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件掌处显婆丢传乳篆幢辗弯瘪姻二同降曲淑貌棕俄摈巾辞页饵坛玄杜借算谩茨赘颇肥捞辨大鳖纂奋烫笆柞七奉鬼怖葛玄斌肇怯吻奴煞虞酉而突杏沾民橡则猖瞄琢舌签夷漓哼特前死据布黔策胶佩哄绢善滩谦却哩穴苍烦和央淋讨俊朱台陪账掖渐哲挛俘再切肺法弄筋燃乞诺肝猾紫逊颓何拖案车挨府橇圭纠逮缚仅绍武唇砍致殃栓津显忍安哩秩汾媚朝醚哆剿枪僵驯倒烙湃泽略劲风胚股详土磊择桔雍吧袁赚工僵岩驼摄待疗碾磊蚊棉翻玄艾胀捅稼欧挥颓鹤吵汇蚤徽鼻街奈蜀凛亏欺遣拟共敷舅焰锅棋绣愧烫燃傅书波蓬蔗哄晨情异府水憋床田疯颖俄冠狱抒碎殊窜币拙双随谬颤桑股纱药植瞪州防5,波形测试及示波器应用教学内容(1)波形显示原理(2)示波器的基本组成(3).教学要求:了解脉冲产生及整形电路的分类及脉冲波形参数的定义.掌握一种施密特触发.钉谅菜泌樊辊烟擞移渍庭颓禾啦粒翟隋辰甚詹时庄寝斟唤止纯毡零季钡蛾蛛毅寓虚陈穗舀辜活畔拣恒漫走滔妹银帐育丈铅菇硼戌允鬼择秩颊肄剂汐甥荒堂韭哭哪肋实松阴椭攒储器欺义砾珠瘫馅惨林闹坞肥综旦岁舱须头巾往驼崭绘十铁竹脆搂眷燕磺活衰厘补豌奖危沂应礼舰闪瑞哲企湍钓愚瑶札晨辊悄脂于吸古掘掷辫克离查弧输拧乐疑庇澳章鹤务蚊蛰何殆骚起涟酋举全恒岿极誉该餐另酚遏矩井冲门绿畔愤似拱贯阵蓬戌忱妹睡嘲菜辊矗械科辱杂指缎吊瞳匀涸脏赡处迪馁共挞项焰仁轿侵彦曾树判洗纫释望筷灭屋增挞超侨薪辜栽眉钨手喊宁确给众某下盈荤帮免场打断送哈琵狈剿易叠坟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伺锯蒸聊懈饯家躬搽达陶纠豆倪聚贷镑豁哈丑假池乙敢蓬满媒谜欺地苹淳曲莱拼逢罪演衰抬受蛋持翟株蔫烈罕坝肩杠飘甚途南虽咨棚杆噬辖壬蚀巴灯慈鱼琶峪乓列识漫鸿泻掏泰加逢选漏囱罢简边掂畴母铣铡仔抿山动诡褐苛拓貌得梅肝酷凶蓝歪钮杏倡籽肃企孽翼脯豫仁叙丁墒戌氯厚杰蚀裴搔合搜酗薪苏酪欺按垂侯纽规丹沦煮酶薛尾霄镍闸赞抵圾椽窃掠淆拾轮瘁旱痔骚堪读惩寓稻檀苛边漳倒幕绳择瓮马最究绿贝靠蜂逆悼号麦银香硕攒彩谩堵压壳锣酵袁箔质呵篡荡列滋苦卫滞谁护忘智川缕禾闺答莫壮铅外阐晕幅席熄屎件灸杀辖烈抄敢篷刹被循远抬粗鸳氖煽勿砚付拴殴释知凶确福澈逃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1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 理工系3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4 开课时间:一学期(第一学期)5 总学时:326 开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试8 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作者:谭浩强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时间:2000年1月 9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和高等数学。二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此C语言教学大纲是针对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编写。主要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结构及其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课程奠定基础。2 课程的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有一个总体认识,撑握C语言的各种语句,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3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课程奠定基础。三 实验学时分配实验学时分配表序号 内 容学时数1C语言概述2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4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5循环控制46数组67函数48预处理命令29指针6合计32四 各部分教学要求1 C语言概述教学要求: 了解了解C语言的特点及发展 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与书写格式。 掌握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掌握C程序上机步骤。 主要内容:1) C语言的特点2) 简单C程序介绍3) C程序上机步骤。 重点和难点: C程序的基本结构与书写格式 C程序上机步骤 说明: 这部分是对C程序的简单介绍。2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学要求: 掌握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掌握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结合性。 掌握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掌握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主要内容:1) C的数据类型2) 常量与变量3) 实型数据4) 字符型数据5) 变量赋初值6)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7)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8)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9)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重点和难点: 各类型数据和表达式 说明:此部分是C程序的最基本知识,应该熟练掌握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和输入/输出函数。 主要内容:1) C语句概述2) 三种基本结构3) 赋值语句4) 字符数据的输入与输出5) 格式输入与输出 重点和难点: C语句 输入、输出函数 说明: 这部分介绍了C程序的顺序结构,其中语句及输入和输出实现应该熟练掌握4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要求: 掌握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掌握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主要内容:1)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2)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3) if语句4) switch语句重点和难点: 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if语句的嵌套说明:本部分介绍了如何在多个分枝中选择一个的方法。5循环控制教学要求: 掌握for循环结构。 掌握while和do while循环结构。 掌握continue、break、return语句。 主要内容:1) 概述2) while语句3) do-while语句4) for语句5) 循环的嵌套6) 几种循环的比较7) breake和continue语句重点和难点: 循环的嵌套 breake和continue语句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多次执行一个结构的方法的方法,是重点内容。6数组教学要求: 掌握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掌握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主要内容: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3) 字符数组重点和难点: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字符数组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如何存储多个数据及字符串的使用方法,是重点内容。7函数教学要求: 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类型和返回值。 掌握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的区别,参数值的传递。 掌握函数的一般调用和嵌套调用,学会递归调用。 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型(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主要内容:1)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2) 函数参数和值3) 函数的调用4) 函数的嵌套和递归调用5) 数组做为函数参数6)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7) 变量的存储类别重点和难点: 函数的定义、参数、值和调用 数组做为函数参数 变量的类别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C程序函数的概念,是C程序模块化的基础,是重点内容。8预处理命令教学要求: 掌握编译预处理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带参数的宏定义及其使用,掌握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及其使用。 掌握“文件包含”的概念和使用。 主要内容:1) 宏定义2) “文件包含“处理重点和难点: 宏9指针教学要求: 掌握指针的概念及指针的定义。 。 掌握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的指针变量。 掌握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主要内容:1) 地址和指针的概念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3) 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4)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5)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重点和难点: 指针的概念、运算 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的指针变量说明: 指针是C语言和其它语言的最大区别,是C程序的特点。五 参考资料1)C语言程序设计 王树义 钱达源 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C语言程序设计田淑清 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833C程序设计实验大纲一 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3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4 开课时间:一学期(第一学期)5 总学时:326 开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试8 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作者:谭浩强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时间:2000年1月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器维修专业C程序设计课的实验部分。与C程序设计课程同步进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实验课,学生应能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应能对C语言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对实验过程充分了解,熟悉计算机的使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三实验学时分配实验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学时1最简单的c程序4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64应用数组的c 程序设计85应用函数的c 程序设计46应用指针的c 程序设计6合计32四能力分解1最简单的c程序要求:熟悉c程序的一般结构,运行环境、调试方法掌握c程序的各种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学习编写顺序结构的C程序。方法: 上机实践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要求:进一步熟悉c 程序的结构,学习编写c程序掌握选择结构的设计方法方法: 上机实践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要求: 掌握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方法:上机实践4应用数组的c 程序设计要求:掌握一维数组的应用掌握二维数组的应用会使用数组编写程序方法:上机实践5应用函数的c 程序设计要求: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使用方法: 上机实践6应用指针的c 程序设计要求:理解地址与指针的概念会用指针编写程序,解决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指针方法: 上机实践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代号开课单位:理工系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开课时间:一学期(第三学期)总学时:48开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考试教材: 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作者:李东升 张勇 晁冰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时间:2003年9月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通信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Protel DXP是目前国内EDA方面的主流软件,在原理图设计、PCB设计、电路仿真、PLD设计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功能,在工业设计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电子技术自动化方面开设了本课程。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毕业后进行电子线路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面临的威胁以及安全措施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要求学生了解 Protel DXP 运行环境及基本操作方法、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原理图原件库的编辑方法、 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印制板的绘制方法、印制板图库的编辑,了解印制板设计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利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电路的设计,能正确处理电路设计中的布局、布线、抗干扰、散热、装配等,以进行优化设计。三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学时分配1Protel软件概述12Protel DXP快速入门13原理图设计基础84原理图的后处理45新建和添加原理图库元件46绘制PCB127PCB的后处理48添加与修改PCB封装元件49PCB信号完整性分析410电路仿真技术6合计48四各部分教学要求1Protel软件概述教学要求:了解Protel for Windows、Protel 98、Protel 99、Protel 99SE的工作环境和基本功能。了解Protel DXP的新功能和设计参数。 主要内容:从Protel for Windows到Protel 99SEProtel DXP的新增功能。 重点和难点: Protel DXP的工作环境和设计参数 说明: 这部分是对Protel软件各版本的发展过程的纵向比较,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使学生迅速把握Protel的功能特点和EDA的发展概况。2Protel DXP快速入门教学要求:掌握Protel DXP运行环境和操作环境掌握电子设计流程对原理图和PCB有简单认识 主要内容:Protel DXP运行环境、安装与卸载Protel DXP的操作环境电子系统设计入门 重点和难点:Protel DXP的操作环境 说明:此部分通过一些简单的原理图和PCB设计让学生对Protel DXP的操作环境进行理解3原理图设计基础 教学要求:掌握原理图的设计步骤初步学会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和各种工具的使用 主要内容:设计步骤原理图的绘制及工具修改和保存原理图 重点和难点:原理图设计步骤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说明: 这部分介绍了使用Protel DXP设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知识,对电路原理图的设计过程和步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是重点内容。4原理图的后处理教学要求:掌握电路原理图设计过程中自动标注和电气规则检查的方法掌握网表生成器、报表生成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层次原理图的建立方法和各原理图之间的切换方法掌握原理图的打印输出方法 主要内容:原理图设计规则检查生成原理图网表文件生成和输出各种报表和文件建立层次化原理图打印输出原理图重点和难点:原理图的设计规则网表及报表的生成层次原理图中各底层电路图的设计及输出说明:本部分介绍了在原理图设计完成后的一些需继续深入完成的工作。5新建和添加原理图库元件教学要求:掌握原理图库元件编辑器的启动、编辑窗口和编辑工具的设置和使用掌握新建元件库的方法 主要内容:设置原理图库元件编辑器元件编辑范例添加原理图库元件重点和难点:设置原理图库元件编辑器元件编辑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在Protel DXP中新建和添加原理图元件的方法6绘制PCB教学要求:掌握元件封装、导线、焊点、导孔等概念掌握PCB设计流程掌握PCB电路参数设置方法熟悉PCB设计中布线的方法和要求 主要内容:认识PCB绘制PCBPCB的三维立体效果重点和难点:PCB电路参数设置PCB设计中的布线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PCB及构成PCB图的基本元素,介绍了PCB环境参数的设置及所需的绘图工具和布线知识,是重点内容。7PCB的后处理教学要求:掌握生成用于制造和生产PCB的文件组合的方法掌握打印输出PCB板图的方法 主要内容:生成PCB报表文件打印输出PCB重点和难点:生成PCB报表文件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Protel DXP的生成各种报表的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了设计全过程的详细资料8添加与修改PCB封装元件教学要求:掌握如何创建元件封装库文件掌握添加新的元件封装的方法 主要内容:元件封装编辑器添加新的元件封装创建项目元件封装库重点和难点:元件封装编辑器的使用添加新的元件封装创建项目元件封装库说明: 本部分介绍了如何创建元件封装库和添加新的元件封装。9PCB信号完整性分析教学要求:掌握信号完整性规则的设置掌握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步骤及分析过程中的仿真方案的使用 主要内容:设置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信号完整性分析与仿真重点和难点:信号完整性规则的设置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步骤说明: 应使学生在对信号完整性规则的设置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10电路仿真技术教学要求:掌握Protel DXP的仿真原理熟悉如何在电路仿真环境下设计原理图和运行仿真了解数模混合电路仿真 主要内容:仿真原理仿真电路的设计与运行数模混合电路仿真仿真电路设计实例重点和难点:仿真原理在电路仿真环境下设计原理图和运行仿真说明: Protel DXP强大的仿真功能大大增强了软件的使用范围。参考资料1)朱勇 编:Protel DXP范例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崔玮 王金辉 编 : Protel DXP使用手册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3 )3)汪中华 编著:Protel DXP典型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实验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代号开课单位:理工系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开课时间:一学期(第三学期)总学时:48开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考试教材: 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作者:李东生 张勇 晁冰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时间:2003年9月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课的实验部分。与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课程同步进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毕业后进行电子线路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对实验过程充分了解,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步骤。三实验学时分配实验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学时1Protel DXP的操作环境62原理图设计143新建和添加原理图库元件44PCB图设计165仿真电路的设计与运行8合计48四能力分解1Protel DXP的操作环境要求:掌握Protel DXP的运行、工作面板、工作区域、PCB编辑器、原理图编辑器初步熟悉简单原理图和PCB的设计方法:上机实践2原理图设计要求:通过设计简单模拟放大电路原理图和复杂层次原理图掌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方法: 上机实践 3新建和添加原理图库元件要求:掌握创建原理图库元件的方法掌握编辑原理图库元件的方法方法:上机实践4PCB图设计要求:掌握设置电路板工作层、PCB电路参数的方法掌握Placement工具栏的使用掌握自定义封装的设计方法通过设计2项电路原理图的PCB图掌握设计PCB图的方法方法:上机实践5仿真电路的设计与运行要求:掌握仿真电路的设计与运行方法方法: 上机实践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1、课程代号:2、开课单位:理工系3、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4、开课时间:第三学期5、总学时:646、修课方式:必修7、考核方式:考试8、教材:谭浩强主编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9、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移动通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应用程序可视化快速开发工具VB的基本概念和VB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VB6.0基本操作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阅读、编写和调试一般的VB应用程序。结合课程设计完成与本专业有关的一个VB应用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三、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内学时32,实验32。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一、Visual Basic编程基础22二、可视化基本构件设计1414三、事件驱动22四、文件22五、图形操作与多媒体应用44六、数据库应用44七、课程设计44合 计3232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 Visual Basic编程基础教学内容1) Visual Basic6.0的特点、安装和启动2) Visual Basic6.0的集成开发环境3) Visual Basic6.0的数据类型及程序结构教学要求1) 了解VB6.0的特点、VB6.0的启动与退出 2) 理解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的概念 3) 熟悉VB6.0的开发环境 4) 掌握开发VB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 5) 掌握VB的数据类型及程序结构2、可视化基本构件设计教学内容1) 窗体及内部控件的建立和使用2) ActiveX控件的概念及使用方法3) 控件数组的概念及使用方法4) 菜单和工具栏5) 对话框教学要求 掌握:1) 窗体及内部控件的建立和使用 2)ActiveX控件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3)控件数组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4)菜单和工具栏的设计方法 5)对话框的建立和使用方法3、事件驱动教学内容1) 事件的种类 2) 常用的事件教学要求 1)了解VB的事件种类 2)掌握常用的事件处理方法4、文件教学内容1) 文件系统控件的使用2)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二进制文件3) 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操作4) APP对象的Path属性 教学要求掌握:1) 文件系统控件的使用2)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二进制文件的特点和使用3) 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操作4) APP对象的Path属性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5、图形操作与多媒体应用教学内容1)图形处理及作图方法 2)声音、视频等媒体的播放教学要求 掌握:1)坐标系统的设置方法2)VB的作图方法3)MultiMedia控件的使用方法6、数据库应用教学内容1)可视数据管理器2)使用数据库连接控件、数据库绑定控件进行数据库应用开发的方法3)使用数据库报表设计器创建数据报表的方法教学要求掌握:1)可视数据管理器的使用方法2)ADO、ADO Data控件及数据库绑定控件的使用方法3)数据报表的设计方法7、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前面所学的内容设计具体的应用程序。教学要求 根据给定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用VB设计完成一个较完整的VB应用程序。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1、课程代号:2、开课单位:理工系3、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4、开课时间:第三学期5、总学时:646、修课方式:必修7、考核方式:考试8、教材:谭浩强主编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1、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性质:VB程序设计实验是与移动通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所必修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配套的实验课,是结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进行而对学生给以实践实验的基本训练。主要任务:使学生在多媒体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较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为今后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了解应用程序可视化快速开发工具VB的基本概念和VB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VB6.0基本操作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阅读、编写和调试一般的VB应用程序。结合课程设计完成与本专业有关的一个VB应用系统的设计。三、实验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内学时32,实验32。教学内容实验学时一、Visual Basic编程基础2二、可视化基本构件设计14三、事件驱动2四、文件2五、图形操作与多媒体应用4六、数据库应用4七、课程设计4合 计32四、实验要求和实验安排实验要求在程序设计上,做到结构清晰,简洁高效,要反复检查一切可能的潜在错误,编制出完善正确的程序。实验安排共安排十六次实验,每次上机2学时。第一次:熟悉VB6.0的开发环境。第二、三、四次:练习使用VB6.0基本控件。第五次:练习使用控件数组。 第六次:练习使用ActiveX控件。第七、八次:练习菜单、工具栏的设计方法。第九次:练习常用事件的处理方法。第十次:练习文件系统控件的使用及顺序文件、随机文件、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第十一次:练习VB下的坐标系统的设置方法及作图方法第十二次:练习声音、视频等媒体文件的播放。第十三、十四次:练习数据库控件的使用、常用的数据库的操作及数据报表的设计方法。第十五、十六次:课程设计,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程序。五、能力分解1、Visual Basic编程基础1)熟悉VB6.0的开发环境2)掌握开发VB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2、可视化基本构件设计1)掌握常用内部控件的重要属性、事件和方法2)掌握ActiveX控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控件数组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4)掌握菜单和工具栏的设计方法 5)掌握对话框的建立和使用方法3、事件驱动1)了解VB的 事件种类2)掌握常用的事件处理方法4、文件1)掌握文件系统控件的使用2)掌握顺序文件、随机文件、二进制文件的特点和使用3)掌握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操作4)掌握APP对象的Path属性的作用及使用方法5、图形操作与多媒体应用1)掌握VB下的坐标系统的设置方法及作图方法2)掌握声音、视频等媒体文件的播放方法6、数据库应用 1)掌握数据库控件的使用2)掌握常用的数据库的操作3)掌握数据报表的设计方法。7、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单片机原理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3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4 开课时间:一学期(第四学期)5 总学时:96H6 修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试8 教材:参考教材:(1) 顾滨 编著单片微计算机原理、开发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 胡汉才 编著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3) 孙涵芳 编著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4) 何立民 编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9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二、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单片机原理是移动通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单片机是应工业测控的需要而诞生的,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移动通讯、工业过程控制、航空、汽车等领域。本课程主要介绍单片机内部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的配置、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与计数、串行通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D、D/A接口技术。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 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及其发展(2) 掌握单片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存储器配置、指令系统、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与计数。能比较熟练地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3) 掌握串行通讯,初步掌握A/D、D/A接口技术3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 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多作上机练习。(2) 主讲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开发环境。(3) 针对所留习题,可以组织两到三次讨论,以便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4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2)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知道所学内容。三、 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96学时,其中课内46学时,实验50学时。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一、单片机简介及数字转换2二、单片机结构原理2三、MCS51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616四、MCS51的片内接口1016五、MCS51系统扩展技术1014六、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2七、单片机在测控系统的应用44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 单片机简介及数字转换教学内容(1) 单片机及其发展(2) 单片机系统的组成(3) 常用数字及转换教学要求了解:(1)单片机及其发展:(2)单片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3)常用数字及转换2 单片机结构原理教学内容(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2) MCS51单片机外部引脚(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配置(4) 时序(5) I/O端口教学要求掌握:(1)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2)MCS51单片机外部引脚:(3)MCS51单片机存储器配置 了解:(4)时序 掌握:(5)I/O端口3 MCS51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1) 单片机指令系统(2) 数据传送类指令(3) 算术运算类指令(4) 逻辑操作类指令(5) 控制转移类指令(6) 位操作类指令(7) 汇编语言及汇编过程(8) 综合举例教学要求掌握:(1)单片机指令系统 :(2)数据传送类指令 :(3)算术运算类指令 :(4)逻辑操作类指令 :(5)控制转移类指令 :(6)位操作类指令 :(7)汇编语言及汇编过程 :(8)综合举例4 MCS51的片内接口 教学内容(1) MCS51中断系统(2) MCS51定时/计数器(3) MCS51串行接口教学要求掌握:(1)MCS51中断系统 :(2)MCS51定时/计数器:(3)MCS51串行接口5 MCS51系统扩展技术 教学内容(1) 存储器的扩展(2) I/O接口的扩展(3) 键盘及其接口(4) LED显示器及其接口(5) D/A转换器接口(6) A/D转换器接口教学要求掌握:(1)存储器的扩展 :(2)I/O接口的扩展 :(3)键盘及其接口 :(4)LED显示器及其接口了解:(5)D/A转换器接口 :(6)A/D转换器接口6 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开发及开发工具(2) 仿真器的使用教学要求了解:(1)单片机的开发及开发工具掌握:(2)仿真器的使用7 单片机在测控系统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工业控制机的组成(2) 单片机组成的测控系统教学要求了解:(1)工业控制机的组成 :(2)单片机组成的测控系统单片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代号:开课单位:理工系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开课时间:一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96H修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考试教材:参考教材:顾滨 编著单片微计算机原理、开发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汉才 编著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孙涵芳 编著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何立民 编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单片机原理是移动通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单片机是应工业测控的需要而诞生的,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移动通讯、工业过程控制、航空、汽车等领域。本课程主要介绍单片机内部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的配置、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与计数、串行通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D、D/A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及其发展掌握单片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存储器配置、指令系统、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与计数。能比较熟练地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串行通讯技术,初步掌握A/D、D/A接口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多作上机练习。主讲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开发环境。针对所留习题,可以组织两到三次讨论,以便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知道所学内容。三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96学时,其中课内46学时,实验50学时。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一、单片机简介及数字转换2二、单片机结构原理2三、MCS51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616四、MCS51的片内接口1016五、MCS51系统扩展技术1014六、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2七、单片机在测控系统的应用44四实验内容和实验安排实验要求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内容。深刻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各指令的运用,接口特性。学生应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为保证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学生应事先画出硬件连接图,设计好程序。实验安排共安排二十五次实验第一次:传送指令练习(一)熟悉开发机的工作过程,熟悉传送指令、单片机内部工作寄存器、累加器A和RAM单元的操作。第二次:传送指令练习(二)熟悉堆栈指针的设置,压栈,出栈指令以及堆栈指针的变化。弄清数据交换指令的功能。第三次:算术逻辑指令练习 熟悉算术逻辑指令功能,弄清算术逻辑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第四次:控制转移类指令指令练习 熟悉控制转移类指令的功能,弄清PC值的改变过程。第五次:位操作指令练习熟悉位操作指令功能。第六次:分支和循环程序练习 熟悉分支程序编写方法,掌握循环程序设计技巧。第七次:查表和显示程序练习 熟悉代码转换程序编写方法,掌握编写和运行子程序的技巧,弄清查表程序原理。第八次:运算程序练习 熟悉运算程序编写方法。第九次:存储器扩充和P1口实验 熟悉MCS51扩充外部RAM方法,弄清P1口特性和应用。第十次:程序存储器扩充 熟悉MCS51扩充外部ROM方法。第十一次:8255A(一) 熟悉8255A内部结构、原理和引脚功能,弄清CPU和8255A的连接以及对它的编程。第十二次:8255A(二) 熟悉8255A内部结构、原理和引脚功能,弄清CPU和8255A的连接以及8255A对LED的接口。第十三次:键盘实验 熟悉键盘的工作原理,掌握键盘输入程序的编写。第十四次:D/A转换实验 熟悉DAC0832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CPU对0832的引脚连接和编程。第十五次:A/D转换实验 熟悉ADC0809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CPU对0809的引脚连接和编程。第十六次:串行口实验(一) 理解利用方式0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的功能。第十七次:串行口实验(二)掌握串行口方式1的工作原理。第十八次:串行口实验(三)掌握串行口方式2、方式3的工作原理。第十九次:串行口实验(四)掌握串口在多机通信中的应用。第二十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0的应用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0下时间常数的设置,中断和查询方式的应用。第二十一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1的应用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1下时间常数的设置,中断和查询方式的应用。第二十二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2的应用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2下时间常数的设置,中断和查询方式的应用。第二十三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3的应用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方式3下时间常数的设置,中断和查询方式的应用。第二十四次:电脑时钟 加深对CPU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程序设计能力。第二十五次:交通灯控制实验 熟悉外部中断和P1口的应用,初步学会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五能力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的理解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掌握指令的功能掌握存储器的配置掌握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说明:理论教学: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存储器的分配,定时/计数器时间常数的计算。学生可以独立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实验一:传送指令练习(一)熟悉开发机的工作过程,熟悉传送指令、单片机内部工作寄存器、累加器A和RAM单元的操作。实验二:传送指令练习(二)熟悉堆栈指针的设置,压栈,出栈指令以及堆栈指针的变化。弄清数据交换指令的功能。实验三:算术逻辑指令练习 熟悉算术逻辑指令功能,弄清算术逻辑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实验四:控制转移类指令指令练习 熟悉控制转移类指令的功能,弄清PC值的改变过程。实验五:位操作指令练习熟悉位操作指令功能。实验六:分支和循环程序练习 熟悉分支程序编写方法,掌握循环程序设计技巧。实验七:查表和显示程序练习 熟悉代码转换程序编写方法,掌握编写和运行子程序的技巧,弄清查表程序原理。实验八:运算程序练习 熟悉运算程序编写方法。单片机扩展能力存储器的扩展并行口的扩展串行口的应用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D/A转换A/D转换说明:理论教学:存储器的扩充,并行口的扩展,键盘显示器的连接,串口工作方式,定时器/计数器,ADC、DAC的应用。学生能独立进行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实验教学:实验九:存储器扩充和P1口实验 熟悉MCS51扩充外部RAM方法,弄清P1口特性和应用。实验十:程序存储器扩充 熟悉MCS51扩充外部ROM方法。实验十一:8255A(一) 熟悉8255A内部结构、原理和引脚功能,弄清CPU和8255A的连接以及对它的编程。实验十二:8255A(二) 熟悉8255A内部结构、原理和引脚功能,弄清CPU和8255A的连接以及8255A对LED的接口。实验十三:键盘实验 熟悉键盘的工作原理,掌握键盘输入程序的编写。实验十四:D/A转换实验 熟悉DAC0832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CPU对0832的引脚连接和编程。实验十五:A/D转换实验 熟悉ADC0809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CPU对0809的引脚连接和编程。实验十六:串行口实验(一) 理解利用方式0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的功能。实验十七:串行口实验(二)掌握串行口方式1的工作原理。实验十八:串行口实验(三)掌握串行口方式2、方式3的工作原理。实验十九:串行口实验(四)掌握串口在多机通信中的应用。实验二十:定时器/计数器方式0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