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有学问的成语_第1页
夸人有学问的成语_第2页
夸人有学问的成语_第3页
夸人有学问的成语_第4页
夸人有学问的成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 夸人有学问的成语 第一篇 :成语归类 成语归类 一、形容有学问的成语: 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博大精深、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学贯中西 二、有关好问的成语有: 寻根究底、不耻下问、刨根问底、追根究底 三、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 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牛角挂书、汗牛充栋 四、形容有恒心的成语: 2 / 34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五、形容没有恒心的成语: 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六、爱国的成语 精忠报国 忧国忧民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七、形容注意力集中的: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一心一意 八、形容辩论激烈的: 唇枪舌剑 口若悬河 针锋相对 妙语连珠 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才辩无双 舌绽莲花 九、形容形势危急的: 3 / 34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十万火急 一触即发 岌岌可危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十、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霎时 须臾 转眼间 刹那间 一瞬间 顷刻间 眨眼间 十一、形容秩序乱的词语: 一窝蜂 一锅粥 一团糟 一拥而上 不可开交夸人有学问的成语 十二、表示热心助人的成语: 乐善好施 助人为乐 古道热肠 雪中送炭 扶危济困 慷慨解囊 见义勇为 急公好义 十三、描写人物优秀品质(做人之道)的成语: 舍己救人 拾金不昧 见义勇为 大公无私 大义灭亲 大义凛然 以身许国 仗义执言 救死扶伤 刚正不阿 执法如山 碧血丹心 忧国忧民 疾恶如仇 十四、赞美祖国的成语: 4 / 34 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江山如画。 十五、和戏曲有关的成语 生旦净丑 喜闻乐见 粉墨登场 锣鼓喧天 唱念做打 有板有眼 余音绕梁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夸人有学问的成语 十六、人多热闹的成语: 人头攒动 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 热火朝天 摩肩接踵 人声 鼎沸 门庭若市 高朋满座 第二篇 :生活中的成语很有趣 生活中的成语很有趣 中国的成语丰富多彩。平时在生活中,有很多成语觉得十分有趣。夸人有学问的成语 譬如:我们要形容一个最怪的人,就说他是虎背熊腰;要描述一个巨人,5 / 34 就称他为顶天立地;要说一个人说话很流利,就说他口若悬河;要说某人的腿脚很长,就说他一步登天;要说某人权势很大,就说他一手遮天;要说他人心胸开阔,就用虚怀若谷来形容;要夸人的奉命长,就用万寿无疆来形容;要说那人的话最有价值,就用金玉良言来比喻 反正,生活中,成语使用起来妙趣横生。 下面,就是一些最常见也是最有趣的成语:夸人有学问的成语 1、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3、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4、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5、最宽广的话:一言千里; 6、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7、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8、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9、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10、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11、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12、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13、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 14、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15、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 16、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愿; 17、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18、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 6 / 34 19、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 20、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21、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 22、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23、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 24、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25、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26、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27、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28、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29、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30、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31、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32、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33、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34、最大的冒险:孤注一掷;35、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 36、最大 的声响:惊天动地;37、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38、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39、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40、最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41、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42、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43、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44、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45 最小的邮筒 46、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47、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48、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49、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50、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51、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52、最彻底的美容术:面目全非 53、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54、最好的药 方:灵丹妙药; 55、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 56、最正直的人:正人君子 57、最傻的嫌犯:自投罗网; 58、最不管事的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59、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60、最大的变化:7 / 34 翻天覆地。 当然,还有更多的成语,用起来更为有趣。这里,便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篇 :形容很有学问 _形容人的品质 _形容人高兴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3、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4、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 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5、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6、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7、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8、名满天下:名:名气,名声,名誉;满:布满。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9、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11、学识渊博: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12、好学不倦: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8 / 34 13、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14、学富五车:形容人学识渊博,着作很多。 书 作动词,就是 写 的意思。 15、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6、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7、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 18、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9、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形容人的品质的成语 1、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2、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3、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9 / 34 4、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5、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6、解衣推食: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7、以容取人: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8、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9、蕙心纨质: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10、卑鄙龌龊: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11、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12、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 老人,领着小孩。 13、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14、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15、卑陋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16、卑鄙无耻: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品行恶劣,不顾羞耻。 17、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10 / 34 的才能。 形容很有学问 _形容人的品质 _形容人高兴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很有学问 _形容人的品质 _形容人高兴的成语有哪些 18、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19、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20、薮中荆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21、狐鼠之徒: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22、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23、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24、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25、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 敷衍。 26、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27、遇人不淑: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11 / 34 28、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29、豁达大度: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30、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 形容很有学问 _形容人的品质 _形容人高兴的成语有哪些来自第四篇 :形容有学问 _形容气势大 _形容人多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 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 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12 / 34 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6、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0、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 有学问,没有本领。 21、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1、年壮气锐: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2、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3、鳌掷鲸吞: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鳌掷鲸呿。 6、气焰熏天: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7、风行雷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13 / 34 9、剑拔弩张: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10、郁 郁葱葱: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11、秋风扫叶: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12、跌宕昭彰: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着,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13、柳骨颜筋: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14、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15、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16、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 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7、龙骧豹变: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18、欺霜傲雪: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19、望风而逃: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14 / 34 21、咄咄逼人: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 22、财大气粗: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23、鹰撮霆击: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24、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25、锋不可当: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26、舞凤飞龙: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27、薰天赫地: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28、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29、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 30、气壮胆粗: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31、气势汹汹:汹汹;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32、一泻千里:泻: 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33、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15 / 34 34、倒峡泻河: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35、横扫千军:横扫:扫荡,扫除。形容干净彻底地歼灭大量敌军。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36、熏天赫地: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描写名声很大的成语)容气焰炽盛。 37、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形容有学问 _形容气势大 _形容人多的成语有哪些形容有学问 _形容气势大 _形容人多的成语有哪些 38、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39、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40、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41、摧枯拉朽: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43、以汤止沸: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4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 ,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47、鲜车怒马: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16 / 34 49、望风而遁: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50、山呼海啸:山在呼叫,海在咆啸。形容气势盛大。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 51、汪洋自恣: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 52、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53、锐挫气索: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54、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56、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57、气冲斗牛: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后指气势很盛。亦作气冲牛斗。 58、虚张声势: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59、声势浩大: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60、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1、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 。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62、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17 / 34 势,不可抵挡。 63、风行电击:形容气势迅猛。 64、龙 形容有学问 _形容气势大 _形容人多的成语有哪些来自第五篇 :形容看 _形容没有变化 _形容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看的成语 1、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看人眉眼:比喻看人脸色。 3、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4、望洋兴叹:意思是说能看到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5、看人眉睫: 比喻看人眼色。 6、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7、看朱成碧: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8、巴头探脑:形容伸着头偷看。 9、看风驶船:指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10、看人行事: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11、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18 / 34 12、矮子看戏: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13、看破红尘: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 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14、看景生情:指见机行事。 15、看菜吃饭: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16、极目远眺:尽量的用自己的眼镜看到最远的地方。 17、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18、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19、虎视眈眈:像老虎的眼镜一样看着你,是一种比较有威慑性的目光。 20、看家本领:指特别擅长的技能。 21、走马观花:坐在马上看花,表示做事不认真,看事物不仔 细。 22、狗眼看人:比喻眼光势力。 23、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24、帘窥壁听: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 25、面面相觑:两个人相互对着观看。 19 / 34 26、察颜观色:通过观察看别人的脸色来判断这个人的动机想法是什么。 28、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29、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30、佛眼相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31、望穿秋水:这里 的秋水指的是人的眼镜,望穿秋水指的快把眼镜看穿了。 32、左顾右盼:为人不稳重很慌乱,左右的看东西。 33、看家本事:指自己特别擅长的本领。 34、瞻前顾后: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形容做事不果断。 形容看 _形容没有变化 _形容文化的成语有哪些形容看 _形容没有变化 _形容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35、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36、目不斜视:为人比较正直尊重人,一直看着一个方向。 37、看风使船:比喻跟着时势转变方向,随机应变。 38、打狗看主:狗有 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39、另眼看待: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40、另眼看戏:犹另眼相看。 41、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20 / 34 喻看事情不真切。 42、窥牖小儿: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43、袖手旁观:明明看见了却不出手相助,只是知道看热闹。 44、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形容没有变化的成语 1、古今一辙: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2、至死不变:纛:到。到死不改变( 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3、依然故我: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4、原封不动:原封:没有开封。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 5、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6、始终不渝: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7、自始至终: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9、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形容看 _形容没有变化 _形容文化的成语有哪些文章形容看 _形容没有变化 _形容文 化的成语有哪些出自第六篇 :描写知识的成语有哪些? 21 / 34 博洽多闻 w n 成语解释: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博闻强记 w n :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例 句:粲博闻 强记,人皆不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博闻强识 w n :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例 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智圆行方 n x f 语解释: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22 / 34 成 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而事欲鲜。 不知丁董 d d 语解释: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成语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通今博古 t j n :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例 句: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 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触类旁通 l i p t 语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例 句: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触类旁通的思索一回。(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村野匹夫 c n 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23 / 34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不辨菽麦 n m i 成语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例 句: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不识不知 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成语出处: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 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例 句: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师道尊严 d o z n y n 成语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二把刀 r d o 成语解释: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24 / 34 例 句:我只会搭棚这点 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九) 伏地圣人 r n 成语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贪多务得 t n :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例 句: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 夸人有学问的成语且惧夫贪多务得,而遂溺于文。(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格物致知 :推究;致:25 / 34 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例 句: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五谷不分 f n 成语解释: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描写知识的成语有哪些?描写知识的成语有哪些? 例 句: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 i m n,n n 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r n h u , o r n h u k n 成语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困知勉行 k n n x 语解释: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26 / 34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蒙昧无知 m m i 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例 句:那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贫而乐道 p n r d o 成语解释:家境 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挈瓶之知 p 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融会贯通 r n t 语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 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27 / 34 例 句: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生而知之 r 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例 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多 文为富 w n w i 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识文断字 w n n 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食而不化 r 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例 句:死啃书本,不结合实际,就会食而不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描写知识的 成语有哪些?文章描写知识的成语有哪些?出自 50251828 / 34 800; 食古不化 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成语出处:清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下载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例 句:如果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就会食古不化。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q n, f n 成语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例 句: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y u h n, l n w i j n 成语解释: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 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29 / 34 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腹载五车 z i 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徒读父书 :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例 句: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温故知新 w n x n 成语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例 句:温故知新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无一不知 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 富。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九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30 / 34 金声玉振 j n n 成语解释: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例 句: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寓。(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 象牙之塔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例 句: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九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