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合作研究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中国农民合作研究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中国农民合作研究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民合作研究综述导言:农民需要合作,农民合作需要组织,这是一个基本共识。但是,组织农民合作与农民合作组织是在起点、机制和后果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的一对范畴。近百年来,每当中国农村发生重大变革之际,都会提出农民组织问题,而且会对农民的生存、生活和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近两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后,农民组织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是组织农民合作,二是农民合作组织。前者认为,单个分散的农民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缺乏合作能力,只有通过外部性力量将农民组织起来。由此提出许多激动人心的口号,如“组织农民建新城”、“组织农民建新村”、“组织农民盖新房”等。后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提出了合作的要求,并形成自己的组织,为此需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和规范。1.中国农民合作的基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动员和组织农民成为革命政党的重要战略和政策,由此造成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农民运动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主革命。20世纪50年代,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执政党的基本方针,由此形成延续2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公社体制废除前的组织农民,有其共同特点,就是都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目标,依靠的是一种外部性力量对农民进行政治动员和行政渗透。如20世纪上半世纪的组织农民是为了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0世纪50年代的组织农民是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公社体制是最便于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的组织体制。因此,公社体制废除前的组织农民尽管有农民内在需要的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但总的来说,组织农民是为了服从国家目标,是一种外部性力量对农村社会的整合。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以后,农民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民成为利益主体。随着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农民需要合作,需要建立合作组织来解决他们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由此产生农民合作组织。与组织农民合作不同,农民合作组织是一种基于农民内在需要而建立的组织,是农村社会的自主性整合。这种整合有两个特点:一是自愿,农民自愿合作,并通过建立合作组织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二是自主,它没有外部性的强制性力量,完全依靠愿意合作和参加组织的农民自己形成的共同规则来维持合作及组织的延续和存在。农民可以参加合作组织,也可以不参加;可以参加这一组织,也可以参加另一组织,有自动进入和退出的机制。在这种合作和组织中,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农民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没有农民的主体性,也就没有农民合作组织。2.中国农民合作的类型合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外生型,它主要通过外部压力将分散的个体纳入一定的组织体系中而强制人们合作。第二种为内生型,又可分为两种亚类型,其一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自愿合作,它以市场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内部规则而实现合作;其二是以地域为基础的自治型合作,它以一定区域为边界,以对社区利益和共同规范的认同为基础而实现社区事务的自组织治理。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存在以宗族为基础的自治型合作;而以人民公社制度为典型代表的外生型合作,由于建立在外部强制力的基础上,一旦强制力减弱甚或消失,原有的合作局面将难以维持;当前的乡村社会合作状态则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景观。3.培育和促进农民合作的途径针对当前农民合作难的困境,需要知识分子和政府共同努力,创办合作学校和合作刊物,在农村进行合作试点,用典型来教育农民。一方面,针对当前地方行政谋取私利致使村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的状况,可以通过县乡村体制改革(“强县、弱乡、实村”)来提高农民合作能力,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村庄秩序;另一方面,培育农民合作能力不仅仅是一个制度问题,而且涉及到诸多甚为根本的方面,可以通过村庄建设,利用外部资源培育农村的自组织力量,促成农民合作。4.是“集体合作”还是“专业合作”中国农民的合作经验历史不长,有限的历史记忆就是“村集体”,似乎建立村集体组织就是合作,否则就是分散。事实上,村集体只是一种低级形态的合作,是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过渡时期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对于农民而言,在传统封闭社会里,村庄就是世界;而在现代开放社会,世界就是村庄(信息、交通的发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将世界称之为“地球村”)。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之中,由于得不到外部性支持,农村只有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共渡难关。一般而言,愈是外部压力愈大,内部的集体合作性愈强。这正是部落社会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民的个体力量弱小,希望寻求集体力量的支持。这种初级群体的集体合作建立在平均享有财富的基础之上。这正是新中国建立后,集体主义往往与平均主义混淆在一起的重要原因。这种封闭的“集体合作”是一种同质性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的从事同一活动,合作过程中并不生长和发育新的要素,因此只能达到低水平的均等社会。这也是千百年来尽管有村社合作而无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在当下,中国的农村已不再是孤立封闭的社会。农民的眼光和利益诉求早已超出村庄范围。利益行走到哪里,合作就延伸到哪里。封闭的村集体合作已远远无法满足其利益要求。如大量流动的农民工缺乏相应的合作组织维护他们的权益,直至国务院总理帮助他们“讨工资”。特别是村集体合作很容易造成集体对个体的侵犯和压制,以抽象的集体取代真实的个体。因为农民缺乏更多的自由选择,他们的土地和住房难以迁移,很难“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抵御抽象集体的侵害。所以,当下的农民合作更需要的是超出地域、行政限制的专业性合作。这种专业性合作不仅不排斥分工分业分化,反而建立在分工分业和分化基础上,目的是通过合作达到多方共赢,实现“和而不同”。更重要的是“专业合作”是非同质化的合作,合作过程中将会生产和再生产出新的生产要素和社会关系,从而提升生产力水平。如专业合作中的“资本”进入,导致资本与劳动的合作和均衡,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化生产方式,由此超越传统的“劳劳合作”的低水平社区合作。这也是开放社会里农民合作能够持续不断的根本原因所在。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中国农民合作的实践在不断地充实与更新。这是由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民只有合作起来才能抵御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的风险,才能降低恶劣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乡政村治”的情境下,农民只有合作起来才能摆脱一些地方政府和贪官污吏对他们的利益侵害,才能民主协商解决村庄公共事务,实现农村政治的和谐发展;在崇尚人个主义的社会里,农民只有合作起来才能共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才能在共享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快乐,实现农民精神福利的增加。参考文献:1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2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7.3 费孝通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