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任意线解释用户手册.doc_第1页
地震任意线解释用户手册.doc_第2页
地震任意线解释用户手册.doc_第3页
地震任意线解释用户手册.doc_第4页
地震任意线解释用户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藏综合解释系统 油藏综合解释系统用户手册V3.0 地震任意线解释用户手册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2004年5月目 录一、地震任意线解释概述31.1 主要功能31.2 名词、术语31.3 主界面说明3二、菜单说明52.1 主菜单说明52.1.1 文档(F)52.1.2 参数(O)62.1.3 显示(V)62.1.4 解释(I)72.1.5 选项(T)82.1.6 帮助(H)92.2 图符菜单说明92.2.1 常规92.2.2 参数92.2.3 显示102.2.4 解释102.2.5 工具10三、功能与操作说明113.1 文档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113.1.1 新建113.1.2 打开113.1.3 保存123.1.4 另存为133.1.5 打印143.1.6 退出143.2 参数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143.2.1 任意线选择143.2.2 显示参数153.2.3 注释参数对话框163.2.4 显示内容163.2.5 井资料183.3 显示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183.4 解释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193.4.1 层位193.4.2 断层213.4.3 层序界面243.4.4 地震层序263.4.5 地震相293.4.6 充填区域293.5 选项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303.5.1 地震色谱303.5.2 地震相监控353.5.3 地震相属性值提取363.5.4 工具栏373.5.5 操作层373.5.5.2 解释层(本模块启动时,默认处于解释层)40四、对象的操作说明414.1 默认对象操作414.1.1 层位或断层对象默认操作414.1.2 层序界面与地震相对象默认操作424.1.3 充填区域对象默认操作454.2 层位对象插入操作474.3 断层对象插入操作484.4 层序界面对象插入操作494.5 地震相对象插入操作504.6 充填区域对象插入操作51五、常规使用步骤54一、地震任意线解释概述1.1 主要功能地震任意线解释模块是一个专门用于三维地震任意线解释的模块,该模块不仅能进行常规的断层、层位解释,而且还能进行地震地层学分析、依据解释的断层、层位进行岩性充填形成岩性剖面。其主要功能有:l 断层与层位解释l 层序边界与地震层序分析l 地震相分析l 岩性充填区域分析1.2 名词、术语任意线:这是三维地震特有的概念,用户可在测网中根据需要任意拾取一条轨迹,抽取一条沿拾取轨迹的地震任意线(如连井线)。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它是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的,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和它相连接的整合面即层序界面。根据地震层序的空间分布与规模可分为超层序、层序、亚层序。层序界面:即组成(划分)层序的层序界面,根据地层与上覆地层、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层序界面可分为连续层面(整合面)、非连续层面(不整合面)、洪泛面、凝聚层面。地震相:在地震层序中具有相同地震意义的一系列地震特征和几何特征的总和,地震相地震特征包括振幅、频率、连续性和速度的反射特征,地震相几何特征包括:上下界面、反射终止关系、内部反射结构和外形。充填区域:根据剖面上的构造解释结果和用户勾画的多边形进行岩性符号充填,岩性符号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实际构造的走向沿层充填。模板:是一种用于存放当前用户使用各种参数的空间。用户可将显示的参数、颜色等个性化的设置参数放入其中并加以保存,以便于下次直接使用,无需再一一设置。解释版本号:用于标识用户一次解释过程中的解释方案。同一个模板用户可有不同的解释方案,即不同的解释版本号。1.3 主界面说明 地震任意线解释模块主界面如图1-3:图1-3 主界面主菜单栏:本模块提供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主菜单,以及它的一级下拉菜单或二级下拉菜单中激活。主菜单栏是本模块主要功能入口。工具栏:每个图符按钮对应于主菜单中一个菜单项,为主菜单提供了一个快捷方式。水平注释栏:显示水平标尺,如果拉动水平滑动杆,水平标尺将随之移动。垂直注释栏:显示垂直标尺,如果拉动垂直滑动杆,垂直标尺将随之移动。主显示窗口:地震数据的显示,解释操作,及其它相关操作都在这里进行。提示和状态栏: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相关提示信息。二、菜单说明2.1 主菜单说明主菜单包括文档、参数、显示、解释、选项及帮助6个。2.1.1 文档(F)图2-1-1 文档菜单新建(N):新建一个任意线解释模板,详见3.1.1。打开(O):打开一个已存在的任意线解释模板,详见3.1.2。关闭(C):关闭当前的任意线解释模板,只有关闭模板后,才能重新使用“新建”或“打开”一个任意线解释模板。保存(S):保存当前的模板到文件中。详见3.1.3。另存(A):保存当前的模板到不同的文件中。详见3.1.4。打印(P):打印当前主窗口中显示的内容。详见3.1.5。退出(X):退出本模块。详见3.1.6。2.1.2 参数(O)图2-1-2 参数菜单任意线选择(S):选择任意线数据。详见3.2.1。显示参数(P):设置剖面图显示的参数。详见3.2.2。注释参数(N):设置剖面图上标尺,时间线等注释参数。详见3.2.3。显示内容(C):选择剖面图上显示的内容。详见3.2.4。井资料(R):选择剖面图上显示的井资料。详见3.2.5。2.1.3 显示(V)显示菜单如图2-1-3:图2-1-3 显示菜单重新显示(R):重新显示剖面图。构造解释数据(C):在剖面图上显示构造解释数据,以便进行层位和断层解释。地震层序数据(S):在剖面图上显示地震层序数据,以便进行层序和地震相解释。岩性充填数据(L):在剖面图上显示岩性充填数据,以便进行岩性充填解释。注:构造解释数据(C)、地震层序数据(S)、岩性充填数据(L)三个菜单均有一个标记表示是否选中,而且三个菜单是单选的。放大:用户可以使用该项功能选择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图形放大操作。例如,用户可以用鼠标器在当前底图上拉一个矩形区域,则程序将计算此区域与主窗口的比例进行放大,并把相关参数设置到显示参数对话框中。底图放大的同时,底图上对应矩形区域左上角的位置将移动到主窗口的左上角。缩小:用户可以使用该项功能按缺省比例进行图形缩小操作,缩小过程中,当前底图在主窗口的相对位置不变。复原(P):将剖面图还原为创建或者打开模板时的原始大小。图2-1-4 解释菜单2.1.4 解释(I)解释菜单如图2-1-4。层位(H):进入层位解释。在剖面图显示构造解释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构造解释数据(C)”处于选中状态),才能进入层位解释,详见3.4.1。断层(F):进入断层解释。在剖面图显示构造解释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构造解释数据(C)”处于选中状态),才能进入断层解释,详见3.4.2。层序界面(B):进入层序界面解释。在剖面图显示地震层序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地震层序数据(S)”处于选中状态),才能进入层序界面解释,详见3.4.3。地震层序(S):进入地震层序解释。在剖面图显示地震层序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地震层序数据(S)”处于选中状态),才能进入地震层序解释,详见3.4.4。地震相(A):进入地震相解释。在剖面图显示地震层序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地震层序数据(S)”处于选中状态),并且选择一个地震层序后才能进入地震相解释,详见3.4.5。充填区域(R):进入充填区域解释。在剖面图显示岩性充填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岩性充填数据(L)”处于选中状态),才能进入充填区域解释。详见3.4.6。2.1.5 选项(T)选项菜单如图2-1-5:图2-1-5 选项菜单地震色谱(C):改变剖面图显示色谱,详见3.5.1。地震相监视(M):打开或者关闭地震相属性实时监视窗口。该菜单前面有一个标记,标记的显示和关闭分别表示监视窗口处于打开和关闭状态。如果监视窗口没有打开,选择此菜单打开监视窗口,反之如果监视窗口已经打开,选择此菜单关闭监视窗口,详见3.5.2。地震相属性值提取(G):计算所有地震相的属性值,详见3.5.3。地震资料反演(I):在当前所选择的任意线上进行反演,详见波阻抗反演模块。图2-1-6 地震资料反演窗口工具栏(T):定制快捷工具栏上图符按钮。每个下级菜单前面可以有一个标记,标记的显示和关闭分别表示相应的一组快捷工具栏按钮的显示和关闭。1)常规(C):打开或关闭快捷工具栏上按钮“新建”、“打开”、“关闭”、“保存”;2)参数(P):打开或关闭快捷工具栏上按钮“任意线选择”、“显示参数”、“注释参数”、“显示内容”、“井资料”;3)显示(D):打开或关闭快捷工具栏上按钮“重新显示”、“构造解释数据”、“地震层序数据”、“岩性充填数据”、“放大”、“缩小”、“复原”;4)解释(I):打开或关闭快捷工具栏上按钮“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地震相”、“充填区域”;5)工具(T):打开或关闭快捷工具栏上按钮“地震色谱”、“地震相属性值提取”、“地震相监控”、“图形层”、“解释层”;操作层(L):切换图形层和解释层。下级菜单前面可以有一个标记,标记的显示和关闭分别表示当前处于图形层或者解释层。详见3.5.5。2.1.6 帮助(H) 用户可通过帮助菜单了解本模块的详细操作说明。2.2 图符菜单说明2.2.1 常规:新建,与文档主菜单的新建相对应。:打开,与文档主菜单的打开相对应。:关闭,与文档主菜单的关闭相对应。:保存,与文档主菜单的保存相对应。2.2.2 参数:任意线选择,与参数主菜单的任意线选择相对应。:显示参数,与参数主菜单的显示参数相对应。:注释参数,与参数主菜单的注释参数相对应。:显示内容,与参数主菜单的显示内容相对应。:井资料,与参数主菜单的井资料相对应。2.2.3 显示:重新显示,与显示主菜单的重新显示相对应。:构造解释数据,与显示主菜单的构造解释数据相对应。:地震层序数据,与显示主菜单的地震层序数据相对应。:岩性充填数据,与显示主菜单的岩性充填数据相对应。:放大,与显示主菜单的放大相对应。:缩小,与显示主菜单的缩小相对应。:复原,与显示主菜单的复原相对应。2.2.4 解释:层位,与解释主菜单的层位相对应。:断层,与解释主菜单的断层相对应。:层序边界,与解释主菜单的层序边界相对应。:层序,与解释主菜单的层序相对应。:地震相,与解释主菜单的地震相相对应。:充填区域,与解释主菜单的充填区域相对应。2.2.5 工具:地震色谱,与工具主菜单的地震色谱相对应。:地震相属性值提取,与工具主菜单的地震相属性值提取相对应。:地震相属性监控,与工具主菜单的地震相属性监控相对应。:图形层,与工具主菜单的图形层相对应。:操作层,与工具主菜单的操作层相对应。三、功能与操作说明3.1 文档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3.1.1 新建选择主菜单“文档(F)”下子菜单“新建(N)”,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新建一个模板文件时弹出的新建对话框,如下图。对话框参数设置完毕后,剖面图上会显示用户模板的数据。图3-1-1 新建对话框任意线列表:列出当前区块中的所有任意线,选择要解释的任意线名;数据列表:选择要解释的数据类型;解释方案:选择一个解释方案(解释版本号);模板名:输入模板名称;道间隔:输入道间隔;时间间隔:输入时间间隔;确定:关闭对话框,并且创建一个解释模板,并在主显示窗口按模板的设置参数显示地震数据和解释数据(如果对话框参数设置不完整,不能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取消:将取消本次新建解释模板操作,并关闭本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帮助。3.1.2 打开选择主菜单“文档(F)”下子菜单“打开(O)”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图3-1-2对话框:图3-1-2 打开对话框过滤:输入一个文件类型,在下面的文件列表中将会列出当前路径下的全部此类型文件;目录:显示当前文件所在地的路径(目录);文件列表: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所有相关的文件;当前文件:显示用户想要打开的文件的具体名称和路径;确定:关闭对话框,打开已选择的文件为默认模板文件,并在主显示窗口按模板的参数显示地震数据和解释数据(如果选择的文件不存在,或无法打开,将无法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打开模板文件的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1.3 保存选择主菜单“文档(F)”下子菜单“保存(S)”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如果默认文件存在,则将输入模板内容存入默认文件;如果默认文件不存在,是新建的模板,则将弹出另存为对话框,指定存储文件,并把此文件作为默认的模板文件。3.1.4 另存为选择主菜单“文档(F)”下子菜单“另存为(A)”时将弹出图3-1-4对话框:过滤:输入一个文件类型,将在下面的文件列表中列出输入路径下的全部此类型文件;目录:显示当前文件所在地的路径(目录);文件列表: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所有相关的文件;当前文件:显示要保存模板的文件的具体名称和路径;确定:关闭对话框,将当前模板内容存入已选择的模板文件中(如果选择的文件不存在,或无法打开,将无法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另存为的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1-4 另存对话框3.1.5 打印3.1.6 退出选择主菜单“文档(F)”下子菜单“退出(X)”时将弹出图3-1-6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并退出本模块;取消:关闭对话框,不退出本模块。 图3-1-6 退出对话框3.2 参数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3.2.1 任意线选择选择主菜单“参数(O)”下子菜单“任意线选择(S)”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下图任意线选择对话框:图3-2-1 任意线选择对话框任意线列表:列出当前区块中的所有任意线,选择要解释的任意线名;数据列表:选择要解释的数据类型;起始道号:输入起始道号,或者拖动滑块设置起始道号;终了道号:输入终了道号,或者拖动滑块设置终了道号;起始时间:输入起始时间,或者拖动滑块设置起始时间;终了时间:输入终了时间,或者拖动滑块设置终了时间;确定:关闭对话框,并把设置的新的任意线及其范围存入当前模板中,重新显示地震数据和解释数据(如果对话框参数设置不完整,不能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本次设置,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2.2 显示参数选择主菜单“参数(O)”下子菜单“显示参数(P)”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下图显示参数对话框:图3-2-2 显示参数对话框显示方式:选择所需的数据显示方式,本模块提供了变面积、变密度、波形变密度、波形四种显示方式;道间隔:输入道间隔;时间间隔:输入时间间隔;极性:设置数据显示的正反极性;基线值:输入地震数据基值所对应的位置;振幅系数:输入地震数据显示时所需的振幅比例因子(仅在变面积、波形显示方式上起作用)。数据列表:用户可以在此列表里看到所有的数据类型,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数据类型用于叠加显示;叠加方式:用于第二数据显示的方式。注意: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的显示方式不能相同;显示间隔:第二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所显示的间隔;确定:关闭对话框,把新设置的所有显示参数存入当前模板,并重新显示剖面图(如果对话框参数设置不完整,不能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本次参数设置,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2.3 注释参数对话框选择主菜单“参数(O)”下子菜单“注释参数(N)”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下图注释参数对话框:图3-2-3 注释参数对话框时间线:选择剖面图上绘制或不绘制时间线;道号大标尺间隔:输入剖面图上每隔多少道显示一个道号;道号小标尺间隔:输入剖面图上两个道号之间显示多少个小间隔;时间大标尺间隔:输入剖面图上每隔多少时间显示一个时间标注及时间线;时间小标尺间隔:输入剖面图上两个时间标注之间显示多少个小间隔;确定:关闭对话框,将本次设置参数存入当前模板,并在主显示窗口显示相关的内容(如果对话框参数设置不完整,将无法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本次设置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2.4 显示内容选择主菜单“参数(O)”下子菜单“显示内容(C)”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下图显示内容对话框:图3-2-4 显示内容对话框显示内容:如果当前处于“构造解释数据”下,可以多选“地震资料”,“井资料”,“层位”,“断层”;如果当前处于“地震层序数据”下,可以多选“地震资料”,“井资料”,“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如果当前处于“岩性充填数据”下,可以多选“地震资料”,“井资料”,“层位”,“断层”,“充填区域”。当选择“层位”时,在对话框右边会出现相应的层位列表,可以选择多个层位显示在剖面图上,如果没有选择列表中内容,则表示全部层位都显示在剖面图上;当选择“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充填区域”时与此相似。当选择“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时,在对话框右下方还可以相应的设置显示或不显示它们的名称。对话框参数设置完毕后,选择“确定”关闭对话框,同时剖面图会刷新。如果选择取消关闭对话框,剖面图不会刷新,在剖面图上显示的解释数据可能不能被激活。层位列表:列出任意线上已解释的所有层位,选择剖面图上要显示的层位;层序界面列表:列出任意线中已解释的所有层序界面,选择剖面图上要显示的层序界面;层序列表:列出任意线中已解释的所有层序,选择剖面图上要显示的层序;充填区域列表:列出任意线中已解释的所有充填区域集,选择剖面图上要显示的充填区域集;层位名:选择是否显示层位名;断层名:选择是否显示断层名;层序界面名:选择是否显示层序界面名;层序名:选择是否显示层序名;确定:关闭对话框,将把本次设置参数存入当前模板,并在主显示窗口显示相关的内容(如果对话框参数设置不正确,将无法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本次设置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2.5 井资料选择主菜单“参数(O)”下子菜单“井资料(R)”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下图井资料对话框:图3-2-5 井资料对话框选择在剖面图上显示的井资料,以及在剖面图上显示井资料的参数。井列表:列出当前区块中所有井,选择剖面图上要显示的井资料;标定版本:选择已标定的版本号;显示内容:选择在剖面上显示的内容,如曲线、岩性柱等。当选定某一显示类型后,下面的列表将列出所有与之相关的内容;曲线显示方式:只有当显示内容为曲线方式时,方可使用本功能;岩性柱显示方式:只有当显示内容为岩性柱方式时,本功能才有效;显示基线:选择斜井的井轨迹显示或投影显示;宽度:输入曲线或岩性柱绘在剖面上时的大小;确定:关闭对话框,将把本次设置参数存入当前模板,并在主显示窗口显示相关井内容(如果对话框参数设置不正确,将无法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取消:取消本次设置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3 显示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参见2.1.3。3.4 解释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3.4.1 层位选择主菜单“解释(I)”下子菜单“层位(H)”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下图层位选择对话框:图3-4-1 层位选择对话框层位列表:列出当前区块中的所有层位,可以选择在剖面图上将要进行解释的层位,一次只可选一个层位;创建:创建一个新层位,并且添加进层位列表中;删除:删除层位列表中选择的层位;修改:修改层位列表中选择的层位的属性;确定:如果在层位列表中选择了一个层位,关闭对话框后进入层位解释,在剖面图上解释所选择的层位;如果是删除一个层位,而没有在列表中选择一个层位,那么只是关闭对话框;取消: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4.1.1 创建点击创建按钮将弹出图3-4-1-1对话框:层位名:定义层位的名称;最小时间:当前层位在区块中可能的最小时间;最大时间:当前层位在区块中可能的最大时间;归位类型:当前层位在地震波上的位置,有波峰、波谷、正零点、负零点四种;线宽:当前层位在窗口中显示时层位线的宽度(单位:屏幕像素点);颜色:当前层位在窗口中显示时层位线的颜色;线型:当前层位在窗口中显示时层位线的类型;确定:关闭对话框,用设定的参数创建一个新的层位;取消:取消本次创建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4-1-1 层位属性对话框3.4.1.2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弹出图3-4-1-2对话框:图3-4-1-2 删除信息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并把在层位列表中选择的层位从数据库中删除掉(仅仅是任意线中的);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3.4.1.3 修改当用户点击修改按钮时将弹出图3-4-1-3对话框,修改层位列表中所选定的层位的属性:层位名:当前被修改的层位名称;最小时间:当前层位在区块中可能的最小时间;最大时间:当前层位在区块中可能的最大时间;归位类型:当前层位在地震波上的位置,有波峰、波谷、正零点、负零点四种;线宽:当前层位在窗口中显示时层位线的宽度;颜色:当前层位在窗口中显示时层位线的颜色;线型:当前层位在窗口中显示时层位线的类型;确定:关闭对话框,并且修改层位列表中所选定的层位的相关属性;取消:取消本次修改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4-1-3 层位属性对话框3.4.2 断层选择主菜单“解释(I)”下子菜单“断层(F)”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图3-4-2断层选择对话框。断层列表:自动列出全部已定义(存在)的当前区块中的断层,用户可用鼠标器选择在剖面上将要进行解释的断层,一次只可选一个断层;确定:关闭对话框,进入断层解释,对断层列表中选择的断层进行解释(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将无法按下确定按钮;如果选中的断层在当前任意线中已经解释过,将弹出对话框,提示新解释的数据将完全覆盖已有的解释数据)。如果用户按下解释小规模断层按钮,断层列表就失去选择功能,用户不需要提供断层名,将由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小断层,当用户“确定”后,将可以在剖面上进行断层解释,并且可以连续解释断层,该类断层的断层名均为“F”,这些断层可在断层组合模块中重新命名;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4-2 断层选择对话框3.4.2.1创建当用户点击创建按钮时将弹出图3-4-2-1对话框:断层名:定义断层的名称;级别:断层的规模及性质,有区域性大断层、边界断层、普通断层及小断层四种;线宽:断层在窗口中显示时断层线的宽度;颜色:断层在窗口中显示时断层线的颜色;线型:断层在窗口中显示时断层线的类型;确定:关闭对话框,用设置的参数创建一个新的当前区块中的断层;取消:取消本次创建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4-2-1 断层属性对话框3.4.2.2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弹出图3-4-2-2对话框:图3-4-2-2 删除信息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并把断层列表中选择的断层从数据库中删除掉(仅仅是任意线中的);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3.4.2.3 修改当用户点击修改按钮时将弹出图3-4-2-3对话框:断层名:被修改的断层名称;级别:断层的规模及性质,有区域性大断层、边界断层、普通断层及小断层四种;线宽:断层在窗口中显示时断层线的宽度;颜色:断层在窗口中显示时断层线的颜色;线型:断层在窗口中显示时断层线的类型;图3-4-2-3 断层属性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将用设置的参数重新设置选中的那条断层的属性;取消:取消本次修改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4.3 层序界面选择主菜单“解释(I)”下子菜单“层序界面(B)”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图3-4-3对话框:层序界面列表:列出全部已定义(存在)的当前任意测线中的层序界面,用户可用鼠标器选择在剖面上将要进行解释的层序界面,一次只可选一个层序界面;创建:用于创建一个新层序界面;删除:删除层序界面列表中选择的层序界面;修改:修改层序界面列表中选择的层序界面的属性;确定:关闭对话框,进入层序界面解释,对层序界面列表中选择的层序界面进行解释(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将无法按下确定按钮);取消:关闭对话框,不进入层序界面解释;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4-3 层序边界选择对话框3.4.3.1 创建当用户点击创建按钮时将弹出图3-4-3-1对话框:图3-4-3-1 层序界面属性对话框层序界面名:定义层序界面的名称;界面类型:定义层序界面的界面类型,有连续层面、非连续层面、洪泛面、凝聚层面四种;线宽:层序界面在窗口中显示时层序界面线的宽度(单位:屏幕像素点);颜色:层序界面在窗口中显示时层序界面线的颜色;线型:层序界面在窗口中显示时层序界面线的类型;确定:关闭对话框,将用设置的参数在当前区块中创建一个新的层序界面;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4.3.2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弹出图3-4-3-2对话框:图3-4-3-2 删除信息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将把层序界面列表中选择的层序界面从数据库中删除掉(仅仅是任意线中的);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3.4.3.3 修改当用户点击修改按钮时将弹出图3-4-3-3对话框:层序界面名:被修改层序界面的名称;界面类型:层序界面的界面类型,有连续层面、非连续层面、洪泛面、凝聚层面四种;线宽:层序界面在窗口中显示时层序界面线的宽度(单位:屏幕像素点);颜色:层序界面在窗口中显示时层序界面线的颜色;线型:层序界面在窗口中显示时层序界面线的类型;确定:关闭对话框,并用设定的参数修改层序界面列表中选择的层序界面;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4-3-3 层序界面属性对话框3.4.4 地震层序选择主菜单“解释(I)”下子菜单“地震层序(S)”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图3-4-4对话框:图3-4-4 层序选择对话框层序列表:列出当前解释版本中的全部层序,选择要进行解释的层序作为当前层序,一次只可以选一个层序。创建:用于创建一个新层序;删除:删除层序列表中选择的一个层序;修改:修改层序列表中选择的层序的属性;确定:关闭对话框,如果是修改一个层序的属性可以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否则,如果层序列表中没有选择的话,不能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取消:关闭对话框,不选择当前层序;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4.4.1 创建当用户点击创建按钮时将弹出图3-4-4-1对话框: 图3-4-4-1 层序属性对话框层序名:定义层序的名称;层序类型:定义层序的层序类型,有超层序、层序、亚层序;层序顶界面名:选择层序顶界面;层序底界面名:选择层序底界面;确定:关闭对话框,用设置的参数创建一个新的层序;如果参数设置不完全,不能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层序顶界面名和层序底界面名也不能选择同一个层序界面;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4.4.2 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弹出图3-4-4-2对话框:图3-4-4-2 删除信息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将把层序列表中选择的层序从数据库中删除掉。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3.4.4.3 修改当用户点击修改按钮时将弹出图3-4-4-3对话框:图3-4-4-3 层序属性对话框层序名:被修改层序的名称;层序类型:层序的层序类型,有超层序、层序、亚层序;层序顶界面名:选择层序顶界面;层序底界面名:选择层序底界面;确定:关闭对话框,用设置的参数修改层序的属性;如果参数设置不完全,不能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层序顶界面名和层序底界面名也不能选择同一个层序界面;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4.5 地震相选择主菜单“解释(I)”下子菜单“地震相(F)”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进入地震相解释,向当前层序中加入地震相。只有选择了一个层序后,才可以进入地震相解释(参见4.5)。3.4.6 充填区域选择主菜单“解释(I)”下子菜单“充填区域(R)”时,或者选择相应的图符菜单,将弹出如图3-4-6充填区域选择对话框:图3-4-6 充填区域选择对话框充填区域集序号列表:列出当前解释版本当前任意线中的所有充填区域集,充填区域集以序号排列;选择一个当前充填区域集,在此集中解释充填区域;创建:创建一个新的充填区域集;充填区域集的序号自动设置;删除:删除在充填区域集序号列表中选择的一个充填区域集;在删除的时候会弹出提示对话框,提示从数据库中删除,确定后即真正从数据库中删除掉,按取消则取消本次删除操作;确定:关闭对话框,并进入充填区域解释。如果是删除一个充填区域集,可以不在充填区域集序号列表中选择充填区域集直接关闭对话框,而不进入充填区域解释;否则,如果没有在充填区域集序号列表中选择充填区域集的话,不能直接关闭对话框;取消:关闭对话框,不进入充填区域解释;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5 选项菜单栏功能与操作说明3.5.1 地震色谱当用户点击地震色谱按钮时将弹出图3-5-1对话框。应用:用户按“应用”按钮,将重新显示修改过色谱或修改过色谱属性值后的地震数据。但不存入当前模板;确定:用户“确定”后,将把对地震色谱的修改存入当前模板中,并重新显示地震数据;取消:将取消对地震色谱的修改,并隐藏对话框;帮助:用户可通过帮助按钮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5-1 地震色谱对话框操作类型:有四个菜单选项,如图3-5-1-a:图3-5-1-a 色谱操作类型3.5.1.1修改色谱当用户点击修改色谱按钮时将弹出图3-5-1-1对话框:图3-5-1-1 颜色选择对话框插值方法:色谱插值方法有二种:线性插值和样条插值。线性插值:修改色谱的默认状态即为线性插值,用户可通过改变插值方法下方的色谱区色块的颜色来达到修改色谱的目的。双击某一个想改变颜色的色块,会弹出图3-5-1-1-1对话框,通过操作本对话框中的红色、绿色、蓝色三个拉杆来改变色块的颜色,颜色选择对话框中的颜色也同时改变。确定:当用户“确定”后,将把当前颜色存入色谱。取消:取消本次颜色操作,恢复改变前的颜色,隐藏对话框。如果用户想在两个色块间作线性内插操作,则首先把第一个色块改为所期望的颜色(如果第一个色块的颜色已经是用户想要的颜色,则只需单击该色块,这时该色块上会出现黑色外框,表示该色块已被激活),然后改变第二个色块的颜色,这时用户会发现在改变第二个色块的过程中,这两个色块间的颜色已经作了内插,待色块颜色满意后,按确定即可。如果用户只想改变某几个色块的颜色,而不想在色块间作线性内插,则在改变第一个色块的颜色后,必须再单击该色块,把黑色外框去掉,然后再改变其它色块的颜色。样条插值:当用户点击样条插值按钮时将弹出图3-5-1-1-2对话框。用户可通过调整插值方法下方红色、绿色、蓝色三条曲线的位置来达到修改色谱的目的。图3-5-1-1-1 颜色对话框图3-5-1-1-2 颜色选择对话框如果用户想调整红色曲线的位置,则必须在红色曲线上的红色节点附近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合适位置放开,绿色及篮色曲线可作同样的调整。反转:用户点击反转按钮,色谱会发生反转。用户调整反转左边的拉杆,色谱会发生滚动。应用:用户按“应用”按钮,将把当前色谱置入地震色谱对话框中。确定:当用户“确定”后,将把当前色谱存入地震色谱对话框中。取消:取消本次色谱的修改,隐藏对话框。帮助:用户可通过帮助按钮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5.1.2 选择色谱当用户点击选择色谱按钮时将弹出图3-5-1-2对话框:图3-5-1-2 色谱选择对话框地震色谱列表:自动列出系统中已存在的地震色谱文件,用户可用鼠标选择其中的一个地震色谱。名称:当前被选中的地震色谱名。确定:用户“确定”后,将把选中的地震色谱存入地震色谱对话框中。取消:取消本次色谱选择操作。3.5.1.3 保存色谱 用户可以将当前地震色谱存入默认色谱文件中,如果是通过色谱选择打开色谱文件的,则将当前地震色谱存入上次打开的色谱文件。3.5.1.4 色谱另存为当用户点击色谱另存为按钮时将弹出图3-5-1-3对话框:图3-5-1-3 色谱选择对话框地震色谱列表:自动列出系统中已存在的地震色谱文件。名称:用户用于保存当前地震色谱的文件名。确定:用户“确定”后,将把当前地震色谱存入上述地震色谱文件中。取消:取消本次色谱保存操作。3.5.2 地震相监控选择主菜单“选项(T)”下子菜单“地震相属性监控(M)”,打开地震相属性监视窗口如图3-5-2,窗口内内容随着鼠标位置的移动,实时的监视地震相属性。图3-5-2 地震相属性监控窗口3.5.3 地震相属性值提取选择主菜单“选项(T)”下子菜单“地震相属性值提取(T)”,打开地震相属性值提取窗口如图3-5-3-1, 3-5-3-2。 图3-5-3-1 地震相属性值提取窗口图3-5-3-2 地震相属性值提取窗口3.5.4 工具栏通过对工具栏下的常规参数,显示,解释,工具按钮可以实现对相应图符菜单栏图符按钮的显示与隐藏控制。 详见“2.2 图符菜单说明” 。3.5.5 操作层3.5.5.1 图形层当用户点击图形层按钮时,将打开图形层弹出菜单(通过鼠标右键激活)。如图3-5-5-1:图3-5-5-1 图形层1. 改变数据类型当用户点击改变数据类型按钮时,将出现改变数据类型对话框,如图3-5-5-1-1。确定:当用户“确定”后,将改变当前模板中的数据类型,并重新显示。取消:取消改变操作,并隐藏对话框。帮助:用户可通过帮助按钮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5-5-1-1 改变数据类型对话框2. 改变数据范围当用户点击改变数据范围按钮时,将出现改变数据范围对话框,如图3-5-5-1-2,其功能同3.2.1。图3-5-5-1-2 改变数据范围对话框3. 改变显示参数当用户点击改变显示参数按钮,将出现改变显示参数对话框,如图3-5-5-1-3:道间隔:用户可以在这里键入所需的横向显示间隔。时间间隔:用户可以在这里键入所需的纵向显示间隔。显示方式:用户可以在这里选择所需的数据显示方式,本模块提供了变面积、变密度、波形变密度、波形四种显示方式。确定:当用户“确定”后,将把当前设定存入当前模板,并重新显示地震数据。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隐藏对话框。帮助:用户可通过帮助按钮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图3-5-5-1-3 改变显示参数对话框4. 改变井显示参数当用户点击改变井显示参数按钮,将在主显示窗口增加一个鼠标双击功能,当用户在主显示窗口中一口井附近双击鼠标左键,将激活井显示对话框,如图3-5-5-1-4。井列表:列出当前区块中所有的井,选择剖面图上要显示的井资料。标定版本:用于选择已标定的版本号。显示内容:选择在剖面上显示的内容,如曲线、岩性柱等。当选定某一显示类型后,下面的列表将列出所有与之相关的内容。曲线显示方式:只有当显示内容为曲线方式时,方可使用本功能。岩性柱显示方式:只有当显示内容为岩性柱方式时,本功能才有效。显示基线:用于斜井的井轨迹显示或投影显示。宽度:确定曲线或岩性柱绘在剖面上时的大小。图3-5-5-1-4 井显示对话框确定:当用户“确定”后,将把设定的参数存入当前模板,并在主显示窗口显示此井的资料。取消:取消本次设置井参数的操作,并隐藏对话框。帮助:用户可通过帮助按钮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3.5.5.2 解释层(本模块启动时,默认处于解释层)当用户点击解释层按钮,将退出图形层操作,并根据当前处于不同的解释状态下增加默认对象操作和默认解释弹出菜单(弹出菜单由单击鼠标右键激活),详见4.1默认对象操作。 四、对象的操作说明4.1 默认对象操作在剖面图绘制完毕后,或者退出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地震相、充填区域解释状态后,进入缺省对象操作状态。与在层位、断层、层序边界、层序、地震相、充填区域解释状态中不同的是,在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地震相、充填区域解释状态中,只能对选择的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地震相、充填区域进行解释操作,而在缺省对象操作状态中可以任意的激活不同的层位、断层、层序界面、地震层序、地震相、充填区域进行解释操作。4.1.1 层位或断层对象默认操作在剖面图显示构造解释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构造解释数据(C)”处于选中状态),鼠标左键单击激活层位或断层,鼠标左键双击激活层位或断层并且进入“修改”。当用户用鼠标左键单击主显示窗口中的某一层位或断层段时,即激活此层位或断层段。此时单击鼠标右键弹出默认解释菜单。如图4-1-1: 图4-1-1a 层位默认解释菜单 图4-1-1b 断层默认解释菜单 修改:点击修改按钮,用户可以用鼠标修改当前激活的层位或断层段。操作过程为:在层位或断层段的某个节点附近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合适位置放开。 保存:当修改完毕,点击鼠标右键点弹出默认解释菜单,点击保存按钮,将把修改过的层位或断层段覆盖式存入数据库。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弹出删除信息对话框,如图4-1-1-1:图4-1-1-1 删除信息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并把激活的层位或断层段删除。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4.1.2 层序界面与地震相对象默认操作在剖面图显示地震层序数据时(主菜单“显示(V)”子菜单“地震层序数据(S)”处于选中状态),鼠标左键单击激活层序界面或地震相,鼠标左键双击如果激活地震相则进入“修改”。1、当用户用鼠标左键单击主显示窗口中的某一层序界面段时,即激活此层序界面段。此时单击鼠标右键弹出默认解释菜单,,如图4-1-2-1。图4-1-2-1 层序界面默认解释菜单1)终止点类型:终止点的类型有五种,即削蚀、顶超、上超、下超和其他。在弹出菜单中可以自由切换,定义插入和移动的终止点的类型。2)终止点操作:终止点操作有三种,即插入终止点、移动终止点和删除终止点。在弹出菜单中可以自由切换,定义终止点操作类型。插入终止点操作过程为:在激活的层序界面段上单击鼠标左键,即插入一个终止点,按鼠标中键(对只有二键没有滚轮的鼠标,请同时按双键)表示放弃刚插入的终止点,按鼠标右键选择保存,表示完成插入终止点操作。移动终止点操作过程为:在当前层序界面上的某个终止点附近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合适位置放开,就可以把终止点移动到当前位置,同时该终止点的类型也改为当前终止点类型,按鼠标右键选择保存,表示完成移动终止点操作。删除终止点操作过程为:在当前层序界面上的某个终止点附近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层序界面上或下一定距离处放开,就可以删除该终止点,按鼠标右键选择保存,表示完成删除终止点操作。3)保存:当终止点操作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把修改过的层序界面存入数据库。4)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弹出删除信息对话框,如图4-1-2-1-1;图4-1-2-1-1 删除信息对话框确定:关闭对话框,并把该层序界面段上的所有终止点删除。取消:取消本次终止点删除操作,并关闭对话框。2、当用户用鼠标左键单击主显示窗口中的某个地震相单元时,即激活此地震相单元。此时单击鼠标右键弹出默认解释菜单,如图4-1-2-2:图4-1-2-2 地震相默认解释菜单1)属性:点击属性按钮,将弹出地震相属性对话框,如图4-1-2-2-1:图4-1-2-2-1 地震相属性对话框当前层序:地震相所隶属于的层序;充填颜色:选择地震相充填的颜色;顶面终止点类型:选择地震相顶面终止点类型,有削蚀、顶超、其他三种;底面终止点类型:选择地震相底面终止点类型,有上超、下超、其他三种;反射结构:选择地震相内部反射结构,有平行、亚平行、前积、发散、杂乱、无反射;相外形:选择地震相的相外形,有S形、席状、透镜状、块状、丘状、楔状;确定:关闭对话框,并且根据对话框的参数重新设置当前地震相的属性;取消:取消本次操作,并关闭对话框;帮助: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2)属性值提取:点击属性值提取按钮,将弹出地震相属性值提取对话框,如图4-1-2-2-3:图4-1-2-2-2 地震相属性值提取对话框3)修改:点击修改按钮,用户可以用鼠标修改地震相多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