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文正公与耿恭简公耐烦说 述而集系列随笔之六 李树明撰 一谦虚是一切德能之柄,而耐烦则为美德善能之命脉。谦虚与耐烦之于人生,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人之目足而并运也。近世以来深得耐烦之道者,曾文正公可谓一大典范。曾公家书千余封。以对象而言,上有祖父母至父母,中对诸兄弟,下及子侄等辈;就内容而说,父母之存问、兄弟之劝诱、子女之教导,家庭琐碎事无巨细,甚至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还让女儿和儿媳每年给他做鞋一双,以考察其工;至于国事政务处理、军事指示、人物等时评,事情当否之检讨,以及谈文论学、修身养德等等,更是耐烦而书,细细密密,真实生动且深入。公之家书有写于匆忙之际,有得成于紧急军务之时,或长或短,无不耐其心烦娓娓道来,毫无仓促应付造作之嫌,如平常人家面对面叙旧话新。那份谦光,那份耐心,那份真诚,那份体贴入微,那份仁慈而又不失严正真真让人叹服不已!曾文正公的确是孝养父母之典范,友爱兄弟之榜样,教育子女之楷模,国家之栋梁也。公曰:“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曾国藩家书卷五致沅浦九弟)其实,曾公无论居官,还是带兵,还是上孝父母下教子侄,体恤亲朋等,其处世为人等无不以耐烦恒贯始终。曾公中兴大业之风由是可观。能耐烦,才能成其事。生孩子耐烦,教育孩子更要耐烦;当小干部耐烦,当大领导要耐大烦;做学问亦然。有些人能任劳,也很能干,却不能任怨。劳累之苦都已经受了,却失之耐烦,牢骚满腹,折本搭上吆喝,撅嘴骡子卖了头驴钱。因此而不得其果,实在冤枉。就平常人家过日子而言,耐烦为要,夫妻相处更是如此。据有关统计,时下中国每天有五千余家庭解体,有甚者结婚不到三天就闹离婚。仔细观察,影响夫妻关系的并不是些什么大事,大都是些当家过日子之鸡毛蒜皮。夫不耐妻烦,妻亦不耐夫烦,相互折磨,日积月累,感情淡漠而出差错,以致反目成仇家庭破碎,还战火蔓延祸及亲朋,实在令人痛心。面对家庭琐碎,夫妻相互耐烦体谅非常重要。耐烦则家安,家庭安定则国家社会安定。大道之出,无非夫妇耐烦谦让而已。古谚语云:“天下大道肇端乎夫妇。”所以,古有皇帝礼敬新郎官之风俗。古制婚礼繁琐,寓意颇多,但告诫新婚夫妇从耐烦开始,亦是其要之一。孝养父母,必须耐烦,毫无商量,所以有孝不如敬之说。因此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好好孝养父母,关键是不会,尤其是习惯于不会耐烦。父母叮嘱一句话嫌少,两句话就嫌絮叨,马上变个脸色摔给父母看。对父母尚且都不耐烦,对其他人耐烦那是假的。假的靠不住,一旦忍不住爆发出来就不可收拾,如此惨痛教训实在不少。耐下心烦,“怡吾色,柔吾声”(弟子规),好好孝养父母。父母之“絮叨”,实出于关爱子女之本能,可谓是训练子女耐烦人生的第一课。子女当从父母“絮叨”那里,学习实践人生耐烦之德能。可是,天下子女多不解这“天地”本意,就只好可怜那天下父母心了!所以说,作为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成就之大根大本孝道,以耐烦而成就。耐烦德能圆满,孝道即圆满,天下大道自然圆满。可见,一切圣贤、一切学问、一切人生幸福,乃至公务要事、家庭琐碎以及鸡狗鹅鸭等等,无不以耐烦存焉。不耐烦则乱,大不耐烦就大乱。一个不耐烦的人,一个不耐烦的家庭,一个不耐烦的国家民族,一个不耐烦的时代,不可能不出现问题。文明和谐美满的幸福时代,可谓是耐烦时代。家庭如是,国家社会亦复如是。文景之治、贞观岁月、光武中兴、康乾时代等等,在那盛世阳光照耀下,洋溢着的是那种阴柔内敛与阳刚开放并存的耐烦之美。因为耐烦是力量,耐烦是气量。大耐烦者,量必大;量大事大,量大福大。曾公家书云:“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诀,不料被申夫看破。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惟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曾国藩家书卷一致沅弟)此实为耐大烦人语也。如无平日长时耐烦琐碎熏习,则难成其人其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更是耐烦大家,其忠恕之道,以耐烦而贯之。“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小鲜烹成耐烦,耐烦则大国得治。世出世间一如。金刚经云:“一切法得成于忍。”即一切人、事、物得成于耐烦。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重重诲勉第三十六云:“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促,败悔在后。为之不谛,妄其功夫!”耐烦者心安,心安则身安,身安而事安,事安天下就安。耐烦者能慢,慢能定,定能慧,有慧方能举其事。能耐其烦,谦虚、诚敬、知恩、报恩、知耻、惭愧、知足诸美好德能方能长久。二辛卯春节,撰者给本族兄长拜年。贤侄刚从政不久,问:“叔叔,从政主要注意些什么?”撰者说:“耐烦。”族兄先是一愣,马上站起来,指着贤侄道:“记下记下,把耐烦二字记下”族兄在党政机关工作三十余年,十多年来一直负责地方的稳定工作,便结合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大发感慨。族兄说,现在好多不稳定以及腐败问题,就是发生在干部不耐烦上,本来是小事,一不耐烦处理就能引发大事故;好多干部为人工作不能说是不好,可就是多年来不得提拔重用,还怨天怨地怪这怪那,要怪就怪自己不够耐烦;不少干部当个副乡长还行,可是一成为乡长就膨胀得不知自己姓什么,哎呀那个不耐烦,浮浮躁躁,这里蹿那里跳,果然就出大问题了当今社会狂热浮躁,人类的优秀传统美德日渐失去,提倡耐烦处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撰者特意将前清陈宏谋先贤辑录于从政遗规的耿恭简公耐烦说附于此,并白其文,与君分享。原文附下 :耿恭简公耐烦说公名定向,字在伦,湖广黄州人;嘉靖进士,官户部尚书。弘谋按:居官莅事,牒诉纷错,日出事生,欲每事躬亲料理, 未有不以为苦者。一有厌苦之心,便有不耐之意。或草率了事,或假手他人,或阘茸稽延,或急遽无序。民亦多蒙其累,事便不得其平。不耐烦之流弊,良不浅矣。天台先生所著耐烦说入情入理,切中锢病,并谓“耐烦”更在廉之上,尤自来官箴所未及也。大抵有不容已于斯世斯民之心,则汲汲孜孜、津津亹亹、委曲诚求,以期有济。虽烦而不厌其烦。君子之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古圣之不泄迩、不忘远,无非此意。切毌视作好为烦琐,更不可徒视为能耐劳苦而已也。 有筮仕为令者,请教于先生。先生反之曰:“子兹往也,要如何?”令曰:“要廉。”先生曰:“否否,要耐烦。”令不达,请曰:“廉,士人美节也。先生顾不见可,而曰耐烦,是平平语也。”先生曰:“前,吾语汝:耐烦未易言也,子试对境验之。“彼令之职,是上之所藉以承宣,而下之所寄以为命者也。其事任盖丛且伙矣。“兹于上也,诸所关白,诸所谳审,吾心尽矣,而上或时吾格也。如不耐烦,则愤怼之心生。愤怼之心生,则上下之情暌矣。弗获乎上,民可得治耶?既未可逆上以怼,又不容违道以徇。是惟耐烦,始能积诚以相感也。“下而林林总总,待命于我者弗齐矣。倏有甿隶之子,款启之氓,席其粗戾之习,直突咆哮于吾前。如此而不耐烦,则淫怒以逞,不免有毙于非命者矣。当此之际,须耐烦,而后能原其无知之愚,察其愤惋之情也。“又如公务鞅掌,昃食靡遑。倏旅宾之鹢报踵至,倏造请之竿刺频投。此非耐烦,则应之也仪不及物,貌不称情。弗宾之咎丛,礼下之诚荒矣。故须耐烦,而后无众寡,毌敢慢也。“又如勾稽期会之琐委,筦库犴狴之检防,少不耐烦,则蠹孔弊窦,酝酿于兹矣。“故曰耐烦,是为令要领也。“若夫服官而廉,犹之为女而贞。此其本分之常道,而非异人之奇节也。“今曰要廉,即此要之一字,便将自负以矜贤。“上或有弗礼焉,则自负曰:吾廉如是,而何弗我礼也?由是不耐烦以承上,而傲所不免矣。“下或有弗顺焉,则自负曰:吾廉如是,而何弗我顺也?由是不耐烦以恤下,而暴所不免矣。“或值不速之客,或当劻勷之务,则又自负曰:吾廉如是,是足自树矣。世俗人何足礼?浅鲜事无足虑也。由是不耐烦以酬世理纷,而惰慢丛脞所不免矣。“是要廉者,诸过之所生;而耐烦者,众善之所由集也。故曰耐烦为要。“昔象山陆先生曰:耐烦是学脉。其为道也深矣,非特为令要术也。犹龙氏之言曰:知美之为美,不美矣。其要廉之谓欤?”白话文如下:耿恭简公,名定向,字在伦,湖广黄州人;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弘谋(宏谋)按:为官做事,诉讼以及公文等纷乱错杂,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想做到每件事情都要亲自去处理,那的确是很辛苦的。一旦感到厌烦辛苦,便会产生不耐烦情绪。或者草率了事,或者托付他人办理,或者精神不振拖拖拉拉,或者匆匆忙忙没有条理政务不得妥善处理,百姓往往从中蒙受很多罪苦,就会影响到时局的稳定。因此而言,不耐烦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真是不小啊!天台先生(耿公辞官后居天台讲学,世称天台先生)所著耐烦说入情入理,切中弊端。尤其是天台先生认为,“耐烦”比廉政重要。此观点新颖独见,历来从政言论中都没有谈到。一些官员大都有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百姓办些实事、作些贡献之心,那就要积极肯干、毫不懈怠,精神饱满、勤勤勉勉,想方设法竭诚尽职努力追求,以此希望于国于民有所补益。因此,事情虽然烦琐,但必须要不厌其烦。君子不论事情多少、亦不论小大都不敢怠慢,古代圣人不疏忽眼下的事情、也不忘远,无非都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把这些看作是喜好烦琐,更不要仅仅当作是肯吃苦耐劳的事啊!有人将要出任县令,向先生请教。先生反问他,说:“你这一去,要怎样做呢?”县令说:“要廉洁。”先生说:“不不,要耐烦。”县令没有明白通达先生之意,请教道:“廉洁,是为官者的高尚节操。先生却不认可,反而说耐烦,耐烦不过是普通平常言论而已。”先生说:“上前来,我告诉你:耐烦可不是句容易话!当你设身处地尝试体验考虑一番,就知晓了。“那县令之职,是朝廷凭此接续管理教化地方,地方百姓借以安身立命的职责所在,负责的事情十分繁杂琐碎。“对上而言,要做诸多禀告,审理许多案件等等,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然而上面还要时不时批评纠正县令的工作。如果不耐烦,那么对上就会生出些怨愤恼恨之心。一旦有怨愤恼恨之心,上下情感沟通则会出现问题,这样就难以得到上面的信任与支持了。如果为官得不到上面支持认可,能够管理好百姓吗?既不可以怨愤恼怒违逆上面,又不容违背职责道义而徇私情,只有依靠耐烦累积真诚,天长日久方能感化对方。“对下而言,林林总总,等待去处理的事情大大小小、长短不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农夫、皂隶之人,或见识狭小之民,带着那粗俗暴戾习气,突然出现在面前直言唐突,咆哮不止。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耐烦,就有大怒发作,难免有人死于非命。当此之际,必须耐烦,然后才能原谅他们无知鲁莽,洞察那愤怒怨恨的隐情。“又如公务繁忙劳累,日已过午,可是午饭尚未来得及吃。一会儿是远方来宾消息接踵而至,一会儿是拜访名帖、邀请帖子等等频频投送。对于这些事情,如果不耐烦,那么应时接待就会礼仪不周,音容举止也会有失分寸。如此以来,接待客人的过错就会多有发生,礼待下属也就更谈不上了。因此,务必耐烦,这样才能做到无论面对何人何事,大小多少,都不敢轻慢。“又比如查考核算、按照规定期限施行政令诸类琐细,以及仓库、牢狱检核防范等,稍微不耐烦,各种毛病弊端就会由此滋生蔓延。“所以说,耐烦之道是做县令的要领。“至于说为官要廉洁,犹如女人要贞洁。这本来就是应该遵守的本分常理,并非是与众不同的特别节操。“现在所谓要廉,就这一个要字,于是很多人就自负自夸了起来,甚至以此作为贤能。“上面礼遇偶尔有所不同,就立刻自负而言:我如此廉洁,为何无礼待我?由是便不耐烦接受上面的命令或吩咐,傲慢在所难免。“下面偶有不顺从,就会自负而说:我如此廉洁,为何不顺从我?由是便不耐烦体恤下面,粗暴也就在所难免了。“或者正遇不速之客造访,或有紧急迫切事务,就又会自负地说:我如此廉洁,自己足以能够创建一番事业了。对待世俗之人何必礼遇?浅显小事亦不足忧虑。由是不耐烦处理各种事情纠纷,懒散怠慢而政务杂乱不经更是在所不免了。“可见,这要廉是各种过失错误产生的根源;而那耐烦则是成就各种善政美德的缘由。因此说,耐烦是从政的关键要领。“从前,象山陆九渊先生说:耐烦是学脉。耐烦作为人生处世的原则道理,意义非常深刻,并非仅仅是做县令的关键要领。老子说过这样的话(老子亦称“犹龙氏”,下文取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义,而不直接引用原文,委婉而言):知道美是美的,那就不美了。这难道不是说要廉吗?”三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实在是件艰难事情。撰者极少发现,有白话翻译能够雅达其源。或失之于信,或失之于达,或失之于雅,或三者具失;或看上去信、达、雅皆备,但在意境及语言韵律诸方面又有所差别。其中原因就很多了,古人之境界、译手之拙巧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非为主要者。其主要原因,应该在于文言文是可意会而不可白话的一种智慧表达形式,用白话翻出来总是有隔罗望月之嫌。撰者翻译耿恭简公耐烦说,不能不说是竭尽微诚,用时颇多,但两相比较还是未达其境,勉强作一参阅件而已。耿公遣词造句惜墨如金,微言大义,非细心耐烦再三品味,则无法领会其意。且不说别的,仅就天台先生间接引用“知美之为美,不美矣”而言。是言,天台先生取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句。先生不直接顺手拈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而是省却“天下皆”直言“知美之为美”,不取“斯恶已”,继之将笔锋陡然一转,曰:“不美矣。”如此用心行文,真是让人感慨良深!古人之隐恶扬善、忠厚宽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诸美,立片言而淋漓尽致。“要廉”是针对为政者而言之,非为全天下人的事,所以不取原文“天下皆”,则更为严谨精确。“要廉”是从政者必须遵守的常规,不算恶,但也不能说是从政美德。所以,先生取“不美矣”达其意,以此映衬强调“耐烦”之美。一位官员做到廉政,也不是件容易事,但没有耐烦支撑,很难坚持始终;若用“斯恶已”,显得对廉政持反对态度,并且用语刺激缺乏含蓄温和,不容易被人接受。老子说:“天下都知道美的是美的,也就有那恶的了。”美与丑、善与恶、长与短等等皆相互依存,有其一则必有其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磨床考试题及答案
- 客运考试题及答案
- 菜鸟考试题及答案
- 海事考试题及答案
- 防护装备穿脱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法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药品生产领域的道德试题库(附答案)
- 高血压考试试题
- 道路运输安全培训试题(含答案)(带答案)
- 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反兴奋剂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PCR实验室基因扩增检验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学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富县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保密观试题含答案2025年
- 柏拉图教育思想体系解析
- 奶茶线上活动方案
- 军训医疗知识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