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沭阳县怀明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的台词应是A“民贵君轻,社稷次之”B“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早。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4理学思想的核心是.“天理” .“仁” . 三教合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7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 8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9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10西方的人文精神起源于下列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A希腊的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D欧洲封建国家改革运动11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人物是A但丁 B乔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12欧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复兴 保留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思想家的提倡复古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13德意志发生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天主教会从德意志掠取大量财富 人们要求改革教会愿望强烈罗马教皇派人修缮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教廷派人来德意志兜售赎罪券1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15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其中,伟大人物指的是:牛顿伏尔泰 卢梭孟德斯鸠A B C D16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17.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18汉字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小篆大篆楷书隶书 A B C D19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20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史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材料一: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演绎出历史上罕见的群星灿烂的时代。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 材料二:“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候为相而隆儒矣(“隆”为“重视、推崇”的意思)。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程颢(10321085),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二程”是河南洛阳人,二人是亲兄弟。关于程颐,有个著名的典故,就是“程门立雪”,以下就是二程语录中对这个典故的记载:游、杨(程颐的学生游酢、杨时,也是著名的理学家),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待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历史第二课堂材料四: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此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分)(2)材料二中的“武帝”为了“隆儒”而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对“程门立雪”这一求学经历你有何看法?(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材料四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22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14分)材料一: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塔戈拉命题”。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材料三: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6分)(2)与普罗塔戈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 (2分)(3)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2分)23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目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请回答:(1) 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2) 材料二中著名艺人是我国何时在哪一艺术领城中涌现出来的?(2分)(3)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孔于思想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材料四指出,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将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6分)(4) 根据材料三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京”字属于哪种字体?盛行何时(2分)(5) 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请你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2分)24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请回答:(16分)(1)印刷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3分)(2)请列举宋明时期理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心学”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2分)(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4分)(4)这时期何种戏曲形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请列举两位著名代表人物(3分)(5)两宋时期,画学兴起。请说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及其代表作。并请简要说明其盛行的原因(4分) 沭阳县怀明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DACAAD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ADDCA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1)原因:政治、经济方面深刻的变革(2分) 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5分) (7分)(2) 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术);兴办太学 (4分) (4分)(3)尊师重教;虚心求学;诚心专志;不能循规蹈矩,要珍惜时间等(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 (2分)(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同也可)(2分) (2分)22.(1) 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分) 局限性: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3分) (6分)(2)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2分) (2分)(3)同:康德与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都认识到人的社会性。(2分) 异: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律;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2分) (4分)(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2分) (2分)23.(1) 图二;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3分) (3分)(2)同治、光绪年间;京剧。(2分) (2分)(3) 核心:仁。(2分)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朱熹:理气论;心性论。(两人观点分别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共2分。)影响: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2分) (6分)(4)小篆;西汉。(2分) (2分)(5) 如: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