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情消费猛于虎 摘要 :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调查,2006年,34.8%的城乡居民表示“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紧随家庭收入低、医疗支出大、住房条件差三大问题之后。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情送礼的支出已经占到了年人均收入的40%甚至一半以上,有的家庭到了举债送礼的地步。过度的人情消费成为百姓心中的痛,以致有人发出“人情猛于虎”的感慨!细分析“人情消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金钱、物质的极大浪费,更折射出社会风气的败坏,更严重的是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简朴的和美关系转变成虚伪的物质、金钱关系。为此,党的十八大以后倡导的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更是力图形成现代文明风尚。关键词:人情消费 人情 礼尚往来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人之常情,是好的传统。适当的“人情消费”,无可厚非。可当“关系学”盛行、“面子论”风靡,拼派头、比阔气的风气日盛,礼数变成了钱数,礼仪只剩下礼物,这种毫无限制的“人情消费”也就让人不堪其重了。人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由于人情的干扰,少数官员的意志变得薄弱,思想发生动摇,自然而然也就由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变成了与自己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代表,官员的服务也就分成了三六九等,腐败便产生了。人情模糊了官员行为的是非标准。由于人情的存在和几千年形成的中庸思想,使全社会的人对于官员的行为标准发生了模糊,对于什么是滥用权力认识产生了偏移,人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已经认同并容忍了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为了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利益服务。俗话说得好:“人情不是债。”在当下,古时遗留的那种纯洁的人情关系已在经济格局的大变革中慢慢异化,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一种“工具”,“人情消费”也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毒瘤”,让很多人后悔遗憾终身。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哪怕是混个脸熟在有求于人时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金钱来维持自己浩大的面子工程。人情消费缘何不断攀升?自然,这与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关。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贫富是有差距的,正如许多人在药品虚高的背景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一样,许多收入一般甚至更低的人群在“虚高”的人情消费面前已不堪重负。但是,社会上很坏的攀比风,又让他们相互比吃喝、讲排场,比谁随了多少礼,比谁办的酒菜好,比谁请的桌数多。于是,礼金越随越多,排场越办越大。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人情消费的外延也变得越来越宽,从传统的婚丧嫁娶之类发展到过生日、订婚、孩子升学、职务升迁、乔迁新居等诸多方面。为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网络调查显示,受访者(5795人参加)的每年人情消费数额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更有19.1%的受访者每年人情消费超过了6000元。不难看出,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心头一项难以言说的压力,红白喜事,求人请托,添丁增岁,各个师出有名,令人难于招架。事实上,在行政领域,跑部前进、跑项目,跑资金成为“人情、关系”的生动写照;在社会领域、就业、招工、职务升迁背后的人情考量让驻京办主任、圈子等书籍大热,由于我国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的缺陷,给人情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办事、工作、升职人情在其间大行其道,成为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人际关系资源。不少人遇到问题时,不是想凭个人努力和能力去解决,而是想如何利用人情关系。当传统的人情社会与现代的人际关系成本、人力资源问题纠结在一起的时候,过度的人情风背后是人们对利益资源的重新分配的焦虑,有关系,有人情,就意味着具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实惠。在农村,随着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剧,老人、妇女、小孩成为农村生产发展主力,惟有相互帮助才能解决好栽秧耕地收割等生产生活难题。无论城乡,在公共服务和保障产品还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人情既有情感依附的色彩,也有救济互助功能,正面效应与多重社会考量叠加在一起,导致人情支出日益沉重,人情风屡禁不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课题组调查显示,2006年,34.8%的城乡居民表示“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仅次于家庭收入低,医疗支出大,住房条件差三大困难之后,排在第四。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情送礼的支出已经占到了年人均收入的40%80%,有的家庭甚至到了举债送礼的地步。到2009年1月,该课题组再次发布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人情往来的支出在消费总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平均达到7.6%,居于支出项目的第四位,仅次于食品、医疗和教育,农村家庭的人情费用支出比例比城市家庭还要高, 平均达到9.3%,这也显示出熟人社会的人情费用高于陌生人社会的特点。人情支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不但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影响到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问题。另外,据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人情消费主要为以下几种,大多数更倾向于以“手机话费”形式支出,例如逢年过节的祝福、获得成就后的祝贺等联络感情的方式,占到68.65%。而大学生常有的聚餐聚会也成为大学生倾向的人情消费方式,占到62.50%。此外,43.24%和20.49%的人选择“生日礼物”和“节日礼物”。而相比之下“送老师礼物”似乎不太热门,只有7.99%。17.42%的中国特种装备网人会用于“谈恋爱”消费。只有3.48%的人选择“送同学升职贺礼”。聚餐聚会的支出比例高,和大学生加入的许多社团或组织会时不时组织聚餐聚会有关。而每个月的人情支出,72.75%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对他们造成压力,剩下的近三成被调查者觉得人情消费对生活造成了一定压力,并对此有所困扰。由此可见,人情问题已不仅仅是涉及到民风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政治问题,涉及到党如何执政问题,这并不是小题大做。从媒体公布的各种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多少原本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干部都是被人情这个看不到的大手拉下了水;有多少曾经信守宗旨、意志坚定的官员没有过了人情关,成为倒在人情下的贪官等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说,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节约之风,拒绝攀比之心,将“人情”从“认钱”中解放出来,使人们尽快的从繁重的“人情消费”中解脱出来。爱面子是中国人的通病,因碍于同事面子,朋友面子,亲戚面子,有些收到的请帖甚至不知是张老三李老四,还得碍于面子去。都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尚往来也是国人的一种交往方式,所谓人在人情在,人亡两无交,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一张张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情网让人苦不堪言,叫苦不迭,超负荷的人情消费往往体现的是一种扭曲的人际关系。古人所崇尚的礼尚往来是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这种往来可以是礼,也可以用情。而现在的人情往来以蜕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所幸的是,2013年中国高档消费品市场已经“闻风而动”。最明显的,就是国家部委高档消费品市场一条街的转型。健康的人情消费,不该是腐败的温床,而是构建现代社会人与人新型关系的媒介。在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既保持传统熟人社会体现中国温情的交往方式,又形成符合道德、法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堡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永济市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水轮机蝶阀课件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方案
- 施工人员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方案
- 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 Unit 2 My schoolbag 单元测试提升B卷(含答案)
- 图形图像处理数码照片处理之摄影基础84课件
- 陶瓷造型工艺36课件
- 消防系统应急反应方案
- 水电维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插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 铭复乐IV期临床方案介绍
- ks-9000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SPC统计过程控制》课件
- GB/T 14153-1993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通则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并购贷款业务培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