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生国际广场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SJHD.HSGJ-074a.doc_第1页
上海合生国际广场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SJHD.HSGJ-074a.doc_第2页
上海合生国际广场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SJHD.HSGJ-074a.doc_第3页
上海合生国际广场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SJHD.HSGJ-074a.doc_第4页
上海合生国际广场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SJHD.HSGJ-074a.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SJHD.HSGJ-074a上海合生国际广场项目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编 制 人 : 审 核 人 : 批 准 人 : 上海合生国际广场工程 斜栈桥支撑拆除专项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工程地点- 1 -2.2工程简述- 1 -2.3地下室斜栈桥概述- 1 -3 编制说明- 2 -4 施工部署- 2 -4.1施工组织管理- 2 -4.2施工概述- 3 -5 材料设备及劳动力计划- 5 -5.1机械设备及材料投入计划- 5 -5.2劳动力投入计划- 5 -6. 主要施工措施及垃圾清运- 6 -6.1斜栈桥支撑拆除施工- 6 -6.2 垃圾清运- 17 -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 -7.1总体管理措施- 18 -7.2 拆除与结构施工的安全防护- 18 -7.3安全施工其他要求- 19 -7.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 -9 应急预案- 20 -9.1应急救援管理- 20 -9.2应急救援物资- 22 -9.3事故报告程序- 22 -9.4应急预案措施- 22 -9.5应急救援医院及路线图- 26 - - 27 -1 编制依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2011上海市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试行) DBJ087098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发布基坑围护施工图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 工程概况2.1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杨浦区NS-1、292地块。项目南至安波路,北至翔殷路,东至国定东路,西至黄兴路。2.2工程简述工程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由一栋33层超高层办公楼(总建筑高度180米)和一栋23层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高度110米),通过4至8层高的商业裙房横向联合在一起。地下为四层,挖深约20米,主要由大型商业、地下车库和一些相关的设备用房组成。2.3地下室斜栈桥概述本工程在裙房区中间大圆环区域设置坡道一和坡道二的双向双层斜栈桥(见图1)。(1)坡道一(上、下层)斜坡过度的水平间距均为57.700m,坡道二(上、下层)斜坡过度的水平间距分别为57.850m、49.400m,车道坡度按小于1/10设置。(2)坡道一、二(上层)由首层板(F1)至地下一层(B1)斜坡过度连接,高差6.5m;车道一、二(下层)由地下一层(B1)至地下二层(B2)斜坡过度连接,高差5.5m。(3)斜栈桥支撑结构形式:整体采用截面9001500的梁,个别部位采用截面600900的梁,且在斜栈桥两侧梁交点处设置垂直钢管混凝土立柱的支撑体系。(见图1)(4)斜栈桥板厚为200mm,板上部钢筋16125双向配筋,板下部钢筋16150双向配筋。斜栈桥(坡道二)斜栈桥(坡道一)图1 双层双向斜栈桥(图中左侧为西,右侧为东)3 编制说明本方案针对地下室斜栈桥支撑拆除编制,本工程已完成地下三层结构,需拆除斜栈桥以进行地下室的顺作施工,为满足上海市政府对安全文明施工等的要求,我项目对该区的支撑拆除将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拆除的方式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坚决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限时限区施工,禁止野蛮、无组织的施工。4 施工部署4.1施工组织管理由于该深基坑距离五角场较近,同时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为确保该工程的顺利有序进行,现场做到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成立专门的工程现场负责小组,一方面负责协调是市政、环卫、环保、质监、交通等工作,另一方面负责施工现场人员、机械及各工序之间协调工作,该小组人员安排如下:拆除总负责:黄 韬现场负责人:魏树梁技术负责人:彭振峰施 工 员:王科、窦苏南、毕勇、张程安 全 员:薛汪送、兰元平机 械 协调:陈 玄4.2施工概述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西北角紧邻五角场下沉式广场,北侧靠近中环线高架,在西侧紧邻黄兴路淞沪路下沉式立交,基坑周边管线密布。同时,在地下室逆作施工作业过程中,已经对基坑和周边地面产生不同程度变形。根据设计工况,B3层中间圆环楼板完成后,可以拆除第二层斜栈桥。B2层中间圆环完成后,可以拆除第一层斜栈桥。根据施工需要,在满足设计工况前提下,进行优化:B3层楼板浇筑完成后,先拆除B2-B1层斜栈桥下半段;浇筑B2层后,可同时拆除B2-B1层斜栈桥上半段和B1-F1层斜栈桥下半段;浇筑B1层后,可拆除B1-F1层斜栈桥上半段。拆除坡道一、坡道二的B2-B1下半段时,其B3楼板面强度已经达到拆除要求。其余部分栈桥拆除,应在B2、B1层楼板浇筑完成7天后,楼板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开始下一工况的拆除工作。综合以上因素,斜栈桥坡道一、坡道二分时段同步拆除。按以下三步实施:步骤一:先拆除坡道一的B2-B1下半段,再拆除坡道二的B2-B1下半段。步骤二:待B2层楼板强度符合相应要求后,先同时拆除坡道一的B2-B1上半段和坡道一的B1-F1下半段,再同时拆除坡道二的B2-B1上半段和坡道二的B1-F1下半段。步骤三:待B1层楼板强度符合相应要求后,先拆除坡道一的B1-F1上半段,再拆除坡道二的B1-F1上半段。拆除流程图如下:5 材料设备及劳动力计划5.1机械设备及材料投入计划机械设备投入: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使用部位1塔吊ST6015(3#、4#)2垂直运输2汽车吊QY25E1吊运小型铲车3镐头机Doosan DH3002支撑拆除4长臂挖机LOVOLFR65-762001渣土装车5渣土车DND1251CWB459P6渣土清运6小型铲车ZL50Z2渣土汇集7空压机4支撑破除8风镐头机4支撑破除9氧气割除工具3废旧钢筋割除10三级配电箱10提供动力11钢管483.0用于支撑架搭设12扣件直角、旋转、对接用于支撑架搭设5.2劳动力投入计划序号人员数量备注1现场管理人员52司机16各种运输机械司机3空压机操作手44焊工35杂工226架子工66. 主要施工措施及垃圾清运6.1斜栈桥支撑拆除施工6.1.1施工准备支撑拆除前项目技术科应组织相关施工、质量、安全及分包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详细清楚的技术交底,让与会的人员清楚了解整个拆撑的顺序及流程,另外安全及施工科应对分包做好安全施工交底,谨防突发事故发生。支撑拆除前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施工中需使用的大型机械、工具必须进行认真详细检测,满足相关施工机械规范要求。核实搞头机操作空间:镐头机Doosan DH300高度为3m,要求施工区域最小净高不得小于4m。斜栈桥下的竖向高度最大的梁规格为9001500mm,F1层标高为-0.05m,B1层标高为-6.55m,B2层标高为-12.05m,得出B2层高5.5m,B1层高6.5m。即B2-B1层斜栈桥桥面至B1-F1斜栈桥梁底部的最小净高为4m,最大净高为5m。见下图。净高由4m向5m过渡,沿打凿方向,净高会逐渐增大,图中标注位置为最小净高位置。由于搞头机拆除栈桥板时,站位于立柱桩支座之后,施工作业所在位置空间净高大于4m,所以符合拆除施工作业要求。6.1.2施工注意事项(1)拆除施工注意要点1)斜栈桥拆除时,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运。2)专用电箱、开关箱设专人管理,专业电工安装接电,符合规范要求。3)禁止雨天操作,严防滑落伤人。4)防尘方法:镐头机凿除时,安排专人负责洒水,控制灰尘。5)施工过程中,必须24小时有人安全值班巡视,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6)搞头机拆除栈桥板时,应站位于立柱桩支座之后,不得停放在正在拆除的跨内,栈桥面上禁止出现重大冲击荷载。7)机械拆除施工时,斜栈桥两侧立柱周边应预留不小于30cm厚的混凝土,待机械施工作业完成后,改用人工空压机打凿清除。8)拆除作业后,作业时搭设的排架应在B2、B1层楼板浇筑完工以后,随同浇筑B2、B1层所搭设的排架一并拆除。(2)施工要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的方式和支撑分段施工的方法拆除作业,具体为B2-B1层斜栈桥和B1-F1层斜栈桥均分两段(下半段和上半段)拆除。斜栈桥支撑拆除应从下至上逐步拆除,对斜栈桥与楼层相连接的普通框架梁及其左右1m的范围内,以及立柱周边的残余混凝土,均需采用人工空压机打凿,其余部分均可采用镐头机凿除。人工使用空压机破除时采按“自上而下分层破除”的原则施工,如下图所示:第一步:破除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第二步:割除支撑梁上皮钢筋第三步:按照自上而下依次凿除混凝土第四步:混凝土凿除至下皮钢筋后割除所有钢筋(3)结构钢筋的保护措施拆除斜栈桥时,对人工凿除区域部分的楼板板筋应保留35d且不小于500mm的长度,便于浇筑楼板时搭接钢筋。人工打凿时,对保留的结构钢筋采取以下措施保护。1) 应避免人工空压机和预留的楼板板筋直接接触;2) 应尽量减小对楼板板筋冲击力,避免预留结构钢筋发生过大变形而无法修复,以致影响钢筋性能;3) 应尽快进行楼层面的钢筋绑扎工作,验收并浇筑砼,防止暴露时间过长,造成人为破坏。6.1.3斜栈桥拆除工序流程图排架支撑梁板及满铺竹笆 凿除B2层普通框架梁(人工打凿)凿除B2-B1层斜栈桥的下半段(人机配合打凿)浇筑B2层楼板二次排架支撑梁板及满铺竹笆同时凿除B2-B1层斜栈桥的上半段和B1-F1层斜栈桥的下半段(人机配合打凿)凿除B1层普通框架梁(人工打凿)浇筑B1层楼板满铺竹笆凿除B1-F1层斜栈桥的上半段(人机配合打凿)6.1.4斜栈桥拆除施工本工程中的斜栈桥(坡道一)和斜栈桥(坡道二)拆除施工工序相同。拆除流程详述如下:步骤一:(1)排架支撑梁板及满铺竹笆在打凿外2m范围内设置排架支撑B2层楼板,纵横间距均为900mm,离地200mm设置纵横扫地杆,水平杆步距1500mm,顶部用顶托顶紧。同时,应在斜栈桥打凿区域下及外扩3m的范围内的B3层楼板面满铺两层竹笆。见图2-图6。(2)凿除B2层普通框架梁(人工打凿)斜栈桥与B2层普通框架梁相连接的部分,采用人工空压机打凿。相连接的普通框架梁及左右各1m的区域为人工凿除区域。人工凿除时,B2层楼板面的板筋应保留35d且不小于500mm的长度,便于浇筑B2层楼板时搭接。图中阴影部分为凿除区域,见图2、图3、图5、图6。(3)凿除B2-B1层斜栈桥的下半段(人机配合打凿)人工打凿区域凿除完工后,采用镐头机打凿,但斜栈桥两侧立柱周边应与预留不小于30cm厚的混凝土,改用人工空压机打凿。图中阴影部分为凿除区域,见图2、图5。坡道一:打凿至距R轴线3884mm处暂停打凿;坡道二:打凿至距S轴线3028mm处暂停打凿。机械打凿完工后,改用人工打凿清除立柱周边混凝土。图2 坡道一B2-B1层下半段拆除立面图图3 坡道一B2-B1层下半段拆除平面图(立柱周边人工凿除)图4 B2层梁和楼面板排架搭设示意图图5 坡道二B2-B1层下半段拆除立面图图6 坡道二B2-B1层下半段拆除平面图(立柱周边人工凿除)步骤二:(1)浇筑B2层楼板浇筑B2层楼板,待B2层楼板浇筑完工7天后,楼板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再次进行B2-B1层斜栈桥上半段和B1-F1层斜栈桥下半段的拆除施工。(2)二次排架支撑梁板及满铺竹笆在打凿外2m范围内设置排架支撑B1层楼板,纵横间距均为900mm,离地200mm设置纵横扫地杆,水平杆步距1500mm,顶部用顶托顶紧。同时,应在斜栈桥打凿区域下及外扩3m的范围内的B2层楼板面满铺两层竹笆。(3)同时凿除B2-B1层斜栈桥的上半段和B1-F1层斜栈桥的下半段(人机配合打凿)B2-B1层斜栈桥的上半段和B1-F1层斜栈桥的下半段,采用镐头机打凿,但斜栈桥两侧立柱周边应与预留不小于30cm厚的混凝土,改用人工空压机打凿。B2-B1层斜栈桥的上半段:打凿至距B1层普通框架梁(即斜栈桥与B1层相连接处的普通框架梁)1m处,暂停镐头机打凿。B1-F1层斜栈桥的下半段:距B1层普通框架梁(即斜栈桥与B1层相连接处的普通框架梁)1m处开始打凿。坡道一,打凿至距R轴线3727mm处暂停打凿;坡道二,打凿至距S轴线3026mm处暂停打凿。机械打凿完工后,改用人工打凿清除柱周边混凝土。(4)凿除B1层普通框架梁(人工打凿)斜栈桥与B1层普通框架梁相连接的部分,采用人工空压机打凿。相连接的普通框架梁梁宽及左右各1m的区域为人工凿除区域。人工凿除时,B1层楼板面的板筋应保留35d且不小于500mm的长度,便于浇筑B1层楼面板时搭接。图中阴影部分为凿除区域,见图7-图13。图7 坡道一B2-B1层上半段和F1-B1下半段拆除立面图图8 坡道一B2-B1层上半段拆除平面图(立柱周边人工凿除)图9 坡道一F1-B1层下半段拆除平面图(立柱周边人工凿除)图10 坡道二B2-B1层上半段和F1-B1下半段拆除立面图图11 坡道二B2-B1层上半段拆除平面图(立柱周边人工凿除)图12 坡道二F1-B1层下半段拆除平面图(立柱周边人工凿除)图13 B1层梁和楼面板排架搭设示意图步骤三:(1) 浇筑B1层楼板浇筑B1层楼板,待B1层楼面板浇筑完工7天后,楼板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再次进行B1-F1层斜栈桥上半段的拆除施工。(2) 满铺竹笆斜栈桥打凿区域下及外扩3m的范围内的B1层楼板面满铺两层竹笆。(3) 凿除B1-F1层斜栈桥的上半段(人机配合打凿)B1-F1层斜栈桥的上部区域,采用镐头机打凿,但斜栈桥两侧立柱周边应与预留不小于30cm厚的混凝土,改用人工空压机打凿。机械打凿至F1层普通框架梁与斜栈桥相连接处即可。F1层楼板面的板筋应保留35d且不小于500mm的长度,F1层与斜栈桥相连接处钢柱一侧的梁应预留部分人工凿除,并预留牛腿,便于浇筑F1楼面板使用。图中阴影部分为凿除区域,见图14-图17。机械打凿完工后,改用人工打凿清除立柱周边混凝土。图14 B1-F1层坡道一上半段拆除立面图图15 坡道一B1-F1层上半段拆除平面图图16 坡道二B1-F1层上半段拆除立面图图17 坡道二B1-F1层上半段拆除平面图6.2 垃圾清运对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渣和废旧钢筋,配置专用渣土车、长臂挖机、小型铲车和氧气割除工具等及时清理现场建筑垃圾。应拆除施工作业停止后,方可清理现场垃圾,将产生的垃圾分类堆放;(1) 用小型铲车将混凝土渣汇集成堆,再用长臂挖机装入渣土车;混凝土渣清理出的废旧钢筋,可用塔吊吊斗调离拆除作业现场。(2) 装满后的渣土车,必须限速行驶(场内速度应控制在5公里/小时内),清运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垃圾掉落地面,如有发生,应及时进行清理。(3) 渣土车应向按有关单位或部门指定允许的堆放地点运送垃圾;对清理出的废旧钢筋,施工现场应指定地方有序堆放,便于回收处理。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7.1总体管理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生产作为现场标准化管理重点,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及有关各项措施,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录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施工现场防火规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7.2 拆除与结构施工的安全防护由于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拆除斜栈桥,为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应分别考虑人工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机械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总的原则为结构施工和斜栈桥拆除不得垂直交叉作业,并形成独立的作业区段。7.2.1人工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斜栈桥和B2、B1层楼板相连接处及立柱周边的位置采用人工拆除的方式,为此应做好以下防护工作。(1)进行人工拆除作业时,楼板上严禁人员聚集或堆放材料,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结构上操作,被拆除的斜栈桥垃圾应在人员离开后及时清运。(2)人工拆除梁板的施工应从上至下进行,且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3)人工拆除B2、B1层梁板时,人工拆除区域楼层下面及外扩3m的范围应设置安全警戒线,并挂警示标牌,禁止人员通行。(4)拆除斜栈桥时,应确保与之相连接的永久结构支撑到位。(5)人工拆除立柱周边残余混凝土构件时,由于作业人员处于悬空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操作,设置相应的安全警戒线,禁止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入内。7.2.2机械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1) 根据地下施工作业需要及拆除设计工况,采用机械拆除斜栈桥时应从下至上、逐层分段进行,应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拆除时,必须按楼板、次梁、主梁的顺序进行施工。(2) 施工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测被拆除斜栈桥的结构状态。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3) 拆除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方案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必须保证足够的承载力。作业中机械不得同时回转、行走。(4) 镐头机拆除栈桥梁板时,应站位于立柱桩支座之后,不得停放在正在拆除的跨内,栈桥面上禁止出现重大冲击荷载。(5) 机械拆除区域楼层下面及外扩3m的范围应设置安全警戒线,并挂警示标牌。在机械拆除过程中,禁止人员通行。7.3安全施工其他要求(1)坚持脚手架、“三宝”安全防护的专项管理。(2)现场临时用电应严格遵循“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的原则。(3)在影响区域进行吊装作业,要采用取回转保险和双层防护棚措施。(4)拆除时,垃圾必须及时清运。(5)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m以上高空作业人员还必须系牢安全带,凡经医生检查不能登高作业人员,不得进入高空作业。施工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6)搭设脚手架前应严格筛选所用材料,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及有裂缝的钢管不得使用,凡枯脆、单径破损、散边的竹芭不得做底芭。(7)搭设脚手架须有经过专项安全教育、持证的架子工作业。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齐全。恶劣天气不准搭拆脚手架。(8)现场输电线路无可靠措施时,不准通过脚手架。钢管脚手架应有防电措施。(9)严格执行我局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和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经验收持检测中心合法的合格证、安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10)吊机设专职指挥人员,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遇到恶劣天气将停止操作。禁止超负荷带病运转。7.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严格巡回检查。(2)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为70dB,夜间为55dB。(3)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盛放,并保证及时清运。施工道路及硬化场地以冲水代替扫地,以控制扬尘。(4)施工现场设专职文明施工员,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每道工序做到现场落手清,加快施工进展,做到工完场清,不留“尾巴”。(5)工地一切建筑材料和设施,设专门的堆放位置,不得堆放在围墙外,并必须设置临时围栏。分类堆放整齐,散料要砌池围筑、杆料要立杆设栏、块料要起堆叠放,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容整洁。9 应急预案9.1应急救援管理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组 长:毕晟副组长:黄韬组 员:李建国、彭振峰、魏树梁、吴世义、范功世、杨阳、蔡楠叶、别远林、王永新、陈玄、窦苏南、王科、王江南、李国庆、毕勇、张程、兰元平应急小组的职责:值班人员一旦收到紧急情况信息,应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地把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成立救援现场指挥组,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担任总指挥,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指挥机构,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调集相关应急小组成员进行处置协调工作。应急小组设置如下:联络组(毕晟):承担现场指挥部办公室的只能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施救组(魏树梁、杨阳、陈玄、窦苏南、王科、毕勇、张程、薛汪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处置,组织疏散,排险,清障救援工作的实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监督组(黄韬、范功世):负责对险情的发展状况进行监控,组织协调现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为快速有效实施救援创造安全有序的条件,保障救援工作有效开展和进行现场保护工作。技术信息组(彭振峰、蔡楠叶、王江南):负责采集,汇总和分析紧急时间实时,相关信息,并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提出应急工作建议。调查取证组(别远林、兰元平):负责对事故有关人员,目击证人和实物进行调查取证工作。物资组(王永新、陈玄):负责保证应急救援器材,物资,设备的供应。善后处理组(李建国、李国庆):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发生危急情况时,联络电话见下表:序号联系单位及联系人岗位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说明1项目总经理毕 晟131276819512项目经理黄 韬139174771963项目书记李建国136219358454副经理魏树梁135247516865副经理杨 阳156853152736技术负责人彭振峰134822374157安全科别远林133561064218动力科陈 玄189181805339工程科范功世1872151806810材料科王永新1381720918611安全员薛汪送1860244605012公用医疗急救电话12013火灾报警电话11914治安报警电话11015离现场最近的医院:长海医院,长海路168号,电话311611119.2应急救援物资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储备位置备注1急救药箱只1书记室书记调配2担架付1书记室书记调配3止血带根2书记室书记调配4夹板付3书记室书记调配5灭火器只20现场安全员调配6大绝缘剪把1现场动力科长调配7气割设备套3现场动力科长调配8大型照明灯具个5现场动力科长调配9扳手只10现场组员调配10撬棍条10现场组员调配11铁锹把20现场组员调配12钳子把5现场组员调配13对讲机部15项目部副组长调配9.3事故报告程序一般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现场事故知情人员安全员(薛汪送)施工单位安全总监(别远林)上级领导。重大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及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发生时,应立即且直接向应急小组组长(毕晟)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书面报告。9.4应急预案措施9.4.1触电事故应急处理l 救援流程现场用电的一切电力问题应由电工负责检修,严禁其他工人随意操作,现场电力线路和设备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范,现场安全人员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若发生触电事故,现场人员应首先迅速拉闸断电,尽可能的立即切断总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绳子等非导电体移开电线或电器,以防再次触电。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在处理电击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而做相应的处理。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由电击而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及时通知有关现场负责人。l 注意事项在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 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要求心肺复苏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随便放弃。l 事故后处理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人。写出书面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伤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制订或修改有关用电安全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组织所有人进行事故教育。向全体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处理意见。9.4.2高空坠落事故处理l 事故危险源分析高空作业人员不按规程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容易造成高空坠落。高空作业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具未采取防坠落措施,容易造成高空落物。高空作业未正确使用电源和使用不合格的电动工具,容易造成触电和高空坠落。高空作业使用的脚手架未按要求搭设;容易造成高空坠落和坍塌。高空作业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时不符合规程要求,容易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夜间高空作业照明不充足,容易造成高空坠落和高空落物。l 救援流程所有高空作业要求系带安全带,并按规范做好临边、洞口安全防护工作,专职安全员必须每天在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第一发现人应高声呼喊,安全员立即赶到现场,并组织抢救伤员,立即打电话“120”给急救叫中心。同时通知救援组长,并落实人员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应急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协助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l 事故后处理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