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美学专题题目: 浅谈旅游美学和自然美 系 (院) 旅游外语学院 专业班级 12旅管(3)班 学 号 1225050328 学生姓名 周烨雯 2013年 6 月 20 日目 录引言 1一、审美的含义,意义和特点2 (一)审美的含义 3 (二)旅游审美的现实意义 3 (三) 旅游审美的特点 4 1、旅游审美主体审美观的差异性 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 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二、自然美的含义和具体类型4 (一)自然美的含义 5 (二)自然美的具体类型5 1、形态美 2、色彩美 3、声音美 4、嗅觉美 5、动态美 6、结构美 7、质感美 8、综合美三、旅游审美与自然美的结合6 (一)做好观赏前的准备6 (二)把握好观赏时机 7 (三)选择好观赏位置7 (四)安排好观赏节奏8 (五)留意特殊的观赏姿态9浅谈旅游审美与自然美引言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所谓的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因此,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在此先对审美的内涵作简要阐述。一、审美的含义,意义和特点(一)、审美的含义 审美是指人(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审美客体)的观照、感悟、享受和再造,是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构成的一种关系。 在审美关系构成体系中,必须包括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动机和审美场。首先,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基本要素。审美客体即具有审美特征的客观事物;审美主体即具有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两者缺一不可,但两者的关系并非同等重要,其中审美主体起着主导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而言不是对象。”这就是说,对于无审美素质的人,即使是具有审美特征的客观事物,也不能与其形成审美关系,发生审美现象。其次,审美动机是构成审美关系的现实条件,只有当审美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审美需求,对审美客体产生审美注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态度时,才能形成现实的审美关系。再次,要构成良好的现实审美关系,还需要有审美场,即良好的审美环境和审美氛围,这一要素对审美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审美属意识范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步伐和审美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征。中华民族在自身特定的文化系统中,孕育了耐人寻味的儒家、道家与禅宗审美风范。按照现今的理解,儒家主要倡导“中和为美”,道家崇尚“自然为美”,而禅宗则追求“空灵之美”,这在宏观上便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三部曲”,另外,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总体精神,主要融贯于“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之中,所有这些或多或少地积淀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乃至整个旅游的全过程。(二)、旅游审美的现实意义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人们的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向往异地闻名遐迩的高山大川或者阳光灿烂的海滨,有的向往他乡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或者异彩纷呈的风情习俗,但不管人们的旅游动机如何,在一切旅游活动中都无不包含着对美的追求。人们通过旅游活动,在变换地域、开阔视野、观察接触和认识环境中寻求娱乐和消遣,增知益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获得美的享受,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其核心是对美的享受。 在现今旅游实践活动中,风景名胜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时间背景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构成的旅游吸引物,例如,山水草木、风花雪月、云霞鸟兽等属于自然景观,而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园林建筑、民俗风情等属于人文景观。但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它们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游客,这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属性,否则就不属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决定于它给人们的美感,因此,在旅游实践活动中,旅游业经营者和一切旅游从业者,仅仅考虑一时的接待数量和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还要考虑能否将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即旅游资源所蕴涵的美充分表现出来,能否发现美、创造美,这才是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营成败的关键。由此看出,研究旅游资源的美感便是研究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旅游审美的特点 1、旅游审美主体审美观的差异性 旅游审美主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具体地讲,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与旅游资源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者。 从旅游主体而言,对同一旅游景观,不同旅游者的理解与感受往往大相径庭,形成不同的审美观。比如,同样置身于偏远乡间,有人会激动得手舞足蹈,发出“村舍茅屋万岁”的感慨。有的人则兴趣索然,无动于衷。同时登临五岳独尊的泰山,不同的游客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人们这种旅游审美观所存在的差异性,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差异。在旅游活动中,美感并不是对审美客体简单地复写和被动反映,而是随着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不同而产生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的特定情绪和情感状态。二是文化差异。无论是哪一地区、哪一民族的旅游者,对于风景的审美都是有特定文化背景的。由于旅游者的种族、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文化素养等各不相同,所以对美的要求与欣赏水平大有差异。 旅游者作为旅游审美主体,由于相当数量的人受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限制,其审美能力并不很高;与此同时,旅游者都有积极主动获取美感的愿望,在旅游活动中,最易直接、生动、形象地接受教育,所以旅游过程又最易提高审美能力。 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 旅游审美客体,具体来说就是指旅游景观,即地理环境中具有美感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旅游审美客体,即旅游景观美学价值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旅游审美客体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它一般包括一个区域的风光,其本身的规模有时达几千米,几十千米,甚至上百上千公里。旅游者要欣赏它,不能从外部进行观赏,而必须从内部进行持续的审美体验过程。当旅游者置身于风景之中来欣赏风景,景随步移,步移景换,由此产生的审美快感各不相同。第二,旅游审美客体广泛多样。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如山岳、江河、湖海、花木、鸟兽、虫鱼等,还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园林建筑、城乡村落、民俗风情等等都可能成为旅游者审美的对象。旅游审美客体的广泛多样还表现在即使是同一景观,其往往由多种因素组成,每一种因素都可以构成多种美学价值的景观类型,如以地貌为基础的风景资源就可使人产生多种美感:山地和沟谷可呈雄伟、壮观和奇险的动人景色。而平原给人的美感又不一样,它使人产生平远的意境。此外,还有多种引人注目的造型地貌景观,如果再加上奇异的传说、神话,那么这种地貌景观观赏价值就更加丰富多彩,如桂林的象鼻山、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昆明的“睡美人”等等。第三,旅游审美客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季节、气候会给旅游景观带来不同的特征,旅游景观因时而异,使旅游审美客体不是单纯的画面,而是一个风景的系列。 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可以亲临现场,直接面对审美客体,获得切身的感受,这是优点。然而由于旅游时间的限制,旅游者经常只能走马观花,没有机会反复观察和深入思考,加之旅游者对所处的旅游环境一般都比较陌生,并且重复前往某地旅游的可能性较少,所以对旅游对象的印象难二、自然美的含义和具体类型(一)、自然美的含义 自然美即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美。例如蓝天白云、湖光山色、花鸟虫鱼等等的美。自然美常分为两大类:天然形态的美和“人化自然”的美。天然形态的美是未经人工改造的原始的自然美,如珠穆朗玛峰雪地、原始森林、野生的植物等;“人化自然”的美,则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园林建筑美以及人工驯服的观赏性飞禽走兽等。 自然美贵在自然,即不带任何人为的迹象,例如浩瀚的海洋、鲜艳的红梅、苍劲的青松等,皆是自然天成,依其固有的规律而发展,因而自然美就不带有任何人为的自然性。例如梅花冰肌玉骨的风韵、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品质,都是以其自然品性和风姿而展现出自然美。这就是自然美独具的客观自然性特征。 自然美贵在多姿多态,自然物的无限多样决定着自然美的无限多样性,例如江河之美不同于山泉之美,蓝天之美不同于绿地之美等等。宇宙之内有多少自然物,就有多少自然美,这是自然美的可贵特征。另外,同一自然事物,其美也是多样的,如月有阴晴圆缺,云气有四时不同,“春融洽,夏葱郁,秋疏薄,冬黯淡”。多姿、多态、多样性,正是自然美的绝妙特征。自然美还贵在有启发性、寓意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以松柏喻示人的高风亮节,比喻革命志士坚忍不拔的精神;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勉励自己养成洁身自好、一尘不染的品格等等。(二)、自然美的具体类型在地理环境中,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构成的旅游景观,都以某种美的形象吸引着旅游者,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旅游景观所蕴涵的美难以胜数,下面就择其重要方面进行旅游审美方面的简要分析。 1、形态美无论是自然界赋予的或是人工建造的各类景观,都是以某种形态存在着,这也是人们能够感知的首要条件。其形态及其数量的范围和某些特征,可以形成不同的美感,如山势起伏蜿蜒、山体线条柔和、植被茂密、水色净美者,则产生秀美的感觉;如平畴无垠,水面坦荡,视野开阔,可极目无际者,则产生旷、远等美感。千姿百态的形态,通过人们的感知,形成各种美感,使旅游者得以享受。 按照我国传统美学的分析,形态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雄 即雄伟、雄浑,意味着形象高大、气势磅礴。泰山为“五岳”之尊,素以“天下雄”著称。从绝对高度上看,其主峰海拔1 545 m,在地貌分类上只属于中等山体,但因为它位于海拔仅三、五十米的辽阔坦荡的华北平原东侧,以磅礴之势凌驾于齐鲁大地上,具有通天拔地之势,给人以高大、雄浑之感。当登上泰山极目远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之感油然而生。雄伟之美可使游人产生仰慕,甚至敬畏之情,增加人们的豪情壮志,催人奋进。 (2)、 奇即奇特,指少见的、独具一格的外部形态。在我国诸多名胜中,以“奇”为美的景观首推黄山。黄山奇美,主要源于峰奇、石奇、松奇、云奇。黄山72峰,各有自己特殊的山石形象,有的势若天柱,有的形态古怪似人,似兽,似物,丰富多彩,惟妙惟肖;黄山的松树更是奇特,有“迎客松”、“送客松”、“凤凰松”、“连理松”奇松怪石共同构成了黄山独特的松石之美。 我国以“奇”为美的景观甚多。如“奇秀东南”的武夷山、“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人文旅游资源中也不乏此种奇特之物,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月牙湖”、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汉代“天马”等,这些景观或体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或表现出人类的奇思巧构。奇特之美能给人以特殊的愉悦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励人们勇于追求和探索。 (3)、 险即险峻、陡峭、岌岌可危等。西岳华山,素有“天下险”之称,华岳险峻,“耸峙关中,临照西土”,加之“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的形象,堪称以“险”取胜的典型景观。当然,以“险”为美的景观不限于华山,黄山的“鲤鱼背”、杭州钱塘潮以及武陵源的“天生桥”等也堪称“险”的代表。险峻之美可以激励人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奋力前进。 (4)、 秀即秀丽、优美。这类景观一般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地表,山石土壤很少裸露,山水交融,草木葱茏,生机盎然。此外,其形态丰满别致,轮廓线条柔和优美。如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绣,张家界之奇秀等。秀美给人一种自然柔和、恬情顺性的情趣,能使人悠悠自在,心绪平和,利于愉情养神。 (5)、 幽即幽深、幽静,多指以丛山深谷为基础,并有茂密的植被和寂静的环境所构成的意境。凡是能够产生“幽”的事物,其势必曲、必深、必静,也大多光线较暗,使游人的视野受到局限,即“曲径通幽”。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曲径、曲桥及假山、树篱等造成的障景,分割不同的景区,目的之一就是要形成幽境。“青城天下幽”,是因为青城山竹树繁茂,山路曲折而静谧,人行山中,瞻前顾后皆疑无路,竟难辨身处何地。 幽境能使人超然世外,助人潜心静思,最宜养性怡情。 (6)、 旷即畅旷、辽阔。多指以宽阔的水域、高原、平原为主体所构成的风景,其特点是视野开阔,水面坦荡,可极目无际。典型的“旷”美景观首推“八百里洞庭”,登岳阳楼远眺,方可体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非凡景象。而登泰山岱顶能“一览众山小”,登香炉峰见眼前“江水细如绳”,大都形象地描绘了高旷景致所给人的那种高拔雄伟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登高览胜的旅游审美习惯。旷景给人奔腾豪放,心旷神怡,心胸开阔之美感。 (7)、 野即天然未凿,富有野趣、古朴等。野也是一种美,具有妙境天成,绝少为人干扰的特点,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重返大自然”的渴望,所以野趣更成了当今人们追求的目标。天然野趣可给人一种自在之情,苍凉之慨,悲壮之叹,能够使人坦率、真诚、光明磊落。 2、色彩美色彩美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对人的感官最富有刺激性,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绚丽斑驳的鸟兽虫鱼,光彩夺目的朝晖夕阴,晶莹光洁的冰雪雾凇,七彩纯正的霓虹佛光,幻化迷离的极光以及色彩缤纷的建筑服饰等等,莫不以其特有的色彩引人注目。五颜六色的色彩及其变化,给人以激励。云雾缥缈虚幻,是造成朦胧景观的重要因素,同时增加了景色的纵深感,能够激发人们去驰骋自己的想像力。黑暗并非总是具有消极作用,它可以掩饰某些不足,尤其是它能够有力地衬托出亮色的美,例如夜空的皎月和星光,城市的灯火,建筑物的轮廓灯、霓虹灯,车船在夜间行驶的轨迹等。一切无关的因素都被黑色遮掩了,从而使明亮的色彩更为突出醒目。心理学家和医学家都证明,不同的色彩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特定的心理反应:绿色使人感到安详、快乐,利于养目;蓝色使人感到宁静和满足;黄色代表时尚与进取,使人振作;红色则使人兴奋,让人联想到权力。按照色彩对人的情绪和生理影响的差异,一般常将颜色分为冷色调、中间色调和暖色调。夏天看到冷色则使人感到凉爽,冬天看到暖色则感到温馨。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颜色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如绿色代表和平与安全,红色代表热情和喜庆,白色代表着纯洁和高尚,黑色代表悲伤和死亡,黄色代表尊贵等,色彩的这种社会意义在建筑、服饰和艺术上被广泛地应用。 3、声音美听觉和视觉同样是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声音悦于耳与色彩悦于目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故有“悦人耳目”之说。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许多美妙悦耳的声音,可以给人带来乐趣,例如,泉水丁冬,溪流潺潺,莺啼婉转,雨打蕉荷,林海松涛,浪涛澎湃,瀑落深潭,空谷足音,暮鼓晨钟等,各有其情,清浊徐疾各有节奏。现在国外已经有专门录制了大自然的流水、鸟鸣、兽啸、风声、雨声等声音的录音磁带销售,足见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说明声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它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 在特定的环境中,山谷溪流,夏日蝉鸣等自然声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音乐般的美感享受,正因为如此,大凡名山名园,均设有诸如“听泉亭”、“松涛阁”之类的景点,为游人获得欣赏自然界的“音乐”之便。据说,峨眉山万年寺旁有一蛙池,栖息着一种特殊的“弹琴蛙”,每到傍晚时分,山蛙和鸣,声如琴瑟,高低有致,饶有情趣。声音美对人的情绪能产生很大影响,各景区都应重视对固有音源的开发,满足游人的听觉需要,给久居烦躁城市生活中的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4、嗅觉美嗅觉和味觉可以使人感受外界的气味和滋味,芬芳的鲜花,甘甜的泉水,诱人的山果,甘醇的佳酿,丰盛的菜肴,草原和森林的气息等都会给人以舒心的嗅觉美,从而调节人的精神,其中某些气味还对人的健康有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注意制造嗅觉美,番禺余荫山房的主要建筑之一即为“闻木樨香”。而且嗅觉美不同于其他美感,它诱使人们去亲自品尝体验,所以美食、佳酿、名茶、鲜果等都成为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其中有解渴果腹的实用价值,但绝不可无视其审美意义。如武夷山流香涧峭壁上的兰花,涧边的石蒲,清香阵阵,令人陶醉;九寨沟原始森林中特异的芳香,令游人精神一振,流连忘返。 5、动态美世间万物都无不在运动,但一些相对处于运动中的景象,常给人们以动态之美感,例如奔腾的江河,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水中的游鱼,空中的飞鸟等,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可以增加气势,增加活力,能使人精神振奋,给人以美好的象征。由于运动,在特定情况下使某些本来静止的物体也似乎呈现出动态。例如,由桂林到阳朔的山水风景,最好是乘船或乘车沿江观赏,随着车船的运动,造成原来相对静止的山景、水景的相对位置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变换,这样,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光线和不同的范围内看到许多绝妙的美景,仿佛山、水都在为到来的游人翩翩起舞,舒展丰姿,这样,游人不但享受了山景、水景的静态美,而且还享受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空间美和游人自身产生的想象美。 6、结构美人工创作,无论是实用品、艺术品,还是建筑和园林等,都讲求结构完美。在自然景观中,不乏有许多结构美的表现,例如岩石的结构与构造,植物的花、叶形态组合,动物的躯体与花纹,或排列有序,或对称均衡,显得非常和谐。正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这种结构美,才使人们产生了结构美的审美观念,进而把这种结构美的观念运用到人们的创作中去,又产生了新的结构美。结构美能使事物各部分紧密联系,互相陪衬、对比,又突出了主体,形成一定的韵律。“气韵生动”的评价,往往得益于其结构的完美、协调。 7、质感美质感是物质的各种物理或化学属性,如硬度、温度、比重、韧性、稳定性、气味等,对人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刺激所形成的综合印象。人们对于某一景观要素质感美的评价,往往要与其他风景区的同类要素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对它们的属性相对优劣加以评价,或者确立一定的评价标准,分别进行比较、评价,进而得出优劣等级评价。可见,景观的质感美是以同类物质的比较为基础的,人们一旦建立了质感美,对此景观的价值就会产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人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了求得与环境的统一和谐,人们常常利用质感效果,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如用水泥模仿竹木的物品,用硅橡胶模仿人的皮肤等。 8、综合美上述各种美虽有单一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因为任何物体总有一定的形态、颜色、气质、运动形式等,而景观又往往是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游人通过各种感官,便可获得多种美感,如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等,这些美感的结合,又可产生综合美。当然,对于某一具体的观赏对象而言,各种美感所占的比重不会相同,一般而言,景观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起着支配的作用,因为这些美感直观、最普遍、最易被人接受,它们是景区美学价值和环境质量的决定性三、旅游审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绚丽多彩的自然观经常使人得到层次不同的审美体验,为了充分地领略旅游资源的美感,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在组织旅游观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一)做好观赏前的准备旅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书籍等各种途径尽量了解旅游对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对景观的内容、特点、分布、成因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旅游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经济条件,健康状况和时间长短来更有目的地选择旅游路线及方式,以防止中途发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从而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只有对旅游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赏,在观赏中深化自己的认识,获得最佳效果,以免在纷繁的景观面前眼花缭乱,使最有价值的观赏对象失之交臂,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 二)把握好观赏时机有的景观并不随着时间而变化,但也有许多景象只有在特定时间出现之后才表现得最为典型,甚至有的数年、数十年才出现一次,这就要求观赏活动要确切地把握好观赏时机,届时前往。如杭州钱塘江的“钱塘观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到十八,云南大理“蝴蝶会”在农历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北京的香山红叶则在每年的秋季,而与气候有关的哈尔滨冰雕却在冬季等。另外,有一些景观惟有在当地某些条件具备之时才会出现,如峨眉佛光,泰山观日出等;而有些景象则只可巧遇,不可奢求,如海市蜃楼、铁树开花、日月同辉等。人文景观中也有类似现象,一些节庆活动常有固定日期,如傣族的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牛奶购销合同样本4篇
- 投标协议书简约版8篇
- 学校房屋租赁合同(开书店)6篇
- 煤炭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面点师合同范本
- 安装压力罐合同范本
- 看孩子保姆合同范本
- 新成立公司合同范本
- 傣族民居出售合同范本
- 结婚别墅租房合同范本
- 数字人民币推广专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新车销售培训课件
- 中学群团工作管理制度
- Q-GDW10250-2025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 物流车队轮胎管理制度
- 碳化硅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试验检测师之桥梁隧道工程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课件
- 惠州市惠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 修编(2020-2035 年)
- 应聘简历模板进厂
- 公司配送员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