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的记忆》doc版.doc_第1页
《吉他之神的记忆》doc版.doc_第2页
《吉他之神的记忆》doc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他之神的记忆、噩梦以及所有 关于克莱普顿自传编译/Chasez这是摇滚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感情纠葛。60年代末艾里克克莱普顿爱上了挚友乔治哈里森的妻子帕蒂波依德,克莱普顿1970年的经典专辑蕾拉与完美情歌(和当时乐队成员一起录制完成)正是献给帕蒂波依德的。最后两人于1979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在相处将近十年后于1988年两人又分道扬镳。这段传奇佳话正是本周(2007年9月)出版的传记克莱普顿自传所讲述的中心内容,此书由百老汇书局出版社出版。事出机缘巧合,克莱普顿的这本自传出版之前,帕蒂波依德名为美妙今夜(书名取自克莱普顿为其写的一首歌曲)的书籍刚刚问世不久,这本书于九月份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的第一名。克莱普顿声称自己并没有阅读过美妙今夜,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些书的节选,他发现书中关于他们两人之间关系的描写有许多都有失真实。如今,克莱普顿与妻子梅丽亚麦克恩瑞还有三个女儿居住在伦敦的郊外。通过电话他向记者特意挑出波依德关于他与哈里森进行“吉他对决”当晚的描写。“关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显然我们有着不同的回忆。” 克莱普顿说。克莱普顿和波依德在一起约十年的时间里曾经历过感情的变化,吸毒以及婚外事件(其中包括大女儿的出生),但在书中他却没有对这些事情作任何的辩解。“最近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对我说,你对自己太残酷了,” 克莱普顿说,“我觉得这是误解,我只是想为我生命中的每一阶段的生活负责。”摇滚传记由来已久,常常是内容越惊人越受关注。但是随着摇滚大师们渐渐老去,他们开始自己动手写传记,鲍勃迪伦和斯汀的自传都成为近几年的畅销书。今年秋天荣伍德(滚石乐队吉他手)和 Slash(枪花乐队吉他手)的传记也将相继问世,凯斯理查德更是于近日以七百万的高价签下出自传的合约。克莱普顿自传中记载了克莱普顿音乐生涯中的一些片段:他曾是几支著名乐队的成员(The Yardbirds,,Cream);曾与甲壳虫乐队、 鲍勃迪伦 、玛缔沃特斯还有霍林沃尔夫合作过,专辑常常是独占排行榜第一名;演出现场的观众场场爆满。62岁的克莱普顿有着坚实的布鲁斯基础、嗓音柔和、吉他技巧层次分明,因此他成为最受人尊敬和最具影响力的吉他大师,成名之初“克莱普顿是上帝”的涂鸦就曾一度风靡伦敦街头。但是克莱普顿的生活中也免不了有不少悲伤和奇怪的事情发生。他在祖父母的抚养下长大,一直将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而且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直到9岁前他一直相信他的姐姐就是自己的母亲。他还曾一度沉迷于酒精和毒品不能自拔。1991年克莱普顿仅四岁的儿子康纳尔从酒店的窗户坠楼身亡。(克莱普顿最著名的歌曲泪洒天堂正是写给康纳尔的)“之前我想当我拥有完整的一生后才会开始写作(自传)” 克莱普顿说,“虽然现在我还没有达到要求,但我的记忆已经开始活份起来,如果我现在不写,将来我也许就要依靠别人的回忆来完成它,这样所写出的东西就会有失真实性。”和其他明星不同,克莱普顿一向保持低调的生活态度,他说,虽然是别人“怂恿”自己写自传的,但其实自己也一直就有这个打算。最早克莱普顿想按照一般名人写传记的模式来写,即找个代笔人(好友克里斯托夫西克斯)为自己执笔,但是这在他看来是行不通的,“这样写出来的书只是在为自己辩护,为自己正名”,他说,“这样其实很可怕。”身为克莱普顿自传的编辑查理康纳德指出,自传的初稿“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即使这样“我们仍旧非常满意,其中的直白让我们感到吃惊,但他却执意认为那还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去年冬天正在进行世界巡演的克莱普顿决定自己执笔,他制定了严格的日程表,将自己“囚困”在酒店里,日夜写作。“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笔,” 克莱普顿兴奋地谈到,“我很喜欢写作,将句子和段落组织在一起的感觉很美妙。”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当数书中恰倒好处的语气,无论是描写心痛、戏剧性或是平淡的事情时,语气总是保持不过分的激动或者情绪化。(“我认为之前不理智的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书中后半部分这样写到“因为我的行为都得到了长辈的同意。”)现在看来,至少克莱普顿写作的语气是编辑对他自传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他们(编辑)打电话问我对于儿子的夭折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释然,” 克莱普顿回忆到,“必须承认,回到过去不是不可能,可是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远远地谈论它,以免再受伤害。”在书中他这样写到,当他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时他“向后退了几步”然后陷入“无尽的眩晕中”。他解释到并不是他无法记起以前的事情。“回忆本身不是件难事,伤痛不会消失,它轻拍下我的肩膀,然后就能一涌而回,但是描写它们就不免要扇情或是赋予它不恰当的感情,总之很容易落入所有人期待的俗套当中。”康纳德指出,刚开始他和自传的编辑感觉关于康纳尔那章的描写多少有点草草了事,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我们建议他可以写得更加详细些,但他最后只交给我们他想写的。”最吸引读者的无外乎是书中关于他和波依德婚姻的描写,波依德书中的描写引起不少小报的关注,其中两位吉他大师像中世纪骑士一般对决,以取得波依德欢心的描写尤其引人注意。克莱普顿回忆起波依德书中提到的那个晚上时说,“我只是去见见哈里森,当时他身边有两把吉他,我们就各自拿起一把弹奏起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这么平常的事情怎么可以当作炒作的噱头了?” 波依德曾在一封E-mail中提到她和克莱普顿现在还是“朋友”,正像他所说的“对于在一起的时间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回忆。”当初那段并不美满的爱请结束够让克莱普顿更加迷恋毒品,即使这样他表示现在并不在意,“那时候就像荡秋千,很难说谁对谁错,我们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分开后我么就马上意识到,我们对对方都不够好。”歌曲蕾拉中所表现出的绝望只是展现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并不是对其生活真实的记录,“那只是写情歌的技巧,” 克莱普顿解释到,“我疯狂地迷恋着帕蒂。但是为她写歌只是发泄心中的激情。”关于两人的关系波依德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她在书中写到,“艾里克魅力十足,善于言辞,而我跟乔治之间却存在很多问题,他的名声和对于精神生活(宗教)的迷恋都让我手足无措,很多时候让我感觉他并不在身边,更像是跟别的女人在一起。”克莱普顿与哈里森的友谊并没有因为波依德而受到影响,这位前甲壳虫成员就曾表示过,“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她离开毒品和克莱普顿在一起。”2001年,哈里森因癌症去世后,克莱普顿组织了一场名为“乔治的音乐会”的演出向哈里森致敬。“对于哈里森来说,空幻境界(印度教术语)就是一切,” 克莱普顿说,“我们想到一些事情然后就在一起演奏,我们就是这样维持彼此的友谊,哈里森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我们经常能超越物质世界的一切。” 波依德则总结到“乔治能仅凭思想想象出身边的一切。”如果说克莱普顿对于个人的经历能平淡视之,那么对于自己的音乐生涯他却抱有长久以来的遗憾,他提起过一件往事,当他还小的时候曾经想得到一把吉他,但当将它买回来后他却立刻失去了兴趣。“当我得到吉他后我就立刻生出厌恶,”他在书中写到,“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让我痛苦不堪。”无论是作为乐队主唱还是作为乐队的一员,克莱普顿都感觉到不自在,他经常无所顾及地说起加入乐队和退出乐队的经历,不管是多成功的乐队。因此从70年代起他就开始了个人的发展(他将自己的专辑称为“不成熟的半成品”)。最近让克莱普顿高兴的是他与一些老朋友的合作,包括,B. B. King 还有已经隐退的词曲作者J. J. 凯尔,他还在找机会与史帝夫温武德合作,他曾是著名乐队盲目信念的前成员。“我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来发掘属于自己的音乐,现在我既可以做乐队的主唱,也能作为乐队的和声,或者和别人合作再也不需要任何标识来标注自己了,最重要的是我能享受音乐,幸好我现在依然能做到这点。”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