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人生观,但不仅是儒家,也不仅在中国,中庸还得到世界上其他思想派别、其他文明的一致推崇,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庸之道,就是指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思想,本文将对中庸的原文和引申含义稍作解析。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现代意义;天人合一一、从中庸原文解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君子在古代是指地位和道德高尚的人。那么“中庸之道”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呢?先看“中”的含义,有三种解释: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标准;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庸”也有三种解释:一种是指不变化,不改变;二是使用的意思;三是指平常、普通。根据这些不同含义的理解,结合儒家学说的思想,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庸”一词,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轻重适度、深浅适宜、方法得当、恰到好处。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顺从着自己的本性去做人处事,就称之为道。这里的“道”就是指方向、办法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道理。中庸之道,就是顺从本性,来修正自己,使一切事物都能符合正道。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宽阔的胸怀、崇高的境界、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从这个方向来分析一下如何理解原文里的中庸之道:(一)中庸之道强调一个“中和”的态度。在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没有起伏的,称之为“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不能避免的,所以它们一定会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时候,符合常理,没有超过或者不够的地方,就是“和”。“中”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和”是所有人都应该遵从的大道。如果两者之间能够协调和谐,就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广开去,让所有人都心平气和,社会秩序和谐,天下也就太平无事得到圆满了。孔子强调说:“君子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要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是违反中庸道理的,君子能合乎中庸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会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做事任性,什么都不顾。”所以中庸之道是离不开社会和人群的,如果有人遵从着中庸之道去做事,却远离人群,那就不能称之为道了。道,应该发生在人身上,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二)儒家学说千百年来的流传,或许应该归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传承。每一代帝王都用儒家之道来要求和约束臣民,并且运用中庸之道作为政治手段。孔子在中庸里谈到,治国之道不能简单地记述在书上,而应该切实去施行,让它能快速地传播开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得到人才,而得到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够修养自身,用自己高尚的品格道德去号召人才。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才能真正地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只要你能够注重自我品格的修养,提高自己道德规范的标准,总有一天能够担当起重任的。“修”,指的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短处及时改正,修正方向,端正身心;“养”,指的是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注重实践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修养最根本是要讲究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修养自身,就要仁慈博爱,尊敬贤德,礼节就是这样产生的。领导者修养自身的时候,还必须依据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就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些道理,有的人天生就知道了,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等到明白以后,就能发现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就像做善事一样,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有些人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可是一旦做成功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君子只求没有过失,对得起道德良心。(三)中庸之道还讲到一个“天人合一”的理论,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指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说人们自觉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这里的善良美好,最根本也就是指真诚。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后来的努力。做人真诚也就自然会明白道理,而明白道理后也能够做到真诚。君子想要明白道理,想要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着追求: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是非,切实地力行。一旦要学习,那不学到彻底明白为止就决不放弃。(四)中庸之道,还讲究一个做事情的方法和过程。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因为表达不清而犯下错误;行事前先计划好步骤,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除此之外,它还强调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的做事。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要抱着畏惧小心的态度。因为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特别谨慎。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结合上面关于中庸的解释,就可以发现,中庸之道讲究的就是成为君子之道。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却有丰富的内涵,温和又明智,明白到这些的时候,就可以一起成为有道德的君子了。世界上的万物,都同时生长而不随便互相伤害,太阳和月亮的升降也讲究规律,没有违背,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二、现代生活要如何去实践“中庸之道”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现代讲究的中庸之道就要能够开放给所有人知道,让大家都参照它的道德标准,去发展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可以先确定自己的身份,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份去做应该做的,又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说,确定自己是儿女的身份,那么就应该努力去做到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件事要做到,并不需要有非常厉害的事业成就,而是能够关心父母,尊敬他们的行为。这样做了比喻,就知道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所有的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然后去遵守道德标准才是最重要的。当明白了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事之后,就要努力去做好,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才是诚实的君子。这样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中都是能够被认可的,它可以普及全世界。就像一条大路,我们欢迎所有的人都来走一走,然后互相去欣赏对方走得好的部分。当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时候,却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用要求自己那样严格的态度去挑剔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要知道实际行为的时候,不同的人和情况,会发生不一样的效果。既然如此,就不该对别人随便责备,而需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没有谁是能够十全十美的,不要说人家,哪怕是自己,不也一样还有很多应该做到,但是却没有能够做到的吗?所以,如果要批评或者责备,首先应该要针对自己,说不定自己的毛病比别人还要多。即使圣贤如孔子,不是也曾经对自己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吗?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中庸之道不仅讲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也讲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人对自然的过分掠夺和极端漠视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而且还将继续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看到人的利益,这也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思维方式。中庸之道强调人和万物的统一,强调人与任何事物的和谐相处,而现在人对自然的种种行为,是完全违反中庸之道的。我们研究儒家思想里德中庸,并不能只停留在文字里的讨论,而应该要贯彻到生活当中来。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社会与自然之间平等共存,这是儒家思想里的中庸之道,在现代最重要的运用意义。参考文献:1朱熹,中庸章句C,书章句集注,呼和浩特:远方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捐赠小学活动方案
- 手部抓握活动方案
- 投产周年活动方案
- 拓展训练春节活动方案
- 推广爱心活动方案
- 教务精进排课活动方案
- 智能网联汽车中视觉感知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 教师家长共舞活动方案
- 打卡服装手工活动方案
- 支教捐献活动方案
- 2025年中国农机流通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2030中国洗胃机产业运营现状分析与未来前景趋势展望报告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3课时(Section A 3a-3c)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安全生产月题库-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1800道)
- 2025年计划生育与妇幼健康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废铜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报告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2025
- 【高二下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二卷)(有解析)
- 无人飞机农业植保应用技术 课件17、极飞P40农业无人飞机作业-3
- 呼吸病区进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