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问卷).doc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问卷).doc_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问卷).doc_第3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问卷).doc_第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问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 、 、 、 、 、 、 和 等感受器,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 。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 3、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感受器有:皮肤中的 等感受器。 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 ,对热觉最敏感的是 ,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4、 嗅觉的形成:气味(化学物质) (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 (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 )5、嗅觉的特点: 。 。 。 。6、嗅觉帮助人们避开危险。7、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突起,内藏 ,味蕾内有许多 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 的刺激最敏感。8、味觉的形成:食物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 (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 )。9、主要味觉: ;综合味觉有: 。10、人的 ,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吃到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11、 随着年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 (老人口味浓)注:感觉都形成在大脑中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13、声音发生的条件: ;声音传播的条件: ;声音传播的方式: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 能传声。14、声音传播的速度: 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 ,气体 。15、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就产生 。注: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 传播;有声音必在 ; 第三节 耳和听觉16、耳的主要功能:(1)听觉;(2)保持身体平衡。(3)两只耳的好处:收集的音量增大。辨别声音的 。注:位觉感受器在 中(晕船、晕车现象)。 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 ,避免鼓膜被震破。17、听觉产生过程: (收集声波)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将声波扩大并传导) (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传导信息) (产生听觉)。18、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 。 影响因素:物体振动越快,频率 ,音调 。 频率: 。单位: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65赫到1100赫。人的听觉频率为 赫到 赫。 频率大于20000赫的声波为 ,超声波听不见(B超的应用,蝙蝠)。 频率小于20赫的声波为 ,听不见。(测海水的深度,大象)。(2)响度: 。 影响因素:振动幅度 响度越大;离声源 其响度越大。 单位为 。(3) :声音的特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都影响音色。注:音调用高低形容;响度用大小形容。 注意区分音调和音色:一般来说,同一物体发出不同声音为音调不同(如:钢琴声音不同,敲西瓜声音不同),不同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为音色(如:不同人声音不同为音色,不同乐器为音色不同)19、噪声污染(1)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生活的声音叫噪声(考试时的音乐也烦人,也是噪声)(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第四节光和颜色20、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月亮,湖面,镜子,电影银幕等只是反射光,不是光源)21、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2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 ;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树荫下的光斑(小孔成像的原理)23、小孔成像特点:(1) 像(2)屏幕越远,像 ,物体越远,像 (3)距离很近时,光斑形状与小孔形状相同;距离很远时,光斑形状与光源相同(4)孔大时,光斑形状与小孔形状相同;孔小时,光斑形状与光源相同24、光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3105千米/秒),空气中次之,其次是液体中,透明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年是 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25、 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色光的现象(1) :不能再分解的光。如:红、橙、黄、绿、兰、靛、紫等。(2) :由单色光组合而成的。如:白光。26、物体颜色:(1)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2)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 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3)白色物体 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 在它表面的光。(4)三原色: 注:眼睛接受到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接受不到任何色光就是 叶绿体反射绿色光(光合作用不需要绿色光),其他色光被吸收27、看不见的光: (位于红色光带以外),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 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响尾蛇捕猎 (位于紫色光带以外)过量照射诱发皮肤癌,自然界中主要来源于太阳,臭氧层吸收了大部分,使地球生物免于大量照射。 应用:验钞、荧光效应、杀菌、消毒。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28、光的反射: 29、光的反射定律: ; ; 。注: 入射角是指 的夹角;反射角是指 的夹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 光路具有可逆性。(通过平面镜或潜望镜相互看到对方眼睛)30、 和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特征:镜面反射往往是发光,发亮,较刺眼,看不清楚,只发生在一定范围内; 漫反射:各个地方都能瞧见,比较清晰3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 ,(光的反射现象)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 , 像与物体的大小 ,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 。 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 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实际是光经过反射进入眼睛。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玻璃板 ,必须 于桌面,否则第二根蜡烛无法跟第一根蜡烛的虚像 。 镜中看时间,可翻到背面观察。附:平面镜成像图像:32、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太阳灶)。3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 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 会发生改变。(注意:当光 入射到界面时,不偏折,传播方向不变)34、光的折射定律: 光折射时, 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真空中的角空气液体透明固体 (光速快的介质中角要大) 注:折射角是指 的夹角。 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 ,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 。 O为入射点,折射发生在界面注:看水里的鱼、水底等物体时,都是 作图时注意光线方向:光线从被看到的物体身上发射出来的 注意区分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界面同侧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界面两侧 0光的性质小结: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树荫下的光斑(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筷子折断,看水中鱼或水底,凸透镜成像(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投影仪)光路的可逆性像的性质小结:虚像: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看水中的物体实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35、 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虚像位置要偏高)第六节透镜和视觉36、凸透镜:中间 ,边缘 ,有 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37、凹透镜:中间 ,边缘 ,有 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38、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最小最亮的光斑),这点叫做 。 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 。像距v: .注:过光心的光线 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必平行,平行的光线必过焦点(往里偏)。凹透镜:平行的光线,折射后其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必平行(往外偏)注意箭头方向要一致39、凸透镜成像规律(P30)像的性质应用物距像距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实象虚象同侧异侧u2ffv2f缩小倒立实象异侧照相机u=2fv=2f等大倒立实象异侧(测焦距)fu2f放大倒立实象异侧幻灯机u=f/不 成 像uf/放大正立虚象同侧放大镜40、眼睛: 外膜:角膜、巩膜 眼球壁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睛 内膜:视网膜 内溶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睛的折光系统: (相当于凸透镜,其中主要是晶状体) 晶状体的曲度由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曲度从而改变折光系统的焦距,使成像成在 上。成像部位: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形成视觉。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白色的为巩膜,黑圆圈为虹膜,黑亮点为瞳孔,瞳孔的大小与光线的强弱有关,光线过强则瞳孔缩小,所以瞳孔主要是在虹膜控制下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人眼视觉上的限制:人眼能看到字的最近距离叫近点(大约10cm处),人眼具有分辨力的最远距离,大约为2.5米左右。(上述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