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预案.doc_第1页
某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预案.doc_第2页
某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预案.doc_第3页
某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预案.doc_第4页
某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预案一、总则(一)为切实做好我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当地灾害事故的特征、规律、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医疗卫生资源等信息,提高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保护广大灾民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灾民自救防病能力,达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的。(三)本预案适用于全市汛期救灾防病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预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当地的救灾防病工作预案。二、指挥系统及工作机构职责(一)指挥系统在XX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贯彻落实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救灾防病工作指令,对卫生系统的救灾防病工作统一指挥。XX市卫生局成立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组织全市的汛期救灾防病工作。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地区的救灾防病工作。(二)工作机构及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主要职责是:综合协调救灾防病工作有关事项;制定救灾防病工作预案。 2、疾病控制组。主要职责是:指导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做好现场消杀工作。3、医疗救治组。主要职责是:制定医疗救援方案;指导灾区医疗救治工作;整合医疗资源,组织做好灾区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4、卫生监督组。主要职责是:做好救灾防病期间的卫生执法监督和稽查。 5、物资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救灾防病的物资、资金预算;组织协调救灾防病物资;保障防治药品、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6、健康教育宣传组。主要职责是:开展救灾防病知识宣传;编发救灾防病工作简报;负责信息收集、救灾防病报告工作。(三)应急机构及职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专业技术机构。洪涝灾害发生后,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安排,开展卫生应急和救灾防病工作。1、医疗机构:深入灾区开展现场驻点或巡回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和疫情报告,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灾区做好饮水消毒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组织开展环境消杀灭、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警工作,科学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负责灾害期间灾害风险和卫生需求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3、卫生监督机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对灾区的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控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组建本级应急医疗救治队伍和疾病预防控制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见附件2),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能够保证在灾害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工作。1、组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队伍。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建。应急队伍应设置若干分队,由相应业务领导和流调、消杀、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灾害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等),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2、组建市级医疗救治队伍,医疗队队长由各相关医疗单位业务院长担任,配备呼吸内科、循环内科、消化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合理配备若干名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临时医疗点和医院内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配合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三、疫情(灾情)的报告及公布(一)疫情的报告程序疫情监测点发现疫情立即逐级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组织处理。灾区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与规章的要求,进行报告和网络直报,并立即组织专业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奔赴现场。(二)灾情的报告程序和内容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及时将灾情和因灾害发生的伤情报告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本级政府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如下:1、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2、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3、急需解决的医疗救援问题;4、医疗卫生机构受损情况。(三)疫情监测及零报告制度 每个灾民临时居住点要建立一个疫情监测点,指定一名疫情报告员,开展疫情监视随访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疫情管理,时刻密切注视疫情动态,灾区疫情执行零报告制度。(四)疫情的公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规定实施。四、疫情的控制(一)灾区经常发生的疾病1、经水或食物传播的疾病: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2、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脑、猩红热、麻疹、风疹、腮腺炎等;3、经病媒传播的疾病: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4、人畜共患疾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二)疫情控制措施 各级医疗机构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疫情,应尽快做出明确诊断,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现传染病人,除要逐级报告外,还要迅速采取措施,隔离病人。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必须按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进行流调。被污染的场所,要立即进行严格消毒和卫生处理,必要时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第四十二条实行紧急疫区封锁,控制疫情蔓延。遇有重大疫情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灾区饮水管理和环境卫生;积极采取措施灭鼠、灭蚤、灭蚊、灭蝇;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不要到疫水中洗衣、洗澡、捞鱼以及游泳等;做好疫情报告、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及其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医学观察,做好流调;病人的粪便,排泄物,呕吐物及接触物进行彻底消毒;在疫情暴发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投药。五、医疗救治(一)灾害前的应急准备 1、当发布洪涝灾害事故预报后或接到洪涝灾害事故发生报告后,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救灾防病领导小组立即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救援方案。(2)根据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情况,组建医疗救援队伍。(3)安排伤病员的救治单位。(4)为其他部门的紧急支援提供医疗保障。(5)做好灾区医疗单位在院病人疏散的组织安排。(6)严密注视灾害和疫情的发展,传达落实有关事宜。 (7)培训医护人员救援所需基本技能,重点掌握检伤分类、徒手复苏、骨折固定、止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清创、缝合、饮用水消毒等。2、各级医疗机构及应急救援队伍接到卫生行政部门或救灾领导小组的指示后,应立即做好如下准备工作:立即组织应急救灾医疗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医疗药械、药品,准备好救灾车辆,随时做好奔赴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二)灾害事故应急反应 1、一般性洪涝灾害事故应急反应。 发生一般性洪涝灾害事故,由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部署、指挥、组织、协调医疗救援行动。(1)灾区县(市、区)卫生局立即召开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启动救灾防病工作预案,指挥医疗救援行动。(2)及时向地市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市卫生局)报告医疗救援情况。(3)市救灾防病指挥部迅速了解灾情,听取灾区汇报,提出医疗救援的原则和要求,根据需要派出救援队伍协助当地开展应急行动。 2、较大洪涝灾害事故应急反应。 发生较大洪涝灾害事故,市卫生局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部署、指挥、组织、协调救援行动。(1)立即召开市卫生局救灾防病领导小组会议,启动救灾防病预案。(2)向灾区派出医疗急救前线指挥部,指挥灾区现场应急行动。(3)迅速向灾区派出市级应急队伍,开展救援工作。(4)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并及时报告。(三)现场医疗救护 1、洪涝灾害事故发生后,凡就近的医护人员都要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并组织起来参加医疗救护。2、到达灾区现场的当地最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即为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总指挥。参加医疗救援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向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指挥部报到,并接受其统一指挥和调遣。3、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指挥部的任务。(1)视伤亡情况设置伤病员分检处;(2)对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做出快速、准确评估; (3)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4)向当地医疗急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4、在现场医疗救护中,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5、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后治轻”的原则,要将经治的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一填写伤员情况单,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6、根据现场伤员情况设手术、急救处置室。(四)伤病员转送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以抢救、治疗、作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2)认真填写转运卡,将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制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六、卫生监督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见附件3)。 2、围绕灾区应急处理工作,开展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七、物资保障保证救灾防病装备和救生工具及消毒药械的充足货源,一旦发生灾情时能充足应对,在第一时间开展有效的防病工作。(一)协调财政及有关部门,组织落实防疫防治经费,及时汇报经费需求情况,同时申请国家专项资金。(二)组织医疗设备、消杀器具药品的采购、储备和供应。(三)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八、部门协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视情况提请当地政府协调铁路、邮电、交通、民航、航运、军队、武警、医药管理局、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协助解决救灾防病有关的防疫、医疗救治、药械调拨等工作。九、责任追究 在执行本预案时,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组织协调不力,推诿扯皮,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1、XX市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名单 2、XX市救灾防病应急小分队基本装备 3、XX市灾害卫生应急处置措施4、灾区饮用水消毒方案5、灾区杀虫灭鼠药物的管理和使用6、灾区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法 7、灾区伤员情况单附件1:XX市救灾防病领导小组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做好救灾防病工作,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定成立XX市救灾防病领导小组。组 长: 姜道远 市卫生局局长组长: 任彩云 市卫生局副局长恒达 市卫生局副局长永涛 市卫生局副局长明阳 市卫生局副局长子平 市人民医院院长映宏 鹤矿集团总医院院长一)医疗救治组组 长: 姜永涛 市卫生局副局长 员: 王发伦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兆福 鹤矿集团总医院副院长志彬 市中医院院长锦彪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惠英 市卫生局局长助理社科科长 许荣和 鹤矿总医院肿瘤分院院长世杰 市传染病院院长文东 市红十字医院院长俊成 市新一人民医院院长佩法 市兴山人民医院院长振刚 市大陆人民医院院长来春 市岭北人民医院院长 虹 市兴北人民医院院长 茹 市中心血站站长晓宇 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东福 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二)疾病控制组组 长:李恒达 市卫生局副局长组长:张立荣 市疾控中心主任 员:孙敬辉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伟光 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三)卫生监督组组 长:任彩云 市卫生局副局长市卫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员:张 莉 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志虎 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 静 市卫生局监督科科长四)后勤保障组组 长:于明阳 市卫生局副局长 员:左继明 市卫生局局长助理公室主任 赵洪坤 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 欣 市卫生局规财科负责人丽东 市卫生局人事科科长 鸣 市卫生局科教科负责人 慧 市卫生局团委负责人五)综合协调组组 长:李恒达 市卫生局副局长成 员:高伟光 市卫生局应急办主任(六)健康教育宣传组组 长:左继明 市卫生局局长助理办公室主任组长:徐秀梅 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 员:程 风 市疾控中心宣教科科长件2:救灾防病应急小分队基本装备 一、抢救器材 救护车辆、担架一付(一次性床单)、心电图机1台、吸痰器1台、心脏除颤器1台、器官插管设备1套。 急救箱3-5个:内装小氧气筒、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剪刀、镊子、开口器、止血带、压舌板、绷带、胶布、三角巾、各种抢救药品(针剂、片剂)、碘酒、酒精。骨科用夹板大、中、小各10块,清创包1个、一次性输液器10套,各型注射器5套,无菌敷料桶1个,颈托5付,产包1个,一次性速冷冰袋10个。二、抢救药品针剂:盐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可拉明、络贝林、安钠咖、阿托品、杜冷丁、速尿、青霉素、庆大霉素、爱茂尔、多巴酚丁胺、654-2针剂、10%KCL,尼可林、喘定、氨茶碱、葡萄糖酸钙、西地兰、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安定、钠洛酮、50%GS、异舒吉、利喜定、氯丙嗪。软包装液体:50%GS、10% GS、5%GNS、0.9%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林格氏液、20%甘露醇。片剂:急救保健盒、安定片、心痛定片、硝酸甘油片、去痛片、复方降压片、先锋霉素片、消炎痛、黄连素、扑尔敏、复合维生素片、复方新诺明、PPA、强的松、颠茄片、非那根。其他药品:舒喘灵气雾剂、眼药水、烧伤膏、防虫蚊叮咬药品等。三、卫生防疫药械:检验仪器、试剂、消毒杀菌用器;霍乱、伤寒、流脑、麻疹、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等预防接种用药;漂白粉晶片等饮水消毒药。四、生活用品行李背包每人1个(每个背包应具备棉被、褥、蚊帐、毛巾被、雨衣、油布等),水壶、脸盆、应急灯、电池。备注:各种物品数量以满足小分队应用为原则,不足部分可增加、但不得小于规定数。各种药品的数量、由各单位自定,其原则应按照急救常用药多备,品种不少于标准。附件3:灾害卫生应急处置措施一、灾民居住地卫生防疫措施(一)卫生防病组织。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灾民疾病预防控制自救组织,在卫生工作队的指导下,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防病工作。掌握灾民中疫、病的发生情况,落实灾民临时住地的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在原有行政和卫生组织机构完好的灾民居地要尽量利用原有的组织、依靠乡村卫生员开展工作,对无法利用原有组织的可选择有一定群众基础和文化的村民担任临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联络人,协助工作队了解情况,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二)卫生防病宣传。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尤其要做好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群众,做好基层的卫生防疫工作。(三)灾民安置防疫措施。在紧急状态下,灾民无法疏散或进入安置点要就近选择有一定坡度的向阳高地安置灾民的临时居 地,临时居住地的安置要尽量做到有计划、有规划,搭置临时帐篷要注意向阳、通风、搭在干燥处,灾民床铺要适当垫高防止受潮。灾民居住地要避免人畜混居,家畜、家禽应集中看养,防止人畜之间疫病的传播。居住地内要尽量铲除杂草、挖排水沟、排除积水。(四)建立临时公共卫生设施。要设置临时公共厕所、垃圾点、污染容器等,以便妥善收集、处理粪便和垃圾等废弃物,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 在临时居住地应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尽量能用有加盖的容器贮存垃圾,并有专人负责定期及时清运至适当场所掩埋处理。(五)安全饮用水的供应。应选择合适的水源,优先使用井水,可就近打井取水或利用附近尚未被洪水淹没的水井取水,或用机动畜力水车运水供灾民饮用。上述条件不可能时可在河、渠旁挖渗渠取水。取水水源要注意保护,在水源取水处30米以内禁止堆放粪便、垃圾等污物。水质净化和饮水消毒方法(见附件4)。 (六)灾民临时居住地的杀虫灭鼠工作。抗洪抢险和群众转移阶段的杀虫灭鼠应重点围绕参加抢险救灾人员临时驻地和转移灾民临时居住点。杀虫灭鼠药物管理和使用方法(见附件5)。二、洪水灾后环境卫生清理措施灾害过后,应对受灾环境及时进行卫生清理,保护回迁灾民的健康,防止疫病流行。灾民回迁环境清理措施如下: (一)药品、器械准备。熏蒸消毒药物。对于洪水退后污染严重的房舍或进行疫区消毒需备存一定的过氯乙酸和甲醛。过氯乙酸1公斤可消毒 100m 3 民室空间,甲醛1000ml可消毒500m 3 居室空间。 器械的准备。每个防疫队应配备1台喷雾器,灾民回迁后每个受灾自然村应自备1台喷雾器用于环境消毒,1台喷雾器用于杀虫。每个疾病预防控制小分队需配备1台余氯比色计。(二)清理水源、确保安全供水。水井的清理。受淹水井要排除积水,彻底清掏,清除污泥,然后用10%漂白粉上清液彻底消毒后再恢复使用。并加高井台,排除井周围积水,防止污水倒流污染水井,在灾区重建时饮水消毒应执行“一统四定一本帐”的饮水消毒管理办法,即由村卫生室统一配制消毒母液,实行定人、定时、定户、定缸,建立饮用水消毒一本帐。供水设施的清理。被洪水淹没过的水厂设施、储水池等需用清水彻底清洗后用50100mg/L的次氯酸或0.02%漂白粉上清液浸泡30分钟后方可恢复供水。在恢复供水前应监测水质的感官性状和细菌学指示,保证安全供水。(三)积水的清理。尽快排除村内和村附近周围的积水。洪水下撤后,村内一些低凹地区会造成小范围的积水,这些积水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孳生蚊、蝇。灾民回迁后要组织力量按地形挖排水沟排除积水或用水泵排水。(四)淹死禽畜尸体和粪便、垃圾的清理。对淹死禽畜尸体和垃圾要尽快集中清理,运出居民区、受淹厕所的粪便、污物收集运出。上述污物要离居民区和水源30米外掩埋或泥封堆肥卫生无害化处理。(五)环境消毒。对村屯区被洪水淹没土地表面的腐土淤泥彻底铲除清运出居民区。外环境地面充分利于日光暴晒、用干漂白粉均匀喷洒或配制成1015%漂白粉溶液大面积、全覆盖的喷洒消毒。防止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防止有机污染物分解造成环境的污染。(六)受洪水浸泡居室的清理。回迁时应彻底清除垃圾和地面淤泥,水浸家具可利用阳光暴晒,居室应开窗通风,加速潮气的散发。地面、墙壁、家具可用1%漂白粉或3%来苏水 150ml200ml/m 2 喷洒消毒。(七)杀虫、灭鼠。洪水退后的杀虫、灭鼠工作,重点应及时转移到居民家园,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5)。三、灾后牲畜尸体的卫生处理洪水退后应立即对淹死牲畜尸体进行及时处理,否则将污染环境,引发疫病,增加收集和处理的难度。洪水淹死的牲畜一般无烈性病,尸体本身不需消毒处理。将尸体收集后装入塑料袋,在无塑料袋情况下,也可用编织袋或草袋盛装,收集运送至处理场所(处理方法见附件6)附件4:灾区饮用水消毒方案在灾区水质污染严重,水中夹杂有大量有机物和病原体,为改善饮水质量,保证消毒效果,在消毒前水质需要净化。一、净水剂硫酸铝饮水净化每一万人口一天需4公斤。明矾硫酸铝钾(AL2K2(SO4)4。2H2O)饮水净化每一万人口一天需5公斤。聚合氯化铝用于净化饮水每一万人口一天需1.01.5公斤。二、饮水消毒剂(一)漂白精片(含有效氯量6070%)饮水消毒需要量按每一万人口一天0.4公斤准备(一般漂白精片每瓶0.5公斤,每瓶1000片,每片0.5克)。(二)漂白粉(含有效氯量2035%)用于灾民回迁后饮水消毒,每一万人口一天需0.8公斤(每桶漂白粉130公斤)。用于受淹水井清掏后的消毒每户需要量按1公斤计算;厕所、牲畜圈等外环境消毒每户需12公斤。三、水质净化和消毒方法1、每升(公斤)水需用硫酸铝3050mg或聚合氯铝1015mg,如用明矾净水,每升水需50mg。使用时,先将净水剂放入碗中加水溶解,然后缓慢地将它倒入装有需净水的容器中,同时用棒搅动使其生成絮状物,然后放置1020分钟使水沉淀、澄清。2、饮水消毒:将沉淀、澄清后的上清水倒入桶中再作消毒处理。灾区最适用的饮水消毒剂有:漂白精片(一般每片重0.5克,有效氯含量为6070%),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2035%,通常可按有效氯25%计算)。在救灾期间和灾民住地饮水以采用漂白精片消毒较为方便。每100公斤水通常用1片漂白精片(0.5克),如水质污染严惩或有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可增加投药量(2片/100公斤水)。用时先将漂白精片放入碗中捣碎,加少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将其倒入装有需消毒水的容器中,搅动混匀,30分钟后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用漂白粉消毒饮水,用漂白粉10克加水50ml,使其充分溶解,弃去沉淀物,取上清液即为消毒母液,每1ml这种母液可消毒水20公斤。每克漂白粉可消毒100公斤(含有效氯25%计算,则相当于水中加氯量2.5mg/升)。附件5 灾区杀虫灭鼠药物的管理和使用一、杀虫药物的准备(一)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用于临时灾民居地杀虫每万户50公斤;用于灾民回迁后或受洪水围困村屯居民住户杀虫每万户400公斤。(二)5%奋斗呐可湿性粉剂用于临时灾民居地杀虫每万户 35公斤;用于灾民回迁后或受洪水围困村屯居民住户杀虫每万户280公斤。(三)2.5%克敌悬浮剂用于临时灾民居地杀虫每万户50公斤;用于灾民回迁后或受潜伏期水围困村屯居民住户杀虫,每万户400公斤。(四)80%敌敌畏乳油在卫生害虫高密度情况下,专业人员指导下应用。可按每个受灾村屯10公斤准备。 二、灭鼠药物的储备 (一)用5/10万溴敌隆毒饵,每个临时灾民居地或村屯,平均每户按100克计算准备药量。 (二)用37.5/10万杀鼠醚毒饵,平均每户按100克计算储备药量。 (三)用1%磷化锌毒饵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慎用,可在少数重点地区鼠密度特别高的地区使用,按需要适当储备。 三、常用杀虫药品名称和使用方法 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药品使用前需用水稀释,50克加水10升,可喷洒100平方米面积,用于灭蚊、蝇、蚤。处理部位为喷洒蚊帐、帐棚内壁、门帘、室内墙壁、天花板、床下、厕所墙壁等。注意喷洒均匀、远离食品。5%奋斗呐可湿必粉剂:该药品用水稀释,50克加水10升,喷洒面积为150平方米。用于灭蚊、蝇、蚤。处理部位为喷洒蚊帐、帐棚内壁和门帘、室内喷洒墙壁、天花板、床下、厕所墙壁等。注意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