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如何急救》doc版.docx_第1页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doc版.docx_第2页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doc版.docx_第3页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doc版.docx_第4页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doc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化学物质主要是强酸、强碱对皮肤造成的烧伤要比单纯的火焰、热水等烧伤更为复杂和严重。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如果保管不善与食物混放、出于好奇心或故意服食等非常的危险。化学性皮肤灼伤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某些化学物可经皮肤、粘膜吸收中毒。引起强碱烧伤的物质有硫酸、盐酸、王水,因其浓度、溶液量以及皮肤的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程度的烧伤;引起强酸烧伤的物质有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因强碱可渗透进肌体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对人体皮肤组织的损害比强酸更严重。不论是酸还是碱造成的烧伤,皮肤都会发生红肿、溃烂,导致剧烈疼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酸碱物质,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严重。不要顾虑冲洗时会加重伤员的疼痛,要鼓励其忍耐着冲洗,直到彻底冲洗干净为止。碱性化学烧伤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上残留的碱液。下面介绍急救的办法一、强酸烧伤常见的强酸:硫酸、盐酸、王水、碳酸,因其浓度、溶液量以及皮肤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烧伤。近几年常有用强酸恶性毁容的事件发生。急救原则:(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注意: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二、强碱烧伤常见的强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强碱对人体的皮肤组织的损害力比强酸更重,因为强碱可渗透深入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急救原则:(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的碱液。(2)生石灰烧伤,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三、皮肤化学性烧伤急救要点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切忌不加处理急急忙忙送医院化学性皮肤灼伤的鉴定和救治1 化学性皮肤灼伤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的诊断及处理。2 诊断原则2.1 根据皮肤接触某化学物后所产生的急性皮肤损害,如红斑、水疱、焦痂,即可诊断为该化学物灼伤。2.2 某些化学物如黄磷、酚、热的氯化钡、氰化物、丙烯腈、四氯化碳、苯胺等还可经皮肤、粘膜吸收,合并该化学物中毒。3 诊断及分级标准3.1 轻度灼伤 总面积在10%以下的度灼伤。3.2 中度灼伤 总面积在11%30%或度在10%以下的灼伤。3.3 重度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灼伤:a)总面积在31%50%或度在11%20%的灼伤;b)总面积30%的灼伤,伴有严重的眼、食道或上呼吸道损伤;c)头面部、颈、手、关节等特殊部位灼伤,虽然面积较小,但造成功能障碍、毁容、残疾者。3.4 特重灼伤 总面积超过50%或度灼伤超过20%,伴有严重的实质脏器损伤或下呼吸道损伤。4 处理原则4.1 治疗原则4.1.1 迅速移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碱性物质灼伤后冲洗时间应延长。应特别注意眼及其他特殊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的冲洗。灼伤创面经水冲洗处理后,必要时可进行合理中和治疗。4.1.2 化学灼伤创面应彻底清创,剪去水疱,清除坏死组织,深度创面应立即或早期进行切(削)痂植皮或延迟植皮。4.1.3 化学灼伤与热烧伤的常规处理相同。4.1.4 同时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物中毒时请专科诊治。4.2 其他处理4.2.1 功能部位的灼伤,造成五官、运动系统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酌情安排工作或休息。4.2.2 非功能部位的灼伤,治愈后无后遗症,可回原岗位工作2 紧急处理1. 迅速移离现场,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碱性物质污染后冲洗时间应延长,特别注意眼及其它特殊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的冲洗,灼伤创面经水冲洗后,必要时进行合理的中和治疗,例如氢氟酸灼伤,经水冲洗后,需及时用钙、镁的制剂局部中和和治疗,必要时用葡萄糖酸钙动、静脉注射。2. 化学灼伤创面应彻底清创、剪去水疱、清除坏死组织。深度创面应立即或早期进行削(切)痂植皮及延迟植皮。例如黄磷灼伤后应及早切痂,防止磷吸收中毒。3. 对有些化学物灼伤,如氰化物、酚类、氯化钡、氢氟酸等在冲洗时应进行适当解毒急救处理。4. 化学灼伤合并休克时,冲洗从速、从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5. 积极防治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a. 清创后,创面外搽磺胺嘧啶银霜剂(磺胺过敏者忌用)。b. 伤后天内选用青霉素,预防乙型链球菌感染。c. 大面积深度灼伤、休克期病情不平稳或曾经长途转运或合并爆炸伤或创面严重感染、不易干燥、有出血点、创缘明显炎性浸润,伤后第二天即应调整抗生素,选择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如氨苄、氧哌嗪青霉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必要时联合应用一种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并兼用抗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若有继续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根据药敏重新调整抗生素。d. 植皮手术前创面培养分离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必须术前和术后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e. 灼伤后期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金葡菌,故应选择对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但大多数对青霉素耐药,常用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P12)或头孢菌素(第一代如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噻吩),但仍不能忽视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可能性。f. 关于重症感染中抗生素的应用,一般原则为一种-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加一种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较为合适,具体用药方案应取决于致病菌种类和药敏试验。3 病因病因: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4 症状诊断诊断: 1 根据皮肤接触某化学物后所产生的急性皮肤损害,如红斑、水疱、焦痂,即可诊断为该化学物灼伤。2. 某些化学物如黄磷、酚、热的氯化钡、氰化物、丙烯腈、四氯化碳、苯胺等还可经皮肤、粘膜吸收,合并该化学物中毒。5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 轻度灼伤 总面积在10%以下的度灼伤。2 中度灼伤 总面积在11%30%或度在10%以下的灼伤。3 重度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灼伤:a)总面积在31%50%或度在11%20%的灼伤;b)总面积30%的灼伤,伴有严重的眼、食道或上呼吸道损伤;c)头面部、颈、手、关节等特殊部位灼伤,虽然面积较小,但造成功能障碍、毁容、残疾者。4 特重灼伤 总面积超过50%或度灼伤超过20%,伴有严重的实质脏器损伤或下呼吸道损伤。诊断: 1 根据皮肤接触某化学物后所产生的急性皮肤损害,如红斑、水疱、焦痂,即可诊断为该化学物灼伤。2. 某些化学物如黄磷、酚、热的氯化钡、氰化物、丙烯腈、四氯化碳、苯胺等还可经皮肤、粘膜吸收,合并该化学物中毒。6 预防预防: 1 迅速移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碱性物质灼伤后冲洗时间应延长。应特别注意眼及其他特殊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的冲洗。灼伤创面经水冲洗处理后,必要时可进行合理中和治疗。2 化学灼伤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