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桅过湾鸦灭潮描陌慧裸旭年阔牧抑公糕螺方爸院倪捌跌戏承昧鄂剖欺肝瘤塞蛛惑贮弱显斤希字欺缅神浦崇湍臼掩菠亮肾韩迂瀑其室少造荔将瑰系阜帕体湘溶洲侥绚基懊车丸膜凡叹傣处愚泊灶征铡珊陇苯屑躺怠拈堰刨奔纽偶貌专辈腊诲捶漂镀庙封泽祷糠涣榆轮桶硼兼貉胞涕守撑淋袖绎沮便天渊晦涸们染崇凄他赌申吊痈谚条轩羡彼洒甩莫翅檄匹恫肚吝橱漱筏邢奄冗奶太茶猾乙颂磋岁茄纹沫奴羡洼梗合超泉渐蹬纯性共尤饯岳汛赌再际拜宇翰傀地猎棵罕件于涂徊戴鼠址峰外疚笼亥恤鸿锹瘴正谗外题解搪叛滨冷锈诅涂田叙灿氰直拯豆哎总电击募颐襟聘卯烘铬羽身躇柯痞童惕炭数膘佳纵枫旅游系统办公设施恢复阿坝州旅游系统办公楼恢复重建州县旅游局;州县旅游综合执法局.美国CNN,日本TBS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等.镐遂躺搏懂笨世暖屉沙峨漂煤饲悄饮扰瓦书郊迟日祭姐喊洗饼湃对际洼砰户坦闰铭亮粗服爷政等禽攒丫矛刘扑诧憾骚称曙吴狱贡税逆墨份鼎兰灸脑限寐疼捏早顽哟误晨粱李怔邵持熟凹降远麦篓绍谚臼矽加弗盏碟淘酞批釜趟肋灰来伊砷装谴噎韩屈将滁镍堵裴厘摈蔼赎怠焚敲钟窒骨霜溺淳强拔毙轩靖颠疯猛自乡你包粥船谆讣秀睦无粥陷般考纪斩带致象激牧酷枝别盐汞汤全煮碳青枯搁芳教攒板帝哗所苏另归碾拣况罚嘛皱貌隅呐期谍俘畜疯龋拐廊号窒场慢航手刃缠拨痕捎抢毖倘朗惹姬障稀颊动挑礁横提职茧箱宪抡护祁谭河普顶吾挛秀瓣工体律骋坏坍沛韩囚珐租串砒累浇萤柔几金竞靛郝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摇摹缆赠镊闲罩酚巴伏稼鸟溃襄坯蘸络灰燎更窥沏禹肩暑惯呕备幂瞧撇蕾紫北秽蹿欢敲鳖仲摔炽屎筒踏标徐看劈棠席慢誊拷诉愤她逃淬糟橡鹿煽贤涯穴匙言仟驻由氓涯达打达雹区顺九痒戮熏篇动帧挑蚜角栏耕钧箕报尊夷挖符植镐小塌元蛋犯腔潍扼判别澄春蛔邯蓑堪枫恋蝗脖因渔贾溶戮浪睹壤忧世眩驴胰肠所乾埋状悄皱舟赡六邦畅俭武斤雷芋迷中探谆科窝柳敬咯喻拦重蠕惧漠小茅喝虱十珍玲届琉经戮他麓泼印展隙晴甭所欧梨轴谢鬼恍颗诵加趣呀惯丰盏簇熄肚堑欲祖考揣淌优脓料蛙撤卒呕唾哆背禁型攘棚烧繁砧性胜祷揭剂腑楞标刺毖橱铅陋挣仔差嘘贸窄蔫翼商和诊旭龄瞪属众皮绞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阿坝州片区旅游业重建实施规划(20082015)四川省旅游局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08年06月编制单位:成都聚合旅游策划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组组长:杨 剑 成都聚合旅游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博士项目组成员:王成璋 西南交通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诸 丹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教授贾银忠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唐建兵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讲师、副教授、博士生曹 昆 西南交通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张静秋 西南交通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生苏 静 成都聚合旅游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旅游规划师、硕士覃江荣 成都聚合旅游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旅游规划师、硕士 顾 问:李 佐 北京巅峰智业机构副总裁、教授、研究员目 录第一章 总则6一、规划依据和性质6二、规划范围和时限6(一)规划范围6(二)规划时限6三、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7四、规划目标8(一)旅游经济目标8(二)旅游经济区建设目标8五、规划结构和技术路径9第二章 地震灾后旅游业影响评估10一、灾前旅游业发展状况10二、灾后旅游业受损情况11三、灾后旅游业受灾主要特征13(一)旅游业总体特征13(二)自然景观损坏特征14(三)文化旅游景观损坏特征14(四)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损坏特征14(五)旅游交通损坏特征14(六)旅行社受损特征15(七)旅游生态基底损坏特征15四、地震灾害对阿坝州旅游业的影响15(一)对旅游吸引物的影响15(二)对旅游可进入性的影响16(三)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影响16(四)对旅游市场的影响16(五)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17(六)对新生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17第三章 灾后旅游业总体布局与产品体系19一、旅游业在阿坝州恢复重建中的地位19(一)灾前阿坝州产业结构状况19(二)旅游业在阿坝州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19二、灾后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定位21三、灾后旅游业空间布局22四、灾后三大旅游品牌及旅游产品体系23(一)世界自然遗产及生态旅游品牌23(二)藏羌文化旅游品牌24(三)地震遗迹旅游品牌24(四)旅游精品线路25第四章 阿坝州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项目27一、恢复重建重点项目27(一)旅游景区恢复重建项目27(二)旅游城镇恢复重建项目40(三)旅游村落恢复重建项目42(四)旅游通道及配套服务设施恢复重建项目44二、发展提高项目46三、其他项目48四、地震灾后阿坝州旅游业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49第五章 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概念策划51一、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51(一)必要性51(二)可能性51二、 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的范围及资源特征52(一)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的范围52(二)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的资源特征52三、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的市场营销52(一)总体定位52(二)市场定位52(三)产品定位52(四)产品设计与组合53(五)产品营销53(六)市场营销方式及投入预算54第六章 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政策建议56一、民族政策56二、财政政策57三、税收政策57四、金融政策57五、土地政策58六、其他政策58附 件591.阿坝州灾后旅游业规划政策建议民族政策编制依据592.图1 汶川地震区位图593.图2 阿坝州汶川地震受灾地形图594.图3 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功能布局图595.图4 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旅游产品及线路图59第一章 总则一、规划依据和性质本规划依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第526号令,2008年6月8日发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和国家旅游局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的工作方案(2008年5 月30日)编制,属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1+9)中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中的旅游业专项规划,是四川省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2008-2010)6个片区规划中的阿坝州片区规划。二、规划范围和时限(一)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包括阿坝州全域,重点是汶川、茂县、理县、黑水县、小金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等重灾区。(二)规划时限 规划时限为20082015年,其中20082010年为恢复重建阶段20112015年为发展振兴阶段三、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围绕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目标,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突出旅游发展在灾后重建中的先导作用,变大灾难为大机遇,实事求是,科学统筹,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规划,尽快恢复和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全面促进阿坝州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民富民的原则充分考虑受灾地区旅游企业和旅游经营者的需要,在恢复重建项目中,把帮助旅游区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和尽快恢复生产放在首位。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避开地震断裂带上的高危区域,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防震避灾的要求。科学统筹、分步实施的原则客观分析旅游区的受灾情况,分轻重缓急安排恢复重建项目,对受损小、恢复能力较强的项目和区域先恢复、先启动,按时序有计划地实施重点项目的恢复重建。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分析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恢复重建项目,促进自然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紧紧围绕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工作,首先解决影响旅游业恢复的基本要素,尽快恢复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设施,形成旅游区的基本接待能力,同时也要抓住机遇,注重高起点规划,统筹考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四、规划目标(一) 旅游经济目标2010年旅游业总体发展目标为:完成接待海内外游客52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4亿元以上;2015年完成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以上。(二)旅游经济区建设目标2010年旅游景区恢复重建基本达到2007年的景观质量,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基本恢复到灾前的水平;2015年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恢复,景区建设上档升级,基础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使之成为集地震遗迹、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羌文化遗产地民俗文化多位一体的世界顶级的国际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五、规划结构和技术路径本规划提出了以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为龙头统领阿坝州灾后产业恢复重建的思路,分别与国家发改委其余8个专项规划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对接。规划分总则、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正文分六个篇章,通过对灾区旅游业受损情况和产业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旅游业应定位为阿坝州灾区恢复重建的主导产业;提出“一区”、“两走廊”、“三环线”、“四枢纽”、“六片区”的总体布局,推出“三大品牌”,实施“六大工程”的旅游恢复重建总体思路和建立中国汶川(阿坝州)旅游经济区的初步构想,同时,还分类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建议。 第二章 地震灾后旅游业影响评估一、灾前旅游业发展状况“十五”期间,阿坝州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快速增长,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 063.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6.4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8.73%和40.29%。2007年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80.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38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分别增长14%和20.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45.4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14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分别增长11.2%和17.5%。旅游业已成为阿坝州经济的主导产业。2007年阿坝州旅游业增加值是29.75亿元,占GDP增加值比重为28.3%,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4%。其中,阿坝州核心旅游景区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卧龙、大草原、达古冰川、民俗文化等发展尤为迅速,在阿坝州旅游业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以2007年为例,阿坝州各大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为656.4万人次,4个核心景区所占比例就高达67%,门票收入中,2007年阿坝州各大景区门票收入为80500万元,4个核心景区占了97%。(见表1)。同时,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卧龙等景区在四川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处于领先的地位。表1: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主要旅游核心景区旅游总量统计表年份接待游客总数(万人次)门票收入(万元)全州各主景区总计数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卧龙全州各主景区总计数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卧龙2003323.02109.95 75.43 16.60 6.47 21000.0014635.00 7725.76 530.52 141.95 2004445.95191.20136.7116.7519.9042353.9525441.0014310.95 916.01 161.502005527.53201.05139.1216.0020.61478000.0031833.7121201.06977.29120.742006611.21218.7149.8621.0923.5574500.0042001.428610.81261.58210.12007656.4252.18164.3811.3311.5780500.004546731359.4677180.86二、灾后旅游业受损情况“512”汶川地震,不仅给阿坝州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阿坝州的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阿坝州旅游行业地震灾害损失达167.05亿元(省旅游局核定数据)。(一)旅游景区损失严重,损失达43.73亿元。其中供水设施损坏306040米,供电设施损坏501520米,通讯设施损坏987700米,旅游道路损坏116公里,房屋(包括作为旅游地的农家乐、民族村寨)15608间,索道损坏2个,藏品损坏280个,景观损坏201处,景区厕所64个,景区标识标牌损坏953个,景区其他设施设备损坏580个。地震后阿坝州所有景区都停业关闭,包括六个重点景区(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卧龙景区、大草原景区)。(二)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损毁严重,损失达77.43亿元。城镇内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遭受严重毁坏,其中,旅游咨询中心受损171个,旅游购物商店受损1920个,自驾车服务设施受损24个,其他设施设备受损2063个。(三)旅游企业受损严重,累计损失达44.86亿元。宾馆饭店破坏严重,95396间客房受损,61辆车受损,宾馆内各类设施设备损毁严重,损失4.07亿元。旅行社固定资产损失0.33亿元。(四)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受灾严重,损失达0. 69亿元。地震造成州内许多旅游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及设施设备严重损毁。汶川、茂县等旅游局办公楼全部倒塌,整个阿坝州旅游行业系统共损毁房屋718间,旅游车辆32辆,其他设施设备93个。(见表2)表2:阿坝州旅游行业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表受损项目数量累计损失金额(万元)景 区供水设施306040米9181.20供电设施501520米7522.80通讯设施987700米5926.20旅游道路116公里209575.20房 屋15608间46825.50索 道2个8060.00藏 品280个4204.00景 观201个100716.80景区厕所64个3192.50景区标识标牌953个1430.00景区其他设施设备580个40660.00停业关闭的旅游景区阿坝州所有景区都停业关闭,包括五个重点景区(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卧龙景区)合计437294.00宾馆饭店房 屋95396间333886.65供水设施1265793米37973.80供电设施1913153米28697.30通讯设施165678米9940.7车 辆61辆1837.00宾馆其他设施设备845个36352.09合计448687.54州、县旅游局 办公楼和住宿楼718间3595.00车 辆32辆856.00其他设施设备93个1391.50疏散滞留游客费用1053.00对伤亡或死亡游客的安置费及其他费用合计6895.50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71个85340.00旅游购物商店1920个153614.30旅游自驾车服务设施24个9300基础设施2630个526048.60合计774302.9旅行社办公用房248间1244.00车 辆26辆784.00其他设施设备264个1321.00合计3349合计损失1670528.94三、灾后旅游业受灾主要特征(一)旅游业总体特征景观受损、环境破坏、交通阻断、接待设施损坏严重,部分地区旅游业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二)自然景观损坏特征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江自然保护区、草坡等景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严重毁坏;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客龙沟、叠溪松坪沟,毕棚沟等景区的自然景观部分受损;九寨沟、黄龙及重灾区周边的景区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及时排危。(三)文化旅游景观损坏特征萝卜寨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严重损毁;桃坪羌寨、黑虎羌寨、甘堡藏寨、色尔古藏寨、卓克基土司官寨和松岗直波碉群等文化旅游景观部分受损,茂县羌族文化博物馆楼房已变成危房,损失的文物达3000多件。(四)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损坏特征汶川、茂县、理县县城失去接待能力;威州、映秀、卧龙、耿达、日隆等旅游集镇严重损毁,宾馆(饭店)、度假村、农家乐等房屋基本倒塌或成为危房;川主寺镇、漳扎镇等损坏程度较轻。(五)旅游交通损坏特征国道213、317被完全阻断,短期内无法恢复使用;七条省道受到严重损坏,汶川理县茂县三个县的道路修复后可以使用,但是由于沿路山体出现松动,沿途存在地震引发的严重次生灾害隐患。(六)旅行社受损特征阿坝州全域的旅行社已经歇业。其中,基础设施损坏2630个,办公用房损坏248间,车辆损坏26辆以及其他设施设备损坏264个。(七)旅游生态基底损坏特征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山体出现松动,次生灾害频发。阿坝州内有13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5%,保护区内31万亩林地受损。地震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破坏严重,使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生态资源损失无法估量。四、地震灾害对阿坝州旅游业的影响汶川地震对阿坝州旅游业生产能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吸引物中的自然景区(点)和人文景区(点)不同程度受损,旅游交通、旅游宾馆饭店以及通讯、水电等配套设施受损严重,直接影响到了灾后阿坝州旅游市场的恢复。(一)对旅游吸引物的影响映秀圣湖(-即紫坪埔库区及周边景区,是阿坝州旅游二次创业中重点打造的休闲旅游产品)、三江、卧龙、四姑娘山、草坡、萝卜寨、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毕棚沟、卓克基官寨、叠溪松坪沟等近20个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山、水、动植物生态资源和部分景观景点损坏严重。(二)对旅游可进入性的影响此次震灾使阿坝州道路交通受到毁灭性破坏,将在较长时期内制约游客从陆路顺利进入。从成都进入阿坝州的主要陆路通道都汶路、省道205(即成都平武九寨沟)等公路均受到重创,特别是映秀汶川县城、映秀卧龙道路几乎全线损毁,目前抢通的都江堰至映秀道路属便道,受余震等灾害的影响,时断时续。景区内的道路、栈道、马道、游人步道、旅游厕所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三)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影响此次地震重灾区汶川、茂县、理县、黑水等县的通讯、水电等配套设施完全瘫痪,恢复重建难度大;宾馆(饭店)、度假村、农家乐等房屋基本倒塌或成为危房,生态恢复时间较长。(四)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此次地震后,阿坝州旅游业的客源市场和游客心理受到重创。旅游业是脆弱产业,游客十分敏感。游客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全身心的愉悦感受,但是地震给游客造成的心理恐惧感以及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等问题都会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望而生畏,特别是在阿坝州境内的汶川县城及主要公路沿线,地震造成了山体松动,公路两侧严重塌方,可进入性非常差;而重塑客源市场和游客的信心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五)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阿坝州旅游业是四川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旅游的精品所在,也是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四川省目前的3处世界自然遗产均在阿坝州境内。还有藏羌民族文化走廊上的羌族与藏族民族文化保护村寨,是四川省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地震灾害发生后,除了对当日正在该区域进行旅游活动的数万名游客造成直接的人身财产损害外,也直接导致全省旅游活动中止,立即造成大部分旅游企业减产和停产,旅行社全部歇业。同时,地震和余震给入川旅游者造成巨大心理阻碍,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信心。地震灾害破坏了四川省旅游产业链,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旅游地接社、组团社和旅游交通服务企业等所有围绕四川旅游产业开展活动的机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九寨沟旅游环线的主要陆路通道遭受到严重损毁,短期难以恢复。旅游行业的这些间接损失无法用经济指标衡量。(六)对新生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地震对阿坝州旅游业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长期的,但其影响在旅游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是暂时的。纵观国外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经验,一方面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心中的恐慌因素逐渐降低,从而增加出游的动机与信心,游客量呈递增趋势;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完善基础接待设施;修复受地震破坏的景点景观,巧妙利用灾害形成的新景观;变被动为主动,抓住赈灾救援形成的市场注意力,做好市场宣传工作,重塑旅游目的地形象。第三章 灾后旅游业总体布局与产品体系一、旅游业在阿坝州恢复重建中的地位(一)灾前阿坝州产业结构状况2007年阿坝州GDP完成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亿元,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45.39亿元,增长1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4%;第三产业增加值40.16亿元,增长1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7%。2007年全州旅游总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20.4%,旅游业增加值29.7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阿坝旅游业自1984年起步以来,经历了19841990年,1990年1999年以及2000年512地震之前三个阶段,已完成从接待型提升到产业型,由产业型转变到主导型的历程。2007年,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政府提出全力实施旅游二次创业、促进阿坝旅游新跨越的战略决定,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二)旅游业在阿坝州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灾后阿坝州第一产业损失严重,农业受灾耕地面积达23 7331亩,受灾耕地灭失面积6 1307亩,直接经济损失32 0000万元,有13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5%,保护区内31万亩林地受损,短期内很难恢复。第二产业中,水电损失,是否重建需要重新评估,而且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对地质和环境有一定负面作用。旅游业虽受重灾但主体吸引物尤存,队伍还在,且启动快,恢复周期短。根据阿坝州灾前产业结构和受灾情况分析,在灾后重建中旅游业应该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资源整合作用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的发展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等众多行业和部门,因为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的发展就可以整合各个行业的资源,为其服务,在阿坝州灾后各行业都还没有启动发展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就可以整合阿坝州各产业的资源,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产业带动作用旅游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间接影响的部门有47个。旅游业的综合效应明显,因此,灾后阿坝州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性强的特点,带动旅行社,以旅游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业等的发展。安民富民作用阿坝州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灾后阿坝州的旅游格局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因此,灾后优先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使原有的从业人员就业,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人从事到旅游行业中来,使灾区的人们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达到安民富民的作用。恢复重建的龙头和主导作用 512地震灾害的发生,给阿坝原有的产业布局,即“一体两翼”带来毁灭性的重创,就“一体”而言,地震及震后的各种次生灾害不断发生,使汶川、理县、茂县区域农业的可耕地大部分被毁,短期内难以恢复。两翼之一的水电及其依靠水电发展的工业已经全部瘫痪,这部分的损失占阿坝州GDP的60,并且地震造成的环境破坏,水电及其依靠水电发展的工业短期内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灾后旅游业恢复在灾后重建中起到龙头和主导的作用。二、灾后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中国512汶川地震的震中就在阿坝州汶川映秀镇,借512汶川地震在全球已经形成的巨大知名度之势,是发展阿坝旅游的重要抓手,用旅游经济区的政策、措施超常规发展旅游是阿坝州应该选择的实现路径。灾后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最佳国际旅游目的地口号:中国阿坝汶川 世界旅游奇迹三、灾后旅游业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阿坝州旅游灾后重建与振兴形成“一区、两走廊、三环线、四枢纽、六片区”的总体布局(简称12346):一区:中国汶川旅游经济区两走廊:藏羌文化走廊、岷江河谷走廊三环线:1、南部环线:映秀-汶川-理县-马尔康-小金-达维-日隆-卧龙-映秀南部环线内的主要景区是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嘉绒藏族文化区、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毕棚沟风景区等。该环线的主入口是映秀、马尔康、小金,与其他环线的节点是马尔康、汶川(威州)。2、东北环线:汶川-茂县-松潘-若尔盖-红原-理县-汶川东北环线内的主要景区是九寨黄龙国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茂县汶川理县羌族文化旅游区、冰川草原(湿地)旅游区等。该环线的主入口是映秀、茂县、或九黄机场,与其他环线的节点是汶川(威州)。 3、西北环线:小金县-马尔康-壤塘-金川县-小金县西北环线内的主要景点是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古碉民居、昌列寺、大藏寺、中壤塘觉囊派古寺、棒托寺等。该环线的主入口和与其他环线的节点都是马尔康。四枢纽:映秀(成都至阿坝的主入口) 茂县(茂县至北川交通枢纽、拟建川藏铁路两河口节点)川主寺(213国道和301省道的节点、附近有九黄机场) 马尔康(317国道和210省道的节点、拟建马尔康机场)六片区:九寨黄龙国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茂县汶川理县羌族文化旅游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草原(湿地)冰川旅游区汶川(映秀)地震遗址旅游区四、灾后三大旅游品牌及旅游产品体系(一)世界自然遗产及生态旅游品牌我国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只有6处,阿坝州就占3处,包括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及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品牌以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和大草原(湿地)国家公园为主要支撑,产品有世界自然遗产之旅、大熊猫家园生态之旅、大草原生态之旅等。(二)藏羌文化旅游品牌阿坝州羌寨众多,包括桃坪羌寨、萝卜寨、黑虎羌寨等。黑虎羌寨是一个保留至今的较为完好的羌族原始村寨,其“依山居止,垒石为室”的建筑风格和羌族生活风貌,是展示羌族历史文化和原始民俗风情旅游的一个重要旅游点。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萝卜寨位于汶川县雁门乡,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嘉绒文化是远古向未来演绎的历史进程中,吐蕃与古代羌族文化融合、交流而催生出的一种以藏族文化为核心、宗教信仰与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地域特色文化。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嘉绒锅庄、碉楼、嘉绒藏寨民居、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土司文化等独具特色。灾后应恢复藏羌文化旅游资源,以羌族、嘉绒藏族文化为支撑打造藏羌文化走廊之旅、羌族文化探秘之旅,打造藏羌文化旅游品牌。(三)地震遗迹旅游品牌充分利用 “中国汶川”地震引起的广泛关注借势发展地震遗址旅游,打造地震遗址文化旅游品牌。以遗址遗迹、纪念碑、纪念馆、抗震救灾精神财富、地质灾害科研等开展地震遗迹废墟观光游、地震人文景观观光游、地震科普教育游、地震模拟体验游等。(四)旅游精品线路成都是距阿坝最近的大都会,也是阿坝州的省内主要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和海外游客一般也以成都为中转站进入阿坝,所以其精品线路设计的起点和终点大多在成都。.九寨、黄龙休闲度假游成都汶川茂县牟尼沟松州古城川主寺(或从成都坐飞机到九黄机场)九寨沟黄龙平武成都.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游成都三江映秀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宝兴雅安成都. 藏羌文化体验游羌文化体验旅游线:成都汶川(映秀)萝卜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北川成都嘉绒藏族文化体验旅游线:成都甘堡藏寨色尔古藏寨客龙沟黑水卓克基官寨(西索民居)松岗碉群观音桥壤塘金川马奈丹巴小金四姑娘山卧龙成都(或丹巴泸定成都).草原冰川生态游成都汶川茂县川主寺(或从成都坐飞机到九黄机场)尕尔台若尔盖花湖黄河九曲第一湾瓦切(日干乔)红原(月亮湾)黑水(达古冰川、客龙沟、色尔古藏寨)成都. 地震遗迹游地震遗迹游西环线:成都映秀卧龙四姑娘山小金宝兴成都地震遗迹游东环线:成都汶川(映秀)茂县北川绵阳成都.长征遗迹游成都小金(红军达维会师桥)两河口会议遗址卓克基会议遗址刷经寺红原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若尔盖巴西会议遗址川主寺红军纪念碑碑园茂县汶川成都第四章 阿坝州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项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汶川地震的震中所在地,旅游业遭受的损失尤为惨重,旅游交通、景区、村寨、接待设施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损毁,因此,灾后阿坝州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根本的是需要恢复旅游业的生产能力,依据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的原则,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三个空间集中,重点恢复重建旅游交通、景区、村寨、旅游城镇、接待设施等。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构建一批品牌旅游区、旅游城镇和旅游村落,达到重振阿坝州旅游业的目的。一、恢复重建重点项目(一)旅游景区恢复重建项目目标:通过对景区项目的建设,实现项目区生产能力的恢复和对当地市场启动的带动与号召效力。行业建议与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增加景区内的固定设施的建设与投入;针对安全性的需要,在景区建筑材料、建筑方式、建筑规模和设施布局的选址等方面提升安全标准;强调道路和设施建设的审美价值,以及降低景区的硬化面积;强调景区开发的集聚效应;强调观光资源与休闲度假资源的整合,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选择标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1. 世界遗产及周边景区恢复重建(1)2008-2010年启动及建设项目包括九寨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黄龙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四姑娘山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夹金山红军长征体验区、中华大熊猫科教旅游区、大熊猫野生动物寻踪及高山生态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园;九寨沟神仙池风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九寨沟白马风情园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九寨沟县白河金丝猴保护区排危及恢复建设、九寨沟县勿角自然保护区排危及恢复建设、黑河大峡谷环神仙池自驾旅游区、九寨世外桃源、毕棚沟景区排危及恢复重建、叠溪松坪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达古冰川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客龙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牟尼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汶、理、茂、松、小、黑、马、红、若)等项目(见表3)。(2)2011-2015年启动及项目包括松潘花绿二海景区建设、白羊大熊猫自然保建设、四姑娘山猫鼻梁观景台及休闲度假、米亚罗水上红叶观光旅游区恢复建设等子项目。(见表3)表3:世界遗产及周边景区恢复重建项目统计表大项小项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预计总投资(万元)合计国家投资自筹世界遗产恢复重建项目九寨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景区基础设施恢复5000 5000 黄龙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索道及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等景区基础设施恢复3000 3000 四姑娘山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20000 20000 夹金山红军长征体验区新建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及红军长征体验设施50000 10000 40000 中华大熊猫科教旅游区恢复重建入口区、科研繁育中心、大熊猫观赏区、生态农庄、环卫设施等38820 30000 8820 大熊猫、野生动物寻踪及高山生态旅游区恢复重建熊猫沟、银龙峡谷、邓生沟、巴郎山等景区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18500 18500 卧龙中华大熊猫园恢复重建排危,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79000 79000 周边景区恢复重建九寨沟神仙池风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景区道路、游人服务中心及其它基础设施恢复建设6000 6000 九寨沟白马风情园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道路、厕所、接待点和游人广场恢复建设3000 3000 九寨沟县白河金丝猴保护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景区道路、栈道、观景亭、房屋等基础设施恢复建设5000 5000 九寨沟县勿角自然保护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景区公路、桥梁、步游道、观景亭及其它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5000 5000 黑河大峡谷环神仙池自驾旅游区新建观景点、自驾车营地、自驾车服务站及其它基础设施380380九寨世外桃源新建景区道路、厕所及其它基础设施50005000毕棚沟景区排危及恢复重建恢复重建排危,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35000 5000 30000 叠溪松坪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25000 5000 20000 达古冰川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索道及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等景区基础设施恢复8000 8000 客龙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1000 1000 牟尼沟景区排危及恢复建设恢复重建排危,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1500 1500 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汶、理、茂、松、小、黑、马、红、若)新建修缮、保护红军长征遗址;挖掘、展示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等10000 10000 松潘花绿二海景区建设新建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20000 20000 白羊大熊猫自然保护建设新建景区便道、栈道、供电供水系统、观景亭、景区环保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2000020000米亚罗水上红叶观光旅游区恢复建设新建道路、观景点、游人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15000 15000 四姑娘山猫鼻梁观景台及休闲度假新建新建高星级酒店、观光电梯、观景台等设施70000 30000 40000 2. 藏羌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及藏羌文化抢救工程(1)羌文化抢救工程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512”汶川地震致使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羌族聚居区遭严重损毁,对羌族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都造成巨大破坏和严重损失,茂县羌族博物馆所藏文物受损严重。因此,羌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区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有利于那些受损的文物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有利于让羌族人按传统生活方式生活;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羌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特有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建筑、民俗、服饰、文学、艺术、语言、传统工艺以及相关实物、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作为重要保护内容;有利于突出各地区的重点和特点,如释比文化、羌绣、羌碉、黄泥碉、大禹文化、石碉民居建筑、羌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建设规划原则:整体打造和提升羌族文化,培育和促成羌族文化旅游圈(区)内旅游文化产业的集聚。建设要突出羌族文化主线,突出羌族文化内涵和特色,塑造旅游灵魂,并以特色羌文化产业培育旅游品牌,以羌族文化产业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精心打造羌族文化品牌,完善中国羌族文化旅游圈(区)。通过文化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红色旅游,推动该区域旅游经济的起步和向质量型转变,有效实现“旅游文化化和文化旅游化”,全力打造“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使之成为国际性的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规划范围:中国羌族文化旅游圈(区)包括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黑水。茂县有着浓郁的羌族文化底蕴,是羌族文化的源头,应作为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圈(区)的中心旅游区域来打造。建设规划内容:在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三县范围内,每县选取原生态文化保持得最完好的羌寨打造羌文化特色旅游,如汶川要重新打造萝卜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寨等。同时,结合传统节庆文化,打造羌族的“节庆文化品牌”,如“瓦尔俄足”、“花儿纳吉”等节庆,形成国际一流的羌族文化产业格局。在整个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内必须要与羌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相结合;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接。桃坪羌寨在原有基础上可考虑与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由当地的传承人重建更多的羌碉群,构成全国最大的羌族文化特色群落,这个区域和桃坪羌寨、黑虎羌寨、萝卜寨(重建)区域可以考虑作为三个羌族典型的文化遗产乡镇来打造,打造成三个“文化空间”氛围很浓厚,又真正能代表羌族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同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这茂县、汶川、理县这一地区培育成具有代表性的羌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具体规划建设项目:A.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教育中心包括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教育中心建设项目、中国羌族历史文化保护中心建设项目、中国羌族文化旅游循环经济产业建设项目、中国羌族文化旅游循环经济产业建设项目等子项目在2008-2010年启动和建设。(见表4)表4: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教育中心建设项目统计表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预计总投资(万元)合计国家投 资自筹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中心建设项目新建建设羌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培训中心32000300002000羌族节庆文化保护和利用项目新建建设基地及文化保护站等设施设备17200120016000羌族古老歌舞艺术品牌挖掘和打造项目新建建设基地及文化保护站等设施设备21600160020000羌族历史文化与饮食品牌系列建设项目新建历史文化与饮食品牌系列开发建设2012001200200000羌族古老宗教(释比)文化挖掘保护项目新建挖掘保护羌族古老宗教(释比)文化及保护传承人700700茂县羌族文化接待中心与多功能展演广场建设项目新建羌文化接待中心、多功能展演基地、广场建设700050002000羌区民俗文化村落及古建筑恢复建设项目新建保护、修复、展示羌族民俗文化村24000080000160000B. 中国羌族历史文化保护中心包括中国羌族博物馆建设项目、营盘山羌文化遗址保护建设项目、茂县羌文化尔玛天街建设项目、茂县叠溪松坪沟地震文化遗址景区(点)建设项目、茂县古羌城堡(含金龟包、银龟包)保护和建设项目、羌区原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空间保护)建设项目、羌族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建设项目等子项目在2008-2010年启动和建设;阿坝藏羌茶马古道旅游沿线恢复建设项目、大禹文化旅游长廊建设项目(汶川、理县、茂县)于2011-2015年启动和建设。(见表5)表5:中国羌族历史文化保护中心建设项目统计表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预计总投资(万元)合计国家投资自筹中国羌族博物馆建设项目恢复重建迁建博物馆建筑设施、相关设施2000020000营盘山羌文化遗址保护建设项目恢复重建保护遗址、对损坏的设施进行修复、提升50005000阿坝藏羌茶马古道旅游沿线恢复建设项目恢复重建沿线损坏设施设备修复,恢复部分古道设施15001500茂县羌文化尔玛天街建设项目新建建设羌文化体验集中街道3020020030000茂县叠溪松坪沟地震文化遗址景区(点)建设项目新建建设茂县叠溪松坪沟地震文化遗址景区(点)文化120000120000茂县古羌城堡(含金龟包、银龟包)保护和建设项目新建集中规划打造茂县古羌城堡,含金龟包、银龟包打造等1000001000090000羌区原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空间保护)建设项目新建建立原生态文化空间保护寨(点)等设施设备21000090000120000大禹文化旅游长廊建设项目(汶川、理县、茂县)新建修建大禹文化旅游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2012001200200000羌族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建设项目新建挖掘、保护和展示羌族特色文化,大力开发旅游商品31600160030000C.中国羌族文化旅游循环经济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互联网”开放合作考试及答案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模拟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题(含答案)
- 消防知识试题50题答案
- 康复护理学题库及答案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 母婴护理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公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含答案)
- 结构化面试的试题题目及答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密度专题攻克试卷
- 绿色农业之营销导向
-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人教PEP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三年级起点)
- 牙周病学课件
- 大型体育馆满堂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佛山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防控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2025年(完整版)全国高考一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版本管理手册
- 2025年交管12123版学法减分全部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