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2Abstract4前 言5第1章 绪 论61.1交流调速系统61.2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领域61.3交流调速系统的分类7第2章 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设计框图9第3章 系统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1131 主电路的选择与确定113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13第4章 驱动电路的设计1641晶闸管的触发电路1642脉冲变压器的设计18第5章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动态设计205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205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2小结29致谢30参考文献31附图32摘要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交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交流调速系统。根据晶闸管的特性,通过调节控制角大小来调节电压。基于设计题目,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选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电路。在设计中调速系统的主电路采用了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来供电。本文首先确定整个设计的方案和框图。然后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各元部件的设计,同时对其参数的计算,包括整流变压器、晶闸管、电抗器和保护电路的参数计算。接着驱动电路的设计包括触发电路和脉冲变压器的设计。最后,即本文的重点设计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电路,本文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为对象来设计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做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先确定其结构形式和设计各元部件,并对其参数的计算,包括给定电压、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和稳压电路的参数计算然后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画出了调速控制电路的电气原理图。关键词: 双闭环; 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AbstractSpeed and current double closed-loop D.C governor system is a D.C speed controlled system which has fairly good performance and the most extensive app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yristor, it adjusts voltage by regulating the trigger angle “” of SCR. In paper, D.C motor speed controller is using of current and speed double closed-loop speed control circuit. The energy of power circuit is supplied of three-phase full-bridge controlled rectifier. Firstly, determines the entire design the plan and the diagram. Secondly, make sure the structure of power circuit and the design of elements , and calculate the element parameter,including rectifier transformer, thyristor, reactor and protection circuit. Thirdly, actuates the electric circuit the design including to trigger the electric circuit and the pulse.Last, The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speed controller circui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the electric current two kind of negative feedbacks, may establish two regulators in the system, adjusts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the electric current separately, namely introduces the rotational speed negative feedback and the electric current negative feedback separately, between the two implements the nesting joint.Make sure the structure of the circuit and design the elements firstly, then, calculate the element parameter, including the settling voltage, speed regulator, current regulator, trigger circuit, detection circuit and Voltage-Stabilizing Circuit. Secondly , the paper simulate the speed control system with MATLAB/SIMULINK. At last draw the electric diagram of the speed control circuit.key words:two closed-loop; current regulator ; speed regulator 前 言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交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和调速性能,易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且调速后的效率很高。针对交流电机调速的方法也很多,目前国内外也研究了一些调速的控制器。例如已经用于实际生产的交流电机无级电子调速控制器采用国际先进的IGBT大功率模块器件和独特自行设计的PWM微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节能反馈电路和丰富的保护功能控制电路。适用于无轨机车、矿山井下窄轨机车、磨床、木工机械、服装制作、纺织、造纸印刷等场所。该控制器具有调速平稳,安全可靠,提高生产效率;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简便;可以与计算机连接控制等特点。交流电动机有三种调速方法,分别是改变电枢供电电压、励磁磁通和电枢回路电阻来调速。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以调节电枢电压方式为最好,调压调速是调速系统的主要调速方式。交流调压调速需要有专门的可控交流电源给交流电动机,随着电力电子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可控变流装置广泛采用晶闸管,将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与相位控制原理相结合,构成可控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枢端电压的平滑调节。本设计的题目是双闭环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采用静止式可控整流器即改革后的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作为调节电枢供电电压需要的可控交流电源。由于开环调速系统都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无级调速,但是许多需要调速的生产机械常常对静差率有要求则采用反馈控制的闭环调速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则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而转速、电流双闭环交流调节系统采用PI调节器可以获得无静差;构成的滞后校正,可以保证稳态精度;虽快速性的限制来换取系统稳定的,但是电路较简单。所以双闭环交流调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交流调速系统。本设计选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电路,本课题内容重点包括调速控制器的原理,并且根据原理对控制器的两个调节进行了详细地设计。概括的整个电路的动静态性能,并各个部分的保护和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设计,最后将整个控制器的电路图设计完成,并且进行仿真。第1章 绪 论1.1交流调速系统交流电力拖动和交流电力拖动在19世纪先后诞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年代里,鉴于交流拖动具有优越的调速性能,高性能可调速拖动都采用交流电机,而约占电力拖动总容量80%以上的不变速拖动系统则采用交流电机,这种分工在一段时期内已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格局。交流调速系统的多种方案虽然早已问世,并已获得实际应用,但其性能却始终无法与交流调速系统相匹敌。直到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交流拖动系统得以实现,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的出现,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便应运而生,一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交交流拖动按调速性能分工的格局终于被打破了。1.2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领域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1)一般性能的节能调速 ;(2)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 ;(3)特大容量、极高转速的交流调速 。(1)一般性能的节能调速在过去大量的所谓“不变速交流拖动”中,风机、水泵等通用机械的容量几乎占工业电力拖动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有不少场合并不是不需要调速,只是因为过去的交流拖动本身不能调速,不得不依赖挡板和阀门来调节送风和供水的流量,因而把许多电能白白地浪费了。如果换成交流调速系统,把消耗在挡板和阀门上的能量节省下来,每台风机、水泵平均都可以节约 20-30% 以上的电能,效果是很可观的。但风机、水泵的调速范围和对动态快速性的要求都不高,只需要一般的调速性能。(2)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许多在工艺上需要调速的生产机械过去多用交流拖动,鉴于交流电机比交流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惯量小、效率高,如果改成交流拖动,显然能够带来不少的效益。但是,由于交流电机原理上的原因,其电磁转矩难以像交流电机那样通过电枢电流施行灵活的实时控制。20世纪70年代初发明了矢量控制技术,或称磁场定向控制技术,通过坐标变换,把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用来分别控制电机的转矩和磁通,就可以获得和交流电机相仿的高动态性能,从而使交流电机的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后,又陆续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解耦控制等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可以和交流调速系统媲美的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3)特大容量、极高转速的交流调速交流电机的换向能力限制了它的容量转速积不超过106 kW r /min,超过这一数值时,其设计与制造就非常困难了。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不受这种限制,因此,特大容量的电力拖动设备,如厚板轧机、矿井卷扬机等,以及极高转速的拖动,如高速磨头、离心机等,都以采用交流调速为宜。1.3交流调速系统的分类(1)转差功率消耗型这种类型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在三类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恒转矩负载时)。可是这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最低,所以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转差功率馈送型在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过变流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有用的功率,因此这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3)转差功率不变型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其中变极对数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交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第2章 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设计框图三相交流电调速系统是转差调速系统。如图2.1设计的总框架。图2.1 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设计总框架三相交流电路的交、交流侧及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晶闸管中电路保护有电压、电流保护。一般保护有快速熔断器,压敏电阻,阻容式。根据不同的器件和保护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选用的方法,分别计算保护电路的各个器件的参数。驱动电路是电力电子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是电力电子装置的重要环节,对整个装置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性能良好的驱动电路,可使是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较理想的开关状态,缩短开关时间,减小开关损耗,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驱动电路的基本任务,就是就将信息电子电路穿来的信号按照其控制目标的要求,转换为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可以使其开通或关断的信号。本设计使用的是晶闸管,即半控型器件。驱动电路对半控型只需要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对与晶闸管的驱动电路叫作触发电路。所以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也是重点设计。交流调速系统中应用最普通的方案是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串级控制的方式。转速负反馈环为外环,其作用是保证系统的稳速精度。电流负反馈环为内环,其作用是实现电动机的转距控制,同时又能实现限流以及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转速、电流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在突加给定下的跟随性能、动态限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等,都比单闭环调速系统好。本课题设计主要是设计双闭环的中两个调节器参数计算与检测。最后是用MATLAB/SIMULINK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第3章 系统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31 主电路的选择与确定 交流调速系统常用的交流电源有三种旋转变流机组;静止式可控整流器;交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机组供电的交流调速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曾广泛地使用着,但该系统需要旋转变流机组,至少包含两台与调速电动机容量相当的旋转电机还要仪态励磁发电机,因此设备多,体积大,费用高,效率低。图3.1 VM系统原理图1957年晶闸管问世,已生产成套的晶闸管整流装置,即右图3.1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系统)的原理图。通过调节处罚装置GT的控制电压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即可改变平均整流电压,从而实现平滑调速。和旋转变流机组及离子拖动变流装置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不进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都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现实出较大的优越性。交流斩波器-电动机系统的原理图示于图3.2,其中VT用开关符号表示任何一种电力电子开关器件,VD表示续流二极管。当VT导通时,交流电源电压US加到电动机上;当VT关断时,交流电源与电机脱开,电动机电枢经VD续流,两端电压接近于零。如此反复,得到电枢端电压波形,如图3.3所示,好像是电源电压US在时间内被接上,又在(T-)时间内被斩断,故称“斩波”。这样,电动机得到的平均电压为 (3-1)式中 T-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周期; -开通时间;-占空比,其中为开关频率。图3.2 交流斩波器-电动机系统原理图 图3.3 波形图 因此,根据本设计的要求应选择第二个可控交流电源。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以调节电枢供电电压的方式为最好,自动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调速为主,根据晶闸管的特性,可以通过调节控制角大小来调节电压。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或交流电压脉动较小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供电。三相整流电路中又分三相半波和全控桥整流电路,因为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在其变压器的二次侧含有交流分量,故不采用,本设计采用了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来供电,该电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波动小,适合交流电动机的负载,并且该电路组成的调速装置调节范围广,能实现电动机连续、平滑地转速调节、电动机不可逆运行等技术要求。主电路原理图如图3.4所示图3.4 主电路原理图三相全控制整流电路由晶闸管VT1、VT3、VT5接成共阴极组,晶闸管VT4、VT6、VT2接成共阳极组,在电路控制下,只有接在电路共阴极组中电位为最高又同时输入触发脉冲的晶闸管,以及接在电路共阳极组中电位最低而同时输入触发脉冲的晶闸管,同时导通时,才构成完整的整流电路。晶闸管的控制角都是,在一个周期内6个晶闸管都要被触发一次,触发顺序依次为:VT1VT2VT3VT4VT5VT6,晶闸管必须严格按编号轮流导通,6个触发脉冲相位依次相差60O,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路正常工作。为了使元件免受在突发情况下超过其所承受的电压电流的侵害,电路中加入了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装置。3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速度与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是20 世纪60 年代在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调速系统。70 年代以来, 在我国的冶金、机械、制造以及印染工业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双闭环调速系统是由单闭环自动调速系统发展而来的。单闭环调速系统使用了一个比例积分调节器组成速度调节器可以得到转速的无静差调节。从扩大调速范围的角度来看, 单环系统已能基本上满足生产机械对调速的要求。但是, 任何调速系统总是需要启动与停车的, 从电机能承受的过载电流有一定限制来看, 要求启动电流的峰值不要超过允许数值。为达到这个目的, 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系统, 它能得到启动电流波形, 见图3.5中实线所示。波形的峰值正好达到交流电动机所允许的最大冲击电流, 其启动时间为。图3.5 带有截止负反馈系统启动电流波形实际的调速系统, 除要求对转速进行调整外, 很多生产机械还提出了加快启动和制动过程的要求, 例如可逆轧钢, 龙门刨床都是经常处于正反转工作状态的, 为了提高生产率, 要求尽量缩短过渡过程的时间。从图3.2启动电流变化的波形可以看到, 电流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最大允许值, 而其他时间的电流均小于此值, 可见在启动过程中,电机的过载能力并没有充分利用。如果能使启动电流按虚线的形状变化, 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使电机一直在较大的加速转矩下启动, 启动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只要就够了。上述设想提出一个理想的启动过程曲线, 其特点是在电机启动时, 启动电流很快加大到允许过载能力值, 并且保持不变, 在这个条件下, 转速得到线性增长, 当开到需要的大小时, 电机的电流急剧下降到克服负载所需的电流值,对应这种要求可控硅整流器的电压在启动一开始时应为, 随着转速的上升, 也上升, 达到稳定转速时, 。这就要求在启动过程中把电动机的电流当作被调节量, 使之维持在电机允许的最大值, 并保持不变。这就要求一个电流调节器来完成这个任务。带有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便是在这种要求下产生的。如下图3.6图3.6 转速、电流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原理框图(注: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交流测速发电机TA电流互感器 UPE电力电子装置 Un*转速给定电压 Un转速反馈电压 Ui*电流给定电压 Ui 电流反馈电压)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在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联接,如图3.6所示。这就是说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叫内环;转速调节环在外边,叫做外环。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都采用调节器。采用型的好处是其输出量的稳态值与输入无关,而是由它后面环节的需要决定的。后面需要调节器提供多么大的输出值,它就能提供多少,直到饱和为止。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最大电流 时表现为转速无静差,这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调节作用。当负载电流达到 后,转速调节器饱和,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这就是采用了两个调节器分别形成内、外两个闭环的效果。第4章 驱动电路的设计 41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学要的时刻由阻断转为导通。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包括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相位控制电路、触发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触发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中,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三相全控桥式电路应采用宽于60或采用相隔60的双窄脉冲。 (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电流的幅度应增大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35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需增加,一般需达12Aus。 (3)所提供的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门极的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4)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在本设计中最主要的是第1、2条。理想的触发脉冲电流波形如图4.1。图4.1 理想的晶闸管触发脉冲电流波形-脉冲前沿上升时间()-强脉冲宽度 -强脉冲幅值()-脉冲宽度 -脉冲平顶幅值()常用的晶闸管触发电路如图4.2。它由V1、V2构成的脉冲放大环节和脉冲变压器TM及附属电路构成的脉冲输出环节两部分组成。当V1、V2导通时,通过脉冲变压器向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之间输出出发脉冲。VD1和R3是为了V1、V2由导通变为直截时脉冲变压器TM释放其储存的能量而设的。为了获得触发脉冲波形中的强脉冲部分,还需适当附加其它的电路环节。图4.2 触发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类型很多,有分立式、集成式和数字式,分立式相控同步模拟电路相对来说电路比较复杂;数字式触发器可以在单片机上来实现,需要通过编程来实现,本设计不采用。由于集成电路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所以本设计采用的是集成触发器,选择目前国内常用的KJ、KC系例,本设计采用KJ004集成块和KJ041集成块。对于三相全控整流或调压电路,要求顺序输出的触发脉冲依次间隔60。本设计采用三相同步绝对式触发方式。根据单相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形成两个同步点,分别发出两个相位互差180的触发脉冲。然后由分属三相的此种电路组成脉冲形成单元输出6路脉冲,再经补脉冲形成及分配单元形成补脉冲并按顺序输出6路脉冲。本设计课题是三相全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中有六个晶闸管,触发顺序依次为:VT1VT2VT3VT4VT5VT6,晶闸管必须严格按编号轮流导通,6个触发脉冲相位依次相差60O,可以选用3个KJ004集成块和一个KJ041集成块,即可形成六路双脉冲,再由六个晶体管进行脉冲放大,就可以构成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触发电路如图4.3。图4.3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触发电路42脉冲变压器的设计本方案的双脉冲电路是采用性能价格比优越的、每个触发单元的一个周期内输出两个相隔60的脉冲的电路。如图5.4中两个晶闸管构成一个“或”门。当V5 、V6都导通时,uc5 约为-15V,使截止,没有脉冲输出,但只要中有V5、V6中一个截止就使得变为正电压,使得V7 、V8导通就有脉冲输出。所以只要用适当的信号来控制的V5或V6截止(前后间隔60),就可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双脉冲了。其中VD4和R17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双窄脉冲信号相互干扰。此触发脉冲环节的接线方式为:以VT1器件的触发单元而言,图5.4电路中的Y端应该接VT2器件触发单元的X端,因为VT2器件的第一个脉冲比VT1器件的第一个脉冲滞后60。所以当VT2触发单元的V4由截止变导通时,本身输出一个脉冲,同时使VT1器件触发单元V6的管截止,给VT1器件补送一个脉冲。同理,VT1器件触发单元的X端应接VT6器件触发单元的Y端。依次类推,可以确定六个器件相应触发单元电路的双脉冲环节间的相互接线。图4.4 同步型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图4.4中脉冲变压器TP主要用于完成触发脉冲信号的电流放大,解决触发电路与晶闸管控制极电路之间的阻抗匹配,并实现弱电回路(触发回路)和强电回路(晶闸管主电路)之间的电隔离。如图可以得出TP脉冲变压器的一次侧电压U1 强触发电压50V弱触发电压15V。取变压器的变比K=5,脉冲宽度,脉冲变压器的磁铁材料选择DR320。查阅资料可得铁心材料的饱和磁密, 饱和磁场强度 ,剩磁磁密 设计计算步骤为:(1)确定变压器的二次侧的强电压 (4-1) 确定变压器的二次侧的强电压 (4-2)第5章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动态设计本章主要设计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结构选择和参数设计。通过软件来实现模拟电路的功能。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设计转速调节器。在设计过程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完要校验。在设计转速调节器的时候,校核转速调节量,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候,重新按照ASR退饱和的情况设计超调量。5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1. 确定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由附表5.1知,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Ts=0.0017s。(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oi。三相桥式电路的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ms,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有(12)Toi=3.3ms,因此取Toi=2ms=0.002s。(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4)电磁时间常数的确定。由前述已求出电枢回路总电感。 (5-1)则电磁时间常数 (5-2)2.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PI型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5-3)式中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参照附表5.2的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基本确定电流调节器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3. 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电流开环增益:要求时,取,因此 (5-4)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 (5-5)式中 电流反馈系数;晶闸管专制放大系数。4. 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5-6)满足近似条件。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5-7)满足近似条件。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5-8)满足近似条件。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由图5.1,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R0=40k,各电阻和电容值为 , 取 (5-9) ,取 (5-10) ,取 (5-11)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满足设计要求。图5.1 含滤波环节的PI型电流调节器5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 确定时间常数(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I。由前述已知,则 (5-12)(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纹波情况,取.(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5-13)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式为 (5-14)3.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先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5-15)则转速环开环增益 K (6-16)可得ASR的比例系数为 (6-17)式中 电动势常数,转速反馈系数。4.检验近似条件转速截止频率为 (5-18)(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5-19)满足简化条件。(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5-20)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根据图5.2 所示,取,则 ,取 (5-21) , 取 (5-22) , 取 (5-23) 图5.2 含滤波环节的PI型转速调节器6.校核转速超调量当h=5时,查附表5.3典型型系统阶跃输入跟随性能指标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上,由于附表5.3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计算超调量。设理想空载起动时,负载系数,已知, , ,。当时,由附表5.4查得,而调速系统开环机械特性的额定稳态速降 (6-24)式中 电机中总电阻 ; 调速系统开环机械特性的额定稳态速降 ;为基准值,对应为额定转速。根据式(5-24)计算得 (5-25)不能满足设计要求。7. 校核动态最大速降 设计指标要求动态最大速降。在实际系统中,可定义为相对于额定转速时的动态速降。由, r/min (5-26)h=5时,查附表5.4得=81.2%, r/min (5-27) (5-28)不满足动态最大转速降指标。8. 转速超调的抑制从计算得的退饱和超调量,可知不满足动态指标要求,因此需加转速微分负反馈。加入这个环节可以抑制甚至消灭转速超调,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动态速降。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加入转速微分负反馈的转速调节器原理图如图5.3所示。和普通的转速调节器相比,在转速反馈环节上并联了微分电容Cdn和滤波电阻Rdn,即在转速负反馈的基础上再叠加一个带滤波的转速负反馈的基础上再叠加一个带滤波的转速微分负反馈信号。图5.3 带转速微分负反馈的转速调节器含有转速微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事业编)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泰和县上圯水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汕尾市陆河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15人(第三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1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职业培训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卫健系统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量热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广东广州天河区童时光幼儿园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湖南衡阳理工职业学院人才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时事政治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支行日常巡检方案
- 网络安全威胁建模规范
- 2025年双鸭山宝清县公安局公开招聘留置看护队员100人工作考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有答案)
- 2025年国企面试题型及答案
- 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及功能关系(广东专用)(解析版)
- 石刻牌坊施工方案
- 2025陕西“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在线考试(基教)题答案
- T-CWAN 0166-2025 不锈钢波纹管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规范
- 2025-2026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