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十大产业扶贫规划(20152018年)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419号)、岳西县脱贫总体规划(2015-2018年),结合岳西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支撑,以实施“两品三化”和旅游业“三大品牌”建设为主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推进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提升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辐射作用;着力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着力推进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产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着力推进能力建设,增强扶贫开发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强产业扶贫的科技含量。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到2018年全县脱贫,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二、 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做好与有关规划的衔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协调行业部门将行业政策向扶贫对象倾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十大产业扶贫。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等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决策权。(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结合岳西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结合各地实际,发展适宜的主导产业。已有的主导产业,要重点打造产业链,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对扶贫对象实施特惠政策。正在培育的新兴产业,注重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和连接带动扶贫对象的组织建设,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三)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根据产业发育阶段和贫困程度的不同,合理确定和安排相应的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县扶贫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或调整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和产业扶持项目要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坚持产业扶贫项目到户。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互帮互助的扶贫机制,把扶贫对象引导到产业化经营中来,确保贫困农户受益。(四)科技先导,提升能力。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优势,注重科技先导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项目,针对片区主导产业,开发、推广一批使扶贫对象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技术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扶贫对象围绕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提升扶贫对象的产业参与度,通过扶贫对象使用实用技术,逐步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能力。(五)生态建设,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推动扶贫产业持续壮大,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针对岳西气象灾害灾害多发,群众容易因灾致贫返贫的实际,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针对种养业市场风险较大,基地建设必须产销对路确定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规模,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扶贫产业,防止产业发展大起大落,促进扶贫对象持续增收,产业扶贫持续推进。三、十大产业发展现状岳西是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人多地少,因此岳西扶贫产业主要集中在特色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和旅游业。岳西茶叶、蚕桑、蔬菜、养殖、旅游、果药、构树、劳务等特色产业是多年来岳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县群众脱贫之富的主要途径,此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光伏、电商等新兴扶贫产业逐渐走入贫困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岳西先后成为全国茶叶百强县、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生产重点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安徽省优质茧基地建设先进县,先后荣获中国绿色果菜之乡、全国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茭白基地县、安徽省首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安徽省蔬菜产业十大特色基地县、全国油茶基地建设重点县、全省毛竹建设重点县、华东地区首个有机黑猪基地等荣誉称号。截止2014年底,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3个,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5个。岳西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安徽省十佳环境优美县、安徽省红色旅游县、安徽省十大旅游县域品牌。实施十大产业扶贫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条件。四、发展目标到2018年,通过重点发展十大扶贫主导产业,产业扶贫覆盖全县所有村、组,带动90%以上贫困户脱贫,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860元,贫困人口降至1.8万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 五、建设任务(一)茶叶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至2018年,新建无性系高标准茶园1.5万亩;改造低产茶园6万亩;新(扩)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0座,其中覆盖贫困户1.48万户次。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岳西翠兰品牌附加值,提升茶产业整体效益。2、产业布局。一是打造高山特优名茶示范区:以包家、姚河、古坊、青天、和平、来榜、河图、头陀、黄尾、石关、主簿、田头、中关、毛尖山等14个乡镇为主。二是建设优质高产茶示范区:以冶溪、菖蒲、五河、店前、白帽、莲云、温泉、天堂、响肠、巍岭等10个乡镇为主。3、扶持措施。一是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重点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加工、销售等服务,带动贫困户新建茶叶基地,进行低产茶园改造。二是推进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按照茶园面积合理布局,引导按照能人牵头、农户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建设茶厂。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茶叶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亩、座、户项目名称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新建茶园37501200375012003750120037501200改造茶园150002000150002000150002000150002000新(扩)建茶厂5500550055005500(二)蚕桑扶贫 1、发展目标和重点。到2018年,新建高产优质桑园2万亩,改造低产桑园3万亩,桑枝食用菌500万棒,带动贫困户0.9万户。2、产业布局。巩固提升来榜、青天、和平、温泉、田头、五河、莲云、毛尖山等8个宜桑乡镇,大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高产桑园,加快改造低产桑园。加快区域的良种桑改造,重点培育发展和平、九河、河口、林河、三槐、斯桥、太阳、西营、方边、莲花、莲塘、马元、泥潭、上畈、道义、思河、老鸭、枫树、横河、三河、花墩、来榜、关河、羊河、斑竹、清潭等26个宜桑贫困村发展蚕桑产业。以蚕桑主产乡镇为重点产区,积极利用桑枝发展桑枝食用菌,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3、扶持措施。一是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蚕桑支柱产业链,引导贫困户种桑养蚕、生产桑枝食用菌,实现基地建设、农户增收与龙头企业三者有机结合。二是大力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实现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生产格局,建成蚕桑产业从基地、收烘、缫丝、印染等产业化链条,着力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三是加大贫困户蚕桑养殖技术培训力度,降低贫困户养蚕风险。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蚕桑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亩、万棒、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新建蚕桑基地50001000500010005000100050001000改造桑园7500800750080075008007500800新建桑枝食用菌基地70300120500160500150500(三)蔬菜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以高山蔬菜提质增效为主,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到2018年,建设高山茭白基地1万亩,旱地蔬菜5000亩,带动贫困户0.21万户次。同时开展高山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逐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2、产业布局。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原则,重点建设石关、主簿、姚河、古坊、头陀、青天、包家、来榜8个高山蔬菜主产区。品种上继续把茭白作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旱地高山蔬菜。在茭白品种内部布局上要坚持单、双季茭发展并重,以适应市场需求,保证均衡入市,打好“时间差”。在旱地高山蔬菜品种布局上,要重点发展四季豆、西红柿、辣椒等市场适销、效益好的品种,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精细品种。合理安排好旱地菜茬口,提高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3、扶持措施。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实地指导等形式,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扶持,提高其生产技能。二是信息扶持,为贫困户无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扶持,重点是市场信息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其合作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四是通过政策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对扶贫对象的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降低扶贫对象的市场风险。4、分年度实施计划表。(见附表)蔬菜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亩、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高山茭白基地建设3000450300045020002502000250高山旱地蔬菜基地建设1000150150020015002001000150(四)林药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到2018年,新(改)建油茶10万亩、毛竹6万亩、三桠1万亩、板栗园2万亩、核桃0.13万亩、林药基地2万亩,造低产,覆盖带动贫困户0.6万户。2、产业布局。建设以菖蒲、冶溪、店前、白帽、五河、中关、响肠、温泉、莲云、主簿、姚河等乡镇为重点的毛竹、香榧、油茶、三桠、猕猴桃等生产基地。建设以来榜、中关、五河、响肠、毛尖山、和平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林药基地。3、扶持措施。一是加强技术支持,推广先进栽培模式、技术和装备,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基地全产业链建设,做精做深优势产业,不断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培育现代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通过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果药产业。三是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实行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是新一轮退耕还林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倾斜,通过资金扶持,让贫困户发展特色果药经济林。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林药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亩、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营(改)造油茶等30000700300006002000050020000450营造毛竹15000200150002001500020015000200营造三桠2500170250017025001502500200板栗低改5000200500020050002005000200营造核桃50050500501253012530营造林药5000400500030050003005000300(五)养殖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2015-2018年全县累计出栏生猪60万头、羊9万只、家禽495万只,带动贫困户2.397万户次。2、产业布局。按照“产业转型升级、产品优质特色、基地规模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的方针,建设以店前、冶溪、白帽、古坊、河图、来榜、和平、青天、五河、中关、莲云、温泉、毛尖山、响肠、黄尾、头陀、主簿等乡镇为重点的生态、有机黑猪基地;建设以来榜镇、冶溪镇、店前镇、白帽镇、河图镇、和平乡、青天乡、中关乡、温泉镇、响肠镇、莲云乡、毛尖山乡、菖蒲镇、黄尾镇等乡镇为重点的山地鸡养殖基地;建设以白帽镇、河图镇、古坊乡、冶溪镇、店前镇、石关乡、巍岭乡、田头乡、来榜镇、中关乡、响肠镇、菖蒲镇等乡镇为重点的山羊养殖基地;建设姚河、主簿、石关、古坊、毛尖山为重点的稻(茭)套养基地。3、扶持措施。一是加强引导,对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有发展养殖意向的贫困户,帮助其选择养殖品种,制定养殖方案。二是引导养殖贫困户组建或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联合体。采取“公司(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统一提供规划设计、统一提供仔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技术、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模式,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有针对性对贫困户养殖技术进行培训,经常性组织畜牧技干深入农户指导,最大能力普及养殖技术。四是不具备自身发展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入股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家庭农场等,进场参与经营,增加务工和分红收入。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养殖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万头、万只、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生猪124000145000165500186000山羊153702500256203750山地土鸡110270120300130320135340(六)构树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以安徽中科安岳林业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五河、中关等乡镇为重点,并辐射带动全县其他乡镇发展构树基地,到2018年,计划在全县建成构树基地2万亩,带动全县2350户贫困户。2、产业布局。以安徽中科安岳林业公司为主,建设年产2000万株构树苗繁育基地和2万吨构树生物饲料加工基地;以五河、中关为中心,辐射带动温泉、毛尖山、店前、冶溪、白帽、菖蒲等荒山较多的乡镇发重点展构树种植基地和构树生态养殖基地。3、扶持措施。重点依托安徽中科安岳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贫困户,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探索“构树种植+饲料加工+生态养殖”的生态产业链条,由企业供种苗、技术,贫困户依托合作社的服务发展构树种植,合作社收购构树青条和鲜叶,企业加工成构树饲料赊给农户发展生态养殖,并负责养殖农产品的销售,最后统一结算,将贫困户种植和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充分调动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同时鼓励大户通过流转山场经营权实行规模化经营,建立构树示范基地。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构树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亩、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构树种植3000250600075060007505000600(七)旅游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到2018年,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000万人次,创建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达到8个,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达到30个,安徽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达到100户,以及创建“美丽岳西”乡村旅游示范点50个、“岳西人家”农家乐示范户600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5万人,力争每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每个星级农家乐或农家乐示范户年经营收入达到10万元,带动0.175万户脱贫。2、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一园、三路、三块、五区”的“1335”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即建成岳西大别山国家公园;世界遗产中华禅宗文化之路、火红大别山革命红色文化之路、美丽乡村秀美山乡生态文化之路三大特色旅游风情线;天堂养生、禅宗文化、彩虹山水等三大休闲度假旅游板块;以来榜、和平、青天、包家、黄尾等乡镇为重点的江淮分水岭乡村旅游精品区,以菖蒲、五河、田头等乡镇为重点的天仙河乡村旅游精品区,以主簿、头陀、姚河、石关、巍岭等乡镇为重点的泛巢湖源乡村旅游精品区,以天堂、莲云、温泉、响肠、毛尖山、中关等乡镇为重点的天堂乡村旅游精品区,以冶溪、店前、河图、白帽、古坊等乡镇为重点的环司空山乡村旅游精品区等五大乡村旅游精品区。3、扶持措施。实施乡村旅游“六级联创”,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以全省乡村旅游“3311”创建工程为目标,自2015年起启动乡村旅游“六级”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一批有山水依托、乡土记忆、地域特色的名镇名村,带动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带动发展特色观光农业、乡村客栈、休闲农庄、特色农家乐。同时围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旅游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个、户项目名称(创建荣誉)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2160280280280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60918091809180安徽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0822928153018“美丽岳西”乡村旅游示范点10100101001515015150“岳西人家”农家乐示范户15050150501505015050(八)劳务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到2018年,累计实施就业技能培训1万人,提升培训0.4万人,带动2240贫困户就业;发展生态工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服务。2、产业布局。力争到2018年底,家纺服装企业发展到100家,解决劳动就业1.5万人,其中贫困户0.5万人;汽配电子企业发展到120家,解决劳动就业1.2万人,其中贫困户0.4万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60家,解决劳动就业0.8万人,其中贫困户0.3万人。3、扶持措施。一是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一把手”工程战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二是多渠道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实好贫困农民工返乡创业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创业园区列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大力培育农村“小能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加快城镇建设,开发就业岗位。三是加强就业服务,经常性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和贫困户搭建用工就业平台。四是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重点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本领。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劳务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人、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就业技能培训2500500250050025005002500500岗位提升培训100060100060100060100060(九)电商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开展电子商务培训10000人,大力推进全县65个贫困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4年时间,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县有电子商务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公共仓储配送中心、村有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将生活、生产所需品“买进来”,将自产的农土特产品“卖出去”,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带动0.12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点对贫困村农户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培育一批了解、掌握电子商务并利用电商技能实现脱贫致富的示范队伍,实现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增长50%以上。2、产业布局。优先在65个贫困村中确定一批电子商务试点村。试点村的选择坚持“五个优先”原则,即已纳入年度脱贫计划的贫困村优先;已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贫困村优先;已有开设网店的电商带头人,电子商务有一定基础的贫困村优先;有运营较好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村优先;已通宽带网络和物流快递的贫困村优先。3、扶持措施。一是强化培训指导,普及推广应用。大力实施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工程,组织各种推广培训活动,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了解电商、参与电商,掌握电子商务应用方法和技巧,支持其与电子商务应用,利用互联网创业致富。二是加快村站建设,促进双向流通。整合利用农村淘宝、“万村千乡”、邮政、商贸中心、村民服务中心等农村商品流通网点资源,协调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邮政、电商、物流和家电维修企业等主体力量,在贫困村大力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终端网点。一方面为贫困户网上购买便宜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节约成本开支;另一方面利用村级服务站平台,帮贫困户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帮助贫困户增收。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结合各贫困村的实际,发掘茶叶、高山蔬菜、果药等成长性好的产业,培育当地龙头企业,通过以销带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电商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人、个、户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规模带动贫困户数电商培训2000200300040030004002000200村级服务站1010个村群众受益2020个村群众受益2020个村群众受益1515个村群众受益(十)光伏扶贫1、发展目标和重点。到2018年,全县建成总装机规模15000千瓦的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覆盖贫困户5000户,实现户年增加经济收入3000元左右;建成总装机规模3900千瓦的65个村集体光伏电站,实现村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左右。2、产业布局。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每户3千瓦的规模,重点覆盖65个重点贫困村,全部用于贫困户;村集体光伏电站,每个60千瓦的规模,落实在全县65个重点贫困村。3、扶持措施。户用扶贫电站总投资2.4万元,省支持0.8万元,市县配套0.8万元,贫困户自筹0.8万元(对筹资困难的实施小额信贷帮助解决)的规模筹建;村集体光伏电站总投资48万元,按照政府担保贷款30万元,财政贴息,扶贫资金支持11万元,选派资金5万元,村级自筹2万元的模式筹建。4、分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光伏扶贫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单位:千瓦、座项目名称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采购团队廉洁自律与职业操守协议
- 2025版体育场馆运营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版事业单位临时工录用与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合同
- 2025电料合同-光伏发电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 2025版医疗健康中心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合同
- 2025版建筑拆除爆破工程安全协议书
- 2025草坪修剪项目政府采购与无人机技术应用合同
- 2025版水库水资源管理与承包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影视基地租赁合同模板(含拍摄设备使用规定)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2025年江苏无锡离婚协议书
- 人员管理办法格式范本
- 2025AI办公发展现状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