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莫泊桑拜师学案 (第一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5月27日 班级: 六(2) 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自己学会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生字,理解“酷爱、滔滔不绝、揣摩”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感悟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抓住关键的字词。 4、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学习内容:1、 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简陋( ) 吆喝( ) 咖啡( )酷爱( ) 揣摩( ) 滔滔不绝( )2、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酷爱:滔滔不绝:揣摩:3、初读课文后,你觉得福楼拜是个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一下,写一写。莫泊桑拜师学案 (第二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5月28日 班级: 六(2)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感悟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抓住关键的字词。 3、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学习内容:1、 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1)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2)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课题21、莫泊桑拜师主备人包元晶复备人房静复备人庄瑾教学目标:1、95%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学会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生字,理解“酷爱、滔滔不绝、揣摩”等词语的意思。 2、95%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90%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感悟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抓住关键的字词,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90%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能力比较强,有自己学习字词的方法,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对于容易写错的,读错的字,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中作集体指导。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依托文本,在语境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方面,学生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创造性复述课文难度较大,教师应该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投影授课时间5月 27日第1 课时总课时数54教学过程回顾学过的语文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人物?从这些人物身上,你都受到了哪些启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读书,师巡视,纠正错误坐姿、读姿。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自由读、指读、齐读。指生读书。(每人一个自然段)学生评读。教师总评。解疑:(1)拜谁为师?(2)结果如何?课件出示文字和图片:简介莫泊桑、福楼拜。快速阅读课文,看几至几自然段是写莫泊桑拜师的?每次拜师,福楼拜是怎样给予教导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1、自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流利,要有速度。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上记号,准备质疑。2、 初读课文试给课文分段三、成果初探,交流展示1、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2)用钢笔描红。(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2、归纳段意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四、互动探究,完善认知(教师预设的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4、简介福楼拜。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6、指导朗读巩固迁移 1、完成书本课后练习。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3、复述课文主要故事。授课时间5月 28日第 2 课时总课时数55教学过程听写词语。教师范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莫泊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今天我们继续跟着莫泊桑去拜师。齐读课题。2、回忆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二、互动探究,完善认知。合作探究:1、莫泊桑拜了几次师,目的分别是什么?福楼拜每次指导所说 话那一句最关键?2、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谈谈。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一)讲读第二段1、教师范读。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莫泊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二)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巩固迁移一、迁移应用,升华认知1、排练莫泊桑拜师的课本剧。2、完成学习手册的巩固练习。二、板书设计: 21、莫泊桑拜师莫泊桑 福楼拜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课后反思: 莫泊桑拜师一课主要写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三次拜访福楼拜,得到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成长的风范。学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班学生的习作状况,学生习作素材贫乏,没有新意,正如福楼拜所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我想这正是他们没有学会发现,没有学会很好地去使用自己的“慧眼”,不会用“慧眼”去观察。写作不仅要靠平时阅读积累与勤奋练习,更重要的是在于作文时要认真选择材料。如果我也能像福楼拜一样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搜集素材,那么学生的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写出来的作文也肯定会生动了。 理想的风筝学案 (第一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5月29日 班级: 六(2) 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2、能够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并且进行适当的仿写练习。3、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与学习,懂得刘老师是一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学习内容:1、 给下列字加上拼音。风筝( ) 连翘花( ) 眯眼( )蜈蚣( ) 倘若( ) 撑地( )2、 解释下列词语。(1) 天穹:(2) 酸涩:(3) 翱翔:3、 用标题的样式概括文中描写刘老师的几件事。 理想的风筝学案 (第二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6月3日 班级: 六(2)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并且进行适当的仿写练习。3、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与学习,懂得刘老师是一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学习内容:1、 找出文中用了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2、 读一读,体会划线词的表达效果。(1) 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2)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课题22、理想的风筝主备人包元晶复备人房静复备人庄瑾教学目标:1、95%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2、85%的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并且进行适当的仿写练习。3、90%的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与学习,懂得刘老师是一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教学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能力比较强,有自己学习字词的方法,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对于容易写错的,读错的字,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中作集体指导。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依托文本,在语境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方面,学生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创造性复述课文难度较大,教师应该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投影授课时间5月29日第 1 课时总课时数56教学过程风筝,同学们见过的,有的也放过的。(在“风筝”前用彩色粉笔加上“理想的”三字)“理想”和“风筝”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不相干的,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并说是“理想的风筝”呢?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形;说说文中生词的意思。讨论思考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课文主要写“我”回忆刘老师辛勤从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课文可以分成三段,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文章脉络。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疑问?交流学习心得。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一)谈话导入: 1.30年过去了,每逢春天来临,著名作家苏叔阳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刘老师,想起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 (二)、揭示课题 引起思考:作者要写的是刘老师,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呢?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质疑交流(预习效果检测) 1、质疑: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2、教师相机介绍作家苏叔阳的一些情况,使学生知道,作者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和绝症的折磨,因而对刘老师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更浓、更重。三、互动探究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连翘花 小喇叭 吹奏 / 眯起来 慈祥 膝下 圆木拐杖 撑地/ 跳跃旋转 撒脱手 蹦跳追赶/ 翱翔盘旋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四、精讲点拨(建构知识体系)1、指名读第一组词语,出示连翘花的图片: 你能用刚才的一组词说说所看到的连翘花吗? 文中怎样描写连翘花的?请你试着读一读。 2、 指名读第二组词语 这组词与什么有关?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刘老师。谁来描述一下刘老师的外貌? 指两名同学说说。 3、指名读第三组词语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板书) 从这组词中,你觉得刘老师写板书时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 4、 指名读第四组 看到这组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也走近刘老师,跟着刘老师一起来放放风筝。你能找出刘老师放风筝的画面来读一读吗 ? 你觉得此刻的刘老师怎么样?请你带着感情读一读。 5、 引读最后两小节“倘若”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两个自然段,能谈谈你的感受吗?请带着感情读一读五、矫正反馈发生在刘老师身上的事情很多很多,作者为什么只写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个事例呢?通过这三个事例,我们感受到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又有什么联系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巩固迁移1.熟读课文,用钢笔认真描红生字,完成习字册。 2.搜集一篇写老师的文章,想想文章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授课时间6月 3日第 2 课时总课时数57教学过程听写生词,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中有许多地方写得细腻传神,试着找几处读一读,揣摩这些地方为什么要写得这样细腻。欣赏描写春天的语句。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刘老师?这一段写了刘老师的哪两个方面的情况?有感情地读刘老师在课上讲课的情景。读刘老师在课余放风筝的有关内容。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课余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联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加深感悟。离开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估计有两种可能。(倘若倘若)他“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什么意思?默读课文,质疑,解疑。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热爱生活的标志。刘老师尽管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中的“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不懈追求。)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恰当的感情。你对刘老师的印象如何?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作者是怎样写出刘老师的生活乐观、工作认真地?一、新课导入1.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学生回顾并板书) 谈腿疾 写板书 放风筝 3.这三件事中都有感人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是读者感悟人物的抓手,更是我们解开谜团的钥匙。这节课我们就去学会抓住这些感人的细节描写,品味人物,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精讲点拨(建构知识体系)(一)、在笑谈腿疾中初感刘老师。 1.还记得刘老师谈腿疾时讲的那个故事吗?哪位同学读一读。 2.以故事的方式谈自己的腿疾,而且是笑谈(板书“笑”)这“笑”字的背后你们体会到的是什么? (板书:乐观、幽默) 你能学者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吗?(指读) 3.看看同学们听完故事的反应 (出示相关段落)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2)体会“泛”的准确性,通过与“冒出”“涌出”等对比感悟,感受“慢慢产生”的复杂情感。 (3)指名读,并及时评价 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所以作者会永远都会记得刘老师那灿烂的笑容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二)、在板书的动作中了解刘老师 1.对于一个身有残疾的老师来讲,上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呀!用心读第五节,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将它们圈画出来,并用心读一读好吗? 2.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 3.指导读好这段话。 (三)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 1.师:用心读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3.整合: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读) 4.如果你是看刘老师放风筝的孩子,你觉得刘老师的哪些方面感染你? 5.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 (配乐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2.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中你们听出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哪些情感?(板书:思念) 3.是的,这思念是一种牵挂,是一种爱,更是一首无韵的诗歌 (以诗歌的形式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齐读 4.联系作者的生活实际,再联系我们刚才从三件事中品读的一些感人的细节描写,现在你对理想的风筝有什么新的认识了吗? 四、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1.30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可刘老师又在哪里呢? (出示)刘老师您在哪里?我深深的、深深的思念您” 2.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还是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好吗? 3.学生读并及时评价。 巩固迁移一、迁移应用我读了课文跟大家一样,也激动不已,写了一首诗歌理想的风筝,与大家共享。 1、以难忘师恩为主题,谈一谈你印象深刻的老师。 2、完成补充习题二、板书设计: 老师(乐观、坚强 ) “我” 尊敬 工作 谈腿疾 激动理想的风筝 写板书 感动 生活 放风筝 思念课后反思:课文篇幅较长,生字新词很多,这些都是初读中应多加关注之处,而最应关注的是段落的划分,课堂教学中,我以“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为线索,引导学生整合课文内容,最终化难为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叙述事例时,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进行生动细腻地刻画,耐人寻味。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咀嚼品析,反复朗读,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在品质。如第一件事抓表情“笑”,读出“笑”背后坚强乐观的精神;第二件事领悟刘老师敬业执著的精神;第三件事抓表情“显出甜蜜的笑”和追风筝时的动作、语言,逐层解读,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孔子游春学案 (第一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6月4日 班级: 六(2) 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绿草如茵、意味深长”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8自然段。2抓住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中的重点词语中,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朗读与体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学习内容:1、 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飘逸( ) 确凿( ) 蹲起来( )翩翩起舞( ) 司空见惯( ) 广袤( )2、 解释下列词语。司空见惯:广袤:絮语:深思熟虑:凝望:善施教化:3、联系上下文,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 孔子游春学案 (第二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6月5日 班级: 六(2)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抓住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中的重点词语中,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熟练背诵第二和第八自然段。学习内容:1、读一读,说说课文中孔子与子路、颜回谈志向的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看法。2、思考:为什么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课题23、孔子游春主备人包元晶复备人房静复备人庄瑾教学目标:190%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绿草如茵、意味深长”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8自然段。290%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抓住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中的重点词语中,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85%的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与体会,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能力比较强,有自己学习字词的方法,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对于容易写错的,读错的字,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中作集体指导。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依托文本,在语境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方面,学生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创造性复述课文难度较大,教师应该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投影授课时间6月 4日第 1 课时总课时数 58教学过程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指导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引导评价,适当范写。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3.揭示课题: 孔子游春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1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成果初探,交流展示1、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出示成语: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及笔顺)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四、互动探究,完善认知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3、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巩固迁移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23、孔子游春有德行有情义看水、议水有志向真君子授课时间6月 5日第 2 课时总课时数 59教学过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练习背诵这一段话。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一、复习1、听写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一)精读课文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自由朗读。(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是她( )的( )()是她( )的( )()是她( )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5)齐读这一段话。(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二)继续精读课文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1)自由读。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三、优化组织,引导探究。1、孔子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他为什么跟弟子们说起这些呢?2、课文中有孔子与子路、颜回谈“志向”的一段对话,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四、矫正反馈,全课小结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巩固迁移1、指导造句: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从容不迫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情不自禁 手舞足蹈(1)、同桌交流、讨论。(2)、指导造句,评议。(3)、把句子写下来。2、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有德行有情义看水、议水有志向真君子善施教化弟子言志有福同享不好表功课后反思:在教学“孔子议水”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君子”这个词的,然后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了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等都是君子的品质,让学生对“君子”这一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明确孔子说“水是真君子啊!”的真正用意,在学生明确孔子是在要求他的弟子做真君子后,我说:“孔子其实在要求我们每个人努力做个真君子,那么,你们愿意做真君子吗?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愿意,因为君子志向高远,我也想做个志向高远的人。”有的说:“我也愿意,因为君子心胸宽广。”学生们都在表达自己做君子的愿望。明天,我们毕业学案 (第一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6月7日 班级: 六(2) 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第4、5自然段。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天真烂漫”“凝聚”等词语的意思。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学习内容:1、 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憧憬( ) 斑斓( ) 矫健( )遨游( ) 雏鹰( ) 炽热( )眷恋( ) 辜负( ) 教诲( )2、 解释下列词语。(1) 眷恋:(2) 矫健:(3) 炽热:(4) 依偎:(5) 憧憬3、 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明天,我们毕业学案 (第二课时)编写人: 包元晶 编写时间: 6月8日 班级: 六(2)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第4、5自然段。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学习内容:1、 小组交流,说说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2) 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3)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课题24、我们,明天毕业主备人包元晶复备人复备人房静庄瑾教学目标:1、95%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可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第4、5自然段。2、100%的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天真烂漫”“凝聚”等词语的意思。3、85%的学生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念之情。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能力比较强,有自己学习字词的方法,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对于容易写错的,读错的字,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中作集体指导。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依托文本,在语境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方面,学生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创造性复述课文难度较大,教师应该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幻灯授课时间6 月 7 日第 1课时总课时数 60教学过程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分段朗读课文。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年它们左右的占位情况,比较异同。找出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的占位情况学生板演,评议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2、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1、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成果初探,交流展示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2)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眷恋 憧憬 朝夕相处 博大精深 3、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1)学生思考(2)集体讨论。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4、分段朗读课文。四、互动探究,完善认知(一)、学习第一段出示: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1、“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 美丽的校园 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2、还会眷恋什么呢? 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3、为什么呢? 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 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二)、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启发,教师巡视 巩固迁移1、指导书写生字(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年它们左右的占位情况,比较异同(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的占位情况(3)学生板演,评议(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2、作业(1)、练习有感情的读课文。(2)、用钢笔描红临帖。授课时间6 月 8 日第 2课时总课时数 61教学过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初入校园是什么情景?我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走进校园?(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理解“憧憬”的意思。讲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读了这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和末句。这段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方式来写六年的学习生活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警务辅助管理办法
- 学校托管经费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SMT(表面贴装技术)工程师-SMT设备工程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学院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 宁波保安调度管理办法
- 学院平台运营管理办法
- 孵化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 山东养猪管理办法细则
- 2025年煤炭矿山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管理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安全目标指标管理办法
- 工厂反骚扰、虐待、强迫、歧视政策(同名11645)
- YY/T 1293.2-2022接触性创面敷料第2部分:聚氨酯泡沫敷料
- GB/T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 2023年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试
-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
-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课件
- -镇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方案
- 并网系统调试记录表
- 特种设备管理“332211”工作法
- GB∕T 19335-2022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鲁班尺尺寸对比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