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校史教育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新途径.doc_第1页
重视校史教育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新途径.doc_第2页
重视校史教育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新途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视校史教育,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新途径叶菊珍 吴亚梅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0031)摘要:校史是一个学校办学历程的回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如何加强校史物质载体建设和充分利用校史的育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所帮助。关键词:校史 大学生素质 新途径Abstract: School history,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makes us look back on the course of running school.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arriers for school history and how to take the advantage of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school history, whichis expected not only to help establish campus cultur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to help construct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Key Words: school history, the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new approach校史是校园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是对学校办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它记载着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创业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记载着学校不同时期的教学科研成果,记载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走出校门踏向社会的贡献。因此,校史对加强大学生爱校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很多高校中,校史教育还很薄弱,有的甚至还是空白。笔者认为,要抓好校史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校史物质载体建设学校领导是学校的主要决策者,掌握着学校人才物的调配。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校史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校史物质载体的建设,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为提升大学生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一、建设高品位的校史馆。校史馆要有高的品位,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利用展品的排列,使一个个展品后面的故事鲜活起来,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的精髓。每一所学校的历史都是一部爱国的历史、奋斗的历史,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现学校各个阶段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对现在的学生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和爱国爱校的教育课。如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师生在艰难环境中的努力奋斗,师生中涌现出的优秀模范人物,都会对后来的学子起到很大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校史馆要有高的品位,丰富的素材是关键。只有拥有大量有价值的档案材料,才能真实展现学校发展的真实轨迹。由于学校档案馆很多都不是随着高校的建立就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学校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才随着工作的需要而真正建立起来,这就造成很多最原始的、最有历史价值的档案材料散落各处。因此,除了充分利用馆藏,挖掘已有的档案信息外,还应向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公众征集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如老照片,校友手稿,奖杯,奖状,纪念品等。尤其是对历任校长、教授、著名校友等,要有针对性的收集,设立知名校友展厅,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但场馆的设计、资料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长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成都电子高专在建设校史馆的过程中,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电子高专创办于1913年,至今已有95年历史。在数十年中,学校曾五迁校址,十二次更改校名。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学校染织科学习,1963年50周年校庆时曾为母校发来贺电表示祝贺;江泽民同志1984年曾到校视察,1988年学校75周年校庆还题词:“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学校先后于50周年、70周年、75周年、80周年、85周年、90周年举办过校庆活动。学校1988年始建校史展览馆,1993年调整充实了内容,2003年再次调整并扩大了校史展览馆规模。现在的校史展览馆现设四个展厅,共展出图片近2000张,实物约1000件(关于教学成果、设备馆等展厅正在筹建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校建校95年来的发展历程。第二,在加强校史馆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加强校史馆的软件建设。如:组建校史研究或校友联络的机构,将校史的收集、整理和校史馆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让校友联络工作进入了正常轨道,与各时期、各地区(包括台湾)、各行业校友保持经常联系;组织专人编撰学校大事记等重要资料;编辑刊印一些宣传校友的专刊,使其成为学校与校友交流沟通的渠道,宣传成功、知名校友,也为在校学生成长提供典范和借鉴;制定校史展览馆参观管理规则,提高服务质量,将校史展览馆开放参观工作常态化等等。第三,在校园场馆建设中体现学校历史底蕴。校园建筑虽然应该以功能、审美为主,但还可以体现学校的历史。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发展,很多高校易地扩建。在新校区的校园建设过程中,可以保留一些原有的、为人们所喜欢的、标志性的建筑风格;在给新校区的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命名时,也可以用知名校友、对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优秀教师等的名字;还可以在新校区造一些景点,专门反映学校历史的变迁等。这些形式可以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达到用好的环境育人的效果。2利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校史加强素质教育好的内容必须通过好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加强校史物质载体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校史的宣传,以充分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第一、把参观校史展览馆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大学新生虽然对学校本身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肤浅的。因此,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让新生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了解学校已经取得的优势、成绩和荣誉,能够唤起新生的成就感和上进心,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如我校每年定期安排新生集中参观校史展览,将此列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做好此项工作,我校借鉴CBE/DACUM模式专门设计了校史校风教育模块,制订了职责表、任务表和教学指南,进行规范教育,保证教学效果。新生们走进校史展览馆,感悟着历史的积淀和未来的使命,感受着创业的艰难和成就,很快就能给新同学留下这所学校历史悠久、独具一格的深刻印象,激发他们的爱校之情。第二、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使校史教育更加鲜活、更加丰富、更加有活力。每个高校都有杰出校友。对于各高校来说,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校友们,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丰富、与社会有密切联系、与母校有特殊感情联系的群体,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资源宝库,是学校发展中完全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要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在校大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积极进取,树立“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信念。一是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和校园网对优秀校友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它在校园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大学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正如一些教育学者所言:“它(网络)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它无所不在、万象纷呈,构成人间迷人的现象。” 大学生们既是网络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也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 网络对大学生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团和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加强对校友事迹的宣传。如我校就有 “大学生陈毅研究会”;在校园网上设置了弘毅思政网(“弘毅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因我校校友陈毅而得名。陈毅,原名陈世俊,字仲弘,读甲工校时又名允明,因读曾子名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改名陈毅。弘毅者,喻宏大的志愿,坚强的意志也),专门开设了“陈毅专题”,重点介绍陈毅元帅的生平尤其是在我校求学时的情况、陈毅诗词作品、回忆陈毅的文章等。这种以史实和史料为依据,采用学生所喜欢的媒介形式进行宣传的方法,较好地达到了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师生爱祖国、忆传统、学陈毅、育新人、唱响时代的主旋律的目的。二是可以利用校友成材的事迹,激励在校学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友的成材事迹,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校友是学长,是不在编的老师。校友的创业历程、社会阅历、人生体验等是在校大学生的极好教材。校友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介绍自己成长的经验和教训,给成长中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同时校友们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对广大师生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对校友本身也是一个鼓舞。因此,可以邀请在社会工作中有建树的优秀校友回母校作报告、开讲座,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教育学生,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如,在我校90周年校庆之际,专门邀请了毕业于我校的优秀校友回母校参加庆典。在此期间,学校还举办了多场校友事迹报告会。这些知名校友们不平凡的人生是从这里踏上征程,成就的事业是从这里起步的,这对培养在校大学生们爱国、爱校,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要大力支持学生党团组织和社团开展校史教育活动,如有奖征文、知识竞赛、演讲赛、专题考察等。如去年我校团委以举行 “五四”运动88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为契机,联合学生社团组织,在全校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其中有陈毅诗词朗诵比赛、校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效果突出,影响深远,为学生了解学校历史知识和优良校风提供了咨询和帮助。可见,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文化品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但是,要充分发挥校史的教育功能,学校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提升校史馆建设的层次,才能对受教育者产生吸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