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三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三.doc_第1页
2009年第三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三.doc_第2页
2009年第三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三.doc_第3页
2009年第三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三.doc_第4页
2009年第三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第三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三 欧洲进一步增强航天实力 欧洲航天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欧洲加强航天战略规划 本季度欧洲公布了新的航天计划,英国与德国也有一加强航天工业发展。 1.欧委会公布2010年航天任务计划。2009年7月30日欧委会公布了第7个框架计划航天主题下的请求议案。该议案的最终期限到2009年12月28日。第7个框架计划下的航天主题将根据欧洲航天政策制定的目标执行。这份工作计划重点在应用领域,如“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系统,同时也将关注太空科学、太空技术和太空运输,加强航天基础(SSF)领域,以提高欧洲航天工业的竞争力。 2.英国加强航天工业发展。具体表现在:(1)欧空局首次在英国建立研究中心。7月报道,在英国建立欧空局研究中心将使更多的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接触到航天工业。该研究中心将以二十世纪60年代在牛津郡哈威尔科学园区建立的计算实验室为基础建立,将关注于气候变化和机器人太空探索,并研究确保未来太空任务不污染其他行星的方法。(2)英国航天工业预计未来10年将快速增长。英国航天工业将是本国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经济价值将翻倍。据牛津经济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称,航天工业为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65亿英镑(107亿美元),到2020年将翻倍,达到142亿英镑,并将直接和间接地提供11.5万个工作岗位。(3)筹划成立英国航天局。英国正就是否成立英国航天局征询意见。目前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都有自己的国家航天局,它们由专项预算支持专项申请,而英国的方式是由英国国家太空中心(BNSC)促使将航天政策决策委托给“用户”组成的社团。 3.德国考虑无人探月任务。德国宇航事务主管称,德国应努力在2015年执行无人探月任务。这项任务将耗资约15亿欧元(21.2亿美元),历时5年。它将鼓励工业界研发新技术。不过,该项目要等到下一届政府来决定。 二、多方位提升运载能力 欧空局目前的火箭系列包括:“织女星”火箭能够将1.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千米的圆形极轨;“联盟”-2-1b火箭能够将3.1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转移轨道(GTO);“阿里安”-5ECA火箭能够将1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转移轨道。“织女星”火箭和“联盟”-2-1b火箭预计将在2010年下半年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进行首次发射。此外,欧空局还在积极研制新型火箭技术、太空货运飞船、太空飞机,并向国外寻求购买载人航天运载能力。 1.欧空局从7月开始试验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依照欧空局计划在2025年前建造新型火箭的时间表,欧空局从7月开始试验下一代运载火箭(NGL)的关键技术法国“乌尔坎”-X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演示器。这台HTE演示器将用做下一代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同时,它还是欧空局未来运载火箭准备项目(FLPP)的一部分。欧空局成员国将在2011年决定这种新型火箭是否用于替换“阿里安”-5火箭。 2.欧空局即将完成第二艘太空货运舱“约翰尼斯开普勒”。7月报道,欧空局下一代太空货运飞船正在装配中,预计2010年11月发射升空。ATV的多个部分如推进和电子单元以及压力舱,目前正在世界不同地方建造中,很快将开始单线集成。未来三年内,ATV每年都将执行飞行任务。全面集成从启动到发射将持续28个月。如果每年都要执行飞行任务,那显然需要同时生产两个。太空货运飞船的研发对于欧洲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欧洲将加入国际空间站任务。 3.欧洲想拥有自己的载人飞船。7月报道,欧空局已经要求工业界制定载人飞船的需求以及计算可能的成本。这是欧洲向建造自己的载人飞船迈出的第一步。与ATV相比,先进的再入飞行器(ARV)将拥有受控再入地球大气层的能力,目标是能够使货物和实验往返于地球和国际空间站之间,具备返回地球的生存能力。此外,英国喷气发动机有限公司(REL)还提出采用新发动机技术的“云霄塔”太空飞机方案。 4.欧洲欲购买俄罗斯“联盟”飞船增加前往空间站的机会。美国航天飞机将在2010年或2011年退役,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进入太空的机会会减少。一段时期内,联盟飞船将成为宇航员唯一可到达国际空间站的交通工具。欧空局(ESA)已经询问俄罗斯,是否可能增加联盟飞船的产量,从每年四艘增加到每年五艘。ESA可能将购买自己的飞船,也可能和加拿大一起购买飞船,因为加拿大也正在寻求有更多的飞行机会。 三、航天器与推进动力将取得更大进展 本季度,欧洲有多颗卫星入轨,增强了欧洲的通信能力和灾难监视能力;欧空局还将在新卫星上采用新的推进系统。 1.俄罗斯发射欧洲三星。7月29日,俄罗斯第聂伯火箭成功将六颗小卫星送入轨道,其中三颗是欧洲卫星。英国UK-DMC 2和英国/西班牙Deimos 1将加入国际灾难监视星座,该星座是一个小型的地球监察卫星编队,设计为世界范围的紧急情况管理人员提供快速响应图像;还将使用光学载荷收集广角、中分辨率的图像,它可以看到宽约72英尺的物体。第三颗卫星是西班牙电信卫星Nanosat 1B,将用来演示基础太空技术。非欧洲的三颗卫星分别是低轨通信卫星AprizeSat 3和AprizeSat 4,属于美国遥感卫星;DubaiSat-1属于阿联酋,其图像将用于城市规划等。 2.德国军用通信卫星COMSATBw-1/西班牙电信卫星“亚马逊”-2将在10月发射升空。 “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将两颗卫星发射入轨。COMSATBw-1是一个安全中继平台,它将在德国国防军的网络中心战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战略指挥基础设施的支柱和与德国国防军战术武装部队的接口,它将为任务部队处理大量安全信息,包括声音、传真、数据、视频和多媒体应用。系统预计在2010年底前开始正常运行,是执行联邦国防军的网络中心战方案的重要一步。与COMSATBw-1一起发射的是西班牙“亚马逊”-2卫星。“亚马逊”-2电信中继卫星最大发射质量为5400千克。其有效载荷由64台有源转发器组成,可为HISPASAT公司的美洲地区服务提供额外的能力,覆盖面积涵盖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 3.欧空局将在2009年发射三颗地球探测器。2002年成功发射对地观测卫星Envisat之后,欧空局开始研发地球探测器任务,旨在利用先进技术,以适度成本提供对重要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2005年发射失败的是CryoSat本是第一个地球探测器任务。2009年3月欧空局GOCE任务发射成功,预计11月将发射SMOS任务,12月发射新的CryoSat任务。新的CryoSat将成为欧空局第三个在轨的地球探测器,该星旨在测量地球极地冰层范围与厚度。 4.法国“斯波特”-2地球观测卫星退役。7月23日法国航天局宣布“斯波特”-2(Spot 2)地球观测卫星已经退役,将于30日进入死亡轨道。该卫星1990年发射,在轨19年。 5.欧空局水星任务将采用电推进系统。欧空局(ESA)宣布最新的 “贝皮哥伦布”(BepiColombo)卫星将使用离子电推进器驶向水星。该星计划在2014年发射,使用4个T6离子推进器。离子推进通过电子化或电离气体,并且加速由此产生的离子来推进航天器。欧空局已经在它的GOCE卫星上使用过一个更小型的同类系统由T5离子推进器组成。此外,NASA最近也完成了一种新的离子推进系统的测试,这种系统将用于地球轨道和太阳系航天器,可能准备2013年发射。四、航天产业与市场态势良好 1.欧空局订购德国TerraSAR-X卫星的雷达图像。8月报道,德国Infoterra 股份有限公司与欧空局签订合同,将为其提供TerraSAR-X卫星采集到的商业雷达地球观测图像。 TerraSAR-X 卫星能够提供分辨率一米的X波段雷达图像,意味着它能探查到直径一米内的目标。 2.研究显示:欧洲卫星防务市场增长强劲。 美国著名市场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 7月14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欧洲卫星防务市场2009年收益将达11亿美元,到2018年将达24亿美元。按照欧洲防御战略通信市场评估,欧洲国防向远征部队的转型使得卫星通信成为一体化平台与保护部队的首要方式。 3.“阿里安”火箭完成两次发射。7月1日,成功发射大型美国商业通信卫星TerreStar-1,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阿里安火箭自1979年问世以来进行的第189次发射。8月21日“阿里安”火箭从库鲁将两颗通信卫星JCSAT-12和Optus D3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前者为日本天空Perfect JSAT公司所有,后者为澳大利亚所有。 4.意大利空间通信公司赢得土耳其卫星合同。7月报道,意大利空间通信公司(Telespazio)赢得价值3.5亿美元合同,为土耳其国防工业局建造Gktrk卫星系统。协议包括:提供一颗配备了高分辨率光学传感器的地球观测卫星;在土耳其建造卫星总装测试中心;以及系统的整个地面段,可以进行在轨运行,数据获取与处理。 5.意大利公司将出售Cosmo-SkyMed雷达卫星。7月报道,由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投资的意大利地球观测公司成立后,将出售Cosmo-SkyMed雷达卫星星座获取的图像。 五、国际合作及其它 1.欧空局与NASA联合开展火星探索任务。6月29日-30日,欧空局(ESA)科学与机器人探索任务主管会见NASA科学部副部长,双方旨在为一项循序渐进的火星探索计划设定路线。这次双边会议的成果是达成一项协议:启动火星探测联合任务(MEJI),为两国航天机构明确并执行火星科学的、项目和技术目标提供框架。 2.NASA与ESA签署备忘录进行民用航天运输合作。9月11日,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与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在华盛顿NASA总部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太空运输领域展开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本协议将使双方得以交换技术信息与人员,有助于最终研发出新的运输系统。 3.日德签署研发卫星灾难监视合作意向书。8月24日,日本宇航探索局(JAXA)局长与德国宇航中心(DLR)执行委员会主席在东京举办的“JAXA-DLR战略对话”之际签署了卫星灾难监视互助合作意向书(LOI)。在意向书中,双方就提升卫星应用和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达成共识,特别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以及相关的应用研究方面。此外,双方确定了利用在轨SAR卫星、ALOS和TerraSAR-x开展下列研发合作的互助意向。 4.俄罗斯、德国将联合探索宇宙暗物质。8月报道,俄罗斯德国轨道天文台预计于2012年发射,它将帮助科学家们研究暗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