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基本常识(一) -相机的分类 相机问世至今约 150周年,由于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 类法予已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 (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 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棱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正立的影像 2.透视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棱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二)依对焦系统区分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于胶卷上。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于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胶卷大小来区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 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 3.使用胶卷盒的相机 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 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 16mm or 4 x 5 inch or 8 x 10 inch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 ,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于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用时再换其它镜头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mm,mm或mm相机的标准镜头 焦距多为mm或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 的焦距越大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mm,视角为度相机的,mm的镜头便相当于mm相机的,mm的镜头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mm相机长 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mm以下称中焦距,称长焦距,以上称超长焦距相机的mm的镜头相当于mm相机的mm镜头由于长焦距的镜头过于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 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 镜头型式 焦距(mm) 摄影角度 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 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 (三) - 光圈 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于胶卷上的光线强度,镜头与胶卷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圈离胶卷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 的焦距为,最大光圈直径为,则光圈系数是 ,我们说它是的镜头;乙镜头的焦距为,最大光圈直径为 ,光圈系数是,我们也说它是的镜头;丙镜头 的焦距为,最大光圈直径为,则光圈系数是 ,我们说它是的镜头乙镜头的孔洞比甲镜头小,但光圈系数相同, 于是透光到胶卷上的强度是一样;甲丙镜头的孔洞一样大,但光圈系数不同,于是透光到胶卷上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所有相机镜头的光圈都已标准化,就是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等光圈的功能有二:1.控制光量的透入:光线透过镜头射到胶卷的强度是和光圈系数平方成反比,也就是相邻两级的光圈作用于胶卷上的光线强度有两倍的关系是的倍,是的倍2.调节景深:所谓的景深,就是镜头对焦处前后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它镜头焦距,光圈,及被摄景物主体的距离有关,镜头焦距越短,光圈越小,被摄物的距离,景深越大清晰的范围越大,反之亦然所以就光圈来讲,小光圈景深大,清晰细密的表出远近的明锐感;大光圈景深小,则可使主体突出,表现主体以外前后主题的模糊感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前后景物都清晰,应使用小光圈,但以小到能涵盖希望的景深即可,不必过小,过小便会受到绕射的影响,反而降低其解像力!摄影基本常识 (四) - 快门相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机关,快门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已防装在相机内的底片露光,摄影时将它一开一闭,让透过镜头的影像光线作用于软 片上。早期的座架式相机没有快门装置,仅备一镜头盖套在镜头上,取景对焦时 取下镜头盖,套上镜头盖再装感光片,摄影时将镜头盖掀开一刹那时间遂即盖 上。现在快门已进步到由机械或电子操纵开启时间。快门的功能有二,分述如 下:开启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透入光量的多寡。假若被摄体的明度和镜头的光圈不变,快门开启时间长,作用于胶卷的光量多,快门开启时间短,作用于胶卷的光量少。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叫做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为便于调整曝光,镜头快门相机的镜头上装有快门速度调整环,焦面快门相 机(较普遍)的机身上装有快门速度调整环。在快门速度调整环上,将快门速度分为若干级。为配合光圈调整曝光,每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也是二与一之比。所有各种相机的快门速度分级都以标准化,即 4, 2, 1, 1/2, 1/4, 1/8, 1/15,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B, T。 快于一秒的快门速度的刻度只用 2,4,8.等分母数字表示,分别代表1/2 ,1/4,1/8.,一秒及慢于一秒的用不同颜色数位标示。B为Bubble的缩写,代表按下快门钮时快门便开启,放松便关闭。T是Time 的缩写,代表 按下快门钮时快门便开启,再按一次才关闭。 配合光圈曝光:摄影曝光正确,才能产生层次丰富细节清晰的照片。曝光要正确,必须按照胶卷速度与光圈强弱,将快门速度和光圈适当配合。摄影基本常识 (五) - 曝光 曝光值是用一定速度的底片,将快门速度与光圈系数相配合表示曝光 量的数值。曝光值的计算方法是以 ISO 100为基准,令光圈系数f1,快门 速度一秒的曝光量为零,亦即 EV为0,由 0起顺序排列0,1,2,3,4,5 .,分别代表逐项减半的曝光量,亦即每相邻两值的曝光量为二与一 之比。曝光值为1 的曝光量是为0 的 1/2倍,可以是f1.4,1 秒。曝光值 为2 的曝光量可以是f1.4,1/2秒或f2,1秒。同一个曝光值可有许多不同 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系数的组合,其曝光量都一样。 f11,1/60秒和f8,1/125秒和f4,1/500秒的曝光值都是 13,表示曝 光量相等。凡快门速度与光圈系数可做不同的组合而产生相等的曝光量者 ,称为曝光对等律。以下便是以ISO 100/21为基准的曝光值,各位可以比 较看看: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1 sec 1 2 3 4 5 6 7 8 9 1/2 2 3 4 5 6 7 8 9 10 1/4 3 4 5 6 7 8 9 10 11 1/8 4 5 6 7 8 9 10 11 12 1/15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50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0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00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不论何种方式的测光,当相机测出某种光圈快门值时,它所依据的标准是:用这样的光圈快门,将景物拍城中灰色调的明亮度!在自然界中, 各种物体的明亮度(反射率)都不同,但平均以中灰色反射率(18 %)居多,因此相机便以这种色调为曝光正确的标准。因此当我们希望所拍摄的 物体比中灰色调亮一些时应加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如拍摄白色的墙时 ,应依据相机所测得的值加一或二倍的曝光量,这样墙才会呈现白色 ;希望所拍摄的物体比中灰色调暗一些时应缩小光圈或增快快门速度,如拍摄黑色的墙时,应依据相机所测得的值减一或二倍的曝光量,这样墙才会呈现黑色!摄影基本常识(六) - 滤光镜 ( Filter ) 摄影时基于某些目的,需要用一种镜片阻挡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其不通过镜头进入相机,或限制其通过的分量,这种镜片就叫做滤光镜,又称滤色镜,滤光镜大致分为六类: (一)对比滤光镜:用在黑白摄影改变被摄景物某一色调以提高对比的滤光镜,又称反差滤光镜。对比滤光镜的运用原则是,要使某色彩在照片上的色调变浅时,采用通过该色光的滤光镜,要使某色彩在照片上的色调变深时,采用吸收该色光的滤光镜。例如拍摄带有绿叶的红花,若红花与绿叶的明度相当,则在照片上的色调几乎没有差别,可用通过红光的虹色滤光镜,使红花的色调变浅。一般用较重要的对比滤光镜有六种,每一种又分成浅中深三级: 1.红色滤光镜:吸收绿蓝紫色,主要通过红色,次为橙黄色。 2.黄色滤光镜:吸收蓝紫色,主要通过黄色,次为红橙绿色。 3.橙色滤光镜:介于红色和黄色滤光镜之间。4.绿色滤光镜:吸收红橙蓝紫色,主要通过绿色,次为黄色。 5.黄绿色滤光镜:介于黄色和绿色滤光镜之间。 6.蓝色滤光镜:吸收红橙黄绿色,主要通过蓝色,次为紫色。 (二)紫外线滤光镜:简称UV,紫外线是看不见的的光线,但胶卷对其的感应却很强,所以拍摄风景时宜利用紫外线滤 光镜来吸收远景的紫外线,以减小其对底片的作 用,加强影像的清晰度。又有名为天光镜(sky light filter) 者,也是紫外线滤光镜的性质。 (三)中色滤光镜:简称ND,中色滤光镜对各种光的吸收率相等,是用 来减低通过镜头的光量。当使用最小光圈或最快快 门,还曝光过度时,便需要中色滤光镜来减低曝光 值。它分为二倍、四倍、八倍三种,所谓的倍数是 只曝光倍数而言。 (四)偏极滤光镜:简称PL,它是由许多方向一致的极小晶体构成,从 天空,水面,非金属光滑表面某个角度反射的光线 会被偏极. 若在镜头上装偏光镜,既可管制这些反 光,把它消除或减弱,以表现物体的质地. 它大约 有以下四个功能: 1.控制天空的色调:彩色摄影若要加深蓝天的彩度,可使用偏光镜,树木和水面的彩度也会因部份反光被吸收而加强.2.控制物体的反光:从非金属光滑表面所反射的光,用偏光镜来 控制是很理想的,例如拍摄橱窗内的商品或隔着水面拍水底的景物等,其中又以三十度左右斜对反光面较有效3.提高彩度4.代替中色滤光镜:偏极滤光镜的曝光倍数和四倍的ND相近,所前者可以代替后者。 (五)红外线滤光镜:他吸收紫外线以外的所有可见光线,仅通过红外线。专用于红外线胶卷摄影。 (六)色温平衡滤光镜:彩色胶卷是针对标准色温而设计的,使蓝绿红 三层乳剂的色感和速度达到平衡,以求色彩平 衡。但太阳光线早晨到黄昏的色温不同,阴天 晴天的色温也不同,灯光色温因电压而不同。 当光源的色温不符合胶卷色温的要求时,便会 呈现偏色,需要用色温平衡滤光镜。摄影基本常识(七) - 色温 ( Color temperature ) 关于彩色摄影,色温会影响一张照片的感觉。在早晨或黄昏拍摄的照 片会偏红,在钨丝灯光下拍摄照片颜色会偏黄,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当时的 色温不能符合胶卷的色温标准而产生色偏。在物理上,把称做完全黑体的 物体完全加热,温度上升,开始变成红色呈红热状态,再继续加热会变成 白色,呈白热状态。在红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低,光波长,其红色成分 较多,白热状态时,光源放射能高,波长短,其蓝色成分多。凡发光物体 温度越高,光的颜色越白,温度越低,光的颜色越红。在同一钨丝灯下电 压低时的灯光比电压高时还红。应用在摄影方面,色温就是发光物体由红 到白色各级温度所放射光线中包含颜色的成分。色温高低的度数以 K 表 示,也就是将摄氏温度 +297。色温K数变化时,蓝色光的成分并不随其等 量的变化,所以在加滤光镜调整色温时换算不是很方便。于是有DM值的设 计,DM值的计算方法是将色温K 数倒数的十万倍,所以色温越高,DM值越 低,色温越低,DM值越高。用DM值的优点是,DM值变化时,光线的蓝色成 分随其等量变化,如此就可以由胶卷色温的DM值和光线色温的DM值的差额 ,来决定用什么号数的色温滤光镜。例如日光型彩色胶卷色温标准为19DM (相当5400K),用在光线色温 14DM(相当7000K)的情况时,两者相差5 DM,应用红色R 5号滤光镜以降低色温。 光 源 色温 K数 DM 值 日出时 2000 50 日出后或日落前20min 2100 48 日出后或日落前30min 2400 42 日出后或日落前40min 2900 35 日出后或日落前1hr 3500 29 日出后或日落前2hr 4500 22 日出后或日落前3hr 5400 19 平均中午日光 5400 19 阴天 6500-8000 15-13 荧光灯 7000 14 电子闪光灯 5500 18 蓝色闪光灯泡 5400 19 白色闪光灯泡 3800 26 照相用泛光灯 3400 29 照相用钨丝灯 3200 31 家庭用500W灯泡 3000 33 家庭用100W灯泡 2900 35 彩色胶卷是针对标准照明的色温而设计,日光型胶卷以晴天中午5400K 为标准,灯光A型正片以泛光灯光3400K为标准,B型正片与L型负片以钨丝 灯光3200 K为标准。当色温不符合胶卷色温标准时,就不能摄得色彩纯正 的底片,需要用色温平衡滤光镜(LB滤镜)来调整! LB 滤镜大约分为4系列 : 1.80系列(升温) 80A 3200 K - 5500 K 80B 3400 K - 5500 K 80C 3800 K - 5500 K 80D 4200 K - 5500 K 2.81系列(降温) 81A,81B,81D,81EF将色温6000K - 8000K - 5000K 升至 5500 K 4.85系列(降温) 85A 5500 K - 3400 K 85B 5500 K - 3200 K 85C 5500 K - 3800 K 摄影基本常识(八) - 胶卷的种类 (一)彩色正片: :1.k-14 (需送国外冲洗) KODACHROME 25(PKM) - 彩色正片之王,粒子极细,解像力极高, 略带洋红色调,适合拍白色人种。 KODACHROME 64(PKR) - 多用途底片,特征同PKM。 KODACHROME 200(PKL) - 高速底片,特征同PKM。 2.E-6 EKTACHROME 64(EPR) - 粒子细、解像力高,特征略像KODACHROME 系列,但对绿色的感应稍差,不适合来拍 风景。 EKTACHROME 100 PLUS(EPR) -色彩表现较强烈,其余同上。 EKTACHROME P800/1600(EES) -高速底片,可当400、800、1600度 使用。 :FUJICHROME Velvia(50 RVP) -色彩极鲜,粒子极细,解像力极 极高,有取代 PKM成为下一代彩色 正片之王,对一般底片无法正确还 原的紫色有极佳的表现,同时对绿 色、蓝色有非常的表现能力。 FUJICHROME 100D(RDP) -中等感光度,色彩还原最正常的底片,用 途非常广泛。 FUJICHROME 400D(RHP) -高感光度的底片,色彩不错。 FUJICHROME 1600D(RSP) - 超高感光度的底片,可当400、800、 1600度使用。 另有FUJICHROME 100D(RD)为一般用底片。 一般来说 FUJI的底片色彩表现较自然,适用一般用途,KODAK 的 底片有较多的选择性,适合特殊用途。 (二)彩色负片 KODAK: EKTAR 25(PHR) -彩色负片中粒子最系、解像力最高的底片。 EKTAPRESS GOLD 100(PPA) -报导摄影专用底片,色彩表现略差。 EKTAPRESS GOLD 400(PPB) -特性同上,与 PPC为唯一可增感的彩色 负片。 EKTAPRESS GOLD 1600(PPC) -同上。 另有KODACOLOR GOLD 100、200、400等一般底片。 FUJI: FUJICOLOR REALA(100) - 感色性最正常的负片。 FUJICOLOR HG(100) - 一般用底片。 FUJICOLOR SUPER HG 400 -高速底片,颜色相当漂亮。 FUJICOLOR SUPER HG 1600 -超高速底片。 KONICA: SR-V 100 -一般用底片。 SR-G 3200 -有史以来最高感光度的彩色负片。 彩色负片的特色不像正片那么明显,因洗出一张照片需要经过相当多 的步骤,其中冲洗店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黑白负片:KODAK: Technical Pan 2415(25) -最低感度黑白负片,有极高的解像力 非常广的黑白色调、极端细的粒子, 可称为黑白负片之王。 T-MAX 100(TMX) -解像力高、优异的色调,可惜粒子稍粗。 T-MAX 400(TMY) -高感光度、擅增感,粒子粗。 T-MAX P3200(TMZ) -粒子较同及底片细,可增感至25000。FUJI: NEOPAN SS(100) -最普遍的黑白底片,粒子细,但色调表现较差。 NEOPAN 400 Professional -粒子细、色调宽广,对比稍低。 NEOPAN 1600 Professional -超高感度底片、粒子较粗。 ILFORD: PAN F(50) -粒子极细,解像力极高,感色性稍异。 PAN 100 - 粒子细 FP4 (125) -色调优美、但粒子稍粗。 HP5 PLUS(400) -粒子细、色调宽广、对比稍低,可增感至3200 400 DELTA -粒子很细、色调优美、不能增感摄影术语焦点 - 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形成的像点 焦距 - 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 - 像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焦距的功能与作用: .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 .镜头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景角越小,焦距越短,景角越大。 . 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 焦距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 . 焦距长短与反差成反比,焦距越长反差越小,焦距越短反差越大。 焦距、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镜头基本公式:高斯成像公式 1/F=1/U+1/V F焦距、U物距、V像距 相对口径光圈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计算方法与有效口径相同n=d/f 有效口径镜头人射光瞳最大直径与焦距之比 n=d/f 景深 摄影时向某景物调焦,在该景物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这个清晰区称为全景深,简称景深。 .使用大光圈,景深小 .使用小光圈,景深大.物距小,景深小.使用广角镜,景深大 决定景深的三个基本因素: .光圈 光圈大小与景深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焦距 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物距 物距大小与景深成正比,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景深与像深 像深景深前界和景深后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 像深与景深相对应,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 确定景深的标准:135相机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一般为 1/30 mm,即0.033 mm。 超焦距:当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位于无限远的景物结成清晰的影像,同时在有限距离某一点上的物体也能达到清晰的标准,近于这一点的物体就模糊起来,那末,这个物体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就是超焦距。 .超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大,超焦距越大,光圈开大一级,超焦距就增加0.5倍。 .焦距越长,超焦距越大。 尝试一下: 如果某光圈的超焦距为10米,则调焦在10米时,景深为5米,使景深增加了1/2超焦距,即5米。 运用超焦距可把景深范围内不同距离的动体都清楚地抢拍下来,免去调焦时间。 明度 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通光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曝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场曲 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 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型, 就叫场曲. 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二道火快门 第一步先按下空挡,快门钮的一半;第二次按到底,快门才开.它能防止手振和减少按快门的时差,并能避免误碰快门钮,造成浪费.没有二道火快门的相机,误碰以下快门钮,就浪费一张底片. 反光板 锡箔反光太亮, 可以用褶皱法使反光散射柔和; 用白纸反光板也叫柔和; 用白漆刷白的反光板, 容易变黄失去反光效果. 柔光板 在太阳与被摄物之间, 用白薄塑料布, 尼龙布等, 可以是光线柔和, 降低反差. 反光伞 反光伞外观和普通伞一样. 伞内面是银白色, 反射能力强. 使用时将伞安置在可以变换角度的云台上. 用强光灯照射伞内, 散射出的光线很柔和, 阴影亦淡, 是理想的光源. 拍人像特写时, 不受强光的刺激, 最适合于拍摄人像和静物. 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是打出眼神光, 使用的是较小的灯. 或者在其他光种达不到的地方, 细部加强亮度, 表现质感和轮廓. 亦用这种灯光消除人物面部的缺陷, 如使瘦削的面庞显得丰满些. 白头 指的是一种摄影镜头. 平时我们使用的大多是镀了膜的镜头, 因为是增透膜, 所以反光比较少, 于是镜头看起来是淡紫色的. 而我们现在说的是那种没有镀膜的镜头, 所以反光比较多,看起来泛着白光, 所以称为白头.照相机的种类按照相机体积,所用感光片尺寸,结合其用途,一般分成:大型照相机 使用90120mm以上散页片的称大型机。 中型照相机使用120、127、220等胶卷的照相机(如HASSELBLAD 500ELX) 小型照相机使用135胶卷的相机 .平视光学取景式(如 海鸥-205) .单镜反光式(如 Nikon F5) 超小型照相机使用110或更小胶卷的相机 一次成像照相机使用一次成象感光技术的相机,又称“即影即有相机”(如宝利来) 特殊用途的照相机(水下摄影机,天文摄影机,显微摄影机等等.) 数码照相机(如 KODAK DC260) APS(Nikon Pronea S)照相机的基本构造镜头:照相机镜头,根据其能否调节焦距分为: .定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 根据用途来分 .普通镜头 .特殊镜头 定焦距镜头 标准镜头 - 焦距与底片对角线长度相似,视角约53摄出照片接近人的视觉感觉,用途较广泛。.135相机中,40-58mm称标准镜 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 - 焦距小于标准镜头.135相机中,24-38mm称普通广角镜;17-24 mm超广角镜 *使用注意: .焦距短,视角大,适宜拍大场面 .景深大 .透视感强 .易变形 长焦距镜头(望远镜头) - 焦距大于标准镜头 .135相机中,85-300mm称望远镜头;300-2000mm称超望远镜头 此类镜头视角小,变形小,影像大,拍摄人物神态、运动特写、野生动物等有独特功能。 *使用注意: .景深小,对焦要准 .镜筒长,重量大,不易拿稳 -最好使用三脚架 .长焦镜透视感弱 鱼眼镜头.135相机中,焦距6-16mm因前端第一块透镜,好像鼓起的鱼眼,称鱼眼镜头。*使用注意: .变形十分严重 .拍摄范围极大。 变焦距镜头在某范围焦距可连续改变,用途广泛。 .转环式:又称双环式变焦与调焦环彼此独立 .推拉式:又称单环式转动为调焦,推拉为变焦,变焦范围25-50、35-85、35-105、 80-200、70-210、100-300、50-250 .有些还带微距装置Micro(Macro)的镜头。 特殊镜头 微距镜头,透视调整镜头,柔焦镜头,闪光镜头, 短筒镜头,医用镜头,显微镜头,红外线紫外线专用镜头,微光镜头。 光圈光圈用金属薄片制成的可调节光孔大小以控制通光量的机构相对口径光圈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计算方法与有效口径相同各级光圈大小的数字叫光圈系数,以 f/表示,它是相对口径的倒数如1:3.5,光圈系数为 f/3.5或3.5,光圈口径越小,进光量越少,每差一级,其数字相差2平方根,如:1、l.4、2、2.8、4、5.6、8、11、16、22 . 人们常把光圈系数说成是光圈,如“用8光圈”、“光圈为11”等。 光圈的作用:调节进光量;调节景深;改变成像质量。 快门 快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时间长短的机件。功能: .快门与光圈配合,控制感光片的曝光量。 .抓取瞬间动作使快速动体成像清晰或模糊。快门的种类 1.镜间快门 - 位于镜头前后透镜组中间,光圈的前面,由单片、两片、三片或五片金属片组成。 因受机械惯性影响,最高速度在 l500秒以下。 优点: .开闭时声音小,震动小 .坚固耐用 .拍动体时不会变形 .每一级均与电子闪光灯同步闪光 2.镜后快门 - 装在镜头后面,与镜间快门相似,现已很少使用。 3.帘幕快门 - 位于感光片前,靠近镜头焦平面,由不透光的两块帘片制成。 优点: .照相机更换镜头时,底片不会漏光 .快门速度高,便于抓拍高速动体 缺点: .拍摄运动体会变形 .闪光同步速度低 闪光时间 l/1000秒左右,海鸥DF相机最高闪光同步速度为l/45秒。 4.钢片快门与帘幕快门相似,位于焦平面旁,由两组前后排列的钢片组成。 5.程序快门 6.光圈先决电子快门 动态摄影和快门速度 快门的保护: 一般在上弦之前调整快门速度,上弦之后调整快门速度易损坏机件。快门速度不能调在两级数字之间。快门不能长时间处于上弦状态,以免弹簧拉紧容易疲劳。 拧不动时不要硬拧,扳不动时不要硬扳。 单反相机卷片与上弦联动,每次卷片都要卷到头才能够按快门钮,否则易损坏。 调焦和取景器调焦器又称测距器,它的主要功能调准点,使结像清晰,取景器是用来观察所拍景物的范围,并决定对景物的取舍和画面布局的。 调焦取景器一般可分为五种: .框式取景器:易产生视差,但便于拍动体。 .磨砂玻璃式取景调焦器:.直射式取景器和调焦机构: .反光式调焦取景器: 1.俯视式 2.平视式.电子调焦器:机身和卷片记数装置.机身:即暗箱,是各部件的支承体 .走片装置:天体摄影技法 序言 本人是一名天体摄影爱好者,在摄影实践中有一些体会,希望与 大家交流切磋, 若有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首先作以下说明 1.) 由于经济所限, 本人没有高档昂贵的仪器, 所以本文所讨 论的, 只是用廉价器材或自制器材进行天体摄影的技法. 2.) 天体摄影一般涉及长时间曝光, 更换镜头等, 因此相机机 身采用单反机身, 如海鸥DF系列. 3.) 天体摄影要求天空状况良好, 象北京市区这样朦胧的夜空 是TOO TOO TOO BAD, 拍摄星空基本等于浪费胶卷. 4.)天体摄影要求相机抖晃小, 因此按快门均使用快门线. 第一期将介绍大范围星空的固定摄影技法一. 大范围星空拍摄 大范围星空拍摄主要对象如星座拍摄等,一般使用16-200MM焦 距的常用镜头, 分为两种方式 固定摄影和跟踪摄影. 固定摄影较为简单, 只需一部相机和一个三角架. 拍摄时, 选 定天区, 打开快门即可, 与平时拍摄并无两样, 需介绍的是快门和 光圈的选取. 由于星空较暗, 应把光圈开到最大, 曝光时间应延长, 以使星光在底片上长时间积累. 但遗憾的是, 由于天体周日视运动, 曝光时间过长会导致星象拉成一条线, 因此, 要活动点状星象, 曝 光时间因控制在30秒内 (对于50MM焦距镜头) 注由于曝光时间的 限制, 使固定摄影极限星等难于提高, (F3.5时为6.5等,F2时为7.5 等 ). 但如果将曝光时间延长到几分种到十几分钟, 可拍摄出长条 状的星象, 可以显示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轨迹, 很漂亮, 若对准北 天极长时间露光, 可以看到一段段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圆弧, 很有意 义. 另外, 从这样的照片中可以十分明显的看出星星的颜色, 而一 般肉眼直接观测星星颜色是较为困难的. 注有关曝光时间, 极限星等的资料, 除受镜头焦距, 光圈影响 外, 还受天体赤纬和地平高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具体数据将在以后列表给出. 二. 固定摄影的一个实例 海尔波普彗星的拍摄. 海尔-波普彗星被誉为世纪彗星, 对于这颗彗星, 我当然不能 放过, 可惜跟踪设备没有带来, 只有一部海鸥DF-2相机和一只海鸥 28-70MM变焦镜头, 只好进行固定摄影. 拍摄时, 使用ASA200胶卷, 70MM焦距, F3.5光圈, 曝光40-60 秒, 于三月上旬到四月中旬多次拍摄, 照片效果还不错, 五寸相片 上的彗星约20MM长, 不仅尘埃彗尾十分明亮, 还可以看出呈暗蓝色 的离子彗尾, 十分壮观. 曝光60秒, 可以看出星象以略有拉长, 但影响还不大. (but the weather in Beijing is really too too too too bad , 拍摄时极限星等只有四等, 背景光严重干扰了彗星的观测和 拍摄, 本应更壮观的彗尾被无情的掩没, 从底片状况即可知一二 曝光仅一分钟, 天空背景灰度已如白昼时拍摄景物, 而在我家乡, 曝光五分种, 天空背景仍为透明.) 三.太阳的拍摄 这里以日偏食为例, 介绍太阳的拍摄方法( 由于本世纪我国境 内没有日全食, 下两次也要等到2008年和2009年, 因此日全食的拍 摄方法从略). 用普通相机拍摄日食, 由于焦距较短, 相片上太阳像太小, 除 拍摄带食而出等将景色结合的相片外, 一般意义不大. 所以拍摄日 食尽量用200MM以上焦距的远摄镜头, 但要获得太阳像很大的照片, 须使用1000MM以上的镜头或望远镜, 或辅以投影法拍摄, 1000MM焦 距镜头在底片上成太阳像直径为 9MM, 其它焦距按比例估算. 太阳 光很强, 因此快门速度可以很快,不必太考虑抖晃的问题,但对付如 此强的阳光必须采用减光措施, 方法有 缩小光圈, 如是望远镜, 可在望远镜物镜前加装光阑(限光孔), 但这一般还不够, 可在物镜 前加装减光镜. 减光镜常用茶色, 拍摄出的相片较为自然, 若希望 拍摄到真实的色彩,可采用中密度灰色滤色镜,由于市面上滤色镜价 格昂贵,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带用品, 笔者发现用废旧光盘作减光镜 焦距在200MM以上的摄影镜头较为昂贵, 购买很不现实,而1000 MM以上的变焦镜头则几乎没有.在以后将介绍成本仅五元的400MM焦 距远摄镜头和800-3500MM超长焦距变焦镜头. 四. 400MM焦距远摄镜头的制作 市售镜头为了消除各种象差, 工艺复杂, 价格高昂. 但在某些 具体情况下, 一些色, 象差可以设法避免, 因而用简易的装置拍摄 出效果良好的照片是可能的. 首先介绍f400MM镜头的制作, 镜头采用单片物镜, 可以在眼镜 店购买直径600MM的+250度光学老光眼镜片(圆形,未加工), 价格三 到四元, 将其安装到一可以伸缩的镜筒中, 长度与系统焦距相仿, 350-500MM(伸缩范围)即可,设法做一个相机卡口(笔者的卡口是自 己车制的,做成通用型, 以后自制的各种镜头均可组合). 在镜片后 30-50MM处放置一个光阑, 通光孔直径10-20MM, 将镜筒内壁涂黑, 一只400MM焦距镜头就制作好了. 众所周知, 单片透镜一般存在严重的色差, 彗差, 球差, 象场 畸变等, 不宜作为摄影镜头使用. 这只镜头是怎样减少各类象差呢? 由于焦距大, 使球差和象场畸变很小; 而很小孔径的光阑对降低色 差, 彗差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详细原理请参阅有关的光学书籍), 之所以可以使用这么小的光阑, 是由拍摄对象-太阳亮度很大决定 的. 该光阑同时又起限光的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 这只镜头成本仅五元左右, 主要用于拍摄明亮物体, 喜欢动手 的朋友不妨一试. 五. 日食拍摄实践之一, 1995年10月24日日偏食 10月24日, 拍摄地点-四川省威远县乌云密布, 直到快中午12 时, 太阳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但仍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云层中若隐 若现, 此时食甚时刻(1145)已过. 笔者使用自制的400MM焦距远摄 镜头拍摄. 由于云层的自然减光, 使太阳并不太刺眼, 甚至可以用肉眼直 接观测, 因此拍摄时未加任何滤光镜片, 仅靠一只通光孔径为10MM 的光阑减光. 从12时到13时, 共拍摄11张. 在冲洗放大好的五寸相 片上, 太阳像直径14MM, 十分清晰, 由于利用云层自然减光, 因此 色彩还原度颇佳, 同时, 托以各式各样的云层作为背景, 画面较为 充实, 不象一般拍摄日偏食那样背景一片漆黑. 由于采用了较小的 光阑, 使单片透镜的各种象差减得很小画面上看不出色差造成的彩 色边缘, 也看不出彗差造成的模糊边界. 拍摄参数 自制镜头焦距400MM, 加光阑有效光圈约F35, 快门 速度1/1000秒到1/500秒, 底片ASA100彩色胶卷,相机机身海鸥DF-2.人像摄影 大家在日常摄影中,最常影的是人像吧。所以现在想谈谈人像摄影的问题。相信拿起照相机照人像时,第一件事是怎么个照法,就是说如何构图?说起构图,总的要求是有以下几点。1:扬长避短,也就是说利用摄影技考,突出被者外貌上的优点,而掩盖其缺陷2:抓取生动、自然姿态和瞬间。3:构图形式力求新颖。4:要突出主题,不要被背景淹没。5:不要在很近的距离上拍摄头部特写。 通常的人像摄影有全身、半身、近景和特写几种。是利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的,因我主要是用35MM的相机,所指的镜头也是35MM的相机镜头。全身像包括被摄者的全身的容貌,用50MM的标准镜,采用竖拍在3米左右可以拍到。半身是指由腰部到面的。用50MM镜头大概在1.5 米左右。近景是指头部和胸部的位置。用50MM镜头大概在1米。特写是指只有很少的肩和整个头部。如用50MM镜头拍特写是没意义的,因为如要使被摄者充满整个底片。要在1米以下拍,这样不但被摄者因对镜头太近而紧张不自然。还有因为太近拍而造成透视变形。而我在实际的摄影中,很少用50MM镜头的。一般是用135-200MM这范围。用长焦有几个好处。在拍特写时避免因太近而造成变形,还有长焦的景深较小,配合大光圈容易使主体以外的前景和背景虚化。从而突出主体和不受环境的干扰。特别在平常街上人多,背景杂时更好用。 如何表现被摄者优美、动人的的一面,掩蔽其缺陷。这就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高度。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角度上观察,其视觉认象并不一样。有的角度就显得更美、更动人,而有点角度则不好。所以如何找到正确的角度,表现被摄者优美一面。是人像摄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对于拍摄方向,是以被摄者为中心,照相机左右的位置变化,或照相机不动,被摄者左右转动脸或身体。如被摄者五官端正,脸型匀称而漂亮的人可以用正面拍,但我通常很少这样拍。因原是觉得呆板、没生气。对于脸型太宽、太瘐、两侧不均,两眼大小不一等等。就不宜用正面拍,那得用三分在或七分面拍,具体要各角度看看,到底用那方向最好。原则上就是你认为最美、最有神韵的那方。又或者换个高度,有仰拍、俯拍和平拍三种。对于脸型瘐长的可以用仰拍,会显得胖点;对于腮部胖的则用俯拍,以显得瘐点。不过要注意,这种修正的有限的,如果用太仰或太俯的角度则有反作用。所以在拍摄时多注意,以掌握分寸。还有点要注意的,在相机移动的同时,还要留意背景的变化。不要让背景破坏整个作品的气氛。 在室外照相时,如何安排人物在相片里的位置?人物跟周围环境的景物、空间的关系?这要跟拍摄的具体情况而定;跟你用什么角度拍有关系,如果是正面的跟侧面的又不同。不过是有原则可循的。整体的是用黄金分割率,就是把整幅面用四条直线把长、宽各分三等分,成为一个“#” 字形,其交叉点(及附近)则是构图的重点所在,也就是把你要表现的人物的重点放在这位置上。如特写的眼,全身的头等等。另外的一个原则是:在人物的空间分配时,在眼视线那方要留多点空间,如不是这样则相里的人物会显得局促、压迫感。抓取生动的瞬间,捕捉传神的表情。对于人像摄影好坏有着重大的影响,通常一般的人对着镜头难免会紧张,这就要求敏捷地拍下美丽的瞬间,我通常对那些比较紧张的人采取偷拍的作法,就是用长焦,在他不注意的情况下拍下生动的一刻。人像摄影主要是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所以对背景要求简练。不要给背景渲宾夺主,避免头上有柱状对象重迭,以至象头上长东西的。如果是背光的,应尽量采取暗色的背景,这样更能突出了人像。还可以利用景深使背景虚化。摄影常识:抓拍的小技巧 摄影师为了拍摄出自然生动的人像作品,通常运用两种手法。一是根本不使对象察觉的抓拍, 俗称偷拍。一是通过启发和引导对象, 使其感情和表情产生自然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抓拍。 通常人们发现有人用相机瞄准自己时, 就会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放下手中的工作,转而正襟危坐, 并且开始非常注意自己的表情。因为他们认为此时摄影师非常需要自己具有“优美”的姿势和表情。其实他们错了。摄影师此时所希望获得的是那些无拘无束, 自然生动的情态, 而不是这种呆板的,自我感觉良好的面孔。 如何才能在拍摄时不被对象发现呢? 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长焦镜头, 尽量不接近被摄对象。而且最好是选用黑色机身的相机, 因为白色机身较易引起注意。 使用普通机身,较短焦距的镜头也可以进行偷拍,但要求摄影者拍摄动作一定特别快。因为不可能在很接近被摄者的地方长时间瞄准而不被其发现。法国的抓拍大师卡蒂埃-不列松就经常采用接近被摄者的快速抓拍方法进行拍摄,他突然停在自己选中的拍摄对象前, 举起使用得非常熟练的LEICA相机, 进行取景, 对焦并连续按动快门。所有这些只在片刻间即完成, 当被摄者发现摄影师时, 他已扬长而去。舞台摄影 拍摄舞台演出,是大家所喜爱的摄影活动。演员们动人的表演,舞台上美妙的场景,剧作中典型的情节,常使摄影者受到深深的感染。在观看演出的同时,用相机把它们拍摄下来,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舞台摄影的方法总的说来有两种:一种是在演出过程中抓拍,一种是在非演出的时候专门组织拍摄。对于摄影者来说,在这两种方法中,有需要解决的共同性的问题,也有根据不同的拍摄方法应掌握的独特技巧。下面加以概略地介绍。预先了解剧情不论是演出中抓拍或专门的组织拍摄,对于舞台摄影来说,预先了解剧情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摄影者要在正式拍摄之前,利用一切可以达到的途径,预先对剧情进行了解和研究,掌握情节的发展,找出应当重点拍摄的场景,为实拍做好必要的准备。摄影者对剧情的了解,只掌握剧情发展的情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在视觉上有形象的了解,即摄影者的脑子里要有非常具体的画面,不仅仅剧情内容发展到何时拍摄,而且主要演员的位置、具体动作,都要尽可能在事先做到心中有数,拍摄时才能从容不迫,掌握好适当的瞬间。所以,摄影者应当尽量争取多看几次演出。如无这种条件,或者多看看排练,尤其是彩排。通过预先的了解,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却确定拍哪些场面,在什么瞬间拍。)、预先选好拍摄角度,在所要求的瞬间出现之前,你可以站在理想的位置等待它的到来。假如在演出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外包服务合同标准模板
- 居民住宅买卖合同范本及签订注意事项
- 标准土石方爆破施工合同范本
- 2025-2030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细分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房地产租赁与物业管理合作协议
- 2025-2030儿童寝居用品市场舒适性需求升级与品牌营销策略发展趋势报告
- 2025-2030儿童体育培训市场消费趋势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5-2030儿童专注力训练方法论与教具研发趋势报告
- 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管理实务操作手册
- 销售合同审核与签订标准化模板
- 合并收购合同范本
- (高清版)JTG 5421-2018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 五年级安全标志提醒你
- 《五环旗下一家人》课件
- 屠呦呦生平事迹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新媒体文案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托育园厨师安全工作责任书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非典型骨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