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球文明史》所带来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阅读《全球文明史》所带来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阅读《全球文明史》所带来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阅读《全球文明史》所带来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阅读《全球文明史》所带来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全球文明史所带来的几点思考皮特N斯特恩斯等所著全球文明史(第三版)一书中将文明定义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群体组合”,并将文明视作大多数世界历史的核心,作者认为文明是一种类型的社会,这种类型的社会的基础是农业,也可以说是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造就了人类文明。一、文明的产生与农业的关系如书中所指出的文明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群体组合”。不同的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创造力的不同侧面,西方学者大多数坚持以不朽的建筑、城市、书写系统和高水平的技术为评判文明的必要条件;而中国人坚持建立庞大和有效的政治体系为评判文明的标准。西方学者审视文明的标准可归结为是否留下遗迹,而中国人看待文明的标准是看这种文明能否造就出一个能够有效的调动和支配绝大部分社会力量的绝对权威。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人所理解的文明都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在农业出现之前,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是采集与狩猎,“一个特定的群体无论在狩猎采集中怎样成功,很少有能供养超过20到30个男人、女人和儿童的”。【1】(P9)而且这种生存方式要求当时的人类要经常迁徙,试图以这种生存方式在某一地区长期的定居下来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时期的人类群体中,女性的地位较高,她们的劳动既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她们本身又是维系群体人口数量的保障。这一时期也有简单的劳动分工,即男子渔猎,女子采集。这种简单的劳动分工不过是一遍遍的复制前代的活动,不可能带来这一群体从本质上的进步。而农业的产生,使少数人的劳动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数量的人带来了更为细致的劳动分工,这样才能够造就不朽的建筑、城市、书写系统等西方学者评判文明的标志。也正是农业带来人口的增加,形成定居的部落,才使管理人群形成合力的工作变得更为重要,更为复杂,这是中国人所推崇的权威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农业人类不会定居下来,“在新石器革命或农业革命中兴起的农业与狩猎和采集经济相比,不仅能生产更多的食物,并且推动了更大范围的交往,这时一些重要的部落开始定居,不再像狩猎者和采集者那样飘忽不定。几个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组织的扩大”。【2】(P1)但最初的原始农业是极不可靠的,甚至是一些影响并不是很大的自然灾害也可能将它扼杀,人类不得不重回到采集与狩猎的状态,这就导致了一些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文明胎死腹中。所以,农业出现之初并不能将其视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即使是在农业已经成为某一人类群体主要生存方式的时候,它与采集狩猎之间的地位也可能发生转变,甚至是消失。基础不牢固使文明在其形成之初显得十分脆弱。二、游牧民族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初期,导致文明衰亡的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自然条件的变化;二是游牧民族或采集狩猎民族的侵袭。土地的沙化致使农业崩溃,使盛极一时的古巴比伦王国烟消云散;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位于今天印度西北部的哈拉巴文明,曾造就出严密的书写系统,宏伟的城市与坚固的防御体系,但最终在自然力与游牧移民的冲击下衰亡。游牧民族由于自身生存方式与农耕民族存在差异,也使游牧民族在军事技术上相对于农耕民族保持了上千年的优势。“牧马民族,例如蒙古族,学会了仅仅依靠他们的双腿来控制战马,因此能够使胳膊和双手解放出来使用强大的弓箭”。【3】(P80)以这样的士兵所组建起来的武装力量,机动性强,攻击力大,对于本来就很脆弱的早期文明来说是极大的威胁。“不论最初是作为农耕区的雇佣军或是外来的进攻者,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翻了农耕核心区域所建立的王国。有时游牧民族的胜利会打断文明的发展,如公元前2000年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游牧民族的入侵加速了一度繁荣的文明的结束,例如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迁入印度,以及整个古代时期的赫梯人和卡塞特人对美索不达米亚王国的进攻”。【4】(P33)但游牧民族也不仅仅是文明消亡的因素,也是早期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使其更加繁荣的途径之一,当强大的农耕王朝出现之时,它必然会尽可能的驱逐游牧民族以排除游牧民族所带来的威胁。秦汉与匈奴、唐与突厥都是这种情况,而游牧民族被迫进行迁徙,在迁徙的过程这些游牧民族就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使相隔万里之遥的人们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相互了解。此外,游牧民族还充当了帮助文明进行新陈代谢的工具,西汉击败匈奴之后,匈奴西迁赶走了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又赶走了西哥特人,西哥特人则来到罗马,成为西罗马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才有了日后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欧洲。尽管在文化方面,欧洲曾一度出现过严重的倒退。然而一百多年前那个科技进步,文化发达,无敌于全球的欧洲文明,决不是腐朽的罗马帝国可以造就的。游牧民族本身无法造就出真正的文明,即便它成为某个文明区域的主宰,那时游牧也便不再是他主要的生存方式(如中国的元朝和莫卧儿帝国)。但游牧民族对文明所起到的作用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则是十分重要的。三、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在文明较量中的地位 我们这里所提到的军事技术,是指1450年之后西方国家逐渐形成的超出以往中国、印度等古老的文明国家的那一部分科技优势,它最初主要表现为更适宜远洋作战的大型军舰、射程更远,在当时看来精度很高的火器,以及进行进一步研发这些新式武器及工具的能力。“在15世纪,一系列技术改进开始使欧洲落后状况发生改变,欧洲人在复杂的金属冶炼技术方面的持续进步,使得西方的铁匠们最早铸造出各种各样的枪炮。尽管它们还不够精准,但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经非常可怕了。很多欧洲人看到自己的陆军和海军装备的这些新的毁灭性的武器时都感到震撼。及至此时,西方文明首次形成了一种军事上的优势,这种最初主要体现在海洋上的优势,将一直保持到20世纪。随着对前所未有的远距离杀伤和威胁能力的掌握,西欧已经为大规模的扩张做好了准备”。【5】(P501)掐指算来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种军事上的优势又向前发展了400多年,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改良又解决了远洋战舰的动力问题。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值明清两代,科技、军事技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正是在这两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对手的较量,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在文明的较量中,既是一个文明的代表者通过各种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为有效的调动社会力量,占有巨大的空间,拥有更多的人口,但当它面对科技占有绝对优势,武装到牙齿的另一个文明的代表者时,胜利的天平往往会倾向于另一方。而一个极为成熟的文明想通过改革使内部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则是极为困难的,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但外力想毁灭它,或改造它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中国不会像印度那样完全沦为殖民地,也不会像日本娜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文明被西方科技所击败,但西方的科技却无法使之消亡。科技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军事上的优势在文明的较量中是举足轻重的。但它只能在特定的时期成为一种文明征服另一种文明的制胜法宝。但它并不能在一种文明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将其扼杀,就好比说在战场上可以消灭一个人,但却无法攻破这个人的自我认同感,更无法抹杀的是一个曾经造就出我们的民族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集体记忆。繁琐冗长的欧洲历史系列(一)欧洲中世纪简介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九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源本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九百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们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十四世纪末与十五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在十六与十七世纪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们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十七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十九世纪初, 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一边倒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十九世纪下半个世纪,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六二五年代的萨顿骺(Sutton Hoo)宝窟,以及中世纪研究的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发现,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二战以后,在英语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有一个类似的运动,即便它不是那么广传。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这段欧洲历史。历史 中世纪的城堡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德、奥多亚克、勃艮第、汪达尔-阿兰、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萨可逊等王国建立。王国之间战争不断,其中盎格鲁萨可逊、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在486年打败高卢军队,由克洛维建立起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克洛维通过和罗马梵蒂冈的联合,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随着法兰克王国不断的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征服了勃艮第、图林根、巴伐利亚和萨可逊的一些部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并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宫相矮子丕平成为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统治期间国力达到最盛,吞并了伦巴德王国,夺取西班牙边区,占领东巴伐利亚,征服阿瓦尔汗国,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成为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发生兄弟战争而分裂,在843年8月签订凡尔登条约经国家分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现代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疆域就是以这个条约为基础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大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拒绝后,以武力夺取了英王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统治时期,随着王权的加强,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约翰(无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1264年的内战期间,亨利三世被西门德孟福尔俘虏。1265年孟福尔召集国会,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从1343年起,贵会分成了由贵族组成的上院和代表骑士、市民的下院,确立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兰克王国演变成了法兰西王国,并加强了王权,罗马梵蒂冈被迫迁往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并自上而下召开三级会议(一级为高级教士,二级为贵族,三级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议会君主制。 德国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地方政权很强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结束后,国王由地方权贵选出,但更多是名誉,国王的权利和地方诸侯平等。这个特点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其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原因。951年,奥托一世率军占领了伦巴德地区,其后的奥托二世进军罗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占米兰,教皇为其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全盛时领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意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岛,捷克、瑞士、爱沙尼亚、普鲁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个城市联合抵抗(即伦巴第联盟),并被打败。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溺水而死,占领区也纷纷独立。文化 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罗马教皇为了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