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普林:湖湘文化与当代艺术.doc_第1页
温普林:湖湘文化与当代艺术.doc_第2页
温普林:湖湘文化与当代艺术.doc_第3页
温普林:湖湘文化与当代艺术.doc_第4页
温普林:湖湘文化与当代艺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湘文化与当代艺术(1998年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专题片电视稿)杨蔚然撰稿 温普林导演翻开历史长页,我们可看到在整个中华文明中所不可回避的湖湘文化在其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多少年来湖湘文化似乎已成为具有创造力具有一定张力的灵性语言的代表。本片无意对于湖湘文化进行多么学术的探讨,只是试图描绘近年活跃于国内和国际的湘籍艺术家们的创作与思想,来触摸湖湘文化的当代模样。细看中国湖南的版图,就会发现,它好似一个凝神远望的人形,这人形颇有着与这块土地相关的种种神秘和种种传奇。这块土地在每个时代都有着难以或缺的灵感精灵,这精灵常以一种自然形成的集团,宣告世人在时代狂潮的波峰之端有着他们不朽的存在。上篇 难以忘却的八十年代80年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大量外来文化和思想冲击着禁锢已久的中国人的心灵,它更使得具有文化使命感的中国艺术家在震撼、慨叹之余,燃起一团艺术革命的火焰。1986年,对于湖南的艺术家们来说天空中满是与他们作品相关的令人兴奋和激动的颜色与线条。11月,北京中国美术馆,湖南青年艺术家集群展在中国现代艺术刚刚拉开帷幕时就以省份集团展的形式首次掀起-股狂潮。它无疑确立了湖南青年艺术家的艺术特色和学术层次,那颇有些实力的作品和他们具有的“现代的、个性的、本土的”当代涵义,使他们在京城美术界和评论界的言论中赢来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扬。然而,那毕竟是在大量外来文化和思潮冲击中国文化艺术的时期,当时的艺术家大多倾心于西方的现代艺术形式,因而湖南艺术家们注重本土文化的做法也引起了非议。例如湖南的艺术家贺大田的作品老屋系列,取材于湖南湘西的空寂民居,画框则直接用当地的老式木门窗构成。记者:您做为湖南青年集群展的组织者站在今天的角度如何看待当时的湖南艺术。艺术家李路明:当时八五新潮艺术都是以文化破坏为主旨。比如说北方以王广义为代表的理性绘画,西南以毛旭辉为代表的“生命之流”,他们共同的倾向都是试图借助西方的图式来解构和冲击当时的一元化的艺术。我们着重于建构,着重于将本土的文化转化成现代的形式。比如说作品中更多地借用楚文化中的一些展开想象力的东西,来转化为一种建构性的图式,所以当时受到一些有建构意识的人们的肯定。比如得到了刘骁纯、水天中、邵大箴这些批评家的肯定。艺术界当时对此有很大的争执,有些同志认为我们有新保守主义的倾向。集群展的成功,同时也宣告了“群体”意义的丧失。接下来的日子似乎与“沉潜于道”有关。然而,集结于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艺术家们在继续思考着艺术问题的同时,又以画家杂志为窗口密切关注着全国的艺术状态。记者:请您谈一谈画家杂志在八十年代里对中国当代艺术所起到的作用好吗?画家副主编邹建平:画家是中国比较早的美术刊物,它对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湖南的青年画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中国的新潮美术中来,与画家杂志所起到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此后他们又以艺术市场、当代艺术、实验艺术等书刊表现着艺术家与出版人一体化的特有角色,对当代艺术变化把持着一种敏锐的眼光。而在集群展中,很是突出的贺大田和袁庆一带着艺术深造与个人命运的双重目的离开本土,先后去了美国、日本。他们的作品失去了在国内的势头,也就与中国当代美术史再也没有关联了。中篇 孕育敏感精灵的湘楚厚土在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就以标新立异而与中原文化并驾争先,在交融、衍生过程中得以勃兴。湘楚的厚土永远都在散发着那种挥之不去的神秘的地气,它所孕育的一些敏感精灵总会躁动不安地感受到或是预见到所处时代的变革,这些精灵们带着使命感以其特有的方式表现出他们对于所处时代文化的一种态度。提起湖南,世人会自然想起那些叱诧风云的政治人才:古代的文臣武将,辛亥革命时期的仁人志士,中国革命时期的领袖将军,新中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岳麓书院的对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出了湘楚之地人杰地灵的自豪。学者林河:唯楚有材,楚的范围很大,从云南到江浙都是楚地,所以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材独秀东南”。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从古至今都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这与我们这个东南地区的文化渊远流长是分不开的,主要是由于农耕文明。因为,东南地区就是我们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从现在看起来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有这么深厚的文化沉积,所以它对人才对人民的影响是很大的。据林河先生考证研究,楚文化的发源还可上朔到更为久远的傩文化,正是发端于长江流域的傩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中最富浪漫色彩的“天赋人权”思想的精髓。林河:文艺有两大传统,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传统,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传统,浪漫主义的传统就是湖湘文化,它造成了屈原这样的浪漫主义,也造成了像齐白石这样的大师,也产生了象现在的黄永玉这样的国宝级人物。所以凡是中国的文艺人才,湖南出的都是具有改革开放思想的。湖南出的东西都有点火辣辣的味道。湖湘之地诞生了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屈原,它的九歌、离骚都创作于此,正是这片湘楚厚土孕育了敏感的精灵。谭盾,一个在世界现代乐坛响当当的名字,一个土生土长于湖南长沙的人物,他以湘楚“傩”文化为其创作根基,在那遥远深遂的原始声音里,找到了与当代情结有着关联的那种神秘应和。艺术家张清渠:我先后画了屈原的九歌与离骚,这两部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我国的传统文学一个是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一个是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继承我们文化传统就是从这里来的。齐白石,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神话,他是东方艺术之颠的象征。这位来自平民的艺术大师,也深深地受到这片湘楚之地的文化影响。艺术家黄永玉:母鸡天天生蛋,它满意什么,它就是生蛋嘛。黄永玉自比为随便可以下蛋的母鸡,对每一件作品都没有什么满意可言。然而他带给人们的都是绚丽的色彩和美的享受。艺术家陈白一:湖南是一个湘楚之地,也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最早就是屈原,他的最精彩的作品就是在湖南产生的,他反映了楚文化的精华。记者:这种劳动的美是不是湖湘文化审美的特征之一呢?陈白一:是的,它就是屈原的爱民思想、爱国思想和齐白石那种农民思想的一种体现。齐白石的作品其实就是农民的画,画农民的思想感情,这与湖湘文化的审美特征是一脉相承的。深厚的湘楚文化也孕育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与湖南的现代艺术有着惊人相似的文学界也以其集团的优势冲击着中国文坛。无论是早期的沈从文、丁玲还是80年代初的湘籍作家们,他们的上乘表现使北京、上海文学界冠以“湘军现象”之称。这不得不使人疑惑,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总能准确机智地把握政治和时代的脉博,总能恰到好处地捕捉到那些没有开禁的题材和思潮,总是能够将幽远深遂的傩文化与其当代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描绘出独具湖湘特色又是带有当下国际命题的逼人风景。记者:近些年湖南的文学家、艺术家的突出表现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底蕴而产生的影响。作家何立伟:这与地域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像韩少功的爸爸爸那一系列的小说,你可以从他的作品里看到湖湘文化的投影,那里面充满了神奇怪异,充满了想象力,那种神秘色彩,都是湖湘文化在文学上的传统在现代的折射。就象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离开他头上的太阳的照射一样,文化是永远制约于人的,湖湘文化对于生活在湖湘文化制约下的人们来说是永远都逃脱不了的,就是说这种文化与个人的东西结合得更紧密了。本体意义的美术史应该是艺术语言、艺术形象的创造和确立的历史。也就是说只有在语言和形象上有所建树的艺术家才能在美术史上获得一席之地。这种理念又恰恰是湖湘文化的特质,这特质又影响着艺术家们狂躁过后的冷静创作。针对现代艺术的挪用、拼贴等现象,李路明首先提出建立新形象的艺术主张,这颇具建构色彩的艺术主张我们不仅可在他89年之后的作品中找到答案,同时也更多地影响了湖南的艺术家们。艺术家李路明:中国的现代艺术家们大量的图式来自于西方,这种借用具有图式上的语言强度与破坏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就提出新形象,就是建构中国式的图像,形成中国现代艺术的语汇体系,我当时认为这是一个基础,要有这个基础你才能和西方去对话。今天来看这是过于理想主义了。艺术家刘采:我对湖南的地域文化有切身的了解和感受,从这个最基本的心态出发,去涉及更多的东西。从血脉来讲,它都可能含有湖南的地域性的东西。记者:从您目前的这批作品来看,与以往的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不是楚文化在您作品中发生断裂的一种反映呢?刘采:虽然我的这批作品画面的形式跳跃比较大,从我最开始以楚文化为背景到新形象再到目前的这批作品,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内在的联系。纵观湖南艺术家的创作,不管是上一辈的大师还是80年代寻根时期的绘画,也不管是新形象的群体追求还是极赋个性的探索,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丰富的想象力。而这种奇思怪想对于湘楚之地的文化来说,正是它的宝贵遗产之一。我们可以从马王堆出土的一系列文物中看到楚文化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楚文化的历史图案中色彩以黑红为主,浓烈高贵,形象线条无拘无束表现出火焰一样的热情。这一点可以从艺术家邹建平的作品中得到直接的印证。艺术家邹建平:拒绝传统只是一句口号,或者是一种策略。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于传统的把握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楚文化的传统对于湖南的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营养,而这种营养是外地的艺术家不可多得的。邹建平在语言和形象的探索上显然是以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作为切入点。在他的神圣家族系列之中,现代的生命体验与楚巫文化意识的有机混合,将传统转换为现实中的一种精神超越。下篇 湖湘文化下的当代艺术1992年,口号为“艺术与操作”的广州双年展,再度为湘籍艺术家提供了不甘人后的舞台。李路明的作品获得了这次展览的最高学术地位和商业价位。艺术家李路明:这次双年展的操作带有很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它企图以商业操作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企图以市场价位的提高来肯定艺术家,就是以市场的承认来确认当代艺术的地位,当时双年展的组织者就是出于这么一种动机,我也是这个动机中的一个工具。艺术家孙平:在这个双年展组委会的号召下,各路艺术好汉风风火火地闯广州,他们拿出自己的家伙(作品),似乎要重新排座次。进行大称分金,小称分银的活动。在炒股风潮刮遍中国大地的90年代初,艺术品也在与商品划着等号。在双年展场之外供职于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艺术家孙平发行了他的股票。他试图用自己的作品,消解商业对艺术的侵犯,同时也在消解着艺术作为纯粹崇高艺术的传统梦想。孙平:深圳2.10事件发生不久,接下来的就是广州双年展,各路豪杰分浮财的现象让我感觉到市场经济必须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向前发展,艺术家面临的问题也必须做出调整。于是我就想着模仿股份制改造的模式,作一次发行股票的游戏。从现在来看,我倒觉得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味道。90代未,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文化产品是否能极大地满足大众审美情趣,前所未有地成为衡量媒体中的文化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湘楚文化中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毛泽东的走群众路线的现代文艺理论再与平民化倾向的后现代文化特征都在历史的交汇处产生了惊人的相似。湘藉艺术家们在秉承了自身的传统之时,得天下之先地对大众文化问题迅速出击并且生效。记者:您认为大众文化在当代表达了一种什么东西呢?孙平:第一,是人民享受艺术的权利;第二,提供了一种艺术继续创新的可能性。问题就在于艺术家能否从大众文化里面取得资源。孙平的针灸系列C部直接取材于商场中的时装模特,通过对模特的针灸表现出艺术家对当下生存状态和大众文化的警视态度。几年前孙平先生的针灸系列A部就是通过针灸疗法来医治西方的经典,体现出艺术家从文化的角度对于西方文化大举进犯的反击。今天他的作品仍在延续,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光盘取代银针作为一种媒介成为他的作品新的符号。与此同时,湖南八五新潮的组织者李路明在完成“新形象”的课题的同时又迅速切入到大众文化的艳俗艺术的表现中。他有意避开消费文化中的流行符号,用艳俗色彩仿造中囯古典佛教艺术中常见的“高雅”手姿,想从中找到某种历史的应和。记者:湖南的艺术家一直是以深刻、幽远见长,您作为艺术家迅速转入对大众文化的当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李路明:大众文化也是我们的传统。湘楚文化的特点包括您刚才讲的那点,而关注大众也是我们湖湘的传统,湖湘文化以毛泽东为代表关注平民文化。其实毛泽东早把所有的问题都概括了,也很明确了。比如说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它都没有必要讨论了,是不是借鉴是不是模仿,洋为中用都说了;是不是楚文化,古为今用肯定是要的嘛。在对于当前文化现象的评论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玩弄新名词甚至为这些新名词争论不休的文章,其实这些都没有意义,因为在多年前毛泽东就以“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艺术要为大众服务”的言论概括了世界格局中当代艺术的基本特征或是走向。陈白一:从屈原到齐白石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怎样表现人民,毛泽东讲过为人民服务。这刚好和我们的艺术传统是结合在一起的。李路明:老百姓看得懂你的作品,你的作品才有力度。我的看法就是毛泽东艺术思想遗产完全可以达成一种当代转换。林河:傩文化几千年来一直被排除在中国文化的圣殿之外,但傩文化中的很多文化基因,对我们中国的历史、社会、政治、文化,都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对都市的时髦同样感兴趣的有湖南师大美院的教师吴荣光。他是一位90年代初开始操持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从93年起,他突然对报刊和挂历产生了兴趣,并不断地在工业文明特征的媒介中书写着充满鬼气的湖南民间符号,在图文并茂的都市言语间让不断漫延的符号爬满人们的视线,令人震憾与不安。记者:您画面上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符号是来源于何处呢?艺术家吴荣光:符号是从传统的图式中演变过来的,比如青铜器的符号,民间艺术中的一些符号,包括原始异族的一些符号,还有很多是从传统艺术中演变而来的。记者: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您的画面中充满神秘色彩与灵气的符号是受湘楚文化的影响呢?吴荣光:光从符号来讲可以这么说,但我的本意并不在这里。记者:那您的本意在哪儿呢?吴荣光:我的本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