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创作源泉探析阴锐阳摘要: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深陷痛苦时创作的,也正是他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象征!贝多芬用他对艺术与生活以致生命的热爱战胜了个人的痛苦和绝望,凭着对艺术的坚持和惊人的意志走出了痛苦的阴影。苦难变成了他创作的力量和源泉。英雄交响曲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中爆发出的前所未有的生命洪流,它是在精神近于崩溃时点燃起的生命火花,不仅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也是标志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而这一切的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的性格,来自于贝多芬的遭遇。贝多芬有着一个艰辛的童年和坎坷的学习道路。他在德国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受到了“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几年就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民主主义思想。而立之年失聪对他的精神摧残并没有击垮他坚强的意志。性格的良好弹性决定了贝多芬必将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奋斗,走向胜利。关键词:自由;挣扎;失聪;胜利Abstract:(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as Beethoven Mired pain creation, and is he on death and fellow symbol of victory! Beethoven to art and life with his love for the life that beat personal pain and hopelessness, with persistence and for the arts phenomenal will out of the pain of the shadow. Suffering became his compositional strength and source. Not only of Beethovens state of mind, is also marked his turn in the creation of hero beginning! All these creation from Beethovens source from Beethovens character, experience. The good elasticity determines character by suffering, to Beethoven will joy; Through the struggle, to victory.Key words:freedom ;struggle;deafness ;victory“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正如电影勇敢的心里,伟大的爱国者威廉华莱士用生命捍卫神圣家园,临死之际那歇斯底里,气动山河的呐喊“自由!” 也一直是贝多芬心目中不可颠覆的信念。贝多芬有着一个艰辛的童年和坎坷的学习道路。他在德国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受到了“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几年就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民主主义思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了贝多芬极大的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的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的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多芬的创作誓言。所有伟大艺术家的创作都是一种本能的冲动,而这种无意识的冲动是因为感到某种压迫着他的力量,而这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支配着他去行事。从这一意义上说,英雄交响曲是对此所做的最完整而又最极端的诠释。它正是一种唤起了对无限的渴望,要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深陷痛苦时创作的,也正是他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象征!在贝多芬传的序言中,罗曼罗兰曾经这样描绘道:“在给贝多芬作传时,我描绘的是在他身上沉积的一切我们这个世纪,我们的梦想,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相伴相生的淌血的兴奋劲。那不是趴在马槽边狼吞虎咽的那种粗野难看的兴奋劲,这种兴奋,是经过苦难和痛苦、顽强挣扎、战胜痛苦之后的兴奋,是战胜自我的兴奋,是征服命运,掌握命运、并使他硕果累累而产生的一种兴奋。”贝多芬一生中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而在这众多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曲目中,贝多芬自己最为喜爱的,就是英雄交响曲。二百多年以来,我们的想法和贝多芬仍然是一致的。英雄交响曲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依然是一个奇迹,后来他继续的创作,再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一次跳跃了。贝多芬用他对艺术与生活以致生命的热爱战胜了个人的痛苦和绝望,凭着对艺术的坚持和惊人的意志走出了痛苦的阴影。苦难变成了他创作的力量和源泉。英雄交响曲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中爆发出的前所未有的生命洪流,它是在精神近于崩溃时点燃起的生命火花,这是音乐的辉煌时刻,不仅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也是标志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而这一切的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的性格,来自于贝多芬的遭遇。所有煎熬与不幸,都是在默默地等待着这一次伟大的精神跳跃,这一次惊世的思想爆发。“有着高尚慈善行为的人,必须忍受煎熬的不幸,我愿意以事实证明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4)一、童年阴影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佛罗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说,童年的生活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许多童年时形成的心理习惯,会在年长时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即使年长后个人阅历已经很丰富,修养也很深厚,童年的心理的影子也是抹不掉的。社会学家们也指出,成功的男人受童年的影响最大。而贝多芬却有着一个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札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父亲(约翰凡贝多芬)嗜酒如命,甚至就连被多芬出生的当天,贝多芬的父亲也是刚从酒馆里归来,满嘴酒气地捧起了小路德维希。他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钢琴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个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到自己想到的地方。不能与自己的玩伴一起在巷子里嬉戏,不能到美丽的莱茵河畔玩耍。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想效仿莫扎特父子那样也能有一个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名利双收,利用小路德维希来继续做着他的发财梦。然而却并没有他预想的那么成功,虽然小贝多芬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贝多芬的童年尽管如是悲惨,他对于自己的家乡波恩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对任何人来讲,生命中都需要简单与纯净,需要蓝天、白云、金色的田野和清爽的风。而对贝多芬这样一个灵魂中同时具有雄狮般的反抗力量和孩童纯真的人,童年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心灵向往,形成了他童年时代心中的一片梦境。他的心对于这个乡土是永久忠诚的。直到生命的终了,他老是想见故园一面而不能如愿。“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二、蓄势待发(一)少年时期生活艰辛、求学坎坷贝多芬的家庭是贫困的,仅仅身为宫廷歌手的父亲嗜酒如命,显然难以一力支撑家庭的经济重担。13岁时,他在第一个发现他天才之处的老师尼费的手下担任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贝多芬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中间的凡(VAN)字指的是贵族后裔。一个套着贵族光环却游走在社会底层的孩子,每天目睹着贫困人民的疾苦生活和不同阶层之间种种的不平等待遇。也许在那时的贝多芬心里就潜伏着推翻一股坚决推翻专制的巨浪。在宫廷中贝多芬逐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两次从波恩赶赴维也纳拜师求学,虽然得到了一些经济上的赞助,但他不仅要顾及自己的生活开支与学费,还要担负家中父亲与两个弟弟的赡养之责。1787年,贝多芬母亲患肺病去世,无疑是让他痛上加痛。要知道母亲是他唯一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柱。“她对我那么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生命的一开始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艰苦的战斗,所有经历的苦难与挣扎都会在贝多芬的心里沉淀下来,这与他性格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二)启蒙运动与狂飙突进运动在与知识份子勃莱宁一家的交往当中,贝多芬逐渐接触到一些先进人士与进步思想。贝多芬的成长背景正处于欧洲两大哲学运动的交汇点,即启蒙运动与狂飙突进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表明要破坏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提出社会变革的目标,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象征着一种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要求人的自由发展,人的才能的自由发挥。这些在贝多芬将来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社会兴起的新势力、新理论、新思想,大大的影响了贝多芬。贝多芬景仰席勒和歌德。他也深受莎士比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影响。这个动荡的时代赋予贝多芬一种特殊的力量,再加上当时在欧洲已经发展到完全成熟的人道主义思想,对贝多芬的思想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逐渐成为他世界观的核心。1804年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标致着贝多芬转向“共和主义者”。(三)法国大革命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得以实践。他也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人类精神的解放是贝多芬坚持一生的根本思想。法国大革命中企图打破旧社会中的矛盾与不合理,确立个人真正自主与自由。呈现于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对于贝多芬而言,英雄不是独裁专制的权利主义者,而是捍卫自由的斗士。贝多芬对拿破仑是比较崇拜的,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也因此英雄交响曲一开始是想献给拿破仑的。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拿破仑并没有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复帝制。在他称帝之时,贝多芬将作品除名,而题献给他心中真正的英雄塑像。英雄交响曲中呈现强力的紧张感,凄怆的压迫,胜利的鼓号和重生的喜悦,意图表现出人类精神之高贵,温暖与伟大。就这些意义来说,贝多芬的英雄主义并非盲目的英雄崇拜或权利之倾倒,而是融合这人文与自由精神的理性思想。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四)反叛精神寻求个性解放“唾弃狂热与盲信,打碎国王愚昧的权杖,为了人类的权利而战斗吧!王宫的男仆干不了这些!这需要自由的灵魂,宁死而不愿奉承,宁可忍受贫穷,而不愿遭受奴役”。话语是施耐德的,但贝多芬为它裹上了血肉的衣裳。1800年,30岁时的贝多芬已在维也纳赢得了音乐界得一席之地,并取得了他应得的回报。然而贝多芬却仍然把这种思想带进了维也纳上层阶级社交场合里。在这些高级社交场合中,从他最初获得成功的日子里,他就不再取悦于贵族,不再拘谨多礼。在好友威格勒医生的资料库威格勒与勃莱宁家族的朋友贝多芬中提到,贝多芬因为拒接为里奇诺夫斯基亲王为自己召开晚宴的几个法国军官演奏,几乎发生殴斗,贝多芬已经举起一张椅子准备向奇诺夫斯基亲王头上迎头痛击。离开时他写信对亲王说:“亲王,你的地位是凭你出生偶然的因素决定的,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那是由我自己决定的。亲王已经有而且还会有千百万个,可是我贝多芬只有一个。”内心里那飞扬跋扈的傲气,藐视一切的反叛精神,对各个阶层甚至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都是这样毫无遮掩的发泄出来。贝多芬赞美力量,甚至于过分崇敬力量,他本性如此,热情火爆,慷慨大方。30年来的沉淀如同巨浪急于寻找发泄一样,这一切都是不克可阻挡的,如同大自然的力量。三、失聪之痛早在1796年贝多芬26岁的时候,他已意识到有耳聋的迹象。起初是听力对高音渐渐变得不敏感,由于对自己的情况感到羞耻和尴尬,他开始避开众人。他没有为听力的丧失作任何治疗,于是他的听力每况愈下。1802年,厄运真正降临在贝多芬的头上,犹如田园交响曲中的暴风雨,可是这回就再也没有天晴了。贝多芬自幼多病,死于肝硬化,但在他所有的病痛中,唯一对他的心灵产生影响的产生严重影响的我们知道,就是耳聋。这场厄运把他的一切同时击垮了,他的社交生活,他的爱情,他的艺术,一切都遭到了袭击,无一幸免。正如哈姆雷特所说:“生存还是死亡(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首先是他的社交生活,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勃莱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一旦接近人群,我就感到万分害怕,惟恐我的疾病有被人发现的危险。”1802年贝多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维也纳远郊的海利根斯塔静养。钢琴家车尔尼说“像是飘流在荒岛上的鲁滨逊”,何其精确,不是吗?甚至比鲁滨逊还要孤独,因为他即将连浪花拍打岩石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在此之前,贝多芬的听力很好,他为自己听力的敏感和精确而自豪:“其完美程度在任何时代的音乐家中都是少有的。”要让一个音乐家去接受自己将会失去曾经完美的感官,以及耳聋将会对创作和生活带来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是何等的痛苦。“尽管有时我受到想与人交际的冲动的驱使,禁不住去找人做伴。但是,当别人站在我的身旁,听到了远方的笛声,而我一无所闻;别人听到了牧人的歌唱,而我还是一无所闻,这对我是何等地屈辱啊!”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中提到:“贝多芬是一个充满爱的男人。爱的火焰燃烧不止,从青少年时候起就一直燃烧到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的爱情故事从来就没有断过。”然而贝多芬却终生未娶,耳聋来得太迅速太突然,正是因为他感到痛苦即将降临,这种致命的打击已经无法回避和遮掩。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在他未来的很多乐曲,如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原名致特蕾莎)以及月光奏鸣曲当中,我们都听到了这样的向往与哀伤。但笔者认为,对贝多芬而言,被剥夺的社交活动也许并不太严重,然而一想到从此以后将再也挺不到最好的朋友大自然的声音,这才是他真正的绝望。他一直崇尚自然,从童年的那片梦境里就开始了。在贝多芬中期和晚年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以田园交响曲为例,除了美妙的清晨、花草的香味及一切自然景象,还有村民聚会的声音在鸣响。当这些美妙的牧歌和民间舞曲的旋律飞扬时,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伟大的躯体躺倒其中,躺倒在淳朴的乡民当中,深切的呼吸,仿佛一个疲惫的人在清晨柔风拂过的原野中轻轻地睡着了。有的人会认为第四乐章“暴风雨”是田园交响曲最不“田园”的部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作者想表现的全曲中最“田园”的部分。大自然不仅仅带给人们美妙与安祥,时而也会带来灾难与痛苦,但并不代表它就不美丽了,这一切都是不可阻挡的,贝多芬看透了这一点。如同命运带给他的失聪之痛一样。年轻的贝多芬,无论如何都能够在在同一时刻感受到喜悦和忧愁。要想理解贝多芬,任何人都得虚怀若谷,接受他性情上的巨大反差,正是这种反差,使他的心灵感到无比宁静。“庸医的治疗使我的病情更为恶化,我年复一年怀着好转的希望,但都落了空,最后不得不看出这是一种旷日持久的病症,治好它要花许多年。也许它就是一种不治之症。”在寒冷的冬季,贝多芬都时常把自己泡在冰冷的水中。经历了长时间的病痛折磨和精神摧残,悲痛欲绝的贝多芬想到了自杀。1802年10月6日,撕心裂肺地立下了海利根斯塔遗嘱(一直没有发送出去),遗嘱的结尾贝多芬说道:“我虽横竖命苦,但死亡毕竟来得过早了,我使愿意它来得晚一些的。然而即便死亡早至,我也满意,因为它岂不将我从无穷的痛苦中解放了吗?死亡,你来吧,什么时间到来都可以!我将勇敢地迎接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四、心灵的帝国东风来了!那是寒冷的10月,苦涩阴冷,在没有一丝阳光的这段时间里,从海利根斯塔那座孤零零的房子里传出来的,是贝多芬悲痛欲绝的吼叫,是哀伤的遗嘱。他被击倒在地,那种绝望的哀嚎令人心碎,绝无仅有。然而,本性如此!痛苦愈大,反抗也愈剧烈,强敌越凶猛,他的力量也就越巨大。他握紧双拳从地上猛地弹跳起来!“不!我绝不甘心!”他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你休想完全打垮我!”当被击倒在地的他再次站立起来时,正如足球解说员黄健翔歇斯底里呐喊那样“他不是一个人!他不是一个人!”没错,他不再是独自一人,犹如英雄交响曲中所表现的,这时贝多芬既是统帅,又是千军万马!遗嘱尚未收尾,新的生命就猛然掀翻墓碑!在贝多芬所有决定他必将成功的要素当中,最重要,最不同凡响的,既不是在于对痛苦的巨大忍受力,也不在于对生活的无比憧憬,而在于他性格的良好弹性。恰如电磁的两极,互反而不可分割。正是依靠这这种互反的两极,他时而放泄出令人惊叹不已的活力电流,时而又重新给他补充电流。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就开始孕育的,准确创作时间是1802年10月至1804年4月,英雄性的构思和形象成为整首交响曲的主导,从一个统一的题材和构思出发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各个乐章之间是连贯的,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末乐章的变奏曲式的运用使乐章更加庞大同时也大量运用复调手法,赋予这种古老的技术以新的内涵。急速的远关系调转换也使乐曲的和声更加绚丽多彩。后人对贝多芬创作“感性驾驭理性”的评价也许就从这里而来。乐曲的幅度比这之前的交响乐的幅度大大提高,用以表现这种英雄气质显得更加合理。而整部交响曲的构筑是缜密的,第一乐章着重英雄性、战斗性和上下求索,第二乐章是对英雄为理想献身的一种沉痛和悼念以及肯定,第三乐章是对生命活力的表现和赞颂,第四乐章是对经过斗争获取胜利的凯旋的歌颂。整部交响曲气贯长虹、如火如荼般的想象力,歌颂了坚定的信念、正义的理想,歌颂了伟大的英雄主义,歌颂了为正义的理想而献身的勇气。罗曼罗兰对英雄交响曲曾这样感慨:“这雄壮的队伍,这英勇的冲锋,这横扫一切的气概,这胜利的凯歌,这一座座坟墓,还有一场场游戏.一切都在你之中,一切就是你!”10月6日写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美式固定马桶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贵州印江自治县“山村幼教志愿者”招募3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情感色彩感知神经基础-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吴忠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内江川南幼专附属实验幼儿园见习岗位需求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缩减城区义务段教师选调岗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康白河县白河县仓上初级中学招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桂林市阳朔镇第二中学招聘顶岗教师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通州区第二次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7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漳州市交发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诏安分公司招聘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科曙光线上测评题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兰花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招商引资方案
- 600MW机组一次风机油系统
- 600度温度累计表
- 高一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带答案(50篇)
- 《民俗学概论》讲义中国海洋大学
- office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住院病案首页(2013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