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_第1页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_第2页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_第3页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焦点,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也是众多家长们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我儿子儿子已经快4周岁了,在这4年里,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也在不断的摸索应该怎样养儿、怎样育儿。育儿书籍断断续续也看了不少,但看的多,忘的也不少。所以说起育儿经验,真的不多。讲到如何育儿,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但对孩子的期望却也不完全相同。对于儿子,我的期望就是希望他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德行优秀,做个有用的平凡人。所以,总体上我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要求属于相对比较宽松的,有几点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这里罗列一下,与各位家长们一起共勉。一、要允许孩子有缺点,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这个观点,我不记得是哪本书看来的,但我觉得蛮有道理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但我们更要知道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尽善至美。不必说小孩子,我们大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明知对的事情,却不愿意做,明知错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家长的潜意识当中都喜欢去塑造孩子,一点看不惯的东西,就一定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只要不是涉及到是非原则的问题,应该允许孩子有缺点,允许孩子不完美。孩子有缺点,但更有无数的优点,能同时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这也是我们家长在育儿当中首先要摆正的一个心态。二、孩子的“不足”要多从我们自己身上找问题对于孩子身上确实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我们也决不能一味埋怨孩子,恰恰首先应该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的性格培养与家长及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当觉得自己孩子哪点不好时,家长首先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想想孩子在犯错误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毛病,而不是一味责怪自己的孩子。有时家长说起自己的孩子,“胆小、不自信”“大大咧咧、马虎”等字眼总免不了出现,因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但其实孩子的这些性格或者行为与家长本身、家庭环境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举一个我看过的案例:丫丫四岁半了,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在这方面孩子的妈妈也不知道该怎样能让她的胆子变大起来。我带她出去玩,有时我发现其他小朋友会欺负她,她就一味退让,或者哭泣,我实在是没办法。在幼儿园有时也会有这样,我让她和老师说,她答应我了,可是从没和老师说过,上次我老公去幼儿园接她,然后在幼儿园的滑梯上玩不肯回家,孩子爸爸就同意让她玩一会,这个时候,有个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不知为什么打了她,女儿伤心的哭了起来。可能孩子的爸爸处理的也不好,他立马训斥女儿说:“让你早点回家,你为什么不走?”到家后,孩子爸爸把这事说给我听,我表示不能认同他的说法。我说“你可以说下那个打人的小朋友嘛,小朋友们在一起好好玩不可以打人哦。这怎不能说呀,你也不是去打那个小孩子”。孩子爸爸说,他主要气那个孩子的家长就站在一边,却连一名话也没有说。看了这个案例,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丫丫的胆小和他父母是很有关系的,因为丫丫的爸爸面对可能的冲突(孩子被打冲突尚未发生),选择了退让。同时又没有好好的安抚丫丫,反而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了丫丫的身上,久而久之,丫丫遇事也会选择退让,同时变得不自信。(被打后是否还手这件事情本身对错我们不讲,只说这个现象给孩子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我记得当时看到这个案例,我自己也反思了很久,发现有时候真的是大人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比如我自己性格上就属于那种不太自信、放不开的类型,所以集体活动时,需要大家主动上台的时候,我一般都不会主动参与,儿子坐在身边,多少也都会受影响。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大人的一些“不好意思”或者所谓的“礼仪”,去委屈、阻拦儿子的一些行为,但也间接造就了儿子的“不自信”。三、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而不是消极的引导实际上孩子们都有意无意的在倾听大人们对他们的评价。而家长们聚在一起,免不了谈论自己的孩子,而且谈的兴高采烈,浑然忽略了身边的孩子的存在。我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看儿子自己在那玩他的玩具,貌似没有听我们在讲话,但实际上他都听进去了。因为有几次我和婆婆在说话,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反应,就自己玩玩具,但第二天,他就提起了我们说的事情。有时候,他出去玩回来,还会和我说,别的家长在谈论XX事情。而此时如果做爸妈的,尤其是祖辈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好,比如“我家宝宝特别淘气”“你们宝宝真厉害,画画都拿奖了,我们画画就是画不好”等等。这就无意中给孩子一种消极的引导,有时孩子听多了,就会觉得,我就是这样淘气,我改不了了,慢慢的接受了妈妈给扣的“大帽子”。孩子需要的是积极的暗示,家长们做的是多提提孩子的优点,多提提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得到肯定(当然,对孩子教育的方法要因特性而异,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对待态度。像懦弱不自信的孩子,就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对自信的孩子就应适当的表扬,因为你过多的表扬对他来说作用不大,只会让他形成一个做事就要听表扬的习惯)。对于那些敏感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多运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而尽量少采用消极批评的方法。同时,表扬也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关键是要表扬到孩子做的具体事情或取得的进步,这样才能不断的从正面引导孩子。四、教孩子面对困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儿子小的时候身体很好,很少去医院。所以,2岁半后,儿子第一次输液挣扎的很厉害,3个大人一个护士给他扎针都按不住,每次都是针扎好,固定的时候被他弄错位,最后扎了3针才弄好。当时,我只觉得儿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说了让他不要动,就是不听。后来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打针有点疼,才能够理解,儿子那时的恐惧有多少。再后来,打针前,我都会和儿子先讲清楚,打针是有点疼,但是就一点点,你之前已经打过了,你可以接受的。所以打针的时候可以哭,但不能动,如果动的话,就和上次一样,要打3针,不动的话一针就好了。事实证明,从那以后,儿子确实很配合,虽然还会哭,但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从这件事上,我觉得家长教孩子面对困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哄骗、训斥或说教。家长本身要平静自若,用轻松的心态去对待,不能表现出焦虑,以免吓到孩子。对孩子要面对的事情要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或过分缩小,以免孩子觉得大人总是骗我,失去孩子的信任。五、从小要教导孩子懂得“爱”儿子在家吃东西从来不搞特殊对待,基本买的好吃的,大家都吃,从来不会说这个东西好吃,要给他单独留着。所以,儿子在家最喜欢做的就是给大家分东西吃,而且因为我老公工作比较忙,比较辛苦,儿子总会把好吃的东西留一份给爸爸。有一次,他宁愿给爸爸买一个太阳花当礼物,也不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因为我觉得,只有从小懂得爱别人的孩子,长大了才会充满爱心。六、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情绪的垃圾桶这一点,是我听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讲座后记下来的。因为我自己脾气不好,有时候会“迁怒”儿子。当时我是这样记录的:大人间的情绪可以互相传递,我不高兴了,把情绪发泄在老公身上,老公不高兴了,发泄在我身上。但是如果我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却不会反过来发泄给我,孩子只会通过哭来发泄。所以,大人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情绪带给孩子,如果自己情绪不好,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现在心情不好,但是不是你引起的。你先一边去玩,等妈妈调整好了,再和你一起玩好吗。在听讲座前,我并没有很深刻的感受。但听了讲座后,我慢慢反思自己,发泄这种事情我还是经常会做的。比如,儿子同样做一件事,我心情好的时候不会怎么样,但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大发雷霆,把他训一顿。有时会让儿子觉得“不可理解的委屈”。所以,做家长的要不断提醒自己,尽量不要把情绪带回家。七、做家长的要多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家长认为不合理的某些事情,可能是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的很多家长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有一段时间,孩子的行为特别反常,或者不能让你接受。但过一段时间,他又好了。这有可能是段武宽老师提到的“敏感期”。每个孩子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敏感期,说起这个敏感期,我也没有很深入的研究(懒妈妈,惭愧中),只是对于我儿子的一些,我不能理解的行为,我会多和同龄、高龄的家长去咨询,是否他们的孩子也有过类似的行为,他们是怎么对待的,他们的孩子又是怎样渡过的,然后来确定应该怎样帮助儿子渡过这个时期。像儿子2岁-2岁半的一段时间,突然变的不爱和人打招呼,而且说话也容易脸红,让他说话也不要说,在这之前都是很爱说话的。我们后来就采取不强迫,不批评,顺气自然的引导的态度,大概过了5个月左右,他又开始喜欢打招呼了。另外一点,我觉得就是多和同龄的家长沟通、探讨。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别的孩子的一个小事例、别的家长的一点小方法,都可以给你很大帮助。而且,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的父母,自己本身毅力又不够的,看育儿书籍也经常是断断续续的,工作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和其他家长聊聊,才能找到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