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材料论述题的类型分析及解答方法.doc_第1页
哲学材料论述题的类型分析及解答方法.doc_第2页
哲学材料论述题的类型分析及解答方法.doc_第3页
哲学材料论述题的类型分析及解答方法.doc_第4页
哲学材料论述题的类型分析及解答方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材料论述题的类型分析及解答方法材料分析题是学生在政治学科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提高难度最大的题型,为了答好材料题,很多同学付出了努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哲学材料题做如下总结,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第一部分:哲学论述题的类型分析一、从材料题的内容看,可以分为:1、事例型:以自然现象或重大社会现象为内容的组合材料。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套的38题。2、引文型:以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对热点问题的相关评论或重要人物的论述为内容的材料。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的38题。3、图表型:以重大现实问题为背景的图片和数据列表组合的材料。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39题。二、从思维方式上看,可以分为:1、集中思维型:集中思维的设问一般是:材料中体现(反映)了什么?材料中的说明了什么?材料中的是如何(怎样)体现(做到)观点的?运用(原理)说明的正确性(重要性)这类提问,就叫集中思维型。集中,就是把思维集中到材料中的某个观点上,而这个观点具体是什么,需要你去分析材料才能得到,而要考查的就是和这个观点有关的知识,即我们课本上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在分析材料时要学会“戴帽子”,把材料中的观点与我们学过的哲学观点对应起来,学会猜测材料想考查哪方面的知识。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套的第39题第(7)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思路分析:此题的提问中没有明确规定用什么哲学原理来解答,但是从材料的叙述中可以作出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说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此题应该用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来作答。参考答案: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自力更生和对个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要和我国实际上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利用外部条件的前提;中国的发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2、发散思维型:设问的方式一般是:你对材料中的是如何认识的?材料中的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你认为应该怎样(采取措施、办法)?这类提问,如果设问中没有限制答题范围,那么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答题思维就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知识点上。但如果限制了范围,就要慎重考虑、仔细分析。比如“运用有关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正确性”这样的提问就限制范围是“唯物论”了,只能从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去回答。从近年的高考来看,不限制范围的常常是第种情况,要求回答措施、解决办法或提出建议,而第、种类型一般都限制了范围。例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第38题材料一、“当代毕昇”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无限追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的市场洞察力,毅然决定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欧美的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发明使中文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王选国此获得了国家教高科学技术奖。他领导的方正集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条龙体制,并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这一技术已占领国内提出99%及海外华文报业80%的市场。材料二、新华社首尔2006年3月20日电:首尔大学惩戎委员会所作的决定说,黄禹锡2004年和2005年在英语科学杂志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造假,根本上违背了作为学者和教授所应遵守的诚信道德准则,损害了首尔大学的名誉和韩国的国际信誉。第(3)问:结合材料一,说明王选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黄禹铅事件对你有何警示?思路分析:此题的前一问限制了答题范围,只能从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去考虑,可从人生价值观中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这几个方面去组织答案。后一问没有限制范围,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组织答案。参考答案:王选取得成就并获得国家奖励,说明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王选取得成就离不开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个人条件和改革开放的环境,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王选在制度创新和科学实验中取得成就,说明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守诚信道德准则,反对个人主义等)三、从设问方式上看,可以分为:1、“是什么”类型:设问的方式一般是“材料中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材料中的是如何(怎样)体现(做到)观点的?”这类题主要还是属于集中思维,即答案的要点必须围绕材料中体现的某一个观点或者几个观点,不能“散”。例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39题第(4)问: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思路分析:此题要求围绕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主题来回答,那么回忆一下我们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时候,主要分析了这样几个方面:要具体分析客观实际的特点,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要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客观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防止片面性 要反对主观主义,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答案可从这几个方面来组织。参考答案: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农业税收政策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农业税收政策是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出发确定的。要坚持发展地看问题,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在各个阶段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2、“为什么”类型:设问的方式一般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从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从角度说明的正确性”,“从角度说明的意义”。这类提问有两种情况:(1)、一种是用哲学原理分析材料中体现的某种观点的正确性,比如“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需要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些原理来回答,或者证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性。这种题首先需要同学们从材料中分析出它要考的原理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用原理说明。此类题型,答案常常采用演绎法(观点+材料分析)的方式组织。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I卷第38题第(3)问: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思路分析:要求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实际上就是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去证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答案可从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组织。参考答案: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2)、另一种是用具体的知识点分析哲学原理的正确性。比如“请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这样的问题其实答案要点是非常清楚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是我们得到的一个哲学结论,而这个结论的证明就是课文上的三个要点: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只要熟记基础知识就能从容应对。对“为什么”题型,答案的组织往往是采用原因+意义的方式,原因通常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要求去回答,现实依据从目前国情、实际存在的问题去回答,意义就结合时政热点、联系当前党和国家提出的政策、路线去回答。例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39题第(7)问:运用发展的观点,依据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转移的事实,论述我国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参考答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原理部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方法论部分)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发展的结果;发展是我们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关键;(材料分析)只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才能赢得主动权。(意义部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现实国情、时政热点部分)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意义部分)3、“怎么办”类型:提问的方式一般是:“结合材料说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请为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办法)?”这类提问主要针对方法论作答,而且可以发散思维,但前提是必须先把课文中有关的知识点答出来。例如:“简要说明在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怎么办”类型,可用教材知识点+具体措施去回答。例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39题第(3)问: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思路分析:此题限制了用辨证唯物论。那么只能考虑从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两个方面去组织答案,并结合由唯物论原理产生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作答。参考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知识点)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具体措施)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并对客观事物产生反作用。要求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材知识点)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具体措施) 第二部分:哲学论述题的解题步骤解题步骤:可简要归纳为“一审”、“二提”、“三作答”三个步骤。一、“一审”,包括以下方面:1、审材料: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内容,明确材料的主题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主要任务是什么)。2、审设问:通过审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这一步非常重要,通过审设问,了解命题者对答案的要求,范围是什么,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是哲学常识的哪个部分,唯物论还是辩证法,还是认识论?3、审角度:通过对提问的分析,明确答题的思路和角度,是集中型思维,还是发散型思维,是回答是什么,还是为什么,还是怎么办。4、审分值:通过对问题设置的分数值去推测命题者可能出现的要点分布情况。比如分值是9分,那么至少应该有3个要点;如果是12分,那么至少是3个要点或者4个要点。在组织答案时就应注意全面考虑,把要点罗列完整,减少丢分。二、“二提”,包括以下方面:1、从材料中提炼出行为主体和活动对象,是党,国家,还是社会、企业、个人,以明确答题的结构和层次。2、从材料中提炼出与教材具体知识点相互映证的内容,以明确答题要点。3、从材料中提炼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组织答案时做到有的放矢,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三、“三作答”,包括以下方面:1、在回答原理部分(理论依据)时,要注意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寻找相关的课文知识点。2、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防止就事论事,避免理论和材料脱节。3、答案要体现层次性、逻辑性、辨证性。(1)层次性,就是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行为主体去组织答案。避免翻来覆去的重复同一个知识点。比如针对“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可以从现实的需要,未来影响的不同角度,从国家、社会、个人的不同主体去组织答案。(2)逻辑性,要求在正确分析材料内容和判断设问条件的前提下,找到教材知识点与材料内容的逻辑关系(原因、结果、作用、意义等),然后运用相关的知识点组织答案。因此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准确分析材料内容,正确判断设问要求。(3)辨证性,这是同学们在答题时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比如说了“物质决定意识”就忘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强调“发扬集体主义”就忘了“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说了“实践决定认识”,就忘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4、要求规范答题,恰当使用政治学科术语。政治术语主要包括:(1)教材中的基本观点、理论、方法的表述语言。基本观点:比如“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这就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用这样的语言回答才符合答案的要求,而不用“难道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物质的吗?”或者“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物质的”这样的语言。理论:比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方法:比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用“因为物质的关系,所以我们做事情要从实际考虑,不能不管实际,只管自己想做就做”,这样答题,尽管意思正确,但是不规范,与标准答案文字表述差别太大,不能得分。(2)生活化语言:比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做到: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3)时政热点语言:比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等这些时政语言要能够恰当地出现在材料的分析中。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II卷第39题。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行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