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讲解.ppt_第1页
推拿按摩讲解.ppt_第2页
推拿按摩讲解.ppt_第3页
推拿按摩讲解.ppt_第4页
推拿按摩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 推拿按摩,推拿 按摩,推拿疗法(tuina therapy),又称“按摩”;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手法作 用于人体经络和腧穴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以人疗人”; 属中医外治法范畴。,第六章推拿疗法,第一节推拿疗法概论 推拿又称按摩,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按摩的主要作用 1、调节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 2、改善血液与淋巴循环 3、修复创伤组织 4、整骨、复位 5、松解粘连与挛缩的组织,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6、改善肌肉功能状态,消除肌肉疲劳 7、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推拿的适应症,2、外科病证 3、妇科病证 4、儿科病证 5、骨伤科病证 6、五官科病证,推拿的适应症,内科病证 感冒 哮喘 胃痛 腹泻,瘫痪,习惯性便秘,失眠,伤科病证、外科,腰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软组织急性扭挫伤 慢性劳损 骨质增生 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恢复期 手术的粘连,儿科 消化不良 小儿麻痹后遗症 泄泻 遗尿,妇科,痛经,推拿的禁忌症,1、烫伤与溃疡性皮炎; 2、外伤出血、骨折及截瘫早期、内脏损伤等 3、出血性疾病; 4、一些感染性疾病; 5、一些急性传染病; 6、肿瘤及脓毒血症。,手法基本要求,持久 有力 均匀 柔和,深透,第二节推拿疗法的护理,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规范化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称为推拿手法。 一、摆动类手法 (一)一指禅推法(1) 动作要领 应掌握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 (二)滚法(2) 动作要领 小指掌指关节背侧及部分小鱼际要紧贴体表,肩、臂放松,肘关节微曲约120,前臂的内、外旋及腕关节的伸曲运动要有节律,动作过程中不可有移动或跳动现象。,滚法,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滚动的手法。 适用于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富部位。 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二、按压类手法,(一)按法(3) 分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 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称指按法。 用单掌或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二)点法(4) 用指端、屈指骨突部、肘尖着力于受术部位或人体穴位上垂直下压的一种方法。 称指点法、屈指法、肘点法。,按法,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 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 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 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三、捏拿类手法,(一)捏法(5) 用手指抓住皮肤、肌肉,相对用力进行捏挤,并且边捏边向前推进,常用于四肢及腰部。 (二)拿法(6) 用两指或数指拿住肌肉并稍用力向上提拿。刺激性强,用于肌肉较多处或穴位上。 (三)捻法(7) 用拇、食指罗纹面捏住一定部位,同时两指相对用力作搓揉运动的一种手法。,捏法,捏法是术者以手指的对合力,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反复交替对捏的一种 捏法,推拿手法名。与拿法相似,但需将肌肤提起。操作方法有两种: 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手握空拳状,用食指中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拿法,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四、摩擦类手法,(一)摩法(8) 用手指或手掌加压在受术部位皮肤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行运动(滑动)。其作用表浅,刺激轻柔缓和。 分指摩、掌摩、掌根摩、 (二)擦法(9) 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受术部位作迅速的直线来回擦动,直至皮肤红热的一种方法。 (三)推法(10) 用指、掌或肘着力于受术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直线施压并向前推动的一种方法。 有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即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贴附于治疗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称摩擦法,用手指进行者称指摩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消化道疾患及软组织急性损伤者。,摩法,擦法,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 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 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背部。 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五、揉搓类手法,(一)揉法(11) 用掌根、大鱼际或手指指腹在体表作环行运动,以带动皮下组织回旋运动的一种手法。 分掌揉法、指揉法。 (二)搓法(12) 用双手在肢体上相对用力搓动,并上下往返移动,使各层组织间发生摩擦,常用于上肢。,揉法,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 适用于头面、胸腹背、四肢。 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搓法,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 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六、振动类手法,(一)抖法(13) 用双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用力使患者肢体产生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的一种方法。用于上肢。 (二)振法(14)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受术部位,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按住体表作快速振颤动作的一种手法。 分指振法、掌振法,抖法 用双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用力使患者肢体产生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的一种方法。用于上肢。,振法 (1)掌振法:以掌置于治疗部位,做连续,快速,上下颤动.掌振法作用于腹部称为振腹;作用于腰部称为颤腰. (2)指振法:以食中指指端知于穴位,做连续,快速,上下颤动.本法主要用于百会,中脘,关元等穴. 振腹作用层次在胃肠;颤腰作用层次在腰椎;指振法作用层次在穴位的深处. (1)施用本法时,医生的手不应离开治疗部位. (2)应以意领气,运气至手,发出振颤,并将振颤传达至治疗部位的深层.振颤的频率以每分钟300次以上为宜.,七、击打类手法,(一)击法(15)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垂直扣击体表的一种手法。用力快速而短暂,力量均衡。 分拳击法、侧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 (二)拍法(16)(拍捶法) 将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形成虚掌拍打体表的一种方法。 (三)弹法(!7) 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另手指的指甲,用力将被压手指弹出,连续弹击受术部位的一种方法。,侧击 小鱼际击,手指自然伸直,腕略背屈,用单手或双手小鱼际部击打体表。 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对风湿疼痹痛,局部感觉迟钝,肌肉痉挛或头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治疗。,拍法,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 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 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八、运动类手法,(一)摇法(18) 使受术关节作被动环转活动的一种手法。 (1)颈项部摇法 (2)肩关节摇法 适用部位 本法主要适用于四肢关节、颈项、腰部等。,摇 法 组 图,附加手法,1、抹法:用两手拇指向两边分开抹动,常用于头面部和穴位等处。 2、掐法:是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在穴位上做深入的下掐动作,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酸胀感觉,又称指针法。 3、拨法:是用拇指端按入某处软组织的缝隙中,然后作横向拨动 。 4、叩法:用手指 轻轻扣击患处。一般 用于头面部与关节处。(啄法) 5、曲伸法:以刚柔相济的手法被动曲伸关节。常用于肩、肘、膝等关节。,用单手或双手的指面,掌面着力紧贴皮肤,做上下、左右或弧形的往返移动,称为抹法。根据临床上治疗部位及着力部位不同,可分为拇指抹法、 四指抹法和掌面抹法三种。 作用 具有开窍镇静、清醒头目、行气散血、扩张血管等作用。 适用部位 以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而抹的称拇指抹法,多用于头面部;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紧贴皮肤而抹的称四指抹法,多用于胸腹部,以掌面、掌根部紧贴皮肤而抹的称掌抹法,多用于腰背部。,抹法,按摩的操作顺序和手法规律,1、操作顺序 一般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前再后,先头面后躯干,先上肢后下肢,先胸腹部后腰背部。 2、手法规律 手法始终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点到面。施治时,从上开始,以缓解肌肉紧张,给病人以舒适的感觉,随之循经络或沿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方向按摩,再取穴位施以手法,最后转至面上以结束按摩. 手法的力量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按摩开始时,用力要轻而柔和. 手法的动作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手法的功夫是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复习,推拿基础手法,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背部。 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拿法,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按法,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 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 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 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揉法,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 适用于头面、胸腹背、四肢。 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擦法,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 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 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搓法,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 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拍法,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 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 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滚法,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滚动的手法。 适用于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富部位。 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按摩的操作顺序和手法规律,1、操作顺序 一般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前再后,先头面后躯干,先上肢后下肢,先胸腹部后腰背部。 2、手法规律 手法始终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点到面。施治时,从上开始,以缓解肌肉紧张,给病人以舒适的感觉,随之循经络或沿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方向按摩,再取穴位施以手法,最后转至面上以结束按摩. 手法的力量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按摩开始时,用力要轻而柔和. 手法的动作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手法的功夫是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中医保健程序,一、头面部 1、揉印堂 2、开天门 3、推抹前额 4、揉眼眶 5、按揉五经 6、按穴位 7、推抹头面(沿着眉上眉中眼眶上下四线) 8、拿头侧 9、滚前额 10、扫散头侧面 11、侧击发际 12、叩击头顶 13、抚摸头面 14、勾揉风池、风府 15、托揉颈项 16、拿双肩 17、拿上肢 18、原路返回揉搓耳朵,二、上肢部 1、推压肩腕 2、刨推上肢内外侧 3、拿上肢 4、按上肢 5、滚上肢 6、拿上肢 7、按骨缝推手掌 8、捋扯十指 9、活动上肢 10、捶上肢 11、抖上肢 三、胸部 1、分抹胸部 2、揉胸部 3、分推胸部 4、轻慢捶胸 四、腹部 1、八字分抹腹部 2、揉腹部 3、按腹部 4、拿腹部 5、分推腹部 6、振腹部 7、插击腹部,五、下肢前缘 1、刨推下肢 2、拿下肢 3、按压下肢 4、滚下肢 5、拿下肢 6、活动下肢 7、拍打侧击捶击下肢 8、捶足底 六、腰背部 1、推抹腰部(交叉推、直推、分推) 2、拿颈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