另一方平等的享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而给另一方充足的空间区充分享有这些权利。而作为“享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的另一方对过多从事家务活动的弱势一方往往是仅仅提供能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需要,除此之外,都将本该属于夫妻双方共同管理的共同财产(主要是指金钱)统的太死,另一方根本没法使用,甚至不知道共同财产有多少?有什么共同财产?而且往往谁的经济基础越高,谁对共有财产的处理权就越大,如果掌管金钱的正好是经济基础较好的独裁者,莫说重大财产的处理权很难共同协商一致,就连向对方索要生存的基本生活费的权利都会被剥夺,如果强调分割共同财产的条件过于严格,这就使婚姻中处于弱势一方的权力得不到更好地保护,与法律的基本精神相违背。三、几点建议及依据。“婚前谈情伤钱,婚后谈钱伤情”这句民间俗语的后半句透露的正是人们对婚姻存续期间谈“财产分割”的禁忌与无奈。也正是多年来我国婚姻法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说不的因素之一,更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婚内分割共同财产条件规定过于简单与苛刻的缘由之一,也使得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此类财产分割采取的态度是慎之又慎。但同样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婚姻家庭中,因为夫妻双方地位的不对等,一方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方却在为了每天的柴米油盐发愁,处于弱势一方的夫或妻,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随意处置着本该由双方共同管理和处置的共同财产而无可奈何,其结果很明显与法理精神不一致,更是有悖公平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共同财产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规定的基础上,更加明确规定适宜分割的情形,适当放宽分割条件,给婚姻中相对处于弱势一方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明确的救济途径,更好地保护弱势一方的财产权益,具体来说,除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规定的两种情形外,还应增加以下几种情形。(一)婚姻关系中一方在遇到特定情形的情况下可以诉请确认夫妻共同财产,以稳定夫妻财产。具体是指当掌管夫妻财产一方有转移、隐匿、毁损共同财产情形的时候,另一方可以在不离婚前提下诉请确认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以及那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以明确共同财产的范围和类型,确保弱势一方参与管理和处分共同财产,比如夫妻双方的房产等不动产,如果是登记在一方的名下,在一方存在转移房产如买卖等情形时,另一方就可以诉请确认房产为夫妻共有,并要求在房产上加上自己的名字,这样欲出卖房产一方就不能单方卖房,另外对夫妻双方所有的股权以及其他有价证卷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二)婚姻关系中一方在遇到特定情形的情况下可以诉请确认双方各自财产份额。主要是指在婚姻中掌管经济基础的一方,不依法给付为家庭付出较多义务的弱势一方基本的生活费用,致使对方生活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弱势一方可以诉请法院确认双方已有的共同财产,并依法确认弱势一方应得的份额。例如,原告刘英与李四结婚十余年,李四开有洗衣店,原告在家照顾老人,抚育孩子,现家中房子因时间太长需要修缮,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修缮费用,被告不但置之不理,还借口停了原告的生活费,原告失去了生活来源,生活无着,无奈诉至法院,要求使用由被告掌管的夫妻共同财产8万元的一半。法院立案后经过查实以被告的名义确实在银行存有8万元存款。像本案这样,被告掌管着存款。拒绝与原告共同管理,拒绝原告因为家庭日常生活使用该款,虽然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不分份额”“享有平等处理权”,但这些规定对原告来说,又有何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据原告诉请分割双方共同财产,才能保障原告正常的共同财产的处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