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潜龙洞景区设计(规划方案书)方案设计书 梵净山东线旅游-潜龙洞景区方案设计 -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项目名称: -县(潜龙洞) 景区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地: -县-自治县-镇项目主管部门:-自治县旅游局项目承担单位:-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 约4991万元项目总规模: 用地面积60895.39m2(91.433亩),建筑面积15663.03m2;项目建设期: 项目起始时间 2009年11月;方案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9年10月第一部份:规划区域概况-自治县位于-省东北边缘,铜仁地区东北部,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二省一市交界处。全县总人口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7.06%,辖28个乡镇,503个村,政区面积2861km2。-自治县是1956年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自治县之一,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也是黔东北地区至今唯一保持-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县境内交通便捷,铜(仁)秀(山)高等级公路,现秀、松、吉、凤大三级油路贯通全境,铜仁.凤凰机场就在其-县大兴镇境内,并开辟多条旅游航线,渝怀铁路入黔第一站-站已建成通车。它东邻张家界风景名胜区,西靠重庆大都市,北临三峡旅游区,南依省城贵阳,其直通半径都在250350km之内,是张家界至梵净山至三峡风景区的黄金旅游结合部,也是黔东旅游重点开发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其境内最为著称的名胜风景区有:佛教名山弥勒道场的人类净土-梵净山、亮丽迷人的梵净山东线古道旅游区、苗疆古战场苗王城、明清古镇寨英、马槽河大峡谷(苗王谷)、苗疆边墙中国南长城、梵净明珠潜龙溶洞;万亩竹园,莽莽林海,水清玉溅的冷家坝峡谷;平空突起赭石一方,高数十丈,顶长二百米,宽百米余,共势巍峨,耸从云端,彩霞飞舞,瑞云缠绕的云落屯;从粑粑山峭壁间泉水终年奔涌的响水洞;碉边休闲山庄群等。-县致力构建-山区旅游经济圈,全县旅游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已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民族文化村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6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潜龙洞风景区位于-县境西部-镇境内,距-县城65km,距梵净山东线风光迷人冷家坝自然风景区20km,距印江护国寺30km,距渝怀铁路-火车站(孟溪)15km,松(桃)印(江)公路从景区边缘经过,交通便利,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是-山脉海拔最高的古老溶洞群。该溶洞十分雄伟壮观,奇特无比,堪称绝境。它是梵净山风景名胜区东线旅游区的一处重要景点,具有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洞内八百米“河西走廊”、“潜龙飞瀑”、“石壁画廊”、“珠翠玲珑”、“金钩银划”、“田园风光”、“磨菇成群”、“葡萄叠翠”、比比皆是,妙不可言。万人聚会的潜龙大厅、洞中西湖,滑腻如油的黑色晶泥、冰清玉洁的南极冰天、梵净山九龙天池姊妹花潜龙天池,还有上亿年翘首东盼的钟乳石神龟,期待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这些美丽自然的溶洞风光,古朴独特的民居建筑和淳朴、浓郁的民俗文化以及浪漫迷人的田园生活,使其被称之为梵净山东麓最亮丽的明珠。第二部份:规划方案说明本方案规划设计以梵净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地下桂林”美誉的潜龙洞奇、特的概念,满足二十一世纪人们高档旅游生活模式,为更进一步旅游生活需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旅游精品景区。设计方案注重了现代旅游文化及地域特色的探索,并充分利用景区的自然环境,加强规划区历史、景区个性特色的塑造,增强规划区的可识别性和领域归属感。充分考虑现代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运作特点,使景区内交通系统、绿化景观、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能合理搭配。在整个景区内部建立了中小型中心休闲广场和诸多小型绿化景观,为旅游、休闲的人们创造一种舒适的步行生活空间。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三者完美结合,保证规划区具有良好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形态,又能使建筑单体拥有良好的外部形态,通风、采光和视野均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让优美的外部环境渗透到室内空间中来。注重民族文化与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也注重原生态文化和当地-民居及生活习俗的延袭;注重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同时兼顾周围自然村寨能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与省、地提倡的生态家园建设相同步,打造一个和谐旅游景区。本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了潜龙洞这一特殊的喀斯特溶洞在地域上的唯一性,同时考虑到作为地质奇观的科学研究价值与考察价值,利用潜龙洞上的天池和洞内的流水与横穿景区的溪流,打造有别于国内其他著名溶洞景区不同的景致、观赏价值、文化内涵、建筑风格的精品景区。以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为主要目标景区,尽量承接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旅游区的辐射,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延伸与分流周边重要景区的客源。充分利用红军二、六军团路过(1934年贺龙、任弼时、王震等领导率红二、六军团从其过境,完成木黄会师壮举,1998年,被-省委确定为“革命老区乡镇”)-镇的历史背景,打造多个红军纪念碑、亭及景观墙,让红色文化永放光彩。充份利用自然洞内景观,地形、地貌及较好的植被、带有原生态自然村落,尤其是利用溪流、山地、梯田以及景区里的天池(自然)、荷花池(人工)、金鱼池(人工) 、古树供游客休闲、观赏。在景区内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有停车区、休闲购物商业区、景观观赏区、休闲活动区、综合服务区、接待中心区、餐饮等区组成。以人工湖和天池为中心,古典建筑风格的廊桥以增强景观,沿人工湖设有步道,绿化带,还设置了一定的小品与座磴,供游人观赏与钓鱼。在入口处主要考虑牌楼造型,给游客及过往行人的一个趣味视觉、奇妙感觉,吸引人们有一种向往感和神密感。 建筑物的方案设计:为较典型的民族民居与传统的仿古建筑物为主,为改变景区视觉效果,适当增加一定的现代建筑元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寨民居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大方、玲珑的个性造型,合理布局景区内功能使用为前提,满足游客看了欢心,游了舒服,住了满意,离了回忆的精品景区。 景区方案布置设计:为满足景区功能使用,为方便游客的游览及景观造势,在景区分成几大区域,有停车及接待中心、有餐饮和会议中心、有度假和观赏中心,各区之间以步行道及台阶联接,基本满足了景区功能使用,布局比较合理。多个景区紧密相连,摇相呼应,配置了高贵庄严造型立面感、给游客及周边人们视野醒目的感觉,全力营造人性化的气氛。第三部份: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4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2年);(6)风景名胜区条例 (国务院 2006年);(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 1995年);(8)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2005年);(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建设部 1999年);(10)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审查办法的通知 (建设部 2004年);(11)-省风景名胜区条例 (省人大常委会 2007年);(12)-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省人大常委会 2008年);(13)-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03年);(14)-省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第四部份;建筑物方案规划一、建筑物规划设计依据1、项目业主方提供的规划用地图。2、项目业主方提供的方案设计任务书。3、国家及-县政府有关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规定要求。二、规划区块概况本规划设计周边环境:该方案设计区位于-镇境内,距-县城65km,其海拨1300m。潜龙洞是梵净山东线旅游景区,是-山脉最高海拨的古溶洞群,地块北高西底,东面是山体,北面是茂盛的灌木丛林,在规划区域西正前面是美丽的田园,南面错落有致的苗家山寨,正前面是松(桃)印(江)公路,交通比较方便,整个地块是新建景区。三、景区规划设计构思1、神奇妙幻的潜龙洞方案以潜龙洞为主题设计,洞内厅堂密布,雄伟壮观,其中潜龙厅、潜龙池(洞中西湖),潜龙泉、石壁、画廊、潜龙殿、潜龙瀑、潜龙柱、潜龙宫“热带雨林”、“莲花盛开”、“石笋峭立”、“南极冰天”,洞内石花、石芽、石瀑、石笋等篇布各景点,千姿百态,美不胜收。2、神奇的天池与圣泉潜龙天池,位于潜龙洞正上方的山顶之处,水深1-4m不等,面积1837.0m2,常年有水,水清似镜,更为奇特的是远眺如脚印,传说为未来佛祖弥勒佛于潜龙洞中修行,行前功得圆满时,上到洞顶远眺,后选定梵净山为其道场,然后回头在水井边喝了圣水,稍事休息,一蹬脚直飞金顶,因要飞得高,用力较大,就蹬出这个天池,也称佛印池,就留下了潜龙天池与圣(佛)泉的美好传说。3、水景的打造利用景区有溪流的这个特点,除洞内的水景很丰富外,潜龙天池的水景也很有想象空间与观赏性。同时,利用景区有利地形,修建两个人工湖,以达到配景的作用,亲水是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同时水的流动性增强了景区的活力,也增加了休闲、度假的内容,延伸了潜龙洞景区的服务范畴。4、景区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相结合景区以游客观赏和休闲为主题,同时兼顾潜龙村当地民族村寨的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家园,发展乡村旅游,让旅游发展与生态扶贫开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景区建设与乡村旅游共同发展,创建和谐旅游区。四、景区功能分区与主要建筑物设计风格建筑物设计以中式古朴建筑造型为主,并辅以苗家山寨典雅轻盈歇山式屋脊,宽敞明亮的大窗,款款轻盈的座落布局格调。1、景区分为几大功能区:A区为行政办公及休闲娱乐区,景区的主入口处,设有气势宏伟的仿古大门,突出龙的概念,以传统的金黄色为底色,设置有大型停车场、接待(导游) 中心、餐饮及休闲中心、人工湖、娱乐广场等,为主要接待中心与管理中心。B区以潜龙洞为核心,主要以观光为主,与A区之间用步道联接,并有步道直接与C区联接,也可与D区联接,与潜龙村自然村落相联接,中间还可观赏古树。洞内景观以天然景观为主,辅以景区必备的人行步道、过桥、梯步,在不破坏或少破坏洞内景观基础上,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同的洞选择不同的灯具和灯光组合,与洞内美仑美奂的景观交相辉映,以达到增强景观视觉及其他感官效果。洞外设置休息平台、廊道、管理用房、旅游公厕等,建筑风格以传统文化为主,色调以体现较为明快和活力为主,与洞内形成一定的对照。C区建筑规划以天池和佛泉为中心,打造山顶水景,顺潜龙洞顶山边建造人字形长廊,配上两边山腰或山顶的古亭,以达到突出山顶景观的效果,让旅游未进景区就感受到整个景区的气势,有必游山上风景的意愿;有以圣泉佛茶为主题,配已琴、棋、书、画等休闲为主的天池书院;有以居家或情侣或朋友聚会的休闲别墅;有民族特色餐饮和KTV娱乐为主的天池活动中心;有作为重要景点的佛泉,同时也是景区的饮用水源;有以观赏为主的小型水池,主要是收集佛泉用不完的水,种荷花及养金鱼,可作功德池用;有用作小型篝火晚会天池广场,整体进行绿化,选择比较好的树种与花卉、草种进行,其间设有适当的园林小品,上书佛家经典偈语。D区是休闲游览中心,供游客游山玩水,钓鱼爬山为主题。以人工湖为主,古典建筑风格的廊桥以增强景观,沿人工湖设有步道,绿化带,还设置了一定的小品与座磴,供游人观赏与钓鱼。 E区气势宏大的潜龙阁,立于山腰之中,作为主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生态环境的设计: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打造的需求也是相应提高,并成为衡量行业生活品质营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所谓工作之余有个舒适的休闲场所、潜龙洞就是人们轻松之地,营造环境优美的空内塑造是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尽可能的规划出一个好的环境空间,使其玩在优美环境里,快乐在花园中。3、和谐的潜龙洞乐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景区与所在村庄同步建设、开发,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人文与自然协调共有的生活环境,创造人性的空间,打造为人们的高质量生活空间,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方便客人游玩、休闲的人际交往,创造有特色的潜龙洞景区文化。4、景区交通设计;设置大型停车场,并序组织车辆的停放,停放方式要从经济、节地、安全、防干扰、适用综合分析,并根据本区的等级分别选择不同的合理的组织停车方式。利用一条直通主景区道路,使景区与外界的联系更边通畅,再结合地形,少占农田、耕地,不破坏植被情况下,满足景区交通和停车需求,并尽量保证景区相连,各区之间主要以人行步道连接。5、现代行业科技性人们进入二十一世纪、追求科技含量消费是首要选择,也是景区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按照环保、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推广应用供水、供电、环卫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智能化安装技术,光纤进室宽带上网,具有科技含量和人性化的休闲场所,分质供水净水到室,箱式电、柜、变压器等,提高本行业科技含量,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乐园。五、总体布局1、规划特点方案规划结构的建立,合理的划分区域,完善单体内外空间设计,完备室内外配套设施,结合本区域环境特征把潜龙洞景区建设成具有一定观赏价值、有一定接待服务能力的公园式游玩场所,形成如下的规划结构特色。 (1)合理布置尺度的点缀组合结构A区:主入口大门牌坊,她像征着潜龙洞景区的主要建筑物,也是地标性建筑。进大门设有宽敞的车行道,两边设有人行道。停车场可容200车位,下车进景区大门,拾桥而过。景区大门两边设宽敞的门柱,有景区指示牌、景区平面图,穿堂而过的是景区广场,广场南边是金鱼池,北面是接待中心,拾阶而上,右边有观赏廊桥,左上边是餐饮棋牌室及住宿区。B区:从A区沿人行步道至潜龙洞口,洞口有小广场,配有管理用房,旅游公厕,还有保管物品室及廊道。洞内景观,主要为自然景观,是潜龙洞的精华所在,不能进行人为加工,更不能进行人为破坏。在进行下一步的设计时,主要考虑人行步道和安保工程,同时考虑通风,更重要的是洞内灯光与景观的搭配。潜龙洞有九个大厅,每个厅有不同的景观,各具特色,在开发时,除必不可少的工程性措施外,应在不破坏或者少破坏整体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修建步道、踏步、过桥、防护栏杆,制作各种安全、示意性、解释性的标志标牌,架设电缆、安装灯具,安装控制系统、通风系统等。对特殊科考价值的景点进行保护,如“三色泥”、千米黄龙(钙华)等。C区是以天池为主题,天池似佛脚印而成,以绿化和配景设计,供游客享受美景,飞燕型长廊两端大门以古建筑山门造型,中间设双层亭子,两边长廊18m。该长廊可观望潜龙洞景区前的田园风光。本区有小型表演场所,有会议接待中心,有休闲喝茶的书院,并有家庭小住的别墅。还有一定的亭子配景,也便于游客休息。D区:主要是休闲观赏区,人工筑坝养鱼,供游客钓鱼,观赏荷花,坝上设计廊桥,其风格独具,她像征潜龙洞景区美丽吸人,也像征潜龙洞的不同风情趣味。人们在休闲中爬上D区游长廊桥观荷花,观赏景区全貌,无限风光尽收眼底。E区潜龙阁以雄伟壮观的大气概竖立在苗家山寨,多姿的屋脊龙在飞舞,仰首望去,气势雄伟,十分壮观。(2) 合理布局、科学的路网规划结构规划的本区主干道直通A区停车场,主干道路基宽13m,其中路面宽度为7m,两边各3m的人行道;主要技术标准:采用山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级;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总长300m。在建设期,可修公路至D区,因此处建筑物较多,还有小水坝,较多材料需要运进来,为节约投资,从停车场至D区可按路基宽4.5m的四级公路设计和修建,建设期完后,改造成步游道,并进行绿化。因地形所限,同时不破坏景观和生态的基础上,设置了较多的人行步道。其他各区的联接,主要依赖各条人行步道,总体上看,人行步道合理布局, 使各区形成一个完整地块,所有建筑跟各区步道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环形的路网。(3) 营造和谐的景区规划结构充分运用景观轴线,紧跟中心大景观区,使空间相互产生呼应。合理的交通处理,使各功能区相互间的紧密联系,再加上各建筑的配套环境,从而形成和谐的景区规划结构。(4)建筑区内空间序列各建筑层数不同, 以新建项目为主,以景观建筑为主,配多样的建筑形体搭配,空间收放的效果较好,同时通过“点缀”的大院落使得整个空间更具有流动性。规划建筑的排列形成多种层次,并与建筑围而不合的室外空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空间丰富有序的建筑群体空间。2、合理交通流线分析松(桃)印(江)公路线从景区边缘通过,是供游客到境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景区通道为辅助道路与主道相联,规划组织景区车流、人流,力求安全、便捷。景区道路与旅游步道环环相连,游客可通过旅游步道直通各区域。本项目的人、车可完全分流,互不影响,车辆由主干道到达停车场。在规划中,注意了人流进入各区的空间序列的组织,通过间距,排列的景廊有机组织进入各功能区,强调出人流交通的导向性及空间的可识别性,公共空间的聚众效应,既保证了景区空间的私密性,又增添了区域的文化色彩及空间变化带来的趣味和吸引力。3、绿化景观环境景区内的绿化对生态、环境至为重要,它与游客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们的交往、观赏、休憩的生活需要紧密联系,由此,区间的绿色空间设计采用集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以A、B、C、D、E区为中心组团绿地、花台绿地、建筑配套绿地组成的三级绿化系统,并与道路林荫相连,给游客的游玩生活提供了休憩娱乐的自然地带。各区域有大围合台院,具有台园式的绿色小品、水景,成为人们喜爱的交往、游戏的场所。线沿干道及各区道路两旁绿树成排,沿路缓行,使人心旷神怡,并沿路布置一些园林小品,增加景观的趣味。各区间面庭院绿地、道路景观绿化带以及公共建筑配套绿地相连结合,使其气氛亲近,舒适宜人。水景作为景观重要的部分,从上而下层层叠落涓涓溪流,将水景融入整个景观之中,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绿地景观的布置中,同时结合各区绿地,注意了硬质铺地的安排,从而使得整个景区的绿带景观比较完整流畅,实用性较强。4、系统分区 供水系统分区:根据各区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最大高差几十米)的特点。采用分区供水: (1)低区:充分利用本区管网水压(供水压力3.5kgcm2)。 由于在潜龙洞正上方C区位置处有一天然泉眼,涌水量较大,常年涌水量较为均匀,水质较好,能满足景区和潜龙村村民近期用水的需要。此泉眼目前是潜龙村的供水水源地,原来只是简单的进行处理,未建水池;为了能稳定供水,调节用水高峰,拟在C区建设一个有足够容量的水池,以满足景区运营和潜龙村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建水池管网直接供给建筑区域,以清洁用水为主。(2)高区:主要是C区建筑物供水,因泉眼在C区,相对本区建筑物来说,位置较低,水压不能直接供给的本区域的主要建筑物,此类供水采用匾压供水泵供水,方式为下行上给式。四、生态水景系统为在景区内实现较好的自然景观,满足客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利用天然地势筑坝形成人工湖、小型瀑布、泉涌、跌水等水艺景观。水景主要水源,A区、D区为自然的溪流, C区为自然潜水形成的天然水塘及泉水,为保证水景水质,防止污染,在控制水源水质的同时(采用预处理设施),对景观水体采用生态水处理系统。第五部份 结构设计一、 设计依据1、设计规范及规程(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nQ-200l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CB 5009-2001 (3) 建筑桩基建筑规范JGJ94-94 (4)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72002(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95(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B 500 ll-95(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B 500 102002(8)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391(9)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 2236 200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二、 结构方案本工程由A区最高四层组成,B区最高一层,C区最高二层,D区是游览区,廊桥两层,E区三层一幢,有砖混结构,有砖木结构组成。1、砖木结构(1) 采用松、杉木结构细作。(2) 水分干燥至95%。2、砖混上部结构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及砖混结构,楼板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楼板,填充墙采用粉煤灰页岩空心砌块。3、地基与基础部分本工程尚无地勘资料,部分处于种植土,种填土较深,一般建筑物主要采用条形基础,部分拟采人工挖孔桩基础。4、设计采用的主要活荷载标准值商业用房:2.5KNm2 厕所:2.OKNm2 阳台:2.5KNm2 门厅、走道:2.0KNm2 楼梯:2.0KNm2 消防疏散楼梯:3.5 KNm2 电梯机房:7.0 KNm2 上人屋面:2.0 KNm2 不上人屋面:0.5 I(Nm2)4、风荷载基本风压:0.30 KNm25、抗震设防烈度 本工程抗震设防震度为度。近震6、其他本工程各单位均属于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7、设计软件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第六部份 电气设计 一、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工程为综合民用建筑,总建筑面15600 m2左右。其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 。二、本区用电:1、由原有供电(10KV电源)。2、本区供电系统在本区(10KV级箱式变压器)一座。本工程采用低压计算。3、电话系统在区内接电信光纤,由当地电信公司3I来光缆供给,外部电话将由此再连入建筑。4、有线电视系统在(光纤机房内)同时设有线电视前端分线箱,由镇有线电视接入光缆。在要安装电施的建筑前设分前端箱,采用邻频传输系统。满足多媒体服务的需求。第七部份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本工程根据景区规模、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给水排水设计范围为:室内外生活给水排水系统、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灭火器设置及雨水、生态水景系统。一、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设计供水水源采用集中给水水源。利用C区天然的泉眼建设一个较大的水井,可代替高位水池,整个景区和潜龙村的生活用水均由此水池供水。从给水管网干管上引入二根DN100进水管(供水压力为3.5kgcm2)形成双水源供水,以满足各区用水要求。二、排水系统 景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统。其中:1、生活污水:各区生活污水管分别收集各建筑物内生活污水后就近排入各个化粪池,经(化粪池)一级处理后再全部收集、输送至小区外,排入污水管网系统。2、雨水系统:地面雨水及建筑物雨水经各建筑物雨水管收集后分别就近汇入景区雨水管道中;部分根据需要经处理后用于景观用水,其余雨水经统一收集后,最终排出景区外,引至雨水管网系统中。三、消防给水系统 1、室内消防系统统一考虑,采用区域集中的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序号序号项目项目消防流量(LS)火灾延续时间(hr)( (hr)消防蓄水量(m3)l室外消火栓2521442室内消火栓3022l63自动喷淋25l93.64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室外消防系统与低区生活给水系统合用,本工程消防水池仅需存储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消防用水量。因此,本小区消防储水量为:取消2520M32、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B500162006,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取最大值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r。按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大于O。8MPa的要求,本小区消防给水系统可不分区。火灾初期灭火由屋顶消防水箱供水,火灾时。由室内消防泵加压供水,系统均成环。在室外消防通道上设水泵接合器3套,与消防管网连接,每套流量10-15LSo3、室外消火栓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小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取最大值为20LS。因此,室外消火栓系统利用市政管网供水,与低区生活给水管共用管道系统。居住区内均设置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4、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分别在地下室、商场、会所、及办公楼等处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危险等级按中危险级确定。本工程的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火灾初期由屋顶水箱供水,火灾时,由自动喷淋泵加压供水。设水泵接合器2套,与自动喷淋系统相接,每套流量为10-15LS。5、灭火器设置(1)高、低压配电室、消防中央控制室和其它不宜用水灭火的地万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合 计453.6消防水源采用池塘里的蓄水。室外消防系统与低区生活给水系统合用,本工程消防水池仅需存储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消防用水量。因此,本景区消防储水量为125m32、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B500162006,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取最大值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r。按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大于O.8MPa的要求,本小区消防给水系统可不分区。火灾初期灭火由屋顶消防水箱供水,火灾时由室内消防泵加压供水,系统均成环。在室外消防通道上设水泵接合器3套,与消防管网连接,每套流量10-15LS。3、室外消火栓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景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取最大值为20LS。因此,室外消火栓系统利用市政管网供水,与低区生活给水管共用管道系统。居住区内均设置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4、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分别在地下室、商场、会所、及办公楼等处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危险等级按中危险级确定。本工程的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广州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联通嘉峪关市2025秋招财务审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大唐电力黑龙江省2025秋招法学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大连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绍兴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中国联通甘孜自治州2025秋招市场与服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乌兰察布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英语专练题库及答案
- 舟山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普洱市中石化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2025年食品调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合同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试题(详解版)
- 2025年全国网约车试题及答案
- 卫生系统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完整)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小孩办身份证的委托书范本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2024量子人工智能技术白皮书-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2024.1
- 公务员考试培训-判断推理通关秘籍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