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研究.doc_第1页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研究.doc_第2页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研究.doc_第3页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 o. 32002华北电力技术N O R T H CH IN A EL EC T R IC POW ER 13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研究T h e E ffec t o f Co a l P u lve r izin g Sy s tem O p e ra t io n M o de o n Bo ile r P a ram e te r s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96) 钱志永张永福摘要: 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 当磨煤机出力B m 和锅炉耗煤量 B 不同时, 制粉过程捕集的水 分以及对燃烧过程的影响会改变锅炉运行的参数。通过对锅炉的热力计算, 分析了B m 和B 在不 同比值时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制粉系统; 水分; 锅炉参数中图分类号: T K 22916+ 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29171 (2002) 0320011204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在我国电厂锅炉系统中 被大量采用, 其优点是制粉系统响应锅炉负荷变 动速度快, 系统可靠性较高。 由于中间储仓的存 在, 磨煤机的出力与锅炉负荷不必完全一致, 即使 磨煤设备发生故障, 煤粉仓内积存的煤粉仍可供 锅炉需要, 一般可保证锅炉在额定负荷下几个小 时的用量。 正是由于磨煤机出力与锅炉负荷的不 一致,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磨煤机出力 B m 大于、等于或小于锅炉耗煤量B 等情况。 对于采 用乏气送粉系统的锅炉来说, 锅炉的送粉方式在 上述不同情况下要分别做出以下 3 种相应的调很多, 且参数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本计算采用前苏联 1973 年标准, 为使所要研究问题直观 明了和不使问题过分复杂, 只计算锅炉在额定负荷时的工况, 即 100% 负荷; 并假定过量空气系数、一次风率、受热面的污染程度、煤粉细度等都 保持不变。 当磨煤机出力B m 等于锅炉耗煤量 B时, 进入炉膛的水分包括煤粉和磨煤乏气所含水分, 其值正好与原煤B 所含应用基水分相同。 当 磨煤机出力B m 大于锅炉耗煤量B 时, 如B m B =112, 这时进入炉膛的水分包括煤粉和磨制 112 B原煤的乏气所含水分; 当磨煤机出力 B m 小于锅 炉原煤消耗量 B 时, 如 B m B = 018, 这时进入炉膛的水分包括煤粉和磨制 018 B 原煤的乏气所含 水分。当磨煤机全停时, 进入炉膛的水分只有煤粉所含水分。因此, 当磨煤机出力B m 与锅炉耗煤量B 不相等时, 由于磨煤乏气所含水分的差异, 相当 于锅炉燃烧的煤种发生了改变, 以下对 B m B 为 不同比值时燃料的应用基成分进行了折算。 结果见表 1。表 1不同工况时燃料的折算性质名称及单位B m B 为不同比值时燃料的应用基折算成分整: 当磨煤机出力大于或等于锅炉耗煤量时, 采用B m B10015018112113乏气送粉; 当磨煤机出力小于锅炉耗煤量时, 采用C y%551135916957156561285416554127半乏气半热风送粉; 当煤粉仓已满, 磨煤机全停H y%310931333121311431053103时, 采用热风送粉。本文将以热电厂中较为常见的O y%411341454129411941074104220 th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乏气送粉锅炉N y%113411441139113611321131为对象, 通过热力计算研究这 3 种情况下制粉系S y%013401370135013501330133统对锅炉参数的影响, 以期为锅炉设计、运行、性W y%719301854139615191239186能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一些参考。A y%271742918728181281172713527116Q ydw 1设备概况及原煤特性(kJ k g- 1 ) 21 270 22 904 22 087 21 597 20 971 20 824V y%201912117420197201351919419177采用 H G220 th 锅炉为计算对象, 设计煤种为淮北烟煤, 分析基水分W f = 1171% , 煤粉水分可见, 随Bm B 的变小, 燃料的应用基水分变W m f = 015W f。2各种运行工况的参数计算值及分析锅炉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其参数的影响因素小, 挥发份和低位发热量变大, 煤质向变好的方向 发展。炉膛出口烟温 l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它 不仅反映炉内燃烧和辐射传热质量的优劣, 还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很重要的参数。 l 的大 小对屏过和对流过热器区的烟温影响最大, 并会 影响排烟温度。因此, 对 l 重点讨论。在计算炉膛 出口烟温 l 时, 采用如下公式:不影响煤粉的着火和燃尽过程, 即火焰中心的位 置不变化。此时 x = 0,M 值的大小不变。锅炉参 数的计算值如表 2 所示。炉膛出口烟温 l 的变化曲线如图 1, l 随3l= T l- 273=T a- 273B m B的增大而略有升高, 但变化很小, 上下仅相M ( 0 a l7 F T a ) 016 + 1B jV C p差 111, 所以对后屏区和对流过热器区的烟温影响很小, 排烟温度也基本不变 ( 见图 2)。 当 l(1)的变化不大时, 减温水量无变化。随着Bm B 的变式中B j 计算燃料消耗量, k g s;T aT l 理论燃烧温度和炉膛出口烟温, K;V C p 在温度 T a 和 T l 之间燃烧产物的 平均比热容;7 水冷壁的热有效系数, 在锅炉运行 过程中, 其变化很小, 可视为常数;a l 炉膛黑度;M 考虑炉内火焰最高温度相对位置的 参数。M = A - B (x r + x )其中, x r 是燃烧器的相对高度, x 是炉内火焰最高温度的位置偏离燃烧器布置水平面的修正值。小, 进入炉膛水分的减少, 烟气量减少, 排烟损失 下降, 锅炉效率有所增加 ( 见图 3) , 从 90195% 提 高到 91112% , 变化较大。图 1炉膛出口烟温与B m B 关系图由公式 ( 1) 可知,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 炉膛出 口烟温 l 只与 T a、B j、V C p、M 、a l 有关。以下将通 过分步讨论, 分析在制粉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 锅 炉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211参数M 不变时锅炉的有关参数及分析项目B m B首先, 考虑炉膛黑度 a l 的变化对 l 的影响,0015 018 1112113随制粉系统进入炉膛水分的多少和送粉方式 的改变会使 T a、B j、V C p、a l 发生变化。假定此时表 2参数M 不变、B m B 为不同比值时锅炉参数计算值图 2排烟温度与Bm B 关系图理论燃烧温度 T a 1 98218 1 97016 1 96217 1 95715 1 95213 1 94916炉膛出口烟温 l 1 05014 1 05018 1 05112 1 05113 1 05114 1 05115后屏出口烟温934 934 934 934 935 934高过出口烟温72618 72610 72619 72219 72716 72318减温水假设 a l= 01898 9 时, 对以上各工况下炉膛出口烟 温的计算, 如表 3 所示, 把表 2 和表 3 结果相比较, 在 a l 减小 0102 时, l 的值增大了 7左右。表 3炉膛出口烟温的计算结果B m B 的值1 015 018 1 112 113炉膛出口烟温 l 1 05910 1 05715 1 05810 1 05810 1 05819 1 05912量k g12 500 12 800 12 800 13 200 13 000 13 200 排烟温度147191 148112 148125 147142 148102 147152排烟热损失% 6125 6130 6138 6140 6142 6143锅炉效 率% 91112 91108 90199 90197 90196 90195B m 和 B 的不匹配会使炉膛黑度发生变化,在上述工况下, a lB m B 的变化曲线如图 4。 随B m B 的变大, 炉膛黑度基本上呈直线增长, 但变 化的幅度很小, 从最小值 01918 586 到最大值送粉方式 热风送粉 半热风无三次风 半乏气半热风半乏气 乏气乏气乏气01919 714, 变化幅度不足 01001 2, 仅占 0102 的6% 。图 3锅炉效率与B m B 关系图图 4炉膛黑度与B m B 关系图l l 5a由公式 (1) 求 对 a 的偏导数, 5l 0, 说明 l 随 a l 的减小而增大; 并且 a l 越大, 其气送粉方式居于两者之间。 另外, 随 Bm B 的增变化对 l 影响的程度越小。 因此, 炉膛黑度的变大, 燃料带入炉膛水分的增加, 更加大了煤粉着火化对 l 的影响绝对不会超过 015。在我们要讨热, 令着火推迟。 从炉内烟气条件来看, 随 Bm B论的范围内, a l 不是影响 l 的主要原因。随着乏气带入炉膛水分的增多, 单位燃料带入炉膛的热量明显减少, 所生成烟气的热容 V C p 增大, 因而理论燃烧温度 T a 显著降低。 T a 的降 低将导致炉膛出口烟温降低, 但炉内平均温度水 平的降低致使辐射传热的减少, 又会使炉膛出口 烟温升高。在燃料燃烧后, 这部分水分吸热变成水蒸气并随烟气排入大气, 使锅炉效率降低, 锅炉的 耗煤量B 增加。 水分的增多, 还会使炉膛黑度 a l 增大, 炉膛辐射吸热量增加。在上述条件的综合作 用下, 当原煤的应用基水分含量不高且火焰中心 的位置不变化时,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主要对理论 燃烧温度 T a 影响较大, 对炉膛出口烟温 l 影响很小, l 基本维持在恒定值。 本算例所用煤种属中等水分烟煤, 从图 1 曲线的趋势看, 高水分煤种对 T a 和 l 的影响将更大。可见,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 T a 和 l 的影响和原煤应用基水分的大小有很大关系。212参数M 变化时锅炉的有关参数及分析根据热平衡原理, 实现稳定着火的必要条件 是: 煤粉气流从烟气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煤粉气流着火需要的热量, 对同一种煤质, 采用热风送粉和的增大, 炉内的烟气温度水平降低, 对煤粉气流着 火不利, 整个燃烧过程的进展也更缓慢。送粉方式由热风送粉转换为半乏气半热风送粉或乏气送粉时, 炉内燃烧火焰中心的位置将抬 高。中心位置的变化程度与煤种、B m 和B 的差异 及一、二次风如何匹配有关, 这已被国内电厂大量 的运行实践所证实1 。综上所述, 当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改变时, 即 使锅炉的负荷不发生变化, 炉内火焰燃烧中心也 要发生变化。因此, 在讨论 l 的影响因素时, 必须考虑参数M 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当B m B 时, 燃烧过程将被推迟, 此时 x 0,M 的值将减小。当 B m B 时, 燃烧条件变好, 着火过程将提 前, 此时 x 0,M 的值将增大。在上述几种工况下, 对 x 在其变化方向上 取不同的假定值, 以此讨论M 的变化与锅炉参数的关系。锅炉相关参数的计算结果如表 3 所示, 计算 结果显示, 火焰中心位置的变化对锅炉的参数影 响较大, 特别是对炉膛出口烟温 l 的影响最为显 著, 随火焰中心位置的升高或降低, l 相应的增加或降低。 当火焰中心上下变化 2 m 时, l 上下 相差 6217, 大大超过 T a 的变化值, 火焰中心的 高度每变化 011 m , l 变化约 3。(如图 1 所示) 当火焰中心位置上升时, 炉内辐射吸热量减少。表 3当参数M 变化、B m B 为不同比值时 锅炉参数计算值B m B91132% 。 与不考虑火焰中心位置改变时相比, 排 烟温度和锅炉效率均有较大的变化。 比较图 3 两 条曲线, 火焰中心提高越多, 锅炉效率降低越多, 反之亦然。 锅炉效率的较大变化是炉膛出口烟温 l 较大的变化造成的。在计算过程中, 并未考虑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变化, 实际上理论燃烧温度降低和燃烧的推项目x 的假定0 015 018 1 112 113迟将使飞灰含碳量增大, 锅炉的效率降低更大。值m - 1 - 018 - 015 0 016 1系数M 01492 01486 01479 01466 01451 0144理论燃烧温度T a 1 98218 1 97016 1 96217 1 95715 1 95213 1 94916炉膛出口烟温l 1 01919 1 02717 1 03612 1 05113 1 06915 1 08216后屏出口烟温908 915 921 934 949 956过热器出口3结论(1)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运行参数有较 大的影响, 是因为制粉过程捕集水分的变化和不 同送粉方式对燃烧的影响所造成的, 并与原煤的 应用基水分含量有很大关系。( 2) 在制粉系统磨煤出力最大时, 要协调好烟温71115 71617 71711 72219 72713 73216减温水量k g 6 500 7 000 11 000 13 200 16 000 19 500排烟温度磨煤电耗和锅炉负荷的关系,烟温过高。并要防止炉膛出口145162 147183 148101 147142 150102 152103排烟热损失% 6107 6124 6138 6140 6158 6159锅炉效率% 91131 91113 90199 90197 90179 90178送粉方式热风送粉 半热风 半热风无三次风 半乏气 半乏气 乏气乏气乏气可见, 火焰中心位置的变化是引起炉膛出口 烟温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会影响炉膛吸热量。炉膛出口烟温的较大变化, 对后屏区和对流 过热器区的烟温水平影响较大。 对保证过热蒸汽不超温, 减温水量增加较多。 显然, l 增加过大,炉膛出口有结渣的危险, 对后屏和对流过热器的安全也不利, 大量的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