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微机接口技术概述.ppt_第1页
课件:微机接口技术概述.ppt_第2页
课件:微机接口技术概述.ppt_第3页
课件:微机接口技术概述.ppt_第4页
课件:微机接口技术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第1章 微机接口技术概述,1.1 微机接口的基本概念 1.2 微机接口的基本结构 1.3 处理器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1.4 输入/输出接口的编址方式 1.5 PC系列机I/O接口地址配置及地址译码,1.1 微机接口的基本概念,1.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通用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I/O(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口电路组成。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部分组成。CPU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联系。 (如图所示)。,微机系统结构示意图,总线按其传输的信号分为 : 1数据总线DB(Data Bus)数据总线用于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信息,具有三态控制功能,且是双向的。 2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地址总线用于传送CPU要访问的存储单元或I/O接口的地址信号。 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控制总线是连接CPU的控制部件和内存、I/O设备等,用来控制内存和I/O设备的全部工作。,1.1.2 微机接口的概念,外部设备种类繁多,其工作原理、工作速度、采用的信号形式、数据传送形式不同。由于种种的多样性,外设不能直接连在系统总线上; 不用接口, I/O直接接CPU,随着外设增加,会大大降低CPU的效率。 I/O直接接CPU,会使外设硬件结构过于依赖CPU,对外设本身发展不利。,1.为什么要引入接口,定义:接口是CPU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电路,负责“中转”各种信息。,位置:介于系统总线与外部设备之间。,2. 接口的概念,1.1.3 接口的功能,概括说接口将外设送来的信息,变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信息,并根据CPU的要求对外设进行管理和控制。 1、数据缓冲及转换功能; 通过寄存器或锁存器实现。 存放数据的寄存器或锁存器称之为数据口,2、设备选择和寻址功能;,CPU,接口1,接口2,接口3,外设1,外设2,外设3,寻址功能就是接口芯片及芯片内部I/O端口能够被CPU选中。 CPU通过接口的地址译码功能对外设进行寻址。,3、联络功能; 提供状态信息,具备握手信号 存放执行状态信息的寄存器称之为状态口 4、接收、解释并执行CPU命令; 存放CPU命令代码的寄存器称之为命令口 5、中断管理功能; 6、可编程功能; 增加接口的灵活性和智能性。 7、错误检测功能;,1.1.4 接口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早期: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简单逻辑电路 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有自己的微处理器和内部 总线,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向组 合化方向发展,成为接口电路芯片组。 1、专业化: 2、复杂化: 3、智能化:芯片本身有微处理器,可编程的 4、组合化:多种接口功能组合在一个接口芯片组中,1.1.5 常用外围接口芯片,并行I/O接口芯片:8155A 8255A 串行I/O接口芯片:8250 8251A 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 8254 DMA控制器: 8237A 中断控制器: 8259A 键盘/LED专用控制器: 8279 CRT控制器: 6845 8275 A/D D/A转换器 ADC0809 DAC0832等,数据总线,1.2 微机接口基本结构,1.2.1 接口硬件结构,每个接口部件包含一组寄存器,CPU与外设进行 数据传输时,各种信息在接口中进入不同的寄存器, 一般称这些寄存器为I/O端口。 1数据寄存器(数据端口) 在CPU与外设的数据传输中起缓冲作用。根据外 设是输入设备或输出设备,该端口是只读、只写或可 读写的。,2状态寄存器(状态端口) 存放外设或接口部件本身的状态,CPU通过对状 态端口的访问可检测外设或端口的状态。该端口一般 是只读的。 3控制寄存器(控制端口) 存放CPU发出的控制信息,以控制接口和外设按 要求动作。该端口一般是只写的。 CPU与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就是CPU对接口 的I/O端口的读/写操作。,1.2.2 接口软件结构,初始化程序段:设置接口工作方式及初始条件。,传送方式处理程序段: CPU针对不同的I/O设备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设置 中断向量等。,主控程序段:完成接口任务的程序。,程序终止与退出程序段: 对接口电路硬件保护及操作系统中数据恢复。,辅助程序段:提供人-机对话手段。,1.3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方式,1.3.1 程序控制方式,1、无条件传送 特点:CPU不查询外设的状态直接进行信息传输,IN时假设外 设已准备好,OUT时假设外设空闲; 要求:接口IN时加缓冲器,OUT时加锁存器; 应用:与低速I/O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保持时间相对于 CPU的处理速度长的多。 一般外设的操作时间是已知的,以保证每次传送时,外设 处于就绪状态,无条件传送容易出现数据“冲突”。,2、条件传送(程序查询方式) 特点:CPU通过程序不断查询外设的状态,只有当外 设准备好时,才进行信息传输; 要求:在接口电路中,除具有数据缓冲器和数据锁存 器外,还需要有表示状态的硬件电路; 应用:适用在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要求不高时。,程序查询方式流程图,1.3.2 中断控制方式,特点: 在中断传送方式下,当外设准备好时,就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如CPU响应中断,CPU在当前指令执行结束后,CPU在堆栈中保存下一条要执行指令(断点)的地址及程序状态寄存器的内容,然后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与外设进行一次数据传输。传输结束后,CPU恢复标志并返回断点继续执行原程序。 要求:接口中需要中断控制逻辑支持。 应用:适用于非高速度大量数据传送。,1.3.3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特点:外设在专用的接口电路DMA控制器的控制下直接和存储器进行高速数据传送,不经过CPU; 要求:需要DMA控制器及相关逻辑支持 应用:可以满足高速I/O设备大量数据传送的需要。,典型的DMA传送流程图,1.3.4 I/O处理机(IOP)方式,特点:有专门用来处理输入/输出的协处理器,协处理器有自己的指令集、寻址能力和独立的DMA通道,能完成数据的传送、控制及逻辑运算,CPU能与I/O处理机并行工作; 要求:I/O处理机支持 应用:高速I/O归IO处理机管理,低速I/O设备归CPU 管理。,1.4 I/O接口的编址方式,I/O端口与内存统一编址方式 I/O端口与内存各自独立编址方式,一个I/O接口芯片要包括若干个端口,如数据端口、命令端口、状态端口等。I/O端口必须进行编址以便能被主机访问。在微机系统中,对I/O接口的端口编址有两种方法,1.4.1 I/O与内存统一编址方式,将I/O端口寄存器看成存储区域中的某个单元,端口占用存储区域中某个地址或某几个地址号。 访问端口指令用MOV指令 内存映象I/O编址,00000H,FFFFFH,I/O空间,优点:1、访问存储器的指令功能比较强; 2、可直接对I/O端口数据进行处理; 3、I/O端口地址空间大。 4、微机系统读写控制逻辑较简单。 缺点:1、占用了一部分存储空间; 2、对MEM访问指令较长,执行速度较慢 3、I/O端口译码电路复杂。,1.4.2 I/O端口单独编址方式,I/O映象I/O编址 访问I/O端口使用专用I/O指令(IN OUT),00000H,FFFFFH,0000H,FFFFH,内存 1M,I/O端口 64K,Intel系列微处理器 支持I/O独立编址方式和I/O统一 编址(存储器映象编址)方式。,Intel系列微机系统仅支持I/O独立编址方式。,1.4.3 I/O指令,1. I/O端口地址寻址,I/O端口支持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方式。 直接寻址是使用一字节立即数寻址,端口寻址范围为00HFFH共256个。 间接寻址是使用DX寄存器间接给出I/O端口地址,可寻址的范围是0000HFFFFH共64K个端口。,I/O端口地址空间:理论上有64K个独立编址的8位端口空间。两个连续8位端口可作为16位端口,4个连续的8位端口可作为32位端口处理。注意端口地址对齐。,格式:IN、OUT。,结果:完成I/O端口和EAX、AX、AL之间的数据传 送,可使用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方式。 举例:mov dx, 3fdh mov al, 36H in al, dx out 43h, al,2. I/O端口与累加器间I/O指令寄存器I/O指令,3. I/O端口地址空间,通常16位数据端口地址安置在偶数地址号上,8位数据的端口地址可以安置在偶地址号或奇地址号上; 偶地址使用数据总线D7D0传送数据,奇地址使用数据总线D15D8传送数据,举例:8位I/O端口 IN AL,20H IN AL,21H OUT 20H,AL OUT 21H,AL 16位I/O端口 IN AX,20H OUT 20H,AX,4. I/O端口与存储器间I/O指令块I/O指令,格式:INSB/W/D、OUTSB/W/D。,参数:用DX指定I/O端口地址,输入/输出时的目的/源RAM地址用ES:DI / DS:SI 指定。EFLAG寄存器中DF位来决定地址加和减。,输入: MOV DX,port LES DI,Buffer In INSB 或 INSW,输出: MOV DX,port LDS SI,Buffer out OUTSB 或 OUTSW,1.5 PC系列I/O端口地址配置,1.5.1 X86系列微机接口地址配置,1. I/O接口硬件分类,系统板上I/O芯片和I/O扩展槽接口卡。,2. I/O端口地址分配,PC系列I/O地址线有16根,利用地址总线A15A0 寻址对应64K空间,0000HFFFFH;,I/O端口译码只使用了A0-A9,共1024个端口, 地址范围为 0000H03FFH。,不同的微机系统对I/O端口地址的分配不同。,I/O端口分两类: 1、系统主板上的I/O芯片 A9=0端口(512个)为系统板所用,0000H01FFH 2、I/O扩展槽上的接口适配器占用地址 A9=1端口(512个)为系统板所用,0200H03FFH,A15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未使用,共确定512个地址,A9=0表示系统板上I/O芯片地址,A9=1表示扩展槽上I/O芯片地址,系统板I/O接口芯片端口地址(0000H-01FFH):,扩展槽I/O接口卡端口地址(0200H-03FFH):,用户I/O端口地址选用原则:,系统配置占用的端口地址一律不能用;,厂家声明保留的端口地址不要用;,其余端口地址可用,一般可使用0300H031FH。,3. I/O端口地址译码方法,一个I/O接口对应多个连续I/O端口。 将地址划分成高位地址和低位地址两部分 高位地址 + CPU的控制信号 I/O芯片片选信号 CS,实现片间寻址,I/O接口芯片片选信号:,IOW/IOR信号(有效)、AEN信号(无效AEN=0) 和I/O 端口地址高位经过译码得到。,I/O接口芯片内部端口地址:,低位地址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的地址输入引脚, 实现I/O芯片片内寻址。,高位地址和低位地址的划分与芯片内所含端口个数,端口地址数=2n,n是低位地址位数:,1.5.2 地址译码电路的几种方式,1. 固定式端口地址译码,I/O接口译码电路一般分为门电路和专用译码器两种,译码电路可以采用固定式或采用跳线、跨接开关等可选式。,当接口电路的I/O端口固定不变时,采用固定式译 码电路。 (1)门电路的译码电路 若接口芯片仅需要一个片选信号,可采用门电路译 码器,若接口芯片包含若干特定的接口电路,需要若 干片选信号,则采用专用译码器。,常见的译码器有74LS138、74LS154等。,74LS138译码器:,工作条件:,工作原理:,将复合的输入信号变为枚举的 输出信号。,(2)专用译码器译码电路,74LS138真值表,例:74LS138在PC机系统板端口译码的应用:,IBM-PC系统板I/O地址译码电路,8237,8259,8253,A0,A1,A2,A3,A4,地址线低5位片内选择 每个芯片最多可占用32个端口地址,2. 可选式端口地址译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