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doc_第1页
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doc_第2页
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doc_第3页
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2012-09-11 14:07 【大 中 小】【我要纠错】本病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邪气杂至,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祛痰、化瘀通络等治法应相互兼顾,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正气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久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者,应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风邪胜者或久病人络者,应佐养血之品,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气旺盛,则寒散络通;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晶,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难解。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是虚证、顽痹的重要治法。关键词】 痹病;临床;中医;治疗痹病与现在提出的风寒湿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寒湿阻络证、瘀痰阻络证非常相似,现将其特点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特点及病因痹病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以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病因是各种原因所致人体虚损,在较长期感受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于关节、肌肉,以致气滞血凝、血脉挛急,致使关节、肌肉气血痹阻而反复发作。中医对痹病的认识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凡是寒冷湿的因素作用于人体都可引起血脉、肢体、皮肤、肌肉的收缩挛急,而热的因素则造成松弛、伸张。内经认为风寒湿之邪外袭人体,可以导致血气凝结,外邪与凝结的血气相搏结,就会导致寒性关节痛的发作;说明外邪是发病条件,关键还在于患者经常感受风寒湿邪,不能及时祛除外邪,为外邪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观点已经与今天的西医学观点接近。2 临床表现初期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好发于指关节或背脊,晨僵活动不利;中期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拒按,活动时疼痛;后期关节变形僵直,周围肌肉萎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3 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病变发作期血沉加快;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骨刺改变等。4 中医治疗4.1 中医辨证分型 痹病有风寒湿阻、风湿热郁、痰瘀互结、肾虚寒凝、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型,但临床常常是相互夹杂。临床上以肾虚、风、寒、湿、痰、瘀兼杂致病者居多。治宜祛风散寒除湿,益肾化痰祛瘀。4.2 基本方用 补肾祛寒治痹汤(方剂心得十讲)川断15 g,补骨脂12 g,淫羊藿12 g,独活12 g,桂枝12 g,制附片12 g,赤芍10 g,白芍10 g,苍术10 g,牛膝12 g,威灵仙15 g,骨碎补12 g,知母12 g,防风12 g,伸筋草25 g,熟地黄15 g,麻黄10 g,松节12 g,炙穿山甲10 g,自然铜12 g,以500 ml水煎服分早、中、晚三次服用,2日/剂。4.3 辨证加减 畏寒怕冷较甚,遇寒痛剧者,为寒湿重症加细辛、制川乌、制草乌等以散寒止痛;以上肢为主者去牛膝、独活,加姜黄、羌活、桑枝等引药入上肢;筋脉拘急较甚者,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仁、木瓜等以舒筋缓急;脊背强直、关节不利者,去松节加狗脊、鹿角胶、羌活等以利关节;挟痰瘀互结,兼见关节漫肿日久,僵硬变形,疼痛固定,痛如针刺,舌质紫暗,苔白腻者,加血竭、乳香、没药、苏木、红花、白芥子以活血祛瘀;若兼肝肾阴虚,而关节畸形,局部灼热疼痛,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去独活、桂枝、附片、苍术、松节等温燥之品,酌加山茱萸、生地、淮山药、黄柏、地骨皮、银柴胡、青蒿等滋阴清热;兼气血两虚而行动艰难,面色淡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加黄芪、人参、当归、丹参等以益气补血。邪郁发热,兼见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或有发热恶风,有汗不解,口渴、便干、尿赤、舌赤、舌红苔黄、脉浮数者,去苍术、淫羊藿、松节、附子,酌加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炙马钱子等清热解毒或致用泽补汤。5 典型病例患者,女,50岁,农民。十余年来,开始时全身各关节疼痛且伴时有腰痛僵直感,弯曲受限,关节肿大;现弯曲受限程度增加,各手指呈梭形杵状指,右髋关节疼痛牵及右腰疼痛,外展受限,走路困难,疼痛发作时卧床不起,若遇冷水或吹风下雨天气而疼痛加剧。经多处治疗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骨质增生,服骨刺平片、骨髂风痛片及中药具体不详,效果甚微;后又经住院补液理疗等症状好转后又复发。于2004年2月来我院就诊见舌苔白厚微黄,略腻,舌质略暗,脉象沉滑,尺沉略细。四诊合参诊断为痹病,辨证为肾虚风寒湿瘀兼杂,治宜补肾祛寒,散风除湿,化瘀通络。处方用:补肾祛寒治痹汤加鹿角霜10 g,制附片10 g,海桐皮15 g,以450 ml水煎服,2日/剂。三余剂后各关节痛略有减轻,上方略加减服用30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腰痛减轻,僵直消失,再连续服用20剂后诸症消失。临床随访两年未发。6 按语痹病为难治性疾病。以本方治疗缓解后,应继续使用补肝益肾,益气血的方药,以培补正气,巩固疗效。本病在治疗中常用雷公藤与马钱子。二药均为剧毒之品,马钱子应用传统方法严格炮制后,谨慎使用,用丸散剂,每日用量一般为0.30.6 g,雷公藤的用法是随制剂的不同而异,入煎剂,带皮全根,每日用量为1012 g,去皮根心木质部每日1525 g。腰椎病吃什么好,腰椎病发病时往往不是单一类型,而经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出现。生了腰椎病可以出现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睡眠、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等;除此之外,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脑功能减退、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引起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临床上有70多种症状与腰椎病有关,因此,腰椎病还须早防早治,以免引起后患。腰椎病吃什么好,腰椎病患者吃什么好呢?腰椎病患者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治疗过还是从未进行正规的腰椎病治疗患者,这都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腰椎病患者由于生病而减少了必然的活动量,所以腰椎病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应适当减少,特别是在急性期卧床的病人,除活动减少外,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慢,所以腰椎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肉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因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腰椎病吃什么好,腰椎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摄入钙,钙是骨的主要成分,所以要充分摄取。成长期自不必说,成年以后骨也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另外,钙还有使精神安定的作用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钙含量多的食品有:鱼、牛奶、酸奶、芝麻、浓绿蔬菜、海藻类。维生素B含量多的食品: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米、芝麻、浓绿蔬菜。腰椎病吃什么好,蛋白质是形成肌肉、韧带、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这是腰椎病患者的饮食重点之一。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有:猪肉、鸡肉、牛肉、肝脏、鱼类、贝类、干酪、鸡蛋、大豆、大豆制品。腰椎病吃什么好,腰椎病患者的饮食还要注重维生素E,它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用于缓解疼痛。维生素E含量多的食品:鳝鱼、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粗米、植物油。养血益气: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 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 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