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专业规程.doc_第1页
电厂化学专业规程.doc_第2页
电厂化学专业规程.doc_第3页
电厂化学专业规程.doc_第4页
电厂化学专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运行规程化学运行规程 目目 录录 1 1公共部分公共部分9 9 1.1机组概述.9 1.1.1锅炉设备概述.9 1.1.2汽轮机设备概述.9 1.1.3发电机系统.9 1.2化学系统简介10 1.3水网简介 (画面及控制系统) .10 1.4转动设备的运行操作及维护10 1.4.1水泵启动前的检查及运行10 1.4.2罗茨风机的运行12 1.4.3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12 2 2净水处理篇净水处理篇1313 2.1设备概述13 2.1.1淡水原水水质概述13 2.1.2反应沉淀池设备概述14 2.1.3空气擦洗滤池设备概述15 2.1.4净水加药系统概述15 2.1.5净水泵房设备系统概述16 2.2设备规范18 2.2.1反应沉淀池设备规范18 2.2.2空气擦洗滤池设备规范19 2.2.3净水加药设备规范20 2.2.4净水泵房设备系统规范21 2.3水质标准及监督内容22 2.4净水系统的启动、运行、停运23 2.4.1启动前的检查23 2.4.2应沉淀池的启动、运行、停止23 2.4.3空气擦洗滤池的启动、运行、停运24 2.4.4碱式氯化铝、次氯酸钠加药泵的启动、停运24 2.4.5药液输送(碱式氯化铝、次氯酸钠)操作25 2.4.6药液配制(碱式氯化铝、次氯酸钠)25 2.5异常处理25 2.5.1反应沉淀池出水水质异常及处理25 2.5.2空气擦洗滤池出水水质异常及处理26 2.5.3加药泵故障及处理:26 2.5.4罗茨风机异常及处理27 2.5.5消防水、生活水、工业水系统出水压力异常及处理27 2.5.6消防水池、生活水池、化水清水池水位异常27 3 3锅炉补给水处理篇锅炉补给水处理篇2929 3.1设备概述29 3.1.1超滤设备概述29 3.1.2除盐设备概述30 3.1.3酸碱装卸贮存计量单元设备概述32 3.1.4控制系统简介33 3.1.5除盐设备产水水质特性34 3.2设计参数及设备规范34 3.2.1超滤系统设计参数及设备规范34 3.2.2除盐处理系统设计参数及设备规范36 3.2.3酸、碱、次氯酸钠贮存及计量系统规范39 3.2.4喷射器39 3.3设备的操作40 3.3.1超滤装置的投运、停止及反洗操作40 3.3.2除盐设备的投运、停止操作42 3.3.3除盐设备的再生操作44 3.3.4酸碱操作及再生注意事项48 3.4废水排放系统49 3.5补给水处理设备及水质的异常处理49 3.5.1异常处理原则49 3.5.2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出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方法49 3.5.3水处理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50 4 4凝结水精处理篇凝结水精处理篇6262 4.1设备概述62 4.1.1前置过滤器单元概述62 4.1.2高速混床单元概述63 4.1.3再生单元概述63 4.1.4旁路单元概述64 4.1.5集中取样架65 4.1.6程控说明65 4.1.7高速混床出水控制标准65 4.2设备规范66 4.3设备运行监督、启停及再生67 4.3.1凝结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监督67 4.3.2前置过滤器的运行及反洗操作68 4.3.3高速混床的运行及停运操作69 4.3.4凝结水处理设备的再生操作71 4.3.5混床树脂清洗后再投运75 4.4结水处理的其他操作76 4.4.1废水排放系统76 4.4.2再生用电加热罐的运行操作76 4.4.3酸碱贮存系统76 4.5凝结水处理水质及设备的异常处理76 4.5.1混床运行周期短:77 4.5.2树脂损失77 4.5.3混床出入口压差高77 4.5.4再生液浓度低77 4.5.5出水水质不合格78 4.5.6空气混合效果不佳78 4.5.7空气擦洗引起树脂携带78 4.5.8酸碱系统泄露78 4.6定期工作及巡回检查路线79 4.6.1定期工作79 4.6.2巡回检查路线79 5 5炉内水处理及水汽监督篇炉内水处理及水汽监督篇8181 5.1总则81 5.1.1水汽监督的任务81 5.1.2水汽取样系统81 5.1.3取样点、测量仪表及报警点的设置82 5.1.4化学加药系统84 5.2水汽取样装置的运行86 5.2.1投运前的检查86 5.2.2投运准备86 5.2.3投运86 5.2.4运行监督及操作注意事项87 5.2.5停运88 5.3机组的化学监督88 5.3.1机组启动过程中的化学监督88 5.3.2机组运行时的化学监督90 5.4给水联合处理92 5.4.1总则92 5.4.2直流锅炉给水联合处理汽水控制标准92 5.4.3给水联合处理的操作:92 5.5给水校正处理93 5.5.6给水校正处理系统的停止94 5.6机组的停运94 5.6.1停运工作94 5.6.2停运保护94 5.7水汽质量劣化处理95 5.7.1水汽质量劣化处理的基本原则95 5.7.2水汽质量劣化处理方法95 5.7.3凝汽器漏泄处理:96 5.8联合处理异常情况处理97 6 6启动锅炉水汽运行篇启动锅炉水汽运行篇100100 6.1设备规范.100 6.1.1启动炉的技术规范.100 6.1.2加药容器.100 6.1.3泵.100 6.2启动炉水汽质量标准.100 6.2.1启动炉正常运行水汽质量标准.100 6.2.2启动炉启动时水汽质量标准.100 6.3锅炉的化学监督.101 6.3.1点火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101 6.3.2启动时的化学监督.101 6.3.3运行中的化学监督.101 6.3.4停炉时的化学监督.102 6.4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102 6.4.1连续排污.102 6.4.2定期排污.102 6.5炉内磷酸盐处理.102 6.5.2目的.102 6.5.3加药设备操作.103 6.6附录.103 7 7制氢系统运行篇制氢系统运行篇105105 7.1设备概述.105 7.1.1简介.105 7.1.2制氢原理.105 7.1.3设备系统流程.105 7.1.4控制原理.106 7.1.5自控检测和报警参数.108 7.1.6控制标准.109 7.1.7定期试验及定期工作.110 7.1.8水电解制氢装置安全注意事项.111 7.2设备规范.112 7.3制氢设备启动前的准备.114 7.3.1系统的检查试验.114 7.3.2系统的清洗与气密性试验.114 7.3.3电解液的配制及注入.115 7.3.4其他准备工作.116 7.3.5系统的气体置换.116 7.4制氢设备的运行与停止.117 7.4.1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117 7.4.2主设备的启动.118 7.4.3制氢设备的停运.120 7.5发电机氢气质量的监督.121 7.5.1发电机氢冷系统的供氢.121 7.5.2供氢、排氢的监督.122 7.5.3氢冷发电机的运行监督.122 7.6事故的处理.122 7.6.1制氢设备突然停车.122 7.6.2除盐水供水不足或停止.123 7.6.3气体纯度下降.123 7.6.4槽温过高或波动较大.124 7.6.5电解液停止循环或循环不良.124 7.6.6氢、氧碱温高接近槽温.125 7.6.7干燥器除湿效果差.125 7.7微机操作界面简介.125 7.7.1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设置了三个用户级别.126 7.7.2监控系统软件画面简介.126 7.7.3制氢流程子画面.126 8 8电解海水运行篇电解海水运行篇128128 8.1设备概述.128 8.1.1工作流程.128 8.1.2酸洗.128 8.1.3控制系统的功能概述.129 8.2设计参数及设备规范.133 8.3设备的操作.136 8.3.1电解海水反应装置的投运.136 8.3.2电解海水装置的启动.136 8.3.3电解海水装置运行中的维护.138 8.3.4电解海水装置的停止.138 8.4电解装置的定期清洗.139 9 9工业废水处理篇工业废水处理篇140140 9.1总则.140 9.1.1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介绍.140 9.1.2工业废水水量及水质.140 9.1.3系统流程.141 9.2主要设备规范及数量.143 9.3控制系统简述.145 9.3.1控制方式.145 9.3.2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性能.145 9.3.3CRT 系统特别说明 .145 9.4系统操作说明.145 9.4.1现场手动操作.145 9.4.2上位机操作.145 9.5设备的日常维护.145 9.5.1油水分离器的维护与保养.145 9.5.2絮凝剂加药装置的维护与保养.146 9.5.3脱泥机的维护与保养.146 9.5.4加药计量泵的维护与故障处理.147 1010生活污水处理篇生活污水处理篇149149 10.1设备概况.149 10.1.1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水水质.149 10.1.2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149 10.1.3生活污水系统流程.149 10.1.4生活污水提升泵站.149 10.1.5生活污水处理站.150 10.2设备规范.150 10.2.1生活污水提升泵.150 10.2.2污水一次升压泵.151 10.2.3曝气风机.151 10.2.4污泥回流泵设备参数.151 10.2.5污水二次升压泵设备参数.151 10.2.6压力过滤器设备.151 10.2.7反冲洗水泵设备参数.152 10.2.8污水回用水泵参数.152 10.3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153 10.4机械过滤器的运行及反洗.153 10.5加药处理.153 1111附附 录录154154 11.1水汽分析规程 HDQJ/90210101-02-27-02.154 1 1公共部分公共部分 1.11.1 机组概述机组概述 大唐 发电厂一期新建两台(2600MW)工程,为#3、#4 机组,二期新建两台 (2600MW)工程,为#1、#2 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4600MW,并还留有再扩建两台 的余地。 本期工程自 2003 年 8 月开始建设。 1.1.11.1.1 锅炉设备概述锅炉设备概述 我厂一期工程 2 台 600MW 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配置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 HG- 1890/25.4-YM4 型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锅炉形式为一次再热、单炉膛、前后墙 对冲燃烧方式、尾部双烟道结构、采用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固态排渣、平衡通风、全 钢构架、露天布置、全悬吊结构 型布置。锅炉设计煤种为山西大同塔山矿洗精煤, 以东胜纳林庙烟煤作为校核煤种;正常点火及助燃用油为零号轻柴油,油枪采用机械 雾化;灰渣采用分除方式,除灰采用气力干除灰,炉渣脱水后由汽车运输至厂外灰渣 场;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最大连续蒸发量:1950t/h,额定蒸发量:1890t/h 过热蒸汽压力: 25.4Mpa 过热蒸汽温度:569,给水温度:280 1.1.21.1.2 汽轮机设备概述汽轮机设备概述 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 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型号是 CLN600-24.2/566/566。 额定功率:600MW,额定转数:3000r/min 主汽温度:566,凝结水温度:34.4,除氧器进水温度:145.9 主汽压力:24.2Mpa,除氧器最高工作压力:0.785Mpa,工作温度:175, 额定出力:1890t/h,循环水泵出力:18360m3/h,单机最大循环水量:67680t/h 1.1.31.1.3 发电机系统发电机系统 我厂一期工程 600MW 发电机为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 QFSN-600-2YHG 型三相交流隐 极式同步汽轮发电机。 发电机采用定子绕组水内冷,定子铁心氢气冷却,转子绕组、铁心氢气冷却的水、 氢、氢冷却方式。 额定功率:600MW 额定氢压:0.4 Mpa 充氢容积:130m3 1.21.2 化学系统简介化学系统简介 整个化学系统采用联网控制。通过设在化学补给水控制室内以水系统操作员站的 LCD 画面和键盘/鼠标对水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包括净水处理控制、超滤处理控制、 补给水处理控制、#3、4 机凝结水精处理控制和取样加药控制系统、制氢站、循环水 加次氯酸钠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控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控制。 1.31.3 水网简介水网简介 (画面及控制系统)(画面及控制系统) 水网控制系统各辅助车间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上位管理机组成的控制系 统,运行人员在集中控制室内使用操作员站的 LCD 和操作键盘/鼠标作为主要监视和 控制手段,并配以必要的后备操作设备;对化学系统主设备进行正常运行的监视、控 制,以及对异常工况进行报警;实现对主设备的启停和紧急事故处理与联锁保护。 水网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方式、成组单步、远手操和就地电 磁阀箱硬手操。正常运行方式为自动方式。 1.41.4 转动设备的运行操作及维护转动设备的运行操作及维护 1.4.11.4.1 水泵启动前的检查及运行水泵启动前的检查及运行 1.4.1.1启动前的检查: 1) 泵与电机周围与基础上清洁无杂物,以免影响设备运转; 2) 水泵外形完好,靠背轮与安全罩安装牢固,地脚螺丝无松动; 3) 盘车轻快无卡涩及金属摩擦声; 4) 检查水泵及电动机各轴承油质良好,油位正常,保持在油位计的 1/2 以上; 5) 压力表、流量计完好无损; 6) 电机接线、接地线良好,检修后或停运 30 天以上的电机启动前应联系电气运行 人员测绝缘合格。出现异常情况(如受潮、溅水)启动前联系电气人员测绝缘; 7) 联系电气人员水泵送电,检查电气开关完好; 8) 泵的出、入口门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9) 水泵入口水池(箱)液位保持正常 1.4.1.2启动及停止操作 1.4.1.2.1 启动 1) 开启水箱出口门,泵入口门及泵本体放空气门,待有水流出空气放净后关闭此门 2) 按“启动”按钮启泵 3) 检查转动方向正常 4) 检查空载电流、出口压力指示正常 5) 听测水泵及电机声音正常,水泵与电机轴承振动最大不超过 0.05mm 6) 缓慢开启出口门 1.4.1.2.2 停止 1) 按下“停止”按钮停泵,注意电流、出口压力降至零 2) 关闭泵出口门 3) 关闭泵入口门 注: 倒泵时应按上述步骤先启动备用泵,待备用泵运行正常后停止运行泵 1.4.1.3 水泵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1) 注意水泵入口水池(箱)液位正常; 2) 泵在运行期间应每两小时巡检一次,新运行的泵或异常情况应加强巡检; 3) 注意泵及电机电流、压力正常,电流最大不超过额定值; 4) 注意泵及电机内部声音正常,振动最大不超过 0.05mm; 5) 检查泵、电机轴承温度正常; 6) 检查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缺油或油质损坏时应及时加油或更换新油; 7) 水泵机械密封不应大量漏水和发热; 8) 水泵检修时应关闭出口门; 9) 备用泵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0) 当发现水泵运行不正常时,可启动备用泵,停止运行泵并联系检修; 11)当水泵处理缺陷或检修时可根据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要求关闭入口门或出口门, 同时停电源; 1.4.1.4 下列情况先停运行泵再启备用泵 故障情况故障原因 危及人身安全时衣服等物被绞进转动部位 轴承冒烟轴承磨损或油质不良,缺油 电机冒烟、冒火有糊味绝缘不合格,局部短路 泵内有金属撞击时泵内有杂物,轴承磨损 水泵强烈振动 泵与电机轴承中心不正,地脚螺丝松动, 出口管不畅通 1.4.21.4.2 罗茨风机的运行罗茨风机的运行 1.4.2.1启动前的检查 1) 检查动力电源、控制电源已接好; 2) 检查油位正常; 3) 压力表完好,安全门定值已整定好; 4) 当风机马达停用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联系电气值班员测马达绝缘合格后,方可 启用。 1.4.2.2风机的启动 1) 开启罗茨风机出口排大气门 2) 开启罗茨风机压力表一次门 3) 启动罗茨风机 (注:整个系统投入自动控制时,罗茨风机的操作开关置于“自动”位) 5) 打开风机出口至水池入口门 6) 缓慢关闭风机出口至大气门 1.4.2.3风机的停运 1.4.2.3.1 关闭风机出口至高效入口门 1.4.2.3.2 缓慢开启风机出口至大气门 1.4.2.3.3 压力降至零时,将风机的操作开关至于“停止”位 1.4.31.4.3 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1.4.3.1每小时巡检一次 1.4.3.2检查油位是否正常 1.4.3.3检查风机、电动机振动,声音是否正常,是否过热 1.4.3.4检查风机压力正常 2 2 净水处理篇净水处理篇 2.12.1 设备概述设备概述 我厂净水系统所用淡水水源取自炉山、半岭水库,根据不同用水点水质要求,通 过澄清、过滤、消毒处理,分别满足化学补给水处理、工业、冲洗、生活、消防等用 水需要。 系统流程如下: 炉山、半岭水库及净水系统回收水淡水原水池淡水升压泵加药混合 600m3/h 反应沉淀池工业/澄清水池澄清水提升泵240m3/h 空气擦洗滤池化 学、生活、消防水池 炉山、半岭水库及净水系统回收水淡水原水池淡水升压泵加药混合 600m3/h 反应沉淀池工业清水池 其中一期工程净水系统共设置 600m3/h 反应沉淀池四座,处理水量 2400m3/h,预 留两座位置;240m3/h 空气擦洗滤池三座,处理水量 720m3/h,预留一座位置。本次净 水加药设备容量按此规模配套,并预留扩建设备位置。 2.1.12.1.1 淡水原水水质概述淡水原水水质概述 本工程所处福建省 市当地森林植被好、工业污染少,炉山、半岭水库淡水水质 良好。 项 目含 量项 目含 量 K+13 mg/LCl0.1m) 超滤装置产水水量 :2135 m/h 超滤水的回收率 :90% 3.1.1.4 产水水质: 固体悬浮物:6log 病毒去除率:4log SDI15:31% 3.5.3.1.4 铁 45.042.042.030.0 碳酸钠%(Na2CO3) 1 备注 热炉放 水余热 烘干法 临时检修、 小修 锅炉 炉膛有足够的余热,系统严密, 放水门、空气门无缺陷 应无积 水 负压余 热烘干 法 大、小修锅炉 炉膛有足够的余热,配备有抽 气系统,系统严密 应无积 水 防锈蚀 方法 适用状态 适用 设备 防锈蚀方法的工艺要求 停用期限 备注 1 邻炉热 风烘干 法 冷备用时 大、小修 锅炉 邻炉有富裕热风,有热风连通 管道,热风能连续供给 应无积 水 热风干 燥法 冷备用 锅炉、汽 机 备用热风系统,有热能连续供 给 干燥剂 去湿法 冷备用 锅炉、汽 机 设备内部空气相对湿度应不高 于 70-80%,并有一定的严密 性 应无积 水 充氮法冷备用 锅炉、高 加 要配置充氮系统,氮气纯度应 符合要求,系统必须严密 气相缓 蚀剂法 冷备用 封存 锅炉、高 加 要配置热风气化系统、系统应 严密,锅炉高加应基本干燥 应无积 水 氨水法 冷备用 封存 锅炉、高 加 配置加药系统 氨、联 氨法 冷备用 封存 锅炉、高 加 配置加药系统和废液处理装置 蒸汽压 力法 热备用锅炉锅炉必须保持一定残余压力 给水压 力法 冷热备用锅炉 锅炉必须保持一定压力,溶解 氧应符合给水标准 6 6启动锅炉水汽运行篇启动锅炉水汽运行篇 6.16.1 设备规范设备规范 6.1.16.1.1 启动炉的技术规范启动炉的技术规范 主 要 技 术 参 数 序号 项 目单 位参 数 1 汽包内压力 Mpa 2 过热蒸汽压力 Mpa 3 过热蒸汽温度 4 给水温度 5 额定蒸发量 T/h 6.1.26.1.2 加药容器加药容器 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不锈钢磷酸三钠溶液箱 V=1.2m3 只 2 2 磁翻板液位计 0.8 米,带 420mA 远传信号并带开关量输 出 套 2 3 电动搅拌器 100r/min 1.1KW 三折叶涡轮 300 套 2 6.1.36.1.3 泵泵 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氨计量泵流量=40L/h,压力=2.4MPa台 2 2 磷酸盐计量泵流量=40L/h,压力=6.7MPa台 2 3 不锈钢压力表316 压力 6.0MPa只 4 4 压力表隔离阀 DN15 P=6.0MPa 只 4 5 不锈钢 Y 过滤器 32 P=1.6MPa 只 4 6.26.2 启动炉水汽质量标准启动炉水汽质量标准 6.2.16.2.1 启动炉正常运行水汽质量标准启动炉正常运行水汽质量标准 序 号 名 称项 目单 位标 准分析次数分析时间间隔 1 补给水硬 度moL/L 8 4 小时 PO43-mg/L8 4 小时 JD moL/L 4 8 小时 Cl-mg/L4 8 小时 PH254 8 小时 2 炉 水 SiO2mg/L4 8 小时 3 蒸 汽 SiO2 g/L 8 4 小时 DD 导电度s/cm 8 4 小时 6.2.26.2.2 启动炉启动时水汽质量标准启动炉启动时水汽质量标准 序号名称项 目单 位标 准每班分析次数(h)时间(h) 1 给水硬度mol/L 42 2 给水铁g/L 42 3 给水溶氧g/L 42 6.36.3 锅炉的化学监督锅炉的化学监督 6.3.16.3.1 点火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点火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6.3.1.1 接到锅炉点火通知后,水汽化验值班员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并做好记录。 6.3.1.1.1 通知水处理值班员准备好充足的除盐水。 6.3.1.1.2 保证 2 台磷酸盐计量箱液位在三分之二以上。 6.3.1.1.3 通知启动炉值班员开启加药、排污及取样一次手动门,取样用冷却水出入 口门。 6.3.1.1.4 检查加药设备及系统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加药泵(计量泵)出口门及 加药管路上的各道截门应已全部开启。 6.3.1.1.5 计量箱的液位计、计量泵出口的压力表是否指示正常。 6.3.1.1.6 检查各种分析用的化学药品和试验仪器仪表是否备齐。 6.3.26.3.2 启动时的化学监督启动时的化学监督 6.3.2.1当锅炉点火后,压力升至 0.150.2MPa 时,在确定锅炉已将连续排污第 一道截门开启,适当开启连续排污调整门,并检查排污系统各截门的开关情 况。 6.3.2.2当锅炉升压过程中,进行定期排污。如炉水混浊,应增加放水次数,直至 水质澄清为止。 6.3.2.3当锅炉压力升至 2.0MPa 时,开启取样二次门,冲洗取样管。水质清澈后, 调整好取样水的流速、温度。一般流量为 500700mL/min 温度为 2535。 6.3.2.4此时向炉内加入适量的 Na3PO4药液,维持炉内磷酸根浓度 mg/l。 6.3.2.5当锅炉压力升至 2.5Mpa 时,连续取样分析过热蒸汽的 SiO2含量, 当 SiO280g/L 时可并汽投入运行。 6.3.36.3.3 运行中的化学监督运行中的化学监督 6.3.3.1 按规定时间进行各炉水、汽监督试验。根据水汽质量进行调整。 6.3.3.2 检查加药箱液位,要及时配制药液,保持正常液位。 6.3.3.3 检查加药系统设备运行状况。调整磷酸盐加药量,使炉水中残余 PO43-浓度 为 515mg/L。 6.3.3.4 当炉水质量不好,炉水浓度过高或混浊时应加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使 水质尽快恢复正常。 6.3.3.5 运行中经常与主控联系,掌握连续排污情况。 6.3.46.3.4 停炉时的化学监督停炉时的化学监督 6.3.4.1汽水化验值班人员接到停炉通知后,应了解停炉原因、停炉时间。 6.3.4.2炉停止后,停止向炉内加药。停止加药泵运行,关闭加药泵出入口门。并 通知锅炉运行人员关闭加药一次门。 6.3.4.3停炉后通知锅炉关闭连续排污门。 6.46.4 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 6.4.16.4.1 连续排污连续排污 6.4.1.1 根据炉水浓度情况,通过调整连续排污门,来控制炉水浓度。 6.4.1.2 当发现炉水混浊时,需将表面排污门全开,使炉水澄清。 6.4.1.3 化验值班人员要掌握各炉排污门的开度并做好记录。 6.4.26.4.2 定期排污定期排污 6.4.2.1定期排污是锅炉运行人员每天对锅炉四周底部泥包排污一次,化学值班人 员应对此工作加强监督工作。 6.4.2.2定期排污门,排污时应迅速开启,全开 30秒后立即关闭。 6.4.2.3定期排污的次数可根据炉水浓度和混浊度可适当增减。 6.56.5 炉内磷酸盐处理炉内磷酸盐处理 6.5.1 加药原理:使炉水中维持一定量的 PO43-,在炉水处在沸腾条件下,由于炉水 碱性较强(炉水 pH 为 9.010.0),使进入锅炉水中的硬度、硅酸盐等盐类与 磷酸根发生反应: 10Ca2+6PO43-+20H-Ca10(OH)2(PO4)6(碱式磷酸钙) 3Mg2+2SiO32-+20H-+H2O3MgO2SiO22H2O(蛇纹石) 反应产物是一种松软水渣,易随锅炉排污排掉,从而防止锅炉内生成水垢。 6.5.26.5.2 目的目的 使随给水进入锅炉内的少量硬度、盐类,形成不粘附在受热面上的水渣随锅炉排 污排掉,防止锅炉内形成水垢。 6.5.36.5.3 加药设备操作加药设备操作 6.5.3.1 加药前的检查 6.5.3.1.1 给加药泵及控制盘送电 6.5.3.1.2 加药泵、搅拌器、压力表、报警仪等完好备用。 6.5.3.1.3 检查加药泵出入口阀门、溶药箱出口门、排污门等处于关闭状态。 6.5.3.2 药液配制 6.5.3.2.1 当液位降至 20cm 时,开始溶药。 6.5.3.2.2 打开进水门,当液位达到 60cm 时,打开溶液箱加药孔盖,加入规定剂量 的磷酸三钠在溶解框内。 6.5.3.2.3 关闭加药孔盖,液位达到 80cm 时,关闭除盐水门。 6.5.3.2.4 启动搅拌器搅拌,待药液搅拌均匀后,停搅拌器运行。 6.5.3.2.5 磷酸三钠药液浓度控制为 0.5%。 6.5.3.3 加药系统投运及运行检查 6.5.3.3.1 锅炉点火后,通知值长打开汽包加药一、二道门。 6.5.3.3.2 锅炉压力升起后,分析炉水水质,根据情况,适时投运加药设备。 6.5.3.3.3 开启溶药箱出口门、加药泵出口门、加药出口总门。 6.5.3.3.4 启动加药泵运行,根据炉水中 PO43-含量,调节加药泵行程。 6.5.3.3.5 观察加药泵压力正常,系统运行稳定后,方可离去。 6.5.3.4 加药泵停运: 6.5.3.4.1 锅炉停运时,及时停止向汽包加药。 6.5.3.4.2 停运加药泵,关闭出口门,关溶药箱出口门。 6.66.6 附录附录 附录 A 25时磷酸三钠密度与百分比浓度关系 百分比浓度 11.21.51.8234 密度 g/cm3 1.0091.0191.041 附录 B 排污率计算 Ccl- 100 Ccl-Ccl- 锅炉排污率(一般在 12)。 cl- 给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mg/L cl-炉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mg/L (注也可换成相应炉水和给水二氧化硅(SiO2)的浓度进行计算) 附录 C 排污量的计算 cl- 汽PD汽 cl-cl- 锅炉的排污流量 m3/h 汽 锅炉的蒸发量 m3/h 锅炉的排污率(一般在 12) 7 7制氢系统运行篇制氢系统运行篇 7.17.1 设备概述设备概述 7.1.17.1.1 简介简介 我厂发电机冷却方式为水-氢-氢,额定氢压(表压)为 0.4MPa。制氢系统采用河 北电力设备厂生产的 DQ103.2 型产品。电解槽的电源经过硅整流(将交流电 380V 整流为直流电)装置,氢氧化钠为电解质,五氧化二钒和四氧化三钴做添加剂,电解 除盐水来获得高纯度的氢气,以保证发电机氢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 7.1.27.1.2 制氢原理制氢原理 电解过程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的,当直流电通过氢氧化钠水溶液时,在阴 极和阳极分别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 阴极:2H2O 2e H22OH 阳极:2OH 2e H2O1/2O2 电解总反应:2H2O 2H2O2 7.1.37.1.3 设备系统流程设备系统流程 我厂制氢设备由主体电解槽、框架、整流柜、控制柜、自动仪表、注水泵、碱液 箱、纯水箱及干燥器和闭式循环冷却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由一台工控机以及下位机 (PLC)组成,电解出的氢气储存在五个储氢罐中,氧气排空。 7.1.3.1 氢气系统流程图: 电解槽 氢分离器 气体洗涤器 气水分离器 冷却 排空 器 干燥器 框架二 储氢罐发电机 排空 7.1.3.2 氧气系统流程: 电解槽氧分离器排空 7.1.3.3 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 整流柜 机房来除盐水循环水箱循环水泵换热器 氢、氧分离器 循环水箱 冷凝分离器 7.1.3.4 补充水系统流程: 机房来水(除盐水)补水箱注水泵氢洗涤器 氢气分离器 电解槽 7.1.3.5 碱循环系统流程: 氢分离器 碱循环泵 电解槽 过滤器 碱循环泵 氧分离器 7.1.3.6 排污系统流程: 氧分离器 氧侧排水器 排水沟 捕滴器、冷凝分离器氢气排水水封 排水沟 电解槽、过滤器、补水箱、碱液箱、储氢罐、循环冷却水箱 排水沟 7.1.47.1.4 控制原理控制原理 7.1.4.1 框架一两通阀(贮、排氢)控制: 7.1.4.1.1 系统运行时下列条件中任意一条件出现,如:整流柜故障、冷却水越下 限、气源压力越下限、槽压越上限、氧槽温越上限、氢槽温越上限、碱流量 越下限、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氢氧液位越上下限,则框架一两通阀打开, 氢气排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7.1.4.1.2 当框架一氢气纯度99.5%时,槽压与氢管压力之差大于其设定值且槽压 达到 50C 以上的设定值,整流柜正常运行,系统关闭框架一两通阀开始向 贮氢罐充氢。 7.1.4.2 补水控制: 补水控制的操纵量为注水泵的开或停,参考量是氧液位。注水泵的控制分自动和 手动两种,自动和手动实现通过转换开关。自动控制:当氧液位低于补水设定值时打 开注水泵进行补水,当氧液位高于补水上限时关闭注水泵,手动控制根据实际液位, 当液位低时手操按钮打开注水泵,当液位高时手操按钮关闭注水泵,整流柜发生联锁 故障停掉整流柜同时自动停掉送水泵,否则液位过高下次开机速度减慢 。 7.1.4.3 原料水控制: 电解所需的除盐水来自纯水箱,纯水箱入口安装一个电磁阀,当水箱液位低于下 限时自动打开进水电磁阀,当水箱液位高于上限时关闭进水电磁阀,同时,水箱输出 420mA 电流信号,当水箱液位低于设定下下限时停整流柜。 7.1.4.4 循环泵控制: 循环泵的控制分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自动和手动通过转换开关实现。在自 动状态下,微机开机时自动开循环泵。手动状态下,通过按钮控制循环泵的启停。冷 却水越下下限除停整流柜外,循环泵运行 5 分钟自动停泵,防止循环泵损坏。 7.1.4.5 氢发生处理器四通阀控制: 两位四通阀的阀位由干燥器的吸附、再生、吹冷时间控制,三者时间之和为阀位 切换时间。两位四通阀有状态 1 和状态 2 两个位置,四通阀由状态 1 到状态 2 再由状 态 2 返回状态 1 时完成 1 个完整周期。吸附、再生、吹冷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 调整。 7.1.4.6 氢发生处理器再生温度控制: 当再生温度到达 230C 停止加热,出于惯性温度继续上升,上升至 240C 左右 温度下降,下降至 230C 开始加热出于惯性温度继续下降,下降至 220C 左右温度 开始上升,上升至 230C 停止加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再生时间。再生温度 可根据需要调节参数。 7.1.4.7 框架二两位两通阀(补氢)控制: 框架二两位两通阀是向供氢母管补氢的自动门,当供氢母管压力达到下限设定值 (0.8Mpa)时,自动打开两通阀往发电机补氢,当压力达到上限设定值(1.0Mpa)时,自 动关闭两通阀,使供氢母管的压力维持在规定的压力范围。 7.1.4.8 检测 7.1.4.8.1 氢槽温、氧槽温、循环碱温、干燥器 A、干燥器 B 再生温度均采用一体化 温度变送器作为传感器;氢液位、氧液位由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作为传感器; 槽压、氢管压等由压力变送器作为传感器;碱流量由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作为 传感器。以上信号均为标准的 4-20mA 信号,以模拟量信号输入给 PLC,进 行调节或控制,并通过上位机显示出来。 7.1.4.8.2 总气源、冷却水、贮罐压力用就地压力表来测量。 7.1.4.8.3 整流电流、电压由整流柜单片机以模拟量信号输入给 PLC,并通过上位机 显示出来。 7.1.4.8.4 氢气中氧气含量用氧分析仪测量,仪表显示纯度,当氧气含量越上限时报 警,氧气中氢气含量用氢分析仪测量,仪表显示纯度,当氢气含量越上限时 报警。干燥器出口氢气湿度用氢气湿度分析仪测量,仪表显示湿度。以上信 号均为标准的 4-20mA 信号,以模拟量信号输入给 PLC,进行调节或控制, 并通过上位机显示纯度和湿度。 7.1.4.8.5 电解间、干燥间漏氢量检测用固定式氢气检漏报警仪,仪表显示氢气含量, 当氢气含量越上限时报警,报警时输出开关信号给 PLC,PLC 对联锁风机进 行控制。 7.1.4.8.6 信号报警及联锁 信号报警和联锁系统有:冷却水越下限,气源压力越下限,槽压越上限,氧槽温越上 限、氢槽温越上限,碱液循环量越下限,槽压达到设定值氢、氧液位 越上、下限,漏氢气越上限,氢气纯度越上限、氧气纯度越上限,水 箱液位越下限,当参数越限时微机发生报警信号由蜂鸣器报警,同时 完成联锁功能,停整流柜使系统自动卸压。 报警信号:水箱液位越上、下限,氢管压越上限,氢气温越上限,氢、氧液位越上、 下限,整流柜故障自身报警。 7.1.57.1.5 自控检测和报警参数自控检测和报警参数 检测连锁点设置声光报警 序号参 数调 节 上限下限 单 位 1 槽压03.14 3.4MPa 2 液位差-20+20 3 氧液位 400-500350 480450355mm 4 循环碱温 60-70 5 氢液位 400-500350 480450355mm 6 碱循环量400900 400400 Lh 7 再生温度 A180250 8 再生温度 B180250 9 氧槽温90 9590 10 氢槽温90 9590 11 氢气温度 35 12 氧气温度 35 13 氢排出管道压力02.94 MPa 14 供氢母管压力0.81.0 1.00.8 15 氢气纯度 99.899.5 16 氧气纯度 99.298.5 17 漏氢量0.21.0 1.2 18 气源压力 0.3-0.70.20.3MPa 19 水箱液位300800 200 20 氧中氢含量 1.5 7.1.67.1.6 控制标准控制标准 序号项 目标 准 新制氢气纯度 99.8% 1 新制氢气露点(常压下) -50 2 新制氧气纯度 99.2% 电解液质量 (1)比重(g/cm3)30 1.26 、1.28 (2)设备运行期间氢氧化钠浓度及配制浓度26-30%, 26% (3)五氧化二钒 2.4g/L 3 (4)四氧化三钴 1.2g/L 氢罐压力(最低) 0.4MPa 夏季 2.8MPa 4 储氢罐压力(最高) 冬季 3.0MPa 发电机(1)氢气纯度96 (2)氢气露点(机压下)-25露点0 5 (3)氧气含量 2.0% 6 置换用气体质量:氮气纯度 98% 7 系统由空气置换为氢气: 氮气置换空气 H2置换氮气 排出气体含 O22 H2纯度 96 8 系统由氢气置换为空气:N2置换 H2H2纯度1.5% 9 单机允许最大漏氢量 10N m3/d 10 漏氢检测报警值H21% 7.1.77.1.7 定期试验及定期工作定期试验及定期工作 7.1.7.1 每月 5 日、20 日八点班储氢罐底部放水后进行纯度、露点监测。 7.1.7.2 每日八点班进行框架排水器和氢站干燥器排水一次。 7.1.7.3 每周一八点班配制更换气体分析仪中药液并进行严密性和空气校正试验 一次。 7.1.7.4 每星期一八点班进行制氢站氢查漏一次。 7.1.7.5 每天八点班机房除湿机入口氢气取样一次,并分析氢气露点和纯度。 7.1.7.6 每两个月测定电解液浓度一次,低于 20应补充至 26。 7.1.7.7 三个月做一次紧急停车试验,看能否切断电解槽直流电源。 7.1.7.8 每季初定期清洗碱液过滤器。 7.1.7.9 每年彻底清洗电解槽一次,并对碱液浓度进行调整。 7.1.7.10 每月 1 日、10 日、20 日八点班进行空气储罐放水一次。 7.1.7.11 每月 1 日、16 日定期切换循环水泵。 7.1.87.1.8 水电解制氢装置安全注意事项水电解制氢装置安全注意事项 7.1.8.1 制氢站严禁明火、吸烟、穿带钉子鞋。操作人员不宜穿合成纤维、毛衣、 毛料工作服,严禁铁器工具等物相互撞击,以免产生火花。 7.1.8.2 制氢站必须设置二氧化碳灭火器、石棉布、沙子等防火器材。 7.1.8.3 制氢站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无关人员入内。非值班人员进入氢站 (有关部门领导同意),要在氢站出入登记本上登记。 7.1.8.4 电解槽运行期间,在槽体前操作地面上应旋转一块绝缘橡胶板。框架良好 接地,防止产生静电引起氢气燃烧和爆炸,此外还应采取其它防爆措施,如 防爆灯,室内通风良好,安装氢气报警器等。 7.1.8.5在设备运行时,不许进行任何检修工作,若必须检修需先停车。如在制氢 间进行焊接时,必须对制氢间空气中氢气浓度进行检测,看是否低于爆炸极 限,同时必须对氢氧系统进行氮气置换,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连续明火作 业超过四小时, 再次测量可燃气体含量。 7.1.8.6如装置停车时间较长,超过半年不启动,应将电解槽内碱液排出,并充满 除盐水进行保护。 7.1.8.7为防止电解液循环系统漏碱事故,须备好防护眼镜和 23的硼酸溶液。 在配制氢氧化钠电解液时,要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穿防碱服。 7.1.8.8冻结的管道、阀门及其它设备只能用蒸汽吹洗或热水解冻,禁止用火烤。 7.1.8.9禁止氢气、氧气急剧放出,避免因静电火花产生自燃爆炸,开关氢、氧门 时应缓慢操作,一旦发生自燃,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并用石棉布包裹着火点。 7.1.8.10 禁止将碱液溅到极板和拉紧螺栓上面,保持电解槽表面清洁。 7.1.8.11 凡是和氢气、氧气接触的管道、阀门等都应经过清洗,除掉油污。对制氢 设备进行维护工作时,手和衣服不应粘有油脂。 7.1.8.12 设备投运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的绝缘情况,保证电解槽设备和金属部件之 间没有短路现象。设备投运后禁止用两只手接触到两个不同的电极上。 7.1.8.13 设备发生故障后检查时,要用防爆手电。 7.1.8.14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第十章“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的运行 与维护”中 435-452 条款。 7.27.2 设备规范设备规范 序号设备名称规 范台数 型号: DQ103.2 产气量:H2:10Nm3/h O2:5Nm3/h 气体纯度 H299.8%,O299.5% 总电压 6472V,直流耗电量 4.8kWh/Nm3 小室电流 370A,小室数 62 个 电解槽工作压力 3.2MPa(可在 1.5 3.2MPa 间运行) 电解槽工作温度:905 电解液浓度 6% 30% 氢氧化钠溶液 工艺用水量 5m3/h,水质要求:含盐量10mg/l 电导率 10S/cm 1 电解槽 自控气源压力 0.8MPa 2 冷却水耗量低于 4m3/h ,压力 0.20.5MPa 电源:控制箱三相四线供电 AC、380V、50HZ 7.5kW 2 氢分离器2198mm、h2035mm、V0.06m3 2 3 氧分离器2198mm、h2035mm、V0.06m3 2 4 氢洗涤器V0.029m3 2 5 纯水箱5061280mm、V219L 2 6 碱液箱5061280mm、V219L 2 7 碱循环泵 型号:BA74H-112H4BM-40-25-125,压力:4.0MPa,流量: 1.5m3/h 2 8 注水泵型号:JZ200/40,流量:200L/h,出口压力:4.0 MPa 2 9 储氢罐1800mm、h6927mm、V16m3 P2.94MPa 5 10 循环冷却水箱约 2.0 m3 2 11 循环冷却水泵 型号:65FB-64A 型 ,流量:26.2m3h 扬程:50m,轴功率:6.55kW 电机型号:Y160M1Z,电机功率:11kW 2 12 螺旋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0.6MPa 设计温度100 换热面积 20 m2 1 13 干燥器 型号:QGY-10/3.2 型 冷却方式:水冷 氢气处理量 10m3h 氢气工作压力 0.5-3.2MPa 原料氢气:温度35 含氧量0.5% 含水量4g/ m3 产品氢气:含水量-50(露点) 温 度40 2 14 空气储罐 V=5 m31 15 可控硅整流柜 KSZ-WJ1000/722 16 动力柜DLG-02 1 17 控制柜W3 2 18 氮气瓶 V=0.04 m3 压力:15 MPa 4 7.37.3 制氢设备启动前的准备制氢设备启动前的准备 7.3.17.3.1 系统的检查试验系统的检查试验 电解槽的组装应正确、符合设计要求。电解小室间无搭接物,电解槽四脚绝缘应 完好,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 1M。检查系统中仪表、阀门、电源、硅整流盘等设备齐 全完好。氢气系统应安装使用经校验合格的禁油压力表(不允许用油校表)。检查阻 火器和接地线符合设计要求(标准)。储氢罐安全门严密合格,整定值在 3.2MPa。制 氢站内通讯、照明、消防器材、仪器、药品、劳保用品及保安措施、日志表报齐全。 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现场应整洁。 7.3.27.3.2 系统的清洗与气密性试验系统的清洗与气密性试验 在设备大修和第一次投运前都要进行如下工作: 7.3.2.1 系统的清洗 一台水电解制氢设备正式投入生产前进行除盐水清洗,以除去设备在加工过程中 存留在各部件内部的机械杂质。 7.3.2.1.1 将所有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擦干净所有部件、管道、阀门及仪表上的尘 土及污垢。特别要注意电解槽表面的清理,决不允许电解槽表面极板间遗留 任何金属碎屑或其他杂物。接通控制柜电源。 7.3.2.1.2 打开 5A,此时,水箱为空的,液位信号下限接通,6A 电磁阀自动打开, 开始往水箱注水,当达到上限时自动关闭。 7.3.2.1.3 打开 4B、3B、1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