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同技術學院96-2安全衛生通識期中考試題目 雲林科技大學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班 張益銘議題【緊急應變】 選擇題 (單選)97/03/13 (四)1. 一般而言,化學品的本質危害為?【D】A. 易燃性 (自燃性)。 B. 反應性。 C. 毒性。 D. 以上皆是。2. 校園內緊急應變中若災害規模為:災害擴大到其他區域,須由系上或校內其他人員支援屬於?【B】A. 第一階段。 B. 第二階段。 C. 第三階段。 D. 第四階段。 3. 下列對於化學品之管制措施敘述,何者正確?【D】A. 化學品使用場所應自備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乙份,以備緊急應變時所需。 B. 藥品管理專責人員須每日記錄,運作情形及使用量以備資料存查,並依規定期限內向當地主管機關申報。 C. 使用化學品時,必須佩帶適當之防護設備方可操作。 D. 以上敘述皆正確。4. 校園災害分類,何者非人為災害?【A】A. 地震。 B. 有害氣體外洩。 C. 傳染病。 D. 火災。5. 下列對於災害管理階段分類,何者為真?【B】A. 減災、整備階段屬於災害後之預防。 B. 應變階段屬於災害時之搶救。 C. 復原重建階段屬於災害前之檢討。 D. 以上敘述皆正確。6. 實驗場所的潛在危害因子,何者非屬於物理性危害?【B】A. 切傷。 B.骨骼傷害。 C. 夾傷。 D割傷。7. 物質安全資料表十六項目,何者非屬於如何預防危害事故發生之項目?【C】 A. 安全處置與儲存方法。 B. 暴露預防措施。 C. 滅火措施。 D物理及化學性質。8. 物質安全資料表十六項目中,處理緊急事故之資訊不包括哪一項目?【A】 A. 急救措施。 B. 成分辨識資料。 C. 危害辨識資料。 D. 物品與廠商資料。9. 涉及通電中之電氣設備,如電器、變壓器、電線、配電盤等引起之火災。 這項敘述是屬於?【C】 A. A類火災。 B. B類火災。 C. C類火災。 D. D類火災。10. 對於緊急應變之敘述,何者為非?【B】A. 緊急應變計畫的擬定,需依危害辨識的結果決定緊急應變演練計畫的項目、災害規模及添購應變器材。 B. 並不需顧及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應變以迅速為佳。 C. 緊急應變的目的為於事故發生後降低事故的衝擊。 D需配合適當的教育訓練和定期的實際演練才能發揮緊急應變的效果。11. 緊急應變中異常、危急狀況的處理,主要之目的為?【D】A. 異常狀況的排除。 B. 人員的安全疏散。 C. 損害的預防控制。 D以上皆是。12. 應變組織職責中,校園應變總指揮之工作職責為?【A】A. 經判定後負責下達疏散之命令。 B. 負責現場搶救人員、降低災害、控制洩漏等工作。 C. 火勢撲滅後,再確定火苗完全撲滅不會復燃。 D. 以上皆是。13. 以下對於化學品之本質危害敘述,何者為非?【A】A. 因反應性所造成之火災、爆炸如異丙醇 (IPA)。 B. 因易燃性 (自燃性) 所造成之火災、爆炸如如磷化氫 (PH3)。 C. 造成中毒、腐蝕如砷化氫 (AsH3)。 C. 造成中毒、腐蝕如磷化氫 (PH3)。14. 避難逃生設備指火災發生時為避難而使用之器具或設備,下列對於避難逃生設備之敘述何者為真?【D】A. 避難器具:指滑台、避難橋、救助袋、緩降機、避難繩索、滑杆及其他避難器具。 B. 標示設備:出口標示燈、避難方向指示燈、避難指標。應標示逃生方向、安全門、安全梯、緊急出口等。 C. 緊急照明設備分為確認安全型及非確認安全型,建議選用非確認安全型的確保是否有在充電。 D. 以上皆真。15. 下列敘述或觀念,何者為非?【D】A. 火能利人、也能害人,因此用火需十分當心、謹慎。 B. 異常、危急的狀況不僅限於實驗室發生,但處理不當都可能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及人員傷亡。 C. 有效處理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損失,事前規劃有助於有效控制災害。因此吾人當居安思危有所準備,若不幸發生災害時更期望能透過平時緊急應變之演練逢凶化吉。 D. 以上思維皆正確。7【火災爆炸】 選擇題 (單選)97/03/20 (四)1. 初期滅火的基本方法中去除著火源稱之為?【A】A. 隔離法。 B. 窒息法。 C. 冷卻法。 D. 抑制法。 2. 近年來居家及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的最主要原因為何?【D】A. 人為縱火。 B. 菸蒂。 C. 瓦斯漏氣。 D. 電氣設備。3. 古老理論之燃燒之三要素 (或稱燃燒三角形原理) 為何?【B】A. 可燃物、燃料及空氣。 B. 可燃物、氧氣及溫度。 C. 可燃物、著火源及熱。 D. 空氣、氧氣及助燃物。4. 工業上常見之著火源包括:【D】A. 電氣火花。 B. 熱輻射。 C. 明火。 D. 以上皆是。5. 請問下列何者為燃燒第四要素? 【C】A. 燃料。B. 助燃物。C. 連鎖反應。D. 以上皆是。6.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C】 A. 燃燒乃是可燃物事先並未與氧氣混合,直至引火後才與氧反應。 B. 爆炸係可燃物事前先與氧氣混合,然後再點火,才造成爆炸。 C. 燃燒是快速的氧化反應(產生巨大聲響),爆炸則是劇烈的燃燒(產生火光)。 D. 燃燒與爆炸二者主要差異為能量大小與釋放快慢(速率),可能互相產生。7. 溶劑、油類火災不能用何種滅火劑滅火?【C】A. 二氧化碳。 B. 泡沫。 C. 水。 D. 乾粉。8. 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何者為非?【C】A. 拿起滅火器。 B. 拉開安全插梢,握住皮管前端,噴口朝向火苗。 C. 站在下風處,緊握開關把手,持穩噴頭對準燃燒物上方,前後掃射。 D. 保持監控,確定熄滅。9. 下列對於各項燃燒爆炸參數之危險性敘述何項為非?【B】A. 燃燒範圍 (爆炸範圍)越大越危險。 B. 燃燒範圍 (爆炸範圍)之燃燒 (爆炸) 下限越大越危險。 C. 閃火點、著火點、比熱、最小著火能量、導電性等參數越小越危險。 D. 蒸氣壓、燃燒速度、燃燒熱、火焰傳播速度等越小越危險。10. 當火災發生時,應該如何處理?【B】A. 圍在火場看熱鬧。 B. 立即打119報警後,趕緊逃離現場;並通報現場人員一起離開,但須注重自身安全。 C. 貿然且再度跑回火場內,叫其它人趕快逃命。 D. 趕快跑回去,把貴重物品帶走。11. 一般初期滅火使用ABC全效乾粉滅火器,正常使用下可以連續噴多久?A. 三分鐘。 B. 五分鐘。 C. 十分鐘。 D. 不到三十秒。【D】12. 對抗火災的方法,何者為非?【D】A. 良好的安全制度。 B. 完整的教育及防災訓練。 C. 預防。 D. 在緊急出口處堆放物品。13. 火場逃生時,那一種行為較不適當?【A】A. 把門打開,保持逃路通暢及通風。 B. 經過濃煙區,應在地面匍匐前進,並以濕毛巾掩住鼻子。 C. 依逃生路線選擇最近之安全門疏散。 D. 千萬不可使用電梯,也不可停留在逃生路線的中途或再回到火場。14. 引起燃燒必須具備下列哪些條件?【C】A. 濃度條件。 B. 能量條件。 C. A、B二項皆需要。 D. A、B二項皆不需要。15. 火災在消防上通常具備下列哪些要件?【D】A. 有造成火災之主體(火)。 B. 因失控或縱火致使火擴大成災。 C. 必須用滅火設備滅火(造成損失)。 D. 以上皆是。【呼吸防護】 97/03/27 (四)1. 預防工作者在工作時受工作環境之危害,下列何者是最後的一道防線? 【A】A. 使用個人防護具。B. 工程控制。C. 行政管理。D. 工作實踐。2. 下列何種情形下才適合使用呼吸防護具?【D】A. 當無適當之工程控制方法。B. 在使用了工程控制下,污染物濃度仍無法 控制在安全的範圍中。C. 在工程控制方法的設計、裝設階段。D. 以上皆適合。3. 依急迫性的優先次序考量,下列何者對於維繫生命而言較為重要?【A】A. 空氣。B. 水。 C. 食物。D. 土壤。4. 在人體呼吸系統中,何者具有氣體交換之能力?【B】A. 鼻。B. 肺泡。C. 口。D. 支氣管。5. 呼吸道的分枝與清除機制中,因為氣體交換區中肺泡缺乏下列何項對污染物之清除方法,導致沈積於肺泡該處的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較大且較易累積? A. 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B. 針對可溶性微粒之溶解作用。C. 針對可溶性氣 體之溶解作用D. 纖毛運動。【D】6. 下列何者為肺部病變的例子?【D】A. 職業性氣喘。B. 癌症。C. 塵肺症。D. 以上皆是。7. 下列對於肺部病變之描述,何者為非?【B】 A. 由粉塵所引起的職業病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塵肺症。B. 吸入接觸於物質高 溫加熱或金屬蒸氣凝結而成之固體微粒將導致塵肺症,其症狀類似感冒、流 鼻水。C. 塵肺症是種無法醫治的疾病,罹患者最初的症狀是肺部因纖維化而 感呼吸困難,且易併發結核病,最後導致死亡。D. 塵肺症是矽肺症、石綿肺 於煤礦工人塵肺症等疾病的泛稱,其病因就是粉塵於肺部累積所造成。8. 依美國42 CFR84規範,過濾式呼吸防護具之濾材分為多種種類,其中哪類濾材無法防護油性微粒,乃是能過濾0.075 m的鹽巴 (NaCl)?【B】A. P類。B. N類。C. R類。D. Q類。9. 何種呼吸防護具的面體內壓力小於環境中空氣壓力?A. 負壓式呼吸防護具。B. 正壓式呼吸防護具。C. 真空式呼吸防護具。D. 加壓式呼吸防護具。【A】10. 以下針對密合度檢點之正壓、負壓測試,以及密合度測試之定性、定量測試 之描述,何者為真?A. 正壓測試之方式為遮蓋出氣孔,然後吐氣。B. 負壓 測試之方式為遮蓋進氣孔,然後吸氣。C. 密合度測試,每次都應該進行;密 合度檢點,第一次挑選或定期測試。D. 定量密合度測試,以香膠油、糖精或 刺激性煙測量人體感覺。【A】11. 使用呼吸防護具,至少多久應進行一次密合度測試?A. 半年。B. 一年。C. 兩 年。D. 以上皆非。【B】12. 配戴呼吸防護具者的體重變化達多少以上時,要進行密合度測試?A. 百分之 一。B. 百分之二。C. 百分之五。D. 百分之十。【D】13. 在下列何種時機下使用呼吸防護具,應進行密合度測試?A. 首次使用呼吸防 護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