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标志特征迅速诊断病句.doc_第1页
寻找标志特征迅速诊断病句.doc_第2页
寻找标志特征迅速诊断病句.doc_第3页
寻找标志特征迅速诊断病句.doc_第4页
寻找标志特征迅速诊断病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病句考查题专项指导 常熟外国语学校 何国祥 寻找标志特征,迅速诊断病句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次D,并且考纲明确规定了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份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我们在平时复习中虽也反复强调了这六种病句的特点以及临场应试的技巧(如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可是一到做题时,学生就很难运用具体可行的判断方法,造成很多失误。笔者以为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就要教会学生寻找句中的标志性词语、句子或语式,使学生一见就能作出“条件反射”,迅速作出判断。下面笔者就把病句中常见的标志性特征及诊断方法作归纳小结:(一) 并列成份型,即句中有并列词语或短语充当同一成份。句中出现并列成份要注意几点:并列成份排列顺序是否恰当;并列成份是否有种属关系;并列成份是否均与句中成份搭配;并列成份是否为相同词性。例1: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句中“推广”和“发现”这两个动作有时间先后,应先“发现”再“推广”。)按:并列短语一般是按一定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排列,如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由主到次或由次到主,等等。又如例2:那辆重量级的幸福250型摩托车,跑得快,载力强,马力大。(句中加点的三个短语应按照因果顺序排列,即:马力大,载力强,跑得快。)例3: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高考题)(句中加点部分的短语出现了互相包含关系,即“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纸、杂志”,种属概念不能并列。)例4: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年高考题)(句中“加快”只可与“速度”搭配,而不能与“规模”搭配,应改为“加快”“速度”,“扩大”“规模”。)例5:思想政治课要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结合起来。(句中“政治常识”是名词性短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动词性短语,二者不能并列,同一词性的成分才可并列,可在“政治常识”前加“教授”,使它变成动词性短语。)(二) 误用介词型。句中出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时要注意:是否颠倒主客体关系;是否因误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常出现于句子开头)。例6: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可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陌生”的主语应是“青年人”,“熟悉”的主语应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这个名字”,它颠倒了主客体关系,应改为“对于青年人(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例7: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句中“对于的科学家、技术人员”构成一个介词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这就造成了该句主语的缺失,所以应删去“对于”,让“科学家、技术人员”充当主语。)这样的介词还有:由于、通过、经过、在、在上、在下、关于,等等。(三) 否定型,即句中出现否定词的病句。否定型病句要注意:句中出现本身带否定意义的词,再受到否定副词修饰时表意是否合乎语境;出现多重否定时表达意思与实际意思是否吻合;正反义同时出现,前后句内容是否相互照应。例8: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1994年高考题)(“忌”本身含有“禁忌”“不要”的否定意思,如果后面再用“不”之类的否定词来修饰,整个句子的意思就相反了。)按:本身含否定意义的词语还有:禁忌、禁止、阻止、防止、以防、避免、免除、缺乏,等等。例9:近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1992年云南高考题)(此句中“无时无刻不”并不是三重否定,不少学生望文生义,误以为是,结果凡是初做此题的学生绝大部分都错。此题作为高考题确实有它的典型性。“无时无刻”虽有两个否定词,但实际表达的是一重否定,它与后面的不合起来表达双重否定,修改此句只要删去“无”字即可,这样语句表达的意思就与实际意思相同了。)注意:“无时无刻不忘”是双重否定而非三重否定,意思等同于“时时刻刻都”。(四) 两面对应型句中正反义同时出现或两层对举,要注意前后内容是否相互照应。如句中如出现“是否”“能否”“是不是”“能不能”“好不好”“成败”“高低”“好坏”“冷暖”等词,则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 例10:高三阶段学习成绩提高的快慢,全在于认真听讲,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按:正反意同时出现的词语一般是指“是否”、“能否”、“高低”、“快慢”、“大小”、“轻重”、“好坏”、“正反”、“里外”等类词。当它们在句中出现时,若句中需对其对应陈述而未能对应陈述,那么应判断其为病句。例12应把后句改为“全在于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五) 数字型,即句中出现数字运用的病句。数字型病句要注意以下几点:数字运用是否会出现歧义;数字前后的修饰语是否重复或矛盾;物理量使用是否准确;确数或约数、倍数或分数运用是否正确;是否出现计算错误。例11:参加厂庆活动的有本厂的干部、工人及来宾七百多人。(句中“七百多人”包括哪些人不明确)例12:这种蝴蝶和候鸟一样,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向北方,每天平均飞行大约四十公里以上。(句中“大约”、“以上”应去掉一个以使句意明确)例13:新款桑塔纳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小时。(此句系物理量使用错误,句中“时速”与“/小时”重复,应把“时速”改为“速度”,或把“/小时”删去。)例14:这个炼钢车间,由10天开一炉变为5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句中“缩短”与“一倍”搭配错误。一般来说,倍数与分数均可和“上升”、“提高”、“增加”一类的词语搭配,而只有分数可与“降低”、“减少”一类的词语搭配。例句中的“一倍”应改为“二分之一”。)例15:该站日客运量仅七八千人,由于“五一”长假,旅游人数增多,假日期间每日客运量达二万多人,比平时多三倍。(“假日期间”增加的“客运量”应等于“二万多人”减去“七八千人”,也就是“一万二三千人”,即比平时多二倍,此题应属计算错误。)注意:(1)表上限(如:“可达”、“至多”“最高”等)和下限(如:“至少”、“最低”等)的词语后只能跟确数。(2)表数量增加的词语(如“提高”、“增长”等)既可跟分数连用,也可与倍数连用,如:“提高了两倍”“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均为正确表达;表数量减少的词语(如“降低”、“减少”等)只能与分数连用,如:可以说“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不能说“降低了两倍”。(六) 关联词语误用。句中出现关联词语要注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配套规范使用;位置是否正确。 例16: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出版了”并不是“作较大修改”的原因,这属于强加因果关系。)例17:由于采取了科技兴农的措施,农业发展较快,我国已改变了长期以来粮食不能自给的局面。(此句只出现了一个关联词,与之配套的另一关联词语到底出现在后两个分句的哪句前,就给语句理解造成不同的语意关系,故应在后面某句前加“所以”。)例18:他因为名字上有一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他”,后面分句的主语是“大家”,二者不一致,所以应将“因为”调到主语“他”之后,保持前后陈述对象一致,以使语意贯通。)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定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关系是:前后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的前面,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的前面。例19:要认真学习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和外国的。(出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关联词语“无论”不能与连词“和”搭配,而只能与表选择关系的“或”“还是”搭配,故应把句中的“和”改为“还是”。)例20: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句中关联词语“不只是”表递进,“而是”表并列,二者搭配不当,应将“而是”改为“而且是”。)(七) 歧义型。歧义型的病句大致有以下几类:a) 定语修饰对象不明。(中心语前出现多层定语时要特别注意)例21:教委主任找几个学校的领导,一起研究学校的工作计划。(句中“几个”可修饰“学校”也可修饰“领导”,对象不明,造成歧义。修改方法有二:或把“几个”调到“领导”前,或把“几个”改为“几位”。)b) 代词指代不明。(句中出现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时要注意)例22: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句中“这方面”指代内容不明造成歧义)c) 断句造成歧义。例2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到他家去。(句中加点部分可在“看到”后断句,则“惊讶”的是“我们”,也可在“我们”后断句,则“惊讶”的就是“老胡”。)d) 词语多义或用法多样造成歧义。例24: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请你们放心。(“保管”词义有二:保藏和管理;完全有把握,担保。要消除歧义,可在“保管”前加“的”,或把“保管”改为“保证”)例25:他背着经理和副经理偷偷地到银行存了二十万人民币。(句中“和”既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此句可理解为“他背着经理和副经理两个人,偷偷地到银行存了二十万人民币。”也可理解为“他背着经理,与副经理偷偷地到银行存了二十万人民币。”)(八) 判断型这类病句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或肯定或否定,以“是”“不是”“非”等为判断词,看到这类句子,要注意它的主语和宾语是否搭配。例26: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该句中“自留地”与“劳动”显然不搭配,可把“符合政策”前的“的”去掉。)(九) 常见杂糅类型序号错误表达正确表达1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2对没有引起重视(什么人)对没有重视(什么事)没有引起重视3是为了为目的(目的是为了以 为目的是为了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5原因是造成(引起、导致)的原因是是由 造成(引起、导致)的6经过下经过在下7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8是因为的原因,原因是因为(由于)是因为原因是9主要成员由组成,分部分组成主要成员有,分部分由组成10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11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12围绕以为中心围绕的中心以为中心13大多以为主大多以为主14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15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6深受所深受深为所17长达之久长达达之久18旨在以为目的旨在以为目的19以即可以为宜即可20传来一个声音说传来一个声音说21必须拥有缺一不得入内必须拥有缺一不得入内22初衷是对有意义初衷是对有意义23我们有感觉是难以形容的我们有感觉感觉是难以形容的24防止不再防止不再25非才行非不可只有才行26需要不可需要非不可27从为出发点从出发以为出发点28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29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的原因30供之便供之用以便31根据数据显示根据数据数据显示32通过(由于,透过),使通过(由于,透过),使另外,当句中找不到标志性特征,难以判断其是否有病时,可以找出句子的主干,那样再判断就不难了。n 当句中没有标志特征时,采用压缩法找出主干,如主干在搭配等方面均无问题,则看修饰成分是否存在问题。n 碰到疑难句时则轻声朗读句子,凭语感作出判断(如感觉别扭则一般为病句)。n 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时,则注意前后分句主语是否一致,是否有偷换主语现象,是否有语序不当的问题。n 出现“把”、使动词(“使”、“让”等)或被动词(“被”、“受到”、“遭受”、“蒙受”等),要注意主语是否被偷换或缺少主语。以上是笔者在平时练习中总结出来的诊断病句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附:【语意重复资料集成】资料一 语意重复短语50例1、杀人的刽子手 2、无声的潜台词 3、胜利的捷报 4、不必要的浪费 5、第一部处女作 6、最高顶点 7、过高的奢望 8、罕见奇观 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10、偶然邂逅 邂逅相遇 11、十分酷爱 12、心里由衷的 13、亲眼目睹 14、前来莅临指导 15、过于溺爱 16、一天天日臻完善 17、公开宣称 18、免费赠送 19、白白地虚度 20、随便苟同 21、非常(十分)巨大 22、非常奇缺 23、极其罕见 24、诉诸于 25、这其中 26、涉及到 波及到 27、来自于 28、 国际间 人际间 29、截至到 30、报刊杂志 31、破天荒第一次 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 34、提出质疑 35、庆祝国庆55周年 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 38、真知灼见的意见 39、难言之隐的苦衷 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41、溢于言表之外 42、三令五申的强调 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 44、 众多莘莘学子 45、浑身遍体鳞伤 46、显得相形见绌 47、独自孑然一身 48、让人贻笑大方 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50、各种形形色色资料二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一、动词类赘余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赘余)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来家”赘余)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十分罕见(“罕见”含“十分”意,“十分”赘余)随便苟同(“苟同”含“随便”意,“随便”赘余)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快要垂危(“垂危”含“快要”意,“快要”赘余)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二、形容词类赘余炎热、雪白、笔直、通红、稀烂、飞快、精光、崭新、冰凉、死沉、烂熟、巨大、繁多、酷热、众多、广大等本身带比喻性成分或表程度成分的形容词的前面如果有表修饰的程度副词,那个程度副词是赘余成分。如:“十分炎热”(“十分”赘余),“非常雪白”(“非常”赘余)。三、名词类赘余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赘余)多虑的想法(“虑”有“想”意,改“虑”为“余”)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两者留一)目的是为了(“目的”即“为了”,两者留一)目前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赘余)无用废话(废品、废物)(“废话、废品、废物”含“无用”意,“无用”赘余)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意,“人民”赘余)原因是因为(“原因”即“因为”,两者留一)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意见”赘余)四、代词类赘余我的寒舍(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寒舍、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诉诸于武力(公诸于众、见诸于报刊、付诸于流水)(“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与后面“于”重复,可删“于”或改“诸”为“之”)五、概数词赘余大约10岁左右(上下)约摸10岁左右(上下)大概10岁左右(上下)至少3名以上(左右、上下)至多3名左右(上下、以下)近3名左右(上下、以下)平均85分以上(以下)最少80分以上最小10岁以上最高85分以下最低60分以上上列表概数的词两者只能留一,如:大约10岁,或10岁左右,或10岁上下。否则赘余,变成病句。六、副词类赘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杜绝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例子中“不要”、“不可”、“不受”均属赘余,必须删去,否则意思表达反了)悬殊极大(“悬殊”含“相差极大”意,“极大”删去)资料三在阅读报刊时,经常会见到一些重复赘余的句子,现辑录如下:1.5万件中国古代瓷器将等待拍卖。2.这个工厂生产了一批不合格的伪劣产品。3.在俄罗斯,社会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4.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5.这些问题可以付诸于司法部门来解决。6.他们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的违法行为。7.电信用户对新的资费标准提出质疑。8.新郎牌西服无论是质地、款式,还是包装,都可堪称上乘。9.论文内容涉及到理论与应用、现代汉语、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10.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促使人早衰并引起某些不必要的疾病。(注:疾病都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损失”也属此类)11.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12.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界目前的当务之急。13.这些家伙有许多坏毛病。14.网络文学重复出版现象令人堪忧。15.茂名警方初步掌握了不法分子非法走私枪支的犯罪事实。16.在本店购买一台彩电,将免费赠送一件衬衫17.这类虚假报道常常屡见不鲜。18.中共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抓好农业基础工作。19.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去拜访您的令尊。20.现奉上我的拙作,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2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22.众多莘莘学子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23.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24.领导对学校的改革提出了真知灼见的意见。25.听了小王的一席话,他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26.他有一肚子难言之隐的苦衷。27.张强被打得全身遍体鳞伤。28.他和他的妻子互相厮打起来。29.学校德育教育搞得很好。30.我亲眼目睹了这次交通事故。31.对不熟悉的新情况,要逐步摸索32.残酷的战争使百姓生灵涂炭。33.在四川出土的这件文物是十分罕见的。34.我校订阅报刊杂志三千余种。35.看到赵本山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37.我之所以要到北平的原因,是要会见一位朋友。38.他的第一部处女作主题十分深刻。39.参加这次颁奖大会的与会者,都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40.那时,我已经将近快要10岁了。资料四 “赘余”即重复多余,是备受高考命题人青睐的一种病句类型,每年的高考试题对这一类型无不涉及。由于一些“赘余”是习惯使然,常具极大迷惑性,且屡见于报刊,常听于耳中,人们对它有很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