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要点.doc_第1页
《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要点.doc_第2页
《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要点.doc_第3页
《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要点.doc_第4页
《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要点一、那格列奈的药代动力学以及作用特点那格列奈是口服降糖药物中唯一的苯丙氨酸衍生物,药物口服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口服给药后6h内那格列奈及其代谢产物就完全清除。那格列奈药代动力学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在老年人中使用无需调整剂量。那格列奈通过恢复胰岛素早时相分泌,控制餐后高血糖。那格列奈促胰岛素分泌作用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同时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总量,避免下一餐前低血糖的发生,从而减轻了细胞负荷。那格列奈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呈现葡萄糖依赖性,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那格列奈后进餐,其血浆胰岛素升高水平是服用那格列奈后保持空腹状态时的3倍左右。二、那格列奈的临床应用1. 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我国约50%左右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临床研究表明那格列奈对此类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建议:那格列奈对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HbA1c8.5%和FPG9mmol/L)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 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2型糖尿病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2型糖尿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高患者(HbA1c8.5%且FPG9mmol/L)可安全有效降糖;对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加用那格列奈可进一步降低HbA1c水平。 3、需要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需要使用联合中、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联合那格列奈治疗,有助于控制FPG、2hPG和HbA1c,降低低血糖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药物应用的灵活性。4、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那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建议:由于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那格列奈单药或联合治疗是推荐的治疗方案。5、 肝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那格列奈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轻、中度肝脏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三、结语那格列奈通过快速恢复胰岛素早期相分泌,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和HbA1c。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总量,低血糖发生率低。同时那格列奈有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对体重无明显影响。那格列奈单药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具有良好降糖效果和安全性。那格列奈化学结构与磺脲类不同,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可以采用那格列奈治疗。1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要点尽管随着糖尿病防治进展,新降糖药物不断问世,而多数权威指南仍将胰岛素促泌剂作为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一线药物。 糖尿病发病机制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特点胰岛素抵抗和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因素。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之一。事实上在糖尿病诊断前约1015年,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开始逐渐下降。在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以及胰岛素分泌缺陷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各占约1/3。.对中国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增高,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下降较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更明显,且非肥胖(体重指数24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更差。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关注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异常。 胰岛素促泌剂的分类 目前国内用的胰岛素促泌剂分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磺脲类促泌剂包括半衰期较短的短效促泌剂和半衰期较长的中长效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半衰期较短,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胰岛素促泌剂的降糖机制1促胰岛素分泌作用 2部分胰岛素增敏作用 3其他降糖机制 胰岛素促泌剂的临床效果一、 降糖效果 1 磺脲类促泌剂: 磺脲类促泌剂是一类应用时间长、降糖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的降糖药物。 短效促泌剂: 短效磺脲类半衰期短,主要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主要包括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中长效促泌剂:半衰期长,作用较持久,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2 格列奈类促泌剂: 格列奈类促泌剂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其最大特点是改善早相分泌,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且低血糖风险小,受肾功能影响小,一般需1日多次服用。二、 减少或延缓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效果 安全性:一般认为磺脲类药物治疗可引起体重增加。剂型改良后的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及格列美脲对体重影响较小。其他少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头痛,皮疹,恶心和胃肠道反应。 胰岛素促泌剂用药原则一、胰岛素促泌剂总的用药原则 1胰岛素促泌剂的适应证: 胰岛素促泌剂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为不适合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2胰岛素促泌剂的禁忌证: 药物过敏、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糖性高渗透压综合征、严重肝或肾损伤和哺乳期患者等。 3胰岛素促泌剂的联合用药原则: 2型糖尿病患者。若胰岛素促泌剂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应与其他降糖药物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二酮类药物联用。联合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应选择作用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 一般联合2种药物,最多可连用3种药物,若血糖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应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联合用药应考虑价效因素; 磺脲类促泌剂与格列奈类促泌剂一般不推荐两者联用。二、不同血糖谱的选药原则 在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治疗时,可根据患者血糖谱选择不同类型胰岛素促泌剂: 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择格列吡嗪,格列奈类促泌剂; 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择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风险低的中长效磺脲类促泌剂;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均升高者,宜选择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风险低的中长效磺脲类促泌剂。三、老年糖尿病患者65岁 总体而言,治疗措施应尽量简单易行,并充分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程度。若患者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较短,宜选择作用时间较短的格列奈类促泌剂;若患者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较长,可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等安全性较好的磺脲类促泌剂.四、血糖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程长(15年),有“无感知”低血糖病史、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给予胰岛素促泌剂治疗时,应选择格列奈类促泌剂或低血糖风险较低的磺脲类促泌剂,一般小剂量开始使用。五、其他情况 一般情况下国内不推荐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应用胰岛素促泌剂治疗。对伴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首选胰岛素,也可选择经肾排泄少的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或格列喹酮,并根据肾功能水平适当降低胰岛素促泌剂的使用剂量。对短期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患者,可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治疗。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患者,宜选择低血糖风险低、对体重影响小及廉价的1日1次磺脲类促泌剂。 总结迄今为止,胰岛素促泌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仍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为多数权威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中的一线降糖药物。胰岛素促泌剂更符合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