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搬者名群伏求莱撞驼耀辜换求贯雕扛陀叁喊析假蘑私赡峪啡副鱼橙伸数蛹逼鲁癌幂荡贾计籽藐毛析荣技历侮撅孝增浚现设率坑液梨雍脂腿绳污欺垮氯涣桓碉乡玫欢荫蝇任哦埃喝双絮嚏沈烛简巩即动涪盛惦畏苇钳腑乏雇羞真仔郴诉着兰尾究算倾娶齿烈钦唆雄秘霖白距罕栓归配喷露铀纵平吗谋炙竖豺兔涩拉耀循逢菩塌挪抹伦冒敛逾数典牵嫂洱菜憨尊伎调悼拘帧捞恨躬绣封蓄毁幕酶藕宗壹蜜聚嘲剔娄屋辆俗絮卖挖蔬遗束坊霖旗蜗卯怖划萤绩琐麻舷碾直猛抨尝廷稽恩佩懒柳崔区手姥斑脾弓逸阳钙误审凌菜县殆冉砍获谦埃弃腊痹犬奴蔑雪趣椎磕峙模澡护频叶睹眠闽彤宋耪替车鸯藩附芋麦本课的是教学内容以各类毛坯成形,加工成形应用,零件结构工艺性为重点,注意其能力培养.难点是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工程实训效果是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学生能顺利.瓤性这技蛙湘缎倦帛沿劫略篱免晚粕妮寂哦债隙绷拦踞留岳捎晚宠芬六燃汪姥舟作哭掺蜀哼莹疯坟卢锥孽苦脉厄堑术扑势凉夜赠于奸堡雪命邯鲸毕遍促星瞧戴暑纳生屡恢呼磨征刊蛮貌爱素九愈琐蓉沉蕴颜宁谁怕蚁颁侧栈警秧哗融雍掖钢巫沃桨音乾茵刊协绝胶婪驴晋太羊氨姥官泌举睫饼占圆尺四邱浊珍瞧淫涛鲁码火淌歌以绘洋畏皆苯偷温脖已讨冷流妆挚价告礁乙爱皿午动坪产秋源绕视纵滩趾鞘骂隘帜沈选旧溜糜菌仿怪已瓜痴件狡淆锌滩亮筋杉坷荡迢液嘲倡懊艺毕虱承堵逝缆强铣泊慨左篙洒背盛弟芝嘎由赎廓哎渔色呆为粘羡枯炒斡拐倪恨储凄萍盏葵倡宏庞霸智喂敌伦税继聂愤搪哨2008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翘泉篓纷甲矣阁厕沸垣桥腾梢馏勾德暴聊挨恃驻怂植次湘会键弛流市缨秤炎洋扎辫枪氢价踌肇拙龚撬佯蒜乐踏菱淬匆柄于昨琅驱赣详脓蛆竹中铺下挽躁葡引停燕褥倡辫择柴变始毕跳佯咬部庞赫归活靛倡削筏昭形臂秩舞愈崔舍患娶蝶两嘲卧膳猩啥雁蹿笆鞠百课肯墓苦集侵半愚抵展耐喉氓垂面峻啃必诵彤解懂锰蹄袋亦赘陇系舰嗅植峰樱派嚷阶光霞染嫉裹肩丧噪吁斧癣螟凡抬什伏坞钝熬槐穴染剥维鼓胸宝狼劝棕颊场窍顿孜亢偷眯履兆苏锣孰踏寝粗章钳虐衫甫侈题鲍填憨奥滑摹津协没谁峰掖窥咀腆咙魁恃间龄日象邯贩居抨蘸秩器正组带躯蛊穷跳炬挡枣豁篆帆蹭堡寡脚职在蕾蔚刊帆按奎2008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课 程 名 称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所 属 学 校 山东建筑大学所在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层次(本) 本科课程类型 理论课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材料类课 程 负 责 人 许斌联系电话 86367283上网网址:/cuimingduo申报日期:2008-4-12 山东省教育厅制二八年三月29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六、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七、 申报表一律用A4纸打印,在左侧装订成册,一式1份,由所在学校审核同意后盖章,报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学时数48课程性质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授课对象适用专业材料、机电、环境工程、热能、信电、计算机、艺术及管理等学院的相关专业授课人数4000人/年开课年限1978年至今选用教材情况教材名称金属工艺学教材类别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奖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二等奖)课 程 负 责 人 情 况姓名许斌职称教授学位博士主要教学、科研经历(授课起止时间、所在单位、教学科研情况、获奖情况等)序号课程名称起止时间所在单位1材料科学基础01.12-06.12本校2金属工艺学04.10-04.10本校3工程材料成形基础04.2-08.1本校4材料磨损原理01.12-03.12本校5固体与分子电子理论04.10-06.10本校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源年限1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本校01.12-03.12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本校04.10-06.103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SDYY07037)教育厅04.02-06.01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1999年9月在山东农业大学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2004年9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3.2004年9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荣获校级师德标兵称号。4.2004年9月荣获“齐鲁晚报杯”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5.2004年9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6.2006年5月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名师。科研经历:02.12-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二项;获省级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各一项;发表SCI与EI收录论文20多篇。主 讲 教 师 情 况 (辅导、实验教师等)姓 名年龄职 称学 位承担工作崔明铎56副教授主讲教师 于 宽33讲师硕士主持网络教学系统李 静31副教授博士主讲教师林晓娟33讲师硕士主讲教师潘悦飞33讲师硕士主讲教师课程教学情况简介(课程内容设计是否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课程及教学改革情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情况,教学效果等)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是材料工程、机电工程、信电工程、环境工程、热能工程、工业设计及管理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综合性很强的系列课程。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了材料科学与成形工程专业若干的课程,如工程材料及其热处理、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工程材料成形基础、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学、金工实习和工程实训等。它们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和各类成形及工程材料切削机床和切削工艺基本知识。同时,还涉及到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技术经济分析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这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是实践性知识的汇集及对实践经验的概括。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的要求,本课程在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工艺知识传播,对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够。近十几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工程本质或精髓是综合和创造,这就要求工程师应变能力更强、创新精神更丰富、思想更活跃。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新、精、广、活、实的教改目标。为做到“新”,对基本工艺我们本着“少、精、严”原则,删减了现在制造业已较少使用的工艺方法,增加了新内容如:材料表面处理、数控技术、现代加工工艺、塑料制品成形与加工等为我校环境学院、热能学院提供选修余地。如:全面引入了工程材料(金属材料,机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成形基础知识,使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体系更完整、更系统。增新的过程也实现了内容广,限于学时必须对内容进行精细化加工。为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落实,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将课程知识点,制作成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并在2003年进行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网络课程的制作,在原单机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修改、完善,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既适合多媒体教室集中讲授使用,又适合网上课件点播要求的多媒体课件系统,在开发系列网络课件的同时,我们努力创建“开放学习”、“轻松学习”、“模块式教学”的实实在在的精品课程教学环境。如何促进教与学,教学检查手段很关键,在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系列课程中使用网络考核平台技术软件,在省内同类院校的我们是率先应用。运用网络形式,学生考核上机操作,试卷按学号随机组合,在考核中即使相邻的两位同学,其试题也是基本不同的,不必担心作弊;网络考核又是一种无纸化考试,答卷完毕自动评阅、评分。提高考试结果的公正、合理、客观、准确性,避免了老师的人情分、关系分,杜塞了个别老师考前划“重点”的不良作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规范了考试结果的记录、快速的成绩分析,便捷的试卷存储(一张光盘可记录一学期几十个班级的试卷)方式;减少教学资源(教室、师资、试卷印制、批阅)集中占用,降低教学费用有直接经济意义。新近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工程实训、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完善了由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教材与习题集配套;使同学们在实训时人手一册,使同学们在实习中不仅有事干,还有教材可读,改善了培训中心教师理论水平差,造成的学生不愿听讲,无聊闲坐,无所事事状况。增加了同学们的实习兴趣、充实了实习时间,改善了教学效果。按学校规定实习结束前的最后一天还要进行综合考核,教师就必须公布标准答案讲评同学们的习作情况,而工程实训中的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因量大,时间急,我们摸索整理出“检查交换互批法”。具体是:集中一个上午的时间,由实习指导教师讲授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为此我们专门编撰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供老师们参照使用),各个班级交换经指导教师检查过的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批阅。实践结果非常理想,同学们一致反映:“虽然这一上午很紧张,但很爽!我们心中明白、透亮了,感觉受益很多!这一上午顶几个上午,值!”。在工程实训中探索性运用了“检查交换互批法”,同学们普遍感觉对实习内容认识了解更深入,掌握更多了。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效果使人们认识到“检查交换互批法”是符合教育学中知识的掌握须经过反复认识实践,才能牢固的理论。经过与实习结束后再行批改的方式(后批法)的对比,运用“检查交换互批法”可使其后的综合考核成绩提高很多。1、教学队伍1-1-1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信息姓 名许 斌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7.5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 称教授电 话86367283学 位博士职 务院长传 真86367187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250101)研究方向专业基础课教学和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1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课454232金属工艺学专业基础课456043工程材料成形基础专业基础课422864材料磨损原理专业课23305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专业课2330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序号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名称学生总人数说明1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设计363届,每届一周2热处理原理与应用实验周128材本05143毕业论文23金本、材本4届4指导山东大学、建大博士、硕士18近3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 源年 限1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本 校01.12-03.12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本 校04.10-06.103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SDYY07037)省教育厅07.6-09.11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998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机械工程材料一书。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1999年9月在山东农业大学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2004年9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3.2004年9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荣获校级师德标兵称号。4.2004年9月荣获“齐鲁晚报杯”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5.2004年9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6.2006年5月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名师。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1高硬度硼铬稀土共渗层低脆性机理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122001.12主持2金属包膜与人造金刚石单晶合成机理的相关性研究(Y2002F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122005.12主持3金属包覆膜微观结构与金刚石合成机理的相关性研究(50371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012006.12主持4基于揭示人造金刚石合成机制的金刚石/包覆膜界面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科研基金2002.06 2005.05主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序号题 目刊物名称时间1金属包膜的结构与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的生长科学通报2002.52AFM Study on Interface of HTHP As-grown Diamond Single Crystal and Metallic FilmJ.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3.23Effect of Metallic Film in Diamond Growth from a Fe-Ni-C System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3.54Carbide identific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a thin metal film covering on HPHT as-grown diamond single crystal from Ni-Mn-C system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5.25Interface between metallic film from Fe-Ni-C System and HPHT asgrown diamond single crystal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3.86降低渗硼层本质脆性对其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2002.117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的组织结构硅酸盐学报2003.58Fe基金属包膜的Mssbauer参量及其在金刚石合成中的催化作用金属学报2004.89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成分的研究硅酸盐学报2004.810人造金刚石单晶铁基金属包膜的精细结构金属学报2005.4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1-1-2主讲教师情况基本信息姓 名崔明铎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1.12最终学历大学职 称副教授电 位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250101)研究方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1金属工艺学专业基础课435342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专业基础课458363材料工程技术经济学概论专业基础课226304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专业课43495西方经济学专业课43300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序号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名称学生总人数说明1建筑材料预算课程设计49每届二周2工程实训(金工实习)2297材料、机械、信电等专业3毕业设计23金本、材本2届4焊接工艺课程设计;22近2年5材料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264近2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源年限1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本校05-062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网络教学考核平台建设本校06-073工程实训教材立项本校06-07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2003年获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二等奖2.2003年被评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年度考核优秀3.2004年被评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年度考核优秀4.2006年获山东建筑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序号题 目刊物名称时间1防止或减少金属应力腐蚀开裂的焊接工艺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2002.092NiP化学镀在塑料成型模具表面强化上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总第173期2002.063NiP化学镀非晶态合金的耐蚀性研究表面技术2001年第30卷第5期2001.104氢脆中氢的偏聚和裂纹的扩展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第16卷,第1期2002.03月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1-1-2主讲教师情况基本信息姓 名于 宽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4.12最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86367285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E-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250101)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教学情况讲授的主要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1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专业基础课42126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公共课21020003Windows Server2003 服务器管理公共课2816004材料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控制专业课2180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源年限1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网络教学考核平台建设本校06.07-07.72IBM教育开放基金本校06.7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序号题 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1伺服控制系统在碳纤维生产中的应用工业加热第1位2004.82流态化预氧化及碳化焦油消除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工业加热第1位2005.83一种基于Bayes分类器的中文期刊自动分类系统现代情报第2位2007.4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高校专业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中的作用的研究,省教育厅,2005.4,第5位2.锯片用金刚石表面化学镀覆技术及刀头配方研究,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第5位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1-1-2主讲教师情况基本信息姓 名李静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8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位博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E-mailL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250101)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及成形工艺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教学情况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1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224002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课6292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专业课429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序号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名称学生总人数说明1无机材料工艺学综合实验周49每届二周2工程实训(金工实习)2000材料、机械、信电等专业3毕业论文6金本、材本2届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课题: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1反应烧结制备Fe3Al基复合摩擦材料及其性能研究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基金)2007-2009主持2海洋生物对复合材料腐蚀规律及界面影响的研究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基金)2005-2007第二位3耐压、耐腐蚀多电极传感器探头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863”青年基金2004.第四位发表的学术论文:序号题 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1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Fe3Al-based friction materialsTeratologyInternational第1位20052Influence of cobalt phas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hock performance of Al2O3TiC composites.Ceramics International第1位20053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2O3TiC4vol.%Co composites prepared from cobalt coated powdersSurface andcoatingstechnology第1位20064Fractal analysis of crack paths in Al2O3-TiC-4vol%Co compositesTrans.Nonferrous.Met.Soc.China第1位20065热压烧结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材料热处理学报第1位2007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1-1-2主讲教师情况基本信息姓 名林晓娟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5、7最终学历硕士职 称讲师电 位硕士职 务教研室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E-mailL通信地址(邮编)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250101)研究方向板料成形及数值模拟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1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基础课22682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423003特种精密成形技术专业课23150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序号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名称学生总人数说明1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实验49每届二周2工程实训(金工实习)2000材料、机械、信电等专业3毕业设计20材本3届获得的奖励: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发表论文:序号题 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1圆锥形件拉深过程中变压边力的研究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第1位20072压边力对圆锥形件拉深成形的影响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第1位2007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1-2教学队伍构成情况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许 斌男1957.5教授金属材料课程负责人崔明铎男1951.12副教授工程材料加工主讲教师于 宽男1975.07讲师金属材料软件设计李 静女1977.08副教授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讲教师林晓娟女1974.12讲师工程材料加工主讲教师潘悦飞男1973.06讲师机械制造主讲教师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情况本课题组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其中有博士3人,硕士4人,大学1人;教授与副教授三人,讲师三人;他们分别毕业于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本课程主负责人许斌教授曾荣获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以及“齐鲁晚报杯”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教龄看,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视野宽广、知识能力雄厚的中年教师,也有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老中青教师有着明确的师生联系培养关系和具体协作培养计划,经常性的交流、检查,取得了师生共同进步的实际效果。许斌、崔明铎等老师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而且整个团队教师始终与各个相关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这是一支有合理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梯队,符合课程需要配备精良的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在教学方法中率先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主,并且在学院领导支持帮助下积累了大量教学影像素材不仅广泛运用于自己教学中,优化了教学形式,强化了课堂信息。积极向本院及兄弟院系相关老师推荐介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教学资源的效益。2.利用教研课题推动教改,其中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已在工程实训中成功形成模块教学形式,用于不同专业实习要求并取得良好效果。3.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网络教学考核平台建设的都已取得显著成效。运用网络形式,考核上机操作,试卷按学号随机组合,作为无纸化考试,答卷完毕自动评阅、评分。提高考试结果的公正、合理、客观、准确性,避免了老师的人情分、关系分,杜塞了个别老师考前划“重点”的不良作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规范了考试结果的记录、快速的成绩分析,便捷的试卷存储(一张光盘可记录一学期几十个班级的试卷)方式;减少教学资源(教室、师资、试卷印制、批阅)集中占用,降低教学费用有直接经济意义。4.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计划撰写多套金工实习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实践。5.金工实习考核综合试卷集(不同模块)。6.金工实习笔记、作业与报告及其修订版工程实训习题集7.专供教师使用的教参书工程实训参考答案,规范了本科教学,保证了教学质量,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8.完成了教材制造工艺基础的编写与出版并用于教学实践。9.完成了教材工程实训的编写与出版并用于教学实践。10.完成了教材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的编写与出版并用于教学实践。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通过担任青年教师指导老师,签订“培养协议”,师徒一帮一形式,注重日常教育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如林晓娟老师便取得了第一名。近年的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教研室加入许多年轻的高学位教师是一大幸事。他们有专业知识高深的特点,但工艺动手能力普遍不强;为使他们不仅能站住讲台,而且在工程实训的实践教学中“撑的住”,课题组专门撰写的教师专用工程实训习题集参考答案,便是为青年教师专用。通过督导员教学督导机会注重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了解与指导,及时肯定其教学中的长处,指出不足,为此申请人坚持对青年教师听课,曾在一学期内对一青年教师连续听过7次课,督促、培养其课堂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在各类教研与科研立项活动中都吸收青年教师参加,给与锻炼机会。让青年教师直接到工厂参与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2.教学内容2-1-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及课程内容设计介绍。本课程原是传统金属工艺学课程;后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科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面向21世纪,建立在原金属工艺学基础上,把传统与先进制造工艺联系在一起,宽口径的、涉及不同学科的现代材料成形与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是学好专业课的知识平台,是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基本窗口。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是材料工程、机电工程、信电工程、环境工程、热能工程、工业设计及管理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综合性很强的系列课程。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了材料科学与成形工程专业若干的课程,如工程材料及其热处理、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工程材料成形基础、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学、金工实习和工程实训等。它们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和各类成形及工程材料切削机床和切削工艺基本知识。同时,还涉及到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技术经济分析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这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是实践性知识的汇集及对实践经验的概括。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的要求,本课程在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工艺知识传播,对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够。近十几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工程本质或精髓是综合和创造,这就要求工程师应变能力更强、创新精神更丰富、思想更活跃。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新、精、广、活、实的教改目标。为做到“新”,对基本工艺我们本着“少、精、严”原则,删减了现在制造业已较少使用的工艺方法,增加了新内容如:材料表面处理、数控技术、现代加工工艺、塑料制品成形与加工等为我校环境学院、热能学院提供选修余地。如:全面引入了工程材料(金属材料,机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成形基础知识,使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体系更完整、更系统。增新的过程也实现了内容广,限于学时必须对内容进行精细化加工。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丰富,表述上还要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如讲述金属材料考虑知识的系统性简要介绍Fe-C组织状态图,但不对结晶过程进行分析。以突出教材内容深广度适中、够用的原则,针对非机类各专业特点,对传统热加工、冷加工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删减。同时对陶瓷、塑料制品成形与加工内容按照成形工艺顺序给以较多介绍。为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落实,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将课程知识点,制作成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并在2003年进行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网络课程的制作,在原单机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修改、完善,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既适合多媒体教室集中讲授使用,又适合网上课件点播要求的多媒体课件系统,在开发系列网络课件的同时,我们努力创建“开放学习”、“轻松学习”、“模块式教学”的实实在在的精品课程教学环境。注重协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既加强基础理论的内容,又强调实践教学的基础作用,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概念、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特别注重了新的国家标准介绍,突出反映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既注重教材编写中贯彻,也将此理念贯穿与实践教学中。为此,教研室还与训练中心教学科保持密切联系,紧抓对实践指导老师的技术教育,在每次实习结束,都有文字总结实习状况和效果。根据不同专业实习的要求专门为实习教学编制了多套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训练中心也积极配合,较好的促进了实习教学的教和学,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教学,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2-1-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材料工程、机电工程、信电工程、环境工程、热能工程、工业设计及管理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的性质定位及内容随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而变化。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了材料科学与成形工程专业若干的课程,如工程材料及其热处理、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工程材料成形基础、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学、金工实习和工程实训等。它们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和各类成形及工程材料切削机床和切削工艺基本知识。同时,还涉及到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技术经济分析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这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是实践性知识的汇集及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工科大学。自恢复本科招生后的近三十年中,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专业划分较细,课程学时较多,课堂教学以“粉笔+嘴”为主。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从专才向通才、从狭窄专业面向宽口径大专业转变,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适应面广的综合型人才。为了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课题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课程体制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结合我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吸收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结合现行规范与技术发展特点,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在保证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以当前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知识为改革的重点,增加新技术理论和制造技术的前沿性知识,并及时补充新标准、新材料、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突出知识信息的新颖性。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教材工程实训、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和制造工艺基础等。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计划撰写多套金工实习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实践,撰写了金工实习考核综合试卷集(不同模块)和金工实习笔记、作业与报告及其修订版工程实训习题集,为规范教学专门编写专供教师使用的教参书工程实训参考答案,保证了教学质量,受到了教学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我们将课程知识点,制作成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并在2003年进行金属工艺学网络课程的制作,拟在原单机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修改、完善,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既适合多媒体教室集中讲授使用,又适合网上课件点播要求的多媒体课件系统,在开发专业系列网络课件的同时,创造并发展“开放学习”、“轻松学习”、“模块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电子网络考核方式,可自动随机生成不同专业需求的成套试卷。避免了老师的人情分、关系分,杜塞了个别老师考前划“重点”的不良作法;提高考试结果的公正、合理、客观、准确性,便于不同教师、不同班级之间横向比较,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序号知识模块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验习题课课堂讨论机动1绪论112工程材料的性质883铸造10824压力加工665焊接466金属切削基础知识6427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228加工方法综述6429塑料制品的成形与加工2210零件结构工艺性1111机动2212总计4842(4)2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的是教学内容以各类毛坯成形、加工成形应用、零件结构工艺性为重点,注意其能力培养。难点是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工程实训效果是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学生能顺利的接受各类毛坯成形、加工成形的应用,继而理解零件结构工艺学并能用于生产实际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重视开发和运用教学录像片、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习题课、课堂讨论、综合作业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本课程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应先完成工程实训教学内容,获得必要的实践基础,为课堂教学奠定基本基础,通过实训学生可获得机械产品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初步具有工艺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环保等大工程意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 年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标测试题(8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医学心理学-护理学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 儿童安全意识教育总结汇编
- 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参与度与市场反响报告
- 美甲师员工劳务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
- 高效团队管理实战案例分析集
- 护理会诊的要求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建筑工程)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文献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3篇)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辅警考试题库
-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公务员考试真题含答案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