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试验全套表格_第1页
建筑工程施工试验全套表格_第2页
建筑工程施工试验全套表格_第3页
建筑工程施工试验全套表格_第4页
建筑工程施工试验全套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实度检验报告 编号: S 001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层 次 试验规程 检测范围 试验日期 距路面设计标高 (m): 质量标准: 桩 号 距中线距离 (m) 检测深度 (含水量(%) 湿土密度(g/干土密度(g/最佳含水量 (%) 标准干密度(g/压实度(%) 左 中 右 结 论 n : K : s : k =K k 应不小于设计值 试验: 复核: 审核 :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 S 002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桩 号 或 部 位 盒 号 盒 + 湿 土 质 量 (g) 盒 + 干 土 质 量 (g) 盒 质 量 (g) 水 份 质 量 (g) 干 土 质 量 (g) 含 水 率 (%) 平 均 含 水 率 (%) 结 论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环刀法) 编号: S 003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土场位置 最大干密度 (g/ 检测范围 最佳含水量 (%) 层 次 检测日期 试 验 复 核 桩 号 位 置 项 目 检测深度( 环刀号 环刀质量 (g) 环刀容积 ( 土 +环刀质量 (g) 湿土质量 (g) 湿密度 (g/ 盒 号 盒 +湿土质量 (g) 盒 +干土质量 (g) 水质量 (g) 盒质量 (g) 干土质量 (g) 含水率 (%) 平均含水率 (%) 干密度 (g/ 压实度 (%) 平均压实度 (%) 结 论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灌砂法) 编号: S 004 试 验单位 合 同 号 土场位置 最大干密度 (g/ 检测范围 最佳含水量 (%) 层 次 检测日期 试 验 复 核 检测深度 层厚 试样总重( g) 灌前(筒 +砂)重 (g) 灌后(筒 +砂)重 (g) 圆锥体内用砂标定 灌前(筒 +砂)重 (g) 灌后(筒 +砂)重 (g) 圆 锥 体 内用砂质量 坑体砂重( g) 坑体体积( 湿密度( g/ 盒 号 盒 +湿料重( g) 盒 +干料重( g) 水重( g) 盒重( g) 干料重( g) 含水率( %) 平均含水率( %) 干密度( g/ 压实度( %) 结 论 桩号 号 位 置 项 目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核子仪法) 编号: S 005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土场位置 最大干密度 (g/ 检测范围 最佳含水量 (%) 层 次 检测日期 试 验 复 核 测点位置、检测深度( 测 点 记 录 备 注 湿密度(g/含水率(%) 干密度(g/压实度(%) 压实度平均值(%) 压实度修正值 实际压实度 (%) 结 论 压实度(干密度)检测记录表(灌水法) 编号: S 006 试验单位 合同号 土场位置 最大干密度 (g/ 检测范围 试样最大料径 ( 试坑深度 最佳含水率 (%) 层 次 检测日期 试 验 复 核 桩 号 位 置 项 目 1 2 1 2 1 2 座板部分注水前储水筒水的体积 ( 座板部分注水后储水筒水的体积 ( 座板部分的容积 ( 试坑注水前储水水的体积 ( 试坑注水后储水水的体积 ( 试坑容积 V (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 = (g/ 细粒土部分含水率 (%) 石料部分含水率 (%) 细粒料干质量与全部干质量之比 整体含水率 w= (%) 试样干密度 d= /(1+w) (g/ 干密度平均值 (g/ 压实度 (%) 结 论 土工试验分析报告 编号 : S 007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报告日期 取样地点、日期 取样深度 使用部位 试验项目 规定值 实测值 试验项目 规定值 实测值 颗粒分析 通 过 量 60 天然状态下 稠度 40 含水率 20 湿密度 g/ 10 干密度 g/ 5 相对密实度 2 孔隙比 1 土击实 试验方法 0.5 最大干密度 g/ 最佳含水率 比重 界限特性 液限 回弹模量 塑限 收缩 收缩率 塑性指数 线缩率 易溶盐含量 缩限 有机质含量 烧失量 不均匀系数 氯根含量 曲率系数 承载比 土分 类定名及代号 结 论 试验: 复核: 审核: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筛分、移液管法) 编号: S 008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 日期 试 验 复 核 (一)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筛分法) 筛前总土质量 = g %) %) 粒径 d ( 烧杯号 烧杯加土质量 ( g) 杯质量 ( g) 25( 1000质量 ( g) 小于某粒径土质量百分数 (%) 小于某粒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百分数 (%) 结论: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筛分、密度计法) 编号 : S 009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一)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筛分法) 筛前总 土 质 量 = g 2 质 量 = g 2 总 土 质 量 百 分 比= % 2样质量 = g 粗筛分析 细筛分析 孔径 (分计筛余土质量 (g) 小于该孔 径的土质量 (g)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 孔径 (分计筛余土质量 (g) 小于该孔 径的土质量 (g) 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百分比 (%)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 2 60 1 40 20 10 5 2 (二 )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 (密度计法 ) 量筒编号: 密度计类型: 密度计编号: 土粒比重: 干土质量 (g): 土粒比重校正值: 分散剂校正值: 粒径计算系数 K: 下沉时间 t (悬液温度T () 密度计 读数 度 校正 值 刻度及弯月面校正 R 粒 落距 ( 粒径 d ( 小于某粒径土质量百分比 (%) 1 5 15 30 60 120 240 结论: 原 状 土 收 缩 试 验 记 录 表 编号 : S 010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样品描述 样品编号 试 验 复 核 日期 (百分表读数( 单向收缩 (线缩率 (%) 试样质 量 (g) 水质量 (g) 含水率 (%) 试验前后状态 试样原高度 = 试样面积 = 试验前含水量 = % 试验前干密度 = g/ 试验后干密度 = g/ 试验后试样尺寸 高度 = 径 = 缩 = % 收缩系数 = 缩限 = % 含水率与线缩率的关系曲线 051015200 5 10 15 20 25 30含 水 率 ( % )线缩率(%) 结 论 自由膨胀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1 试验单位 合 同 段 试 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土样 编号 干土 质量 (g) 量筒 编号 不同时间 (h)体积读数 (自由膨胀率 (%) 2 4 6 8 10 均值 1 1 2 2 3 4 结 论 备 注 无荷载膨胀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2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膨 胀 含 水 量 测 试 环刀编号 环刀 +湿土质量(g) 环刀 +干土质量(g) 环刀质量(g) 湿土质量(g) 干土质量(g) 水的质量(g) 含水率 (%) 土体积(湿密度(g/干密度(g/土粒比重(g/孔隙比 膨 胀 量 测 定 测 定 时 间 经 过 时 间 百分表读数 R( 膨 胀 量 ( %) 试 验 结 果 ( d) ( h) (( d) ( h) (土的类别: 土的代号: 无荷载膨胀量: % 说明: 结 论 有荷载膨胀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3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膨 胀 含 水 量 测 试 试验前后 环刀 编号 环刀+湿土质量 (g) 环刀 +干土质量(g) 环刀质量(g) 湿土质量(g) 干土质量(g) 水的质量(g) 含水率 (%) 土体积(湿密度(g/干密度(g/土粒比重(g/孔隙比 前 后 膨 胀 量 测 定 测 定 时 间 经 过 时 间 百分表读数 R( 膨胀量 ( %) 试 验 结 果 ( d) ( h) (( d) ( h) ( 土的类别: 土的代号: 载 下 的 膨 胀量: % 说明: 结 论 膨胀力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4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日 期 荷重(铁砂总重 N) 仪器变形量 (试 验 前 后 状 态 ( d) ( h) (余砂重( N) 平稳荷载 ( N) 压力(试样面积: 环 +湿土质量: g 环 +试验后湿土质量: g 环 +干土质量: g 环的质量: g 试验前含水率: % 试验后含水率: % 干密度: g/重: g/隙比: 土样 说明: 膨胀力 = 杆比 = 结 论 膨胀量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5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膨 胀 量 试验次数 1 2 3 筒号 (1) 泡水前试件 (原试件 )高 度 (2) 泡水后试试件高度 (3) 膨胀量 (%) (4) (3)-(2)/(2)100 膨胀量平均值 (%) 密 度 筒质量 (g) (5) 筒 +试件质量 (g) (6) 筒体积 (7) 湿密度 (g/(8) (6)-(5)/(7) 含水率 (%) (9) 干密度 d (g/(10) (8)/(1+ 干密度平均值 d (g/ 吸 水 泡水后筒 +试件合质量 m3(g) (11) 吸水量 h (g) (12) (11)-(6) 量 吸水量平均值 (g) 结 论 中溶盐试验记录表(质量法) 编号 : S 016 试验单 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风干质量 (g) 土样吸湿水分数 (H) 吸取待测液的体积 ( 试验次数 1 2 空坩埚的质量 (g) (空坩埚 +质量 (g) (%) 平均值 (%) 说明: 结 论 易溶盐总量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7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吸取浸出液体积 V ( 试验次数 1 2 残渣 +蒸发皿的质量 (g) 蒸发皿的质量 (g) 残渣的质量 (g) 全盐量 (%) 全盐量平均值 (%) 说明: 结 论 碳酸盐试验记录表 (气量法 ) 编号 : S 018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验时的大气压 ( 试验时的湿度 (%) 试验次数 1 2 土样质量 (g) 体积 V ( (%) (%) 说明: 结 论 烧失量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19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灼烧湿度 ( ) 试验次数 1 2 土样质量 m (g) 灼烧残渣 +坩埚质量 (g) 空坩埚质量 (g) 烧失量 (%) 平均烧失量 (%) 结 论 有机质含量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20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硫酸亚铁标准浓度 () 试验次数 1 2 土样质量 (g) 空白标定消耗硫酸亚标准液的量 (V 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滴定消耗 滴定土样消耗标 准 液 的 量(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滴定消耗 有机质 (%) 平均有机质 (%) 注: 1、如滴定消耗硫酸亚铁标准液小于 10 毫升,应适当减少土样量,重做。 2、如用苯氨基苯甲酸铁标准液滴定时,瓶内溶液不宜超过 60 70毫升,滴定前溶液呈棕红色,终点为暗绿色。(或灰蓝绿色) 3、本法氧化有机质程度平均约 90%,帮应乘以 结 论 氯根含量测定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21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吸取浸出液的体积 吸取浸出液体积相当的干土质量 g g()标准液浓度 l 试验次数 1 2 滴定时消耗 g() 标准液体积 说明: 结 论 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编号 : S 022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验次数 试验项目 1 2 3 1 10 100含 水 率 w (%)锥入深度h( 土 深 度( (h1+2 含 盒 号 水 率 测 定 盒 +湿土质量( g) 盒 +干土质量( g) 盒质量( g) 水份质量 ( g) 干土质量 ( g) 液限 含水率 ( %) 塑限 平均 含水率( %) 塑性指数 结 论 粗粒、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记录表(振动台法) 编号 : S 023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最大粒径 : 似级配模比: 振动频率: 动历时: 振幅: 验 方 法 平 行 测 定 次 数 1 2 试样试筒质量 ( 试筒质量 ( 试 样 质 量 干土法 ( 湿土法 ( 试筒容积 ( 试筒横断面积 ( 百分表初读数 ( 百分表终读数 ( 试样表面至试筒顶面距离 ( 试样体积 ( 试样干密度 干土法 (kg/ 湿土法 (kg/ 最大干密度 (即平均值 ) ( kg/ 任意两个试验值的偏差范围(以平均值百分数表示)() 标准差 S 加重底板厚度, 12 振毕湿试样含水率 试验异常情况: 结 论 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 (重型 ) 编号 : S 024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击 实 方 法 层数: 层 击数: 锤 筒容积: 尺寸颗粒含量: % 干 密 度 预加含水率 ( %) 筒 号 筒 +湿土质量 ( g) 筒质量 ( g) 湿土质量 ( g) 筒容积 ( 湿 密 度 ( g/ 干 密 度 ( g/ 含 水 盒 号 盒 +湿土质量 ( g) 率 盒 +干土质量 ( g) 盒质量 ( g) 水质量 ( g) 干土质量 ( g) 含水率 ( %) 平均含水率 ( %) 最佳 含水率 : % 最大干密度: g/ 水 率 ( % )干密度 (g/ 论 地 基 承 载 力 检 验 记 录 表 编号 : S 025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桩号及部位 设计承载力 地质情况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桩号及位置 检测深度 (锤击次数 (次 ) 承载力 (备 注 桩号及位置 检测深 度(锤击次数 (次 ) 承载力(备 注 布 点 示 意 图 结 论 土的承载比试验( 度记录) 编号 : S 026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密 度 试 验 最大干密度: g/数锤数 最佳含水率: % 试筒号 含 水 量 试 验 试筒 +试件质量( g) 盒号 试筒质量( g) 盒 +湿土质量( g) 试件质量( g) 盒 +干土质量( g) 试筒体积( 盒质量( g) 湿密度( g/ 水质量( g) 含水率( %) 干土质量( g) 干密度( g/ 含水率( %) 压实度( %) 平均含水率( %) 平均压实度( %) 膨 胀 量 记 录 吸 水 量 记 录 层数锤数 层数锤数 试筒号 试筒号 泡水前读表数( 饱水前试筒 +试件重 (g) 泡水后读表数( 饱水后试筒 +试件重 (g) 膨胀高度( 吸水量( g) 膨胀量( %) 平均吸水量( g) 平均膨胀量( %) 结 论 土的承载比试验( 入记录一) 编号 : S 027 试 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应力环校正系数 = N/入杆面积 A= 数锤数 试筒号 贯入深度 ( 测力计读数 位压力 入深度 ( 位压力入深度 ( 位压力表 右表 平均 左表 右表 平均 左表 右表 平均 % 结 论 土的承载比试验( 入记录二) 编号 : S 028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筒号 层数击数 筒号 层数击数 筒号 层数击数 压 力 P ( k P a )贯入量l( 压 力 P ( k P a )贯入量l( 压 力 P ( k P a )贯入量l(应于 %压实度的 c= %; 对应于 %压实度的 c= %。 对应于 %压实度的 c= %; 对应于 %压实度的 c= %。 对应于 %压实度的 c= %; 对应于 %压实度的 c= %。 结论 土的承载比试验( 录三) 编号 : S 029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干密度关系曲线 )干密度(g/ 论 压实度为 93,干密度为 g/ , 压实度为 94,干密度为 g/ , 压实度为 96,干密度为 g/ 。 土的比重试验记录表 (比重瓶法 ) 编号 : S 030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 验 次 数 比 重 瓶 号 温度 ( ) 液体 比重 比重瓶 质量 (g) 比重瓶 +烘 干样品质量 (g) 烘干样 品质量 (g) 瓶 +液体 总质量 (g) 瓶、液体 + 样品总质量 (g) 比重 平均 比重 l 2 结论: 土的室内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承载板法、强度仪法 ) 编号 : S 031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验方法 压 力 计 试 验 复 核 加载 级数 单位压力(砝码重量(N)或压力计读书(量表读数 (回弹变形 (回弹模量 (加载 卸载 左 右 平均 左 右 平均 读数值 修正值 单位压力与回弹变形 (P一 l)的关系曲线 结论: 石料密度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32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编号 岩粉的质量 ( g) 密度瓶试液 的质量 ( g) 岩粉 +密度瓶试液的质量 ( g) 试验温度() 密度瓶的质量( g) 密度瓶+煤油的质量 ( g) 密 度瓶+排气后洁净水的质量( g) 与试验同温度试液的密度( g/ 岩石密度 ( g/ 平均值( g/ 结 论 石料的毛体积密度、孔隙率试验记录表(蜡封法) 编号 : S 033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 编号 烘干试样的质量 (g) 涂蜡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 (g) 涂蜡试样在水中的质量 (g) 石蜡的密度( g/ 毛体积密度( g/ 石料密度( g/ 孔隙率(%) 个别值 平均值 结 论 石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34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编号 烘干试样质量( g) 吸水至恒重时的试样质量( g) 吸水率( %) 平均吸水率 ( %) 备 注 结 论 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35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件编号 试件处理情况 试件尺寸 (受压面积(极限荷载(N) 抗压强度(平均抗压强度(备注 长 宽 直径 高 结 论 岩石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36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编号 称量盒号 称量盒质量 g) 盒 +试样烘干前质量 g) 盒 +试样烘干后质量 g) 含水率 w(%) 平均含水率 w (%) 1 2 3 4 5 结论: 岩石抗冻性试验记录表 编号: S 037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冻融循环次数 试件形状 试验次数 1 2 3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 (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 (g) 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 (%) 冻融试验后试件饱水质量 (g) 冻融后的吸水率( %) 质量损失率平均值( %) 冻融后平均吸水率( %) 岩石冻融系数 试件编号 1 2 3 冻融试 验后 试验前试样尺寸( 冻融后试件饱水极限荷载( N) 试件受压面积( 未经冻融 试验后 试验前试样尺寸( 未经融后试件饱水极限荷载( N) 试件受压面积( 冻融后试件的饱水抗压强度( 未经冻融后试件的饱水抗压强度( 冻融后试件的饱水抗压强度平均值( 未经冻融后试件的饱水抗压强度平均值( 冻融系数 结论: 岩石吸水性试验记录表 编号 : S 038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岩石组成情况 试件饱和方式 试件编号 烘至恒重时的试件质量( g) 吸水至恒重时的试件质量( g) 强制饱和至恒重时的试件质量( g) 吸水率( %) 吸水率平均值( %) 饱和吸水率( %) 平均饱和吸水率( %) 饱水系数 结论: 粗 集 料 试 验 分 析 报 告 编号 : S 039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取样地点、日期 材料规格 使用部位 筛 分 筛孔尺寸(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 规范范围 (%) 筛孔尺寸(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 规范范围 (%) 压 碎 值 % 针片状含量 % 含 泥 量 % 泥块含量 % 洛杉矶磨耗 % 坚 固 性 % 吸 水 率 % 粘 附 性 软弱颗粒含量 % 磨 光 值 表观密度 g/ 隙 率 % 结 论 所检指标符合 的要求,可用于 试验: 复核: 审核: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干筛法) 编号 : S 040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干燥试样总量 m0(g) 第 1 组 第 2 组 平均 筛孔尺寸 (m m) 筛上重 mi(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 筛上重mi(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 通过百分率 (%) 筛底 m 筛分后总量 mi(g) 损耗 m5(g) 损耗率( %) 9 16 论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规准仪法) 编号 : S 041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粒级( 试样质量( g) 针状颗粒质量( g) 片状颗粒质量( g) 6 1619 19 试样总质量( g) 针片状颗粒总质量( g) 试样针片状颗粒含量( %) 结 论 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 编号 : S 042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含 泥 量 试 验 记 录 试样编号 水洗前烘干试 样质量 (g) 水洗后留 g) 含 泥 量 (%) 平均值 (%) 泥 块 含 量 试 验 记 录 试样编号 试验前烘干试 样质量( g) g) 水洗后留 g) 泥块含量 (%) 平均值( %) 结 论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记录表 编号: S 043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试样 编号 分干 试样质量 (g) 筛余质量(g) 压 碎 值 (%) 平 均 值 (%) 结 论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水筛法) 编号 : S 044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干燥试样总量 m3(g) 第 1 组 第 2 组 平均 水洗后筛上总量 m4(g) 水洗后 g) 过率 ) 筛孔尺寸 ( 筛上重mi(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通过百分率( %) 筛上重mi(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通过百分率( %) 通过百分率( %) 水洗后干筛法筛分 筛底 m 底 筛分后总量mi(g) 损耗 m5(g) 损耗率( %) 扣除损耗后总量( %) 结 论 备 注 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容量瓶法) 编号 : S 045 试验单位 合 同 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试样来源 试验日期 试 验 复 核 序号 试样 编号 烘干粗集料试样质量 (g) 试样 +水 +容量瓶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