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目 录绪论3第一章 自控工程设计概述41.1自控设计的任务41.2自控设计的内容41.3自控设计的方法51.4自控设计的意义6第二章 工艺介绍及控制方案选择62.1脱硫工艺简介62.1.1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72.1.2HPF法脱硫操作条件82.1.3主要工艺操作控制指标92.2管道仪表流程图102.2.1主要控制回路和方案102.2.2管道仪表流程图的绘制16第三章 自控设备的选型163.1控制装置的选择163.1.1PLC控制系统的组成163.1.2DCS控制系统的组成173.1.3PLC与DCS的比较173.1.4结论183.2PLC的硬件选型183.2.1PLC选型注意事项183.2.2PLC 的组成193.3图例符号的统一规定203.4检测仪表的选型243.4.1温度测量仪表的选型243.4.2压力测量仪表的选型253.4.3流量测量仪表的选型25第四章 控制室设计264.1设计要求264.1.1位置选择264.1.2尺寸设计264.1.3控制室的采光264.1.4控制室的供电及安全274.2根据要求结合工程特点设计274.3其他补充说明27第五章 仪表连接275.1系统的整体连接275.1.1仪表回路接线/接管图285.1.2仪表盘端子图/仪表盘穿板接头图285.2设计仪表端子图29第六章 供电296.1仪表供电系统设计296.1.1供电系统设计内容296.1.2仪表供电要求296.1.3对供电交变类型和电压的等级要求306.1.4对供电质量的要求306.2仪表供电配电设计306.2.1供电回路分组306.2.2配电方式31第七章 信号报警及连锁31第八章 安全保护及信息接地328.1仪表防爆设计328.1.1防爆设计的重要性328.1.2危险环境的分类328.2仪表接地设计338.2.1接地作用和要求338.2.2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34第九章 施工试验及验收349.1自控工程的施工359.1.1施工工作内容359.2自控工程的试运行和验收359.2.1仪表的调校359.2.2仪表的试运行359.2.3仪表的交工验收36第十章 设计心得36参考文献38绪论1.学习自控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本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典型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典型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测控对象参数检测方法、变送器的功能、测控通道技术、执行器和调节阀的功能、过程控制仪表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工程项目起着指导作用。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事控制工程设计将是毕业后工作任务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在校学习阶段能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一次基本训练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控制工程设计的训练,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一旦要做控制工程设计方面的一些工作,可大大缩短熟悉的过程。可以说控制工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今后无论从事本学科领域的哪方面工作,都是极为有用的。学习工程设计也是工科专业学生加强工程实际观念、进行专业知识全面综合运行的一个极好的过程。控制工程设计是运用过程控制工程的知识、针对某生产工艺流程,实施控制方案的具体体现。完成控制工程设计,既要掌握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又要熟悉自动化技术工具(控制及检测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型号、规格、价格等信息,而且要学习本专业的有关工程实际知识,如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仪表安装方式及常用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等。在经过一次控制工程设汁的全面训练后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各专业课程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的重要性。2.掌握控制工程设计的方法控制工程设计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这些基本上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已学习过了。与此同时,尚需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合关的规程和规定。这些必须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掌握。要独立完成项工程的控制设计,需懂得设计工作的程序。要用图纸、文字资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使别人能清楚地看懂自己的设计图纸,并能按图纸进行施工,就要熟悉有关的设计规范。这一过程涉及到查阅各种设计资料的能力培养。由于涉及面广,也难以通过几节课讲述清楚的。所以,整个工程设计的学习,最好的方法是边干边学。在进行控制工程设计的模拟设计时,要大量查阅设计规程和规定,体会并掌握正确的设计表达方法。同时,在广泛了解仪表、设备、材料等的有关信息中,学会收集设计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另外,在编制众多的控制设计图纸资料过程中,训练、提高工程设计图纸资料的编制能力。3.控制工程设计的发展概况近几十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工具的发展以及新型过程控制系统的出现,设计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有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当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推动了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使得过程控制所采用的仪表、设备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更促使控制工程设计工作进行全曲的调整。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在工业过程中,尤其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气动仪表,以满足防爆的要求。而常用的控制系统仅仅是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简单调节系统)或少量的串级、均匀和比值控制系统。因此控制工程设计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随着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出现,一直到DDZ型仪表问世,本质安全防爆的性能,根本上满足了工业过程的防爆要求:于是,在控制工程设计中,电动仪表逐步取代气动仪表。然而,无论是气动仪表或是电动仪表,都属于常规仪表。因此,在控制工程设计,基本的程序和方法内容是相似的。中国在70、80、90年代分别制定了有关控制工程设计的施工图内容深度规定,作为控制专业使用常规仪表进行工程设计的指导性文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DCS也称集散控制系统)开始在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分散控制系统与传统常规仪表的控制有着决然不同的方式与内涵,控制工程设计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我国的工程设计必须与国际接轨。因此,在进入21世纪前,总结了国内外控制工程设计的经验,开始推行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使得控制工程设计工作更为规范有序。第一章 自控工程设计概述1.1自控设计的任务自控工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负责工艺生产装置于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系统的控制,检测仪表、在线分析仪表和控制及管理用计算机等系统的设计以及有关的顺序控制、信号报警和联锁系统、安全仪表系统(SIS)和紧急停车系统(ESI)的设计。完成这些基本任务时,还要考虑自控所用的辅助设备及附件、电气设备材料、安装材料的选型设计;自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干扰、安全设施的设计;以及控制室、仪表车间与分析器室的设计。1.2自控设计的内容按照当前实施的设计“新体制”的要求,自控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工艺专业提出的监控条件绘制工艺控制图(PCD: Process Control Drawing); 配合系统专业绘制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 Pip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rawing); 征集研究用户对P&ID及仪表设计规定的意见; 编制仪表请购单,配合采购部门开展仪表和材料的采购工作; 确定仪表制造上的有关图纸,按仪表制造商返回的技术文件,提交仪表接口条件,并开展有关设计工作; 编(绘)制最终自控工程设计文件。在设计工作中,必须严格的贯彻执行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定,根据现有同类型工厂或实验装置的生产经验及技术资料,使设计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工程的情况、国内外自动化水平、自动化技术工具的制造质量和供应情况,以及当前生产中的一些新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设计。设计中还应加强经济观念,注意提高经济效益。自控工程设计常用的方法是有工艺专业提条件,而自控与工艺专业一起讨论确定控制方案,确定必要的中间储槽及其容量,确定合适的设备余量,确定开、停车以及紧急事故处理方案等。这种设计方法对合理确定控制方案,充分发挥自控专业的主观能动性是有益的。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尤其对一些新工艺,有时主要是由工艺专业提出条件确定控制方案,自控专业进行设计,在某些国外的公司就采用这种做法。1.3自控设计的方法在接到一个工程项目后,进行自控工程设计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来完成这些内容呢?本节介绍完成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熟悉工艺流程这是自控设计的第一步。一个成功的自控设计,自控设计人员对工艺熟悉和了解的深度将是重要的因素。在这阶段还需要收集工艺中有关的物性参数和重要数据。确定自控方案,完成工艺控制流程图(PCD)了解工艺流程,并在和工艺人员充分协商后,定出各监测点、控制系统,确定全工艺流程的自控方案,在此基础上可画出工艺控制流程图(PCD),并配合工艺系统专业完成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仪表选型,编制有关仪表信息的设计文件在仪表选型中,首先要确定的是采用常规仪表还是DCS系统。然后,以确定的控制方案和所有的监测点,按照工艺提供的数据及仪表选型的原则,查阅有关部门汇编的产品目录和厂家的产品样本与说明书,调研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选定检测、变送、显示、控制等各类仪表的规格、型号。并编制出自控设备或仪表数据表等有关的信息的设计文件。控制室的设计自控方案的确定,仪表选型后,根据工艺特点,可进行控制室的设计。对采用常规仪表时,首先考虑仪表盘的正面布置,画出仪表盘布置图有关的图纸。然后均需画出控制室布置图及控制室与现场信号连接的有关设计文件,如仪表回路图、端子配线图等。在进行控制室设计中,还应向土建、暖通、电气等专业提出有关的设计条件。节流装置和调节阀的计算控制方案已定,所需的节流装置、调节阀的位置和数量也都已确定,根据工艺数据和有关计算翻番进行计算,分别列出仪表数据表中调节阀及节流装置计算数据表与结果。并将有关条件提供给管道专业,供管道设计之用。仪表供电、供气系统的设计自控系统的实践不仅需要供电,还需要供气(压缩空气作为启动仪表的气源,对于电动仪表及DCS系统,由于目前还大量使用气动调节阀,所以气源是不可少的)。为此需按照仪表的供电、供气负荷大小及配置方式,画出仪表供电系统图、仪表空气管道平面图(或系统图)等设计文件。依据施工现场的田间,完成控制室与现场联系的相关设计文件按照现场的仪表设备的方位、控制室与现场的相对位置及系统的联系要求,进行仪表管线的配置工作。在此基础上可列出有关的表格和绘制相关的图纸,如列出电缆表(管缆)及桥架布置图、现场仪表配线图等。根据自控专业有关的其他设备、材料的选用等情况,完成有关的设计文件自控专业除了进行仪表设备的选用外,这些仪表设备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选用一些有关的其他设备材料。对这些设备材料需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数量统计,编制仪表安装材料表。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编写设计文件目录等文件在设计开始时,先初定应完成的设计内容,待整个工程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要对所有的设计文件进行整理,并编制设计文件目录、仪表设计规定、仪表施工安装要求等工程设计文件。上述设计方法和顺序,仅仅是原则性的提法,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各种设计文件的编制,还应按自控工程的程序进行。1.4自控设计的意义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密切结合过程工业实际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过程控制工程课程和下厂实习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过程控制工程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过程控制领域常用和有效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系统,掌握过程工业典型操作单元的控制方案和系统特点;并接受严格和系统的实验操作训练,从而为以后的毕业环节工作和担负实际工程任务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一项工程训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工程的方法,通过一个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初步体验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也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应能加强学生如下能力的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工程绘图的能力;第二章 工艺介绍及控制方案选择2.1脱硫工艺简介HPF法脱硫属湿式催化氧化法脱硫工艺,是PDS脱硫工艺4的改进工艺,两者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催化剂略有差异:前者使用对苯二酚加PDS及硫酸亚铁的复合催化剂(HPF),后者使用PDS催化剂。HPF催化剂在脱硫和再生过程中均有催化作用,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做吸收剂,以HPF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脱硫。煤气中的H2S等酸性组分由气相进入液相与氨反应,转化为硫氢化铵等酸性铵盐,再在空气中氧的氧化下转化为硫。HPF法脱硫选择使用HPF(钴铁类)复合型催化剂,可使焦炉煤气的脱硫效率达到99%左右。2.1.1 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HPF法脱硫工艺置于喷淋式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的工艺之后,从鼓风冷凝工段来的温度约55 的煤气,首先进入直接式预冷塔与塔顶喷洒的循环冷却水逆向接触,被冷至3035然后进入脱硫塔。预冷塔自成循环系统,循环冷却水从塔下部用预冷循环泵抽出送至循环水冷却器,用低温水冷却至2025后进入塔顶循环喷洒。采取部分剩余氨水更新循环冷却水,多余的循环水返回鼓风冷凝工段,或送往酚氰污水处理站。煤气在脱硫塔内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以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氰化氰(同时吸收煤气中的氨,以补充脱硫液中的碱源)。脱硫后煤气含硫化氢降至50mgm3。左右,送入硫酸铵工段。其主要反应为:NH3 + H2O NH4OH (1)H2S + NH4OH NH4HS + H2O (2)2NH4OH + H2S (NH4)2 S + 2H2O (3)NH4OH + HCN NH4CN + H2O (4)NH4OH + CO2 NH4CO3 (5)NH4OH + NH4HCO3 (NH4)2CO3 + H2O (6)NH4OH + NH4HS + (x一1)S (NH4)2Sx + 2H20 (7)吸收了H2S、HCN的脱硫液从脱硫塔底排出,经液封槽满流人反应槽。然后用脱硫循环液泵抽出后送人再生塔底部,再生塔的塔底部通人压缩空气,使溶液在塔内得以氧化再生。再生空气从再生塔顶放散管至洗净塔洗涤后放散,再生后的溶液从塔顶经液位调节器自流回脱硫塔循环再生。其主要反应为:再生反应NH4HS + 12O2 NH4OH + S (8)(NH4)2S + 12O2 + H2O 2NH4OH + S (9)(NH4)2S + 12O4 + H2O 2NH4OH + S (10)除上述反应外,还进行以下副反应2NH4HS + 2O2 (NH4)2S2O3 + H2O (11)2(NH4)2S2O3 + O2 2(NH4)2SO4 + 2S (12)浮于再生塔顶部扩大部分的硫磺泡沫,利用位差自流人泡沫槽,经澄清分层后,清液返回反应槽,硫泡沫用泡沫泵送人熔硫釜,经数次加热、脱水,再进一步加热熔融,最后排出熔融硫磺,经冷却后装袋外销。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经尾气洗净塔洗涤后放散。为避免脱硫液中副反应盐类积累影响脱硫效果,排出少量废液送往配煤。自鼓风冷凝送来的剩余氨水,经氨水过滤器除去夹带的煤焦油等杂质,进入换热器与蒸氨塔底排出的蒸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用直接蒸汽将氨蒸出。同时向蒸氨塔上部加一些稀碱液以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蒸氨塔顶部的氨气经分凝器和冷凝冷却器冷凝成含氨大于10 的氨水送人反应槽,以增加脱硫液中的碱源。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2.1 氨法HPF脱硫工艺流程2.1.2 HPF法脱硫操作条件山西南村化工设计焦炭年产量为150万吨,与参考文献12中年产145万吨的涟钢焦化厂非常相似。涟钢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本设计有莫大的帮助。 脱硫液中盐类的积累脱硫过程中生成的脱硫溶液中(NH4)2S2O3和NH4CNS,在催化再生过程中与氧反应生成NH3H2O后又重新参与脱硫反应,因此能降低脱硫过程中氨的消耗量。由于再生反应可控制NH4CNS的生成,故脱硫液中NH4CNS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脱硫液中的盐类积累到超过250gL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很明显。 煤气及脱硫液温度当脱硫液温度较高时,会增大溶液表面上的氨气分压,使脱硫液中氨含量降低,脱硫效率随之下降。但脱硫液的温度太低也不利于再生反应的进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宜将煤气温度控制在2535,脱硫液温度应控制在3540。 脱硫液和煤气中的含氨量脱硫液中所含的氨由煤气供给,煤气中的含氨量对操作的影响很大,当氨硫物质的量之比不小于1,煤气中煤焦油含量不大于50mgm3、含萘小于05gm3时,即使一塔操作,其脱硫效率也可达99左右,脱氰效率大于80,当氨硫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时,即使采用双塔脱硫工艺,也必须对操作参数适当调整后才能保证脱硫效率。当煤气含氨量小于3gm3时,脱硫液中所含的氨小于7gL时,脱硫效率就会明显下降。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增加液气比可使传质面迅速更新,以提高其吸收推动力,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但液气比达到一定程度后,脱硫效率的增加量不明显,反而会增加循环泵的动力消耗,故液气比也不宜太大。 再生空气量与再生时间氧化lkg硫化氢的理论空气用量不足2m3,在实际再生生产中,考虑到浮选硫泡沫的需要,再生塔的鼓风强度一般控制在100m3(m2h)。由于HPF催化剂在脱硫和再生过程中均有催化作用,故可适当降低再生空气量。但是,减少再生空气量后会影响硫泡沫的漂浮效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降低再生空气量,而是适当减少再生停留时间,再生生产操作控制在20min左右。 煤气中杂质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煤气中煤焦油和萘等杂质不仅对煤气的脱硫效率有较大影响,还会使硫磺颜色发黑。因此,要求进入脱硫塔的煤气中煤焦油含量小于50mgm3,萘含量不大于05gm3。 硫渣再生塔顶部硫泡沫进入熔硫工序,在熔硫过程中产生的硫渣,可送回硫釜中熔硫,这样还可减轻硫渣对环境的污染。但是目前一些熔硫釜的运行操作情况不理想,硫渣和硫膏分离不好,而操作费用又高,现在一些厂使用了板框压滤机替代熔硫釜分离硫泡沫成清液和硫膏,硫膏含硫在7075。板框压滤机操作,设备费和操作费低,但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差,生产的硫膏价值低。2.1.3 主要工艺操作控制指标主要控制指标如下:预冷塔补充氨水温度 40入脱硫塔煤气温度 2535入脱硫塔脱硫循环液温度 3545脱硫循环液泵出口压力 0.5MPa进再生塔空气压力 05MPa脱硫塔阻力 1500Pa预冷塔阻力 5gLH(对苯二酚) 0103gLPDS含量 812mgkgF(硫酸亚铁) 0103gL悬浮硫 15gLNH4CNS和(NH4)2S2O3含量 250gL2.2管道仪表流程图管道仪表流程图(P&ID)的绘制是控制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虽然在设计新体制中、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并不归在控制专业工程设计的设计文件内。2.2.1控制方案的确定要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设计,必须先要了解生产过程的构成及特点。以化工生产过程为例来说明。化工生产过程的构成可由图2.2表示。图2.2 化工生产过程的构成化工生产过程的主体一般是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化工原料,首先送入输人设备。然后将原料送入前处理过程,对原料进行分离或精制,使它符合化学反应对原料提出的要求和规格。化学反应后的生成物进入后处理过程,在此将半成品提纯为合格的产品并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品,然后进人输出设备中贮存。同时为了化学反应及前、后处理过程的需要,还有从外部提供必要的水、电、汽以及冷量等能源的公用工程。有时,还有能量回收和三废处理系统等附加部分。控制方案的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正确选定所需的检测点及其安装位置;合理设计各控制系统,选择必要的被控变量和恰当的操纵变量;生产安全保护系统的建立。包括声、光信导报警系统、联锁系统及其他保护性系统的设计。在控制方案的确定中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可靠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在控制方案确定时,首先应考虑到它的可靠性,否则设计的控制方案不能被投运、付之实践,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设计过程中将会有两类情况出现,一类是设计的工艺过程已有相同或类似的装置在生产运转中。此时,设计人员只要深入生产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吸收现场成功的经验与原设计中不足的教训,其设计的可靠性是较易保证的。另一类是设计新的生产工艺,则必须熟悉工艺,掌握控制对象,分析扰动因素,并在与工艺人员密切配合下,确定合理的控制方案。可靠性是一个设计成败的关链因素。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要推动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使生产过程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先进性将是衡量设计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标准。随着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后,除了常规的单回路、串级、比值、均匀、前馈、选择性等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外,一些先进的控制算法。如纯滞后补偿、解耦、推断、预测、自适应、最优等也能借助于计算机的灵活、丰富的功能,较为容易地在过程控制中实现。况且,近年来人们对生产过程的认识逐步深化,人工智能的研究卓有成效,这些都为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在考虑控制方案时,必须处理好可靠性与先进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留有余地,为下步的提高水平创造好条件。也就是在眼前设计时要为将来的提高工作留出后路,不要造成困难。另一种是做出几种设计方案,可以先投运简单方案,再投运下一步的方案。采用DCS等计算机控制系统后完全可以通过软件来改变方案这为方案的改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控制与工艺、设备的关系要使控制方案切实可行,控制设计人员熟悉工艺,并与工艺人员密切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大多数是先定工艺,再确定设备,最后再配控制系统。由工艺方面来决定控制方案,而自动化方面的考虑不能影响到工艺设计的做法是较为普遍的状况。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控制人员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并不是正常的现象。工艺、设备与控制三者的整体化将是现代工程设计的标志。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设计工作除了要在技术上可靠、先进外,还必须考虑到经济上的合理性。过程中应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的比较。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控制水平的提高将会增加仪表等软、硬件的投资,但可能从改变操作、节省设备投资或提高生产效益、节省能源等方面得到补偿。当然,盲目追求而无实效的做法,并不代表技术的先进,而只能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此外,自动化水平的高低也应从工程实际出发,对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工程,做出相应的选择,使技术和经济得到辨证的统一。由于此次设计,只是选择部分工艺流程,所以所需控制点较少,主要控制点有:表2-1 脱硫工艺主要控制点控制点控制系统类型范围进脱硫塔脱硫液流量串级换热器出口脱硫液温度简单(1)、进脱硫塔脱硫液流量的控制此控制回路系统为串级控制系统,其主被控变量为进脱硫塔脱硫液流量。主回路是通过流量计过检测入脱硫塔的脱硫液的流量,变送后与其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将偏差送入控制器按一定算法产生控制信号驱动电动调节阀,来减小偏差。而进入脱硫塔的脱硫液流量势必会受到进入脱硫塔的煤气流量的影响,所以将进入脱硫塔的煤气流量通过流量计检测反馈给主回路。进脱硫塔脱硫液流量控制回路如下图2-3所示:流量调节器1流量调节器2调节阀脱硫液流煤气流检测变送器2检测变送器1二次干扰一次干扰给定图2-3进脱硫塔脱硫液流量控制回路(2)、换热器出口脱硫液温度的控制此控制回路系统为简单控制系统,其被控变量为出口脱硫液温度。脱硫液温度 换热器设定值温度控制器电动调节阀热电偶进换热器的脱硫液与冷却水逆流接触换热,来降低脱硫液的温度。要使得脱硫液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加补充冷却水的流量或者减小脱硫液的流量来实现。从工艺合理性考虑,减小脱硫液流量势必影响生产工艺过程的负荷,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所以通过改变冷却水的流量来达到控制目的。脱硫液的温度,与设定值比较得到偏差送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一定得算法产生控制信号驱动调节阀。图2-4 脱硫液温度控制系统简化方块图换热器出口脱硫液流量控制回路如下图2-5所示:图2-5换热器出口脱硫液流量控制回路(三) 入脱硫塔煤气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535之间,这就需要对入脱硫塔前的煤气管道的煤气温度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温度偏高或者偏低,都将警报显示,同时调控煤气入口阀门,防止事故发生。该联锁机构主要由PLC控制实现,温度检测仪表具有报警空能,当超出温度范围时,都将进行报警显示。同时通过PLC控制信号,调节煤气管路的阀门。控制系统如下图。控制系统PLC采用西门子S7200-CN,CPU选用221具有6/4个输入/输出通道,I/O通道分配如图PLC控制程序如下: (四)脱硫塔由工艺要求可以知道,在脱硫塔中,需满足以下的操作条件:(1)合适的温度(2)合适的压力(3)液气比要维持在一个稳定合适的范围内(4)合适的填料层持液量(5)填料层的压降要求(6)填料塔内的气液分布(7)合适液体喷淋密度与填料表面的润湿(8)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避免拦液、液泛的发生具体到实际生产中,我们就要全面考虑,综合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如果将上述条件,每条具体考虑,而不考虑其关联性,会造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臃肿复杂,操作上也会混乱,容易造成故障。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主控变量,通过控制主控变量,来调节脱硫塔中的环境,进而满足上述条件,这样也使整个控制系统,简洁,经济,可行,易于操作控制。温度、压力和气液比是直接受到进塔气液流量的影响;而填料层的持液量、填料层压降也受着进塔气液流量的约束;通过调节进塔气液流量完全可以避免拦液与液泛的发生;上述(6)及(7)主要受填料塔本身性质的影响,不再赘述。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以进塔气、液流量为主控变量比较好。确定主控变量后,我们设计了如下一个简单控制系统进行控制。2.2.2管道仪表流程图的绘制根据工艺专业提出的工艺流程图(PFD),以及有关的工艺参数、条件等情况,确定全工艺过程的控制方案。在工艺流程图上按其流程顺序标注控制点和控制系统,绘制工艺控制流程图(PCD)。然后,把工艺控制流程图(PCD)提交给系统专业,由系统专业随着工程设计的深入进行,绘制出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的设计过程是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P&ID的设计,必须待工艺流程完全确定后(但不是工艺流程设计完全结束后)才能开始,否则容易造成大返工。P&ID的设计一般要经过初步条件版、内部审核版、供建设单位批准版、设计版、施工版和竣工版等阶段后才能完成。第三章 自控设备的选型3.1控制装置的选择3.1.1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由PLC构成的控制系统也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图3-1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简单PLC从图中可以看出,PLC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和电器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基本相同,但控制部分是采用“可编程”的PLC,而不是实际的继电器线路。因此,PLC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地通过改变用户程序,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电路难以改变的问题。同时,PLC控制系统不仅能实现逻辑运算,还具有数值运算及过程控制等复杂的控制功能。3.1.2 DCS控制系统的组成DCS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应运而生的综合控制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提供窗口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通讯功能,是完成过程控制、过程管理的现代化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CS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基本包括模拟量控制系统(MCS),是将汽轮发电机组的锅炉、汽机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控制的系统,炉侧MCS指锅炉主控制系统、锅炉燃料量控制系统、送风控制系统、引风控制系统、启动分离器储水箱水位控制系统及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机侧MCS指除氧器压力、水位调节系统、凝汽器水位调节系统;闭式水箱水位调节系统;高、低加水位调节系统及辅汽压力调节系统等。MCS担负着生产过程中水、汽、煤、油、风、烟诸系统的主要过程变量的闭环自动调节及整个单元汽轮发电机组的负荷控制任务。3.1.3 PLC与DCS的比较1.控制处理能力一个PLC的控制器,往往能够处理几千个I/O点(最多可达8000多个I/O)。而DCS的控制器,一般只能处理几百个I/O点(不超过500个I/O)。从集散体系的要求来说,不允许有控制集中的情况出现,太多点数的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是毫无用处的,DCS开发人员根本就没有开发带很多I/O点数控制器的需要驱动,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提供体系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而PLC不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柔性控制装置,带点能力越强当然也就代表其技术水平越高了,至于整个控制体系的应用水平呢,这主要是工程商和用户的事情,而不是PLC制造商的核心目标。2.硬件封装结构PLC一般为大底版式机架,封闭式I/O模件,封闭式结构有利与提高I/O模件的可靠性,抗射频、抗静电、抗损伤。PLC模件的I/O点数有8点、16点、32点。DCS大部分为19英寸标准机箱加插件式I/O模件,I/O模件为裸露式结构。每个模件的I/O点数有8点和16点,很少使用32点模件。DCS的这种结构源于其使用领域主要在大型控制对象,19英寸标准机箱便于密集布置,较少的I/O点数则是由于对分散度的要求。PLC的大底版式机架,封闭式模件结构在管理和配置上更加灵活,单个设备的可靠性更高。3.1.4 结论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PLC控制系统比其他类型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在本次的控制工程的设计中,我们所控制的量被控制在四至五个,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经济性的考虑,我们选择以PLC作为控制器来设计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控制系统。3.2 PLC的硬件选型3.2.1 PLC选型注意事项1. 合理的结构型式PLC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 整体式PLC的每一个IO点的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便宜,且体积相对较小,一般用于系统工艺过程较为固定的小型控制系持校欢模块式PLC的功能扩展灵活方便,在IO点数、输入点数与输出点数的比例、IO模块的种类等方面选择余地大,且维修方便,一般于较复杂的控制系统。 2. 安装方式的选择PLC系统的安装方式分为集中式、远程IO式以及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 集中式不需要设置驱动远程IO硬件,系统反应快、成本低;远程IO式适用于大型系统,系统的装置分布范围很广,远程IO可以分散安装在现场装置附近,连线短,但需要增设驱动器和远程IO电源;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适用于多台设备分别独立控制,又要相互联系的场合,可以选用小型PLC,但必须要附加通讯模块。 3.相应的功能要求一般小型(低档)PLC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对于只需要开关量控制的设备都可满足。 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少量模拟量控制的系统,可选用能带AD和DA转换单元,具有加减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功能的增强型低档PLC。对于控制较复杂,要求实现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功能,可视控制规模大小及复杂程度,选用中档或高档PLC。但是中、高档PLC价格较贵,一般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和集散控制系统等场合。 4.响应速度要求PLC是为工业自动化设计的通用控制器,不同档次PLC的响应速度一般都能满足其应用范围内的需要。如果要跨范围使用PLC,或者某些功能或信号有特殊的速度要求时,则应该慎重考虑PLC的响应速度,可选用具有高速IO处理功能的PLC,或选用具有快速响应模块和中断输入模块的PLC等。 5.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对于一般系统PLC的可靠性均能满足。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6.机型尽量统一一个企业,应尽量做到PLC的机型统一。主要考虑到以下三方面问题: 机型统一,其模块可互为备用,便于备品备件的采购和管理。 机型统一,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类似,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机型统一,其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易于联网通信,配上位计算机后易于形成一个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3.2.2 PLC 的组成PLC主要有I/O模块,通讯模块,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编程软件。PLC典型的组成形式如图3-2所示:图3-2 PLC组成简图现简单介绍三个本次课程设计的控制图:(一)脱硫塔循环脱硫液的温度控制:由于脱硫工段中主要是发生的脱硫液与煤气的吸收反应过程,所以脱硫液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脱硫的质量和效率,而脱硫塔反应液变换成脱硫液的流程如下经液封槽(防止倒吸,起保护作用)、事故槽(防止溶液过多溢出,起暂时存储作)和溶液循环槽(相当于反应器)、溶液循环泵加压,进入换热器与蒸汽换热,换热后再进入再生塔与氧气反应,脱硫并产生循环脱硫液。在这个反应流程中,需要控制的对象有:(1) 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以保证再生塔反应的需要;(2) 再生塔反应后的脱硫液的温度。两个控制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获得良好的脱硫效果。3.3 图例符号的统一规定在检测、控制系统中,构成一个回路的一组工业自动化仪表,其中每个仪表(或元件)都用仪表位号来标识。仪表位号由字母代号组合和回路编号两部分组成,仪表位号中的第一位字母表示被测量,后继字母表示仪表的功能;回路的编号由工序号和顺序号组成,一般用三位至五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所示。仪表位号在管道仪表流程图和系统图中的标注方法是:字母代号填写在仪表圆圈的上半圆中;回路编号填写在下半圆中,如图33所示。图中(a)表示安装在集中仪表盘面上的位号为TRC-131的温度记录与控制仪表,(b)表示就地安装的位号为PI-1201的压力指示仪表。图3-3 仪表位号的标注方法在编制仪表位号中,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现摘要介绍如下。(1)多机组的仪表位号一般按顺序编制,而不用同一位号加尾缀的方法。(2)如果同一仪表回路中有两个以上相同功能的仪表,可用仪表位号加尾缀(大写英文字母)的方法加以区别。例如:FT-201A、FT-201B表示同一回路内的两台流量变送器。(3)当属于不同工序的多个检测元件共用一台显示仪表时显示仪表位号在回路编号中不表示工序号,只编制顺序号;在显示仪表回路编号后加阿拉伯数字顺序号尾级的方法表示检测元件的仪表位号。例如:多点温度指示仪的仪表位号为TI-1,相应的检测元件仪表位号为TE-1,TE-2,。(4)当一台仪表由两个或多个回路共用时,各回路的仪表位号都应标注,例如:一台双笔记录仪记录流量和压力时,仪表位号为FR-121PR-131,若用于记录两个回路的压力时,仪表位号应为PR-123PR-124或PR-123124。(5)仪表位号的第一位字母代号(或者是被测变量和修饰字母的组合)只能按被测变量来选用,而不是按照仪表的结构或被控变量来选用。例如:当被测变量为流量时,差压式记录仪应标注FR,而不是FDR,控制阀应标注FY;当被测变量为压差时,差压式记录仪应标注PDR,控制阀应标注PDV。(6)仪表位号中表示功能的后继字母,是按照读出或输出功能而不是按照被控变量选用,后继字母应按IRCTQSA的顺序标注。(7)仪表位号的功能字母代号最多不要超过四个字母。(一)测量点测量点(包括检出元件)是由过程设备或管道符号引到仪表圆圆的连接引线的起点,一般无特定的图形符号,如图3-4所示。图3-4 测量点的表示(二)连接线图形符号仪表圆圈与过程测量点的连接引线,通用的仪表信号线和能源线的符号是细实线。如图3-5所示。图3-5 连接线通用符号是实线当有必要标注能源类别时,可采用相应的缩写字标注在能源线符号之上。例如AS-0.14为0.14MPa的空气源,ES-24DC为24v的直流电源。当通用的仪表信号线为如实线可能造成混淆时,通用信号线符号可在细实线上加斜短划线(斜短划线与纫实线成450角)。当有必要区分信号线的类别时还可以专门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如图3-6所示。在复杂系统中,当有必要表明信息流动的方向时,应在信号线符号上加箭头。图3-7所示为通用信号线上加箭头的情况.图3-6仪表信号线的一些图形图3-7信号线符号上加符号连接线的交叉和连接线的相接图形符号有两种方式,在同一个工程中只能任选一种。图38所示为连接线的交叉为断线;连接线相接不打点。而图3-9所示为连接线的交叉不断线:连接线相接则需打点。图3-8 连接线的交叉与相接的表示方式之一 图3-9 连接线的交叉与相接的表示方式之二(三)仪表图形符号1常规仪表图形符号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12M(或10MM)的细实线圆圈。仪表位号的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较多,圆圈不能容纳时,可以断开。处理两个或多个变量(而不采用多变量字母u标注),或处理一个变量但有多个功能的复式仪表,可用相切的仪表团圆表示。2分散控制系统仪表图形符号分散控制系统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圆圈,外加与圆圈相切的细实线方框,如图2-13所示。作为分散控制系统一个部件的计算机功能图形符号,是对角线长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六边形。(四)表示仪表安装位置的图形符号表3-3所示为仪表安装位置的图形符号。(五)控制阀的图形符号控制阀的图形符号分别如表3-4、表3-5和表3-6所示;表3-4执行机构符号表3-5控制阀体图形符号、风门图形符号表3-6执行机构中断时控制阀位置的图形符号3.4 检测仪表的选型3.4.1 温度测量仪表的选型一、看测温范围。热电阻和热电偶各有适宜的测温范围,根据实际测温点的温度及温度梯度分布情况酌情选择;二、结合现场环境状况选择,尤其是要考虑现场电磁兼容性能,各种杂波、谐波、差模和共模干扰信号的情况。当使用热电偶时因温差热电势属于较微弱的电信号,易受干扰从而引入测量误差,而热电阻因为是电流信号不易受干扰,而且又因为有三线制、四线制等可以进一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所以热电阻在满足测量范围的前提下还具有抗干扰性能强的优势,还没有热电偶的冷端补偿问题的麻烦。另外,现场一般在测温点都是将热电阻接到变送器上再输出给二次仪表,不怕线路长造成信号衰减,而且不必使用造价较高的补偿导线,而热电偶则需要使用补偿导线,这些情况下均适宜使用热电阻。当然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而非线性变化会引入系统误差,而且热电阻的热惯性略显大些,不能够较好的跟踪温度快速和大幅度的变化。为避免系统误差过大,接入的二次仪表出的分辨率不宜过大,这样也限制了系统整体的测温线性范围3.4.2 压力测量仪表的选型一、熟悉测量压力类型:确定系统中压力的最大值,一般而言,选择一个具有比最大值大1.5倍左右的压力量程的变送器。 二、了解压力介质类型:签发液体会堵上压力接口,溶剂或有腐蚀性的物质基础会不会破坏传感器中与这些介质直接接触的材料。以上因素决定是否选择直接的隔离膜拜及直接与接触的材料,比如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选择注意隔离膜片。 三、确定温度范围:通常压力传感器会标定两个温度范围,取出正常操作的温度范围和温度可裣的范围。正常操作温度范围是指压力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不被破坏时候的温度范围,在超出温度补偿范围时,可能会达不到其应用研究的性能指标。温度补偿范围是一个比操作温度范围小的典型范围。 四、掌握精度:决定精度的有非线性、迟滞、非重复性、零点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服务企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 2025年游戏开发行业招聘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投资从业者必-备资质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危废泄漏专项应急处理方案(范文示范)
- 2025年融媒体编辑笔试题目解析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6届海南省儋州市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合肥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山西宁夏青海适用)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中国可见光通信项目创业计划书
- 五金件盐雾测试报告
- JG/T 8-2016钢桁架构件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浅析人物形象构建: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角色性格与行为表现
- 数学史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军事专业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临床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