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婴儿期和幼儿期比较.doc_第1页
发心婴儿期和幼儿期比较.doc_第2页
发心婴儿期和幼儿期比较.doc_第3页
发心婴儿期和幼儿期比较.doc_第4页
发心婴儿期和幼儿期比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神经系统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认知的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婴儿期(出生3岁)1 学会独立行走(动作和活动)2言语能力获得很大发展(言语)3 开始最初的游戏活动4 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认知)1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脑重:出生脑重达350400g,是成人的25%,此后第一年脑重增长最快,6个月时已达700800g,是成人的50%,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范围(婴儿期大脑结构各方面发展极其迅速并大多达到成人水平)2 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a脑电图 b皮质中枢 c 大脑单侧化) 1.动作发展的规律(动作发展对应脑部发展的头尾原则及远近原则)2.动作发展的阶段3.动作发展的训练1 言语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概括作用及调节作用)2 语言发展理论强化说: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模仿说(阿尔波特):婴儿言语是对成人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语言是利用规律去理解创造而不是模仿强化 语法是由婴儿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而成 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认知说: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有重要影响,语言是由逻辑构成且源于智力并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3 言语发展的阶段在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阶段之前叫做前言语阶段,前言语阶段:012月,婴儿掌握语言前的较长准备阶段,从出生到说出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词第一阶段(约从一岁末到一岁半,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第二阶段(约从一岁半到三岁,儿童积极地言语发展的阶段)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最快的领域,在认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1. 婴儿感觉的发展a.触觉发生于胚胎2个月,出生时已发展得相当完好,有很多触觉反射。b.味觉发生于胚胎3个月,出生时已较为完好c.视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婴儿4个月已经有颜色偏好d.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新生儿已能分辨范围很广的各种声音,对人类的语音很敏感e.嗅觉发生于胎儿晚期,新生儿有气味偏好2 婴儿知觉的发展1 婴儿气质类型学说a 传统四重类型说(普心已述)b 托马斯-切斯(Thomas,Chess)三类型说托马斯、切斯等人根据他们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65%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另外35%属于中间型):容易型40%婴儿属于这一型。它们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而情绪上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因此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困难型约占10%。它们和“容易型”婴儿截然相反,时常大哭大闹,烦躁易怒,不易安抚。生理机能缺乏规律,接受新环境、新事物慢;情绪不好,游戏中也不愉快,很耐接受成人的抚爱,因此容易亲子关系疏远,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迟缓型(逐渐热情型)约占15%。活动水平低,反应弱,情绪消极却很安静;逃避新事物、新环境,适应变化慢,在无压力情况下也能缓慢接受新事物和新环境。此种婴儿气质随时间和成人抚爱水平发生分化。(3)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4)巴斯的活动特型说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不同活动中的倾向把婴儿气质划分为四种: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5)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卡根认为,儿童气质中只有抑制非抑制这一项保持到成年,它才可能是划分气质种类的真正内容。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是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社会环境也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影响。3. 婴儿情绪的发展(婴儿出生后既有伴随表情的情绪表现,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情绪不断发展分化:婴儿出生既有自发性的内源性微笑,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微笑社会性微笑)4.婴儿的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的发展: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第二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这时婴儿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第三阶段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婴儿对母亲更加关切,表现为与母亲在一起时特别开心,母亲离开时则伤心,哭闹,于此同时,婴儿见到陌生人不再微笑,咿呀学语,而是紧张,恐惧。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安全型 (65%70%)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忧伤,母亲回来后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并且很容易抚慰回避型(约占20%)母亲在不在场表现无所谓,离开时并不表现反抗,回来后婴儿主动躲开或忽视。反抗型(约占1015%)婴儿在母亲离开后不安焦虑,母亲返回后仍不能安静,并表现出生气和抵触,但同时又有接触需要反抗型和回避型都属不安全依恋,使消极,不良的依恋5. 早期的同伴交往婴儿的同伴交往经历3个交往阶段第一阶段 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的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第二阶段 简单交往时期,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婴儿的行为。社会指向行为:指婴儿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第三阶段 互补性交往时期。从社会技能发展的角度,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划分为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早期友谊四个阶段。 幼儿期(36、7岁) 1.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要求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这是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也是幼儿的第一个特点。2.游戏在这一时期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动作和行为)3.幼儿期儿童言语能力也在不断发展着。(言语)4.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认知)5.这时期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个性)1.大脑结构的发展脑重继续增加,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g,基本上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平均为1400g)。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大脑各区按照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的顺序成熟。2.大脑机能的发展皮质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增强,兴奋过程得到增强。幼儿的游戏1.游戏的理论a.早期传统理论霍尔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席勒精力过剩说,游戏作为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彪勒机能快乐说,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集体愉快的手段。格罗斯生活准备说,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思准备,是种本能的联系活动。拉扎鲁斯快乐放松说,游戏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博伊千介克成熟说,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b.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c.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发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d.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活动方法,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e.朱智贤的看法,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模拟形式;游戏时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由西式儿童主动参与且伴有愉快体验的活动。2.游戏的种类A从目的性分类:创造性游戏,教学性游戏,活动性游戏B从认知发展阶段分类:机能游戏,建造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C.从社会化的水平看游戏:无所事事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3.游戏的发展a.游戏的内容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游戏的主题看,范围由幼儿熟悉的家庭,幼儿园生活逐渐夸大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b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 幼儿期是言语丰富、熟练掌握口语的关键期,也是言语从外部过渡到内部并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言语能力是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1.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2.句子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重心开始转变:从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从情境言语连贯言语。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复杂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复杂的重要标志。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既有利于内部言语的产生,也为幼儿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幼儿认知的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逐步发展。此期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幼儿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为幼儿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做好准备。1.记忆的发展a.记忆容量的增加一般而言,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短时记忆容量也是岁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不同感觉通道的记忆容量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从工作记忆的角度解释了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所谓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儿童的工作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也在增长,称这种能力为空间(记忆空间)b.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幼儿初期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晚期的儿童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有意记忆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C.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无论哪个幼儿年龄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都优于语词记忆()幼儿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而增长,但语词记忆发展更快。.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的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记忆策略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无策略()不能主动采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能主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