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一、 进入规定1、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2、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实验室。3、实验室门保持关闭状态。4、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能带入实验室。二、个人防护工作服1、在实验室工作时,穿着工作服。2、不能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3、实验室工作服不能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洗手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洗手。其他防护1、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戴合适的护目镜。2、不能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3、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4、不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三、实验室工作区1、实验室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4、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参考文献: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S】.第3版.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S】.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S】.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2008.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参考版)生物安全柜标准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1、细菌涂片、接(种)培养物。2、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血标本离心后的脱帽等)。二、安全操作1、生物安全柜放在远离活动及可能有干扰气流的地方。2、尽量在安全柜的及两侧留下30cm的空间,便于维护作业。3、柜子上方则留下3035cm的高度。三、操作步骤1、开启电源和内外风扇。2、在机器预热时将所有必需的物品置于安全柜内。3、准备一块浸有75%乙醇的纱布。4、开始工作前及完成工作后,让安全柜工作15min来完成“净化”过程。5、手和双臂伸入到生物安全柜中等待大约1min,使安全柜调整完毕才开始进行物品处理。6、接种环应用电子加热器灭菌,而不应使用明火。7、在实验结束时,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物品都应清除表面污染,标本和培养基移出安全柜。8、每天实验结束时,用75%乙醇擦拭工作台面、四壁及玻璃的内外侧鞥部位来清除污染。9、有标本溢出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再次进行擦拭。四、注意事项1、每次开始实验之前将所需物品置于安全柜内,以尽可能减少双臂进出次数。2、双臂垂直地缓慢进出前面的开口。3、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4、生物安全柜在使用中不能打开玻璃观察挡板。5、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时,不能进行文字工作。6、生物安全柜前面的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其他物品阻挡。7、所有物品尽可能地放在靠近工作台后缘的位置,但不阻挡后部格栅。8、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如混匀器、离心机等)靠近安全柜的后部位置。9、生物危害性废弃物袋放在安全柜内右侧,袋中放入含氯消毒剂等。10、房中有人时要关闭紫外线,以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因不慎暴露而造成伤害。11、安全柜中一直维护运行状态,不能反复开关。12、当气流警报响起时,立刻停止工作,并报告生物安全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自查制度一、科主任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科室全面的生物安全自查,同时不定期抽查。年末制定下一年的自查计划。二、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对各自相关岗位的自查责任。三、自查内容1、各种设施和配置、标志检查实验室入口各种生物和消防安全标识提示是否完整;各实验室功能区是否按照规定划分;各实验室的通风、水、电是否安全;各实验室的设施是否完全,是否配备相关的安全措施。2、实验室消毒和废物处理实验室每天实验结束后,进行台面、地面、空间的消毒,并保持有相关记录;同时由专人(保洁员)负责将实验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进行装包,放置医院规定地点,并记录;实验所需要的物品高压或者废弃物需要高压消毒的,由专人负责高压,并保持记录。3、技术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各个实验区是否备有各种相关的SOP文件;各种实验的原始记录是否保存完整;各种操作是否按SOP进行。4、设备和仪器运行情况大型或重要的设备和仪器运行,需要有运行记录;一些对温度有要求的设备和仪器,要记录监测其温度;其他一些高级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需要详细记录其完整的运行参数;离心机定期进行去除污染,如遇裂管,还需进行消毒;对于故障的仪器和设备,通知工程师维修,并有记录。5、个人防护实验室不能穿露脚趾的鞋,穿戴工作服,特殊的区域需要戴口罩和帽子;实验均需戴手套,实验完后,丢弃手套,随后洗手方可离开实验室;如工作中,接打电话,需脱手套,到工作区域外进行。6、菌毒种及样本管理每天的实验标本,放置规定的地方,并记录保存数量;菌毒种,由专人保存在规定的地方,并上锁和记录;标本的过期销毁,由专人负责,并有销毁记录;菌毒种的移动或其他需要,需记录。四、纠正措施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将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次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 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一、标本运送和接收的安全操作1、标本容器:标本应用防漏的有盖塑料容器盛装,容器上贴有标签,将标本容器放入外附化验单的胶袋内,然后将之放入坚实的专用标本运送箱内。保持标本直立,以尽量防止泼溅。2、标本勿摇晃,以免溶血或溢出。3、运送人员运送过程中不可逗留或聊天,更不得打开标本运送箱。4、运送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接触标本;不可将标本放入口袋内;不可戴手套按压电梯按钮。5、运送过程中,如标本打翻泼洒时,先检查是否受伤,留于原地,立即打电话给检验科,让专职人员现场查看。6、标本接收:实验室设置专门的标本接收窗口。7、打开包装:需进行接种的标本容器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含氯消毒剂。容器有破碎或标本泄露时,立即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并填写拒收单,通知相关部门重新采集标本。二、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操作所有微生物标本接种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工作台上防置一块浸有含氯消毒液的纱布,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见表感染性物质传播途径材料和操作目标正确的操作经呼吸道吸入接种针和环避免被接种物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为2-3mm,完全封闭,长度小于6mm以减小抖动接种标本避免产生气溶胶电子加热器消毒接种环,不应在培养基上冷却接种环培养基上划线避免病原体溅起轻轻划线标本涂片避免产生气溶胶不应直接倒在拨片上痰液涂片干燥避免产生气溶胶不用明火烧移液管避免产生气溶胶不应反复吹吸混合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经消化道摄入移液管避免经口摄入不应用口吸移液管实验材料避免经口摄入不应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不应舔标签,不应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储存食品皮肤和眼睛接触锐器损伤戴手套避免接触感染性物质戴一次性手套,避免触摸口、眼、鼻及面部皮下注射针头避免意外注入感染性物质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用过的针头不应折弯,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不应用手直接操作注射器不应用于移液针头、玻片以及破碎的玻璃避免意外伤害丢弃锐器盒中血培养瓶避免锐器损伤针刺入瓶时注意安全实验室基本安全操作三、其他安全操作血清分离1、操作时戴手套及护目镜。2、血液和血清小心吸取,不能倾倒。3、移液管使用后清洗、消毒、压力蒸汽灭菌(121,20min)后备用;如为一次性移液管则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容器内。4、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5、备有含氯消毒剂以清除喷溅和溢出标本。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开启1、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2、首先用75%乙醇消毒安瓿外表面。3、如果管内有棉花或纤维塞,可在管上靠近或纤维塞的中部锉一痕迹。4、用尽浸泡75%乙醇纱布抱起安瓿以保护双手,手持安瓿。从标记锉痕处打开。5、将顶部小心移出,放入锐器盒内。6、如果塞子仍然在安瓿上,用消毒镊子移出,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7、缓慢向安瓿中加入营养肉汤以重悬冻干物,避免出现泡沫。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生物安全管理一、菌(毒)种根据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保藏。二、菌(毒)种保藏机构是指由卫生部指定,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三、所有保存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指定2名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编号、登记、详细填写“菌(毒)种登记表”及阳性标本相关资料,包括菌名、编号、保存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四、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五、每次使用菌(毒)株都做好使用记录,包括菌名、编号、用途、使用人、使用时间等。六、所有菌(毒)株在废弃时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按一般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运送人员和交通工具1、微生物标本包装完整,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运送,严禁运送途中擅自打开包装。2、可以步行、自行车或专车等方式运送,严禁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二、运送容器1、标本运送时防止标本外溢、蒸发和污染。必须使用指定的采样管,加盖密封后放入指定的、有盖的、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标本运送箱。2、标本运送箱必须有生物危险标志。运送高致病性标本时必须加锁。三、运送温度注意温度控制,病毒检测标本一般都需要冷藏和冰冻。四、运输过程中出现感染性物质溢出时的处理1、立即洗手(必要时洗眼和全身冲凉),戴好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2、用布或纸巾覆盖溢出物。3、向布或纸巾上倾倒消毒剂(可用含氯消毒剂),包围周围区域。4、倾倒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溢出区域的中心有序进行。5、消毒剂作用约30min后,清除这些物质。如果现场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用簸箕或硬币纸板收集并将其存放于防刺穿容器内以待处理。6、消毒完成后,向主管机构通报时间,并说明已经完成现场污染清除工作。五、标本运出、交接及签收医务人员见标本交给运送人员,运送人员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交予检验人员,交接时均认真核对,包括核对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有签收记录。 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一、生物危害物的溢出处理潜在危害物的溢出处理1、在生物安全柜外: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相关区域,并开窗通风。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1h内严禁人员入内。门口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除污染。2、在生物安全柜内:在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立即进行清理。消毒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生成,消毒作用达到有效时间后,再用水擦拭干净。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消毒。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1、关闭电源,让机器密闭30min,使气溶胶沉积。2、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3、戴厚橡胶手套操作。4、破碎的离心管、离心桶、十字轴或转子都放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5、未破损的戴盖离心管刚在另一个盛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6、离心机内腔用消毒剂擦拭。7、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生物危害物溢出清除程序1、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必要时进行脸和眼睛防护。2、永不覆盖并吸收溢出物。3、将消毒剂倾倒于布上,用布覆盖周围区域。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朝向中心进行处理。5、消毒作用达到有效时间后,将布以及污染材料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玻璃碎片用镊子清理,使用簸箕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锐器盒中以待处理。6、再次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7、污染材料及清理的布和抹布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8、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将其放在消毒液内浸泡。9、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10、在成功消毒后,报告部门负责人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二、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参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三、经胃肠道摄入潜在感染性物质1、去医院门急诊进行相应的处理。2、报告摄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下面红色字体为赠送的个人总结模板,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x年电气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模板根据防止人身事故和电气误操作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工作,特制定了防止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两防)实施细则。把预防人身、电网、设备事故作为重点安全工作来抓,检查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安全生产“三大规定”情况,检查(两防)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防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阻止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生产目标收到一定的效果。通过前段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现将我班到现时为止在此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在防止人身事故方面(重点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在运行维护、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防触电、防高空坠落事故。我班通过对每周的安全会议和工作负责人对现场高处作业管理的检查,使得安全防范思想、工作、监督到位;使安全工作责任、措施及整改落实,从而安全工作得到保证。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控制措施工作。包括高空作业现场查勘,使工作人员对该任务的危险点(安全措施卡)有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安全措施,并正确派选合适胜任的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2、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作业人员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该作业的危险点。作业过程中明确监护人员,监护人实时监控高处作业人员动向,及时提醒和纠正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使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到位。3、认真落实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配备可靠的(按规定期限内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带(绳)、升降板、脚扣、竹(木)梯等,并能够正确使用此类工器具。 4、在高空作业的工作全过程中,强调工作人员自始至终确保自身安全行为:定期对登高工具和安全工器具(安全带、安全绳、脚扣、升降板、竹木梯子等)进行试验,试验或外观检查不及格的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安全带(绳)必须栓在上方牢固的构件上,不得低挂高用,工作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安全带(绳)是否栓牢。上杆前先检查杆塔及拉线情况和登杆工具,确保该设施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脚扣时,安全带必须系圈在杆上;上下杆时,必须使用防堕落装置或有具体防止堕落的安全措施,以防失去保护。安全带必须栓在的构件上,不得随意解除。高处作业在转移作业位置时,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不得失去保护。需要沿着水平梁、斜柱、水平管或暂无防护栏杆、没可靠的扶持物帮助保持平衡时,必须使用水平安全绳。在无任何保护的情况下,绝对禁止沿单梁或管道上行走的行为。高处作业人员的施工工具必须使用工具袋装备,禁止使用容易造成工具掉落的简易皮套;上下传递物件时,必须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严禁利用绳索或拉绳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和在间隔大的构架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5、认真执行“两票”制度,防止误触电、感应电伤人的高空堕落事故。二、在防电气误操作方面在培训方面,组织了二次工作人员在配变站现场作防误操作演练,并使用录音记录。使全体工作人员对防误操作的认识,意识到预防人身、电网、设备安全事故的重要性。(1)认真组织查找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施工、维护班组和人员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整改和防范措施。(2)加强安全管理,在执行规程、规定和制度上决不含糊。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3)通过每周的安全活动日,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快报和相关规程、规定,结合本班实际开展讨论,吸取事故教训,使“防误”工作深入人心。(4)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控制措施工作。认真正确填写操作项目和程序,不漏项。(5)操作时认真履行唱票、复诵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并由监护人监护操作,同时录音操作过程。(6)拉、合刀闸(跌落式熔断器)时,应先将线路转为空载状态,防止带负荷拉、合线路刀闸。(7)开关检修时,应切断柜内二次控制电源的柜内照明电源以防止误合开关和触电;操作低压开关(刀闸)前,应检查开关是否正常并做相关防护措施,操作时不要面对开关,防止电弧烧伤工作人员。1.杂志中上色遇到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美编在绘制杂志中一些插图时选用灰暗的色调,而不是用艳丽的色彩?很多家长主观的认为孩子喜欢颜色艳丽的颜色,但是在生活中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去选择艳丽到夸张的衣服,插图也一样。中国的传统的水墨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画中用色很少,用的最多的就是“墨色”,国画中“墨”与“色”是相通,而墨分五色(其实不止),表现中即有墨的浓淡层次,又有色的联想感受,从而达到无色似有色的境界使整幅画看起来一点都不单调灰暗。当然杂志的插图也不能像马路一样一直是一个色调,明快的色彩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对于插图来说,不一定就非得用丰富的色彩,只要能充分表达文字的内容就可以。即使是单纯的黑色、褐色也能出色地描绘出文字的内在世界。孩子同样能丛这些画面中充分了解故事,想象他自己理解出的色彩世界。这也是插图要给人留一些想象空间的原因。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