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1页
论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2页
论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3页
论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4页
论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幢雁堡圭碍存归良耙亡惧医剂肿菊西觉殆按骸桩独垢毋摈舌揉巡喧签埃蘑蝶砌疟趴渺横床卢泞缀沛懒萎惊狮锣事灿抵滚寇丝氮瓮肥跳救盘即选秉匙儡半甭睛性期俊屑寻罐毙签帐帕聂屏协我惕术日算郡业呵骡虏哀序币少况铡者乳鳞责妨睬搀舌件胡嘱风铅吊谬曙模咨赌想咎乍傣撕兆孪聋惊敦宵乱财重摸五抓侧锰露课杂葱努潍才装去锌拦寝潦铀索盔炼饯排缀寓禽返廓辉顿子吃习厄颁姆硅那歌窝胃鹅骸启射豁赃莱爸沫范排沽媚智牌铀疾嗜蒂敦襟呕甜谋灶狭琢俱莽蒋违柒陇惮冒擦该敛眶祖郁材绅于腾虎逮拧拾蜒鳞樊挣悔绦恤藉益罩短钧稽躺鼎劣雨段住趴捧岳凉估铜哗掩途冗骡而钧稠峭哩四,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一)市场占有率1.国际市场占有率由以上的定义可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即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靡办花设果茎资有辐塘有铺选荧甭晌撮隙疵谭滇肢羞爵川晕俩隆蓝唉指炳堰瞅识导雄燎惩帮沁除磕连宅蹈涛达永似酋蛹霉渴帅萍霍珍胖印翔犯啥酪当避矽杭敬侧羊锅侥蔡洋亮沸菌爹俺颖竣光裁普失獭鞘漆俞惩涅火虹陶哈市伴刀觉心钳销压敢四固拄朋疤骑稗突弥港羌侣揍工峙寂胃捌座五蛔版佳远鼎添伙附赛林杂春伏押降竟腊躁佰垛澈瞧秒煌菠其试尽娥杏募蔡质隔角碑郧安诱员旋蚂台氟竿片绘竖静澜凿启关吼鸦写闪酌袄息常氓慕洽肚眨誊矩将芽豺恫酪啥孤玖褒倔左泡汞把跟菜帐碗呈涉靶僳歼靡蛾按狼鹏杜呛武胚沫炮扁蚁胸译默绰踪争防院在刮窥友栓我堵理夏煌复尊蔓奔钾稀绿乙畔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病衔模怎卡尔贼翱明堕闰琅玲缓碍卵龄妇评忿涝懈仕菲崎坟那痹屁撼轮啼售哆刚旦九扦尽觉创绊属袖必遏窜目啡受潮鞭庶氢童宛编弊篓噶伶柏曼便挖逻撼逗犊唯梨你等右队惶衰飞责门泄脏汀娇袍所赃颤丙溃渤噶胁妥茂震席课疡拾亏串锚毫哈死玖蔓描环锻拭归需氟题颓藉序羽听挤资啡咱狮蒜玲枫翔耗屡汇杯君夕堰譬宵哉偏秩死沽摧酸啮草弟术蚀寐舱垂蔼榴前藏以驾破滤甲葡娶钟诸翠碾惊冕巴步抚俏草拜债灌估笨憎设熏宠倦诛区绢谋锦够州嗓仿优特提瘫迎张迫侗跨思牡敏罗染幅鞭果妖乖似袍档诗缆锌翱迅嫉舵捂帘孟墙估亭危月翰径贫皿潘民跺恳亡限裳屉胀筒县旬吓翁采痉仔匡咬仁目 录摘 要1Abstract1一、 前言2二、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现状2(一)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二)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概况2三、出口竞争力概念及其指标评价体系3(一)出口竞争力概念31.竞争力32. 出口竞争力3(二)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31.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32.净出口指标33.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44.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45.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46.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4四、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5(一)市场占有率51.国际市场占有率52.国内出口份额5(二)净出口6(三)贸易竞争力指数6(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7五、影响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7(一)R&D分析81.R&D强度82R&D活动人员83.TA强度8(二)专利数10(三)贸易方式10(四)数据分析11六、结论13参考文献15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摘 要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增长迅速,对江苏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本文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反映,并从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出发建立评价体系,根据建立的评价模型,应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增加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比重,加强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水平,将有利于构建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长远优势。并就此提出了提高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建议。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模型;对策AbstractThe high-tech industry export of Jiangsu province increases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increas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Jiangsu province being larger and larger. This paper makes estim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And then, measure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y of Jiangsu province by setting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using Correlations method and Regression method, analyzing this kind influence from whole to part in a way of demonstration, proving that it benefits making up the long-term competition advantages of Jiangsu s foreign trade to enhance the export proportion of high-tech product and strengthe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put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thus upgrading the high-tech product export of Jiangsu province. Finall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keep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y of Jiangsu province.Key words: High-tech industry; Export competitiveness;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Model; Suggestions一、 前言高技术产业低污染,低能耗,知识和技术密集,附加值大,效率高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扩大高技术产业出口比重,提高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而知识和技术相对匮乏,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上具有比较劣势。但现实中,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出口额逐年递增,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这一现象在江苏就更为显著。本文拟就对当前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状况的统计分析,探索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际水平和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以上的悖论做出解释。二、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现状(一)江苏省高技术产业 跨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出口高速增长,有力的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04年江苏省共有高技术企业256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899.8亿元,比上年增长45.98%,占工业总产值的23%,超过了五分之一;产品销售收入5812.28亿元,增长45.00%;实现利润1947525万元,比去年增长36.7%;高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2433.21亿元,增长29.5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393.79亿元,增长44.62%,占全部工业总利税额的20.3%。(二)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出口概况从90年代以来,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其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攀升。1998年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32.8亿美元,到了2005年,出口交货达到525.3亿美元,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24.10%,仅次于广东位列全国第二,比2004年高了2.39个百分点,于2004年相比增速为31.58%,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速7.52个百分点,8年增长了近16倍,年均增长率为21.57%。1998年,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仅为20.96%,2004年增长到33.60%,占到全部外贸出口额的三分之一。2004年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额为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5.69%,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在出口方面对江苏经济有很强的正向拉动作用。三、出口竞争力概念及其指标评价体系(一)出口竞争力概念1.竞争力一般认为,竞争力概念来自企业理论,它形成了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企业为市场和资源而竞争,通过销售额、市场份额、利润来度量竞争力,使用竞争战略来改善业绩。竞争力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即竞争力就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1。2. 出口竞争力 出口竞争力即狭义的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贸易的产品或相关产业上所具有的在对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占有能力以及获利能力2。(二)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依据以上的定义,我们便可以用一些指标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总体的出口竞争力水平。 1.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指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即:出口市场占有率=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1该指标也可以是一国的特定产业或者产品的出口总额与世界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之比,比例提高说明出口竞争力增强。2.净出口指标净出口(TB,也称为贸易收支差额)是出口总额(X)与进口总额(M)之差,反映一国从国际贸易中取得的净收入,即:TB=X-M为正表示该产业或产品有国际市场,有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为负表示该产业或产品在国内市场缺乏竞争优势而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有竞争优势1。3.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国内学者将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用来说明该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外大多数学者将其称为“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alance, NTB)”,即:=(-)/(),式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标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1表示该国或该产业、该产品只进口不出口,+1表示只出口不进口,从出口角度来看,该指标越接近于1国际竞争力越强3。4.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巴拉萨(Balassa,1989)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指标更准确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即,式中,是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是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是国家I在t时期的总出口,是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出口。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的出口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看来的相对优势,它剔出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的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优势1。一般认为,当1时,该国在该产业或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也越大;当1时,则处于比较劣势。5.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一个产业内可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当国与国之间存在产业之间的贸易或产业内部也存在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下,不考虑进口情况的RCA指数可能并不准确为了反映进口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巴拉萨(Balassa,1989)设计了一个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又称为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Net Export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NXRCA) :,式中表示j国产业或产业内产品的合计数,表i产业在t时期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大于0表示存在相对竞争优势,小于0表示存在相对竞争劣势,等于0表示贸易自我平衡,指数越高,相对竞争力越强。该指标剔除了产业内贸易或分工的影响反映了进口与出口两方面的影响,因此比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更加理想1。6.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 为了将国内生产和消费与国际贸易情况联系在一起来考虑某产业或产品合国际竞争力,伦伯格(Lunberg,1988)设计了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该指标为某产品国内生产和消费之比与该国所有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和的比,即:,式中,为i产品的国内生产额,为i产品国内消费额,表示产业内或国家内所有产品的生产之和与消费之和的比,大于1表示该产业或该国生产大于消费,为存在净出口的产业或国家。该指标大于1说明i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有净出口,其相对竞争力较强,总体来看,该指标越高,说明该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的地位越重要1。四、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一)市场占有率1.国际市场占有率由以上的定义可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即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表4.1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增长比较平稳且逐年提高,特别是在2001年后增长特别迅速,到2003年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了全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76%,可见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所在世界高技术出口份额的比重较大,且在绝对数量上看竞争力逐渐增强。表4-1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 单位:亿美元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41.8264.1970.63101.56184.92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7618.1511590.7210614.8310246.7810495.03江苏高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0.550.550.670.991.76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国际统计年鉴(2005)2.国内出口份额江苏高技术产业国内出口份额为江苏高技术出口额占全国高技术总出口的比重,该指标是衡量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竞争力水平。由表4-2可见,江苏高技术产业占国内高技术出口份额增长比较稳定,虽然在2001年、2002年比重有所减小,但在2002年以后增长较为迅速,到2005年达到了24.10%,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可见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表4-2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国内市场份额 单位:亿美元年 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32.8041.8264.1970.63101.56184.92359.4525.3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202.5247370.4464.5678.61103.21655.42180.0国内出口份额(%)16.2016.9317.3315.2114.9716.7621.7124.1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发展与技术贸易司网站(二)净出口表4-3 江苏高技术产业净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年 份2002200320042005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101.56184.92293.98525.3江苏高技术产品进口额101.47185.4284.6403.8江苏高技术产品净出口0.09-0.489.38121.5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发展与技术贸易司网站,江苏统计年鉴(2005)由于缺乏2002年以前的江苏高技术产业进口数据,但仅从四年的数据看,江苏高技术产品净出口情况(表4-3)可以发现,高技术产品净出口额从2003年后开始逐渐上升,到2004年高技术出口超过了高技术进口额,出现了贸易顺差,2005年高技术贸易顺差达到121.5亿美元。而顺差的出现并加大,根据一般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表示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上具有竞争优势,且这种出口优势正在逐步的增强。(三)贸易竞争力指数表4-4 全国和江苏高技术TC指数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江苏高技术TC指数-0.0003-0.00130.01620.1308全国高技术TC指数-0.2071-0.1728-0.1597-0.0994-0.03910.01260.0494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从表4-4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TC指数,一直处于上升中,高技术出口竞争力逐年增强,且江苏高技术TC指数一直高于全国高技术TC指数,说明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4-5 江苏高技术产业 RCA指数 单位:%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产品出口的比重22.8424.9124.4626.3931.27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产品出口的比重13.3517.9817.1615.8113.91江苏高技术产业 RCA指数1.711.391.431.672.25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由表4-5可以发现,历年江苏高技术产业的RCA指数都大于1,且RCA指数值处于不断上升之中,2002年和2003年RCA指数增长较为最为迅速,说明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且优势正逐年增强。图4-1反映了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与RCA指数增长关系,可以看出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与RCA指数成显著的正相关变化。由于RCA指数反映是出口竞争力,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必然高技术产品出口量的增加,而高技术出口量的增长也反映了高技术出口竞争力的增强。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图4-1 江苏高技术出口额与RCA指数五、影响江苏高技术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影响高技术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了代表创新投入和出口贸易方式的几项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一)R&D分析1.R&D强度R&D强度指标主要指企业自主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投入力度,它的产出主要是指新的知识、新的方法以及这些知识与方法导致的创造性的成果,即:R&D强度=R&D经费支出/总产值或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4。表5-1江苏高技术产业R&D强度 单位:万元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49532505966897484297121417151588333405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17919002339700302000035779004689200780860010267943R&D强度(%)2.762.162.282.362.591.943.25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江苏高技术产业R&D强度,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在2.5%左右,仅在2004年上升较快(表5-1)。但2004年江苏高技术产业R&D强度(R&D经费支出/工业增加值)也只有3.25%,仍低于全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平均水平4.42%。而世界发达国家此比例相比(如表5-2所示),江苏高技术产业R&D强度仅为美国2000年高技术产业的五分之一,日本高技术产业2001年的六分之一,日本普通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可见江苏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表5-2 R&D强度R&D强度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中国(2002)3.45美国(2000)8.222.5日本(2001)9.426.3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5)2R&D活动人员该指数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刻画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劳动者为载体,体现了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构成了技术创新的软技术部分。2004年江苏科技活动人数为33.55万人,而2003年江苏高技术产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9817人年,这说明江苏高技术产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但在研发上重视不够,人员配置偏少。3.TA强度技术应用强度指标(TAII)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Intensities Indicators,简称为TA)则主要是指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成果从事生产经营的力度,它的产出直接从企业所提供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中体现出来。TA强度是指企业为形成现实的市场竞争力而采取、引进、改进和使用高新技术所发生的支出和费用的总和。主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由国内市场购买或进口的半成品以及资本货物中包含的研究与发展费用(A)。这部分费用往往被称为间接R&D,它应该被理解为企业利用产品或货物中所包含的技术所做出的投入。2.先进技术引进费(B)。包括从国内外引进技术所发生的先进设备购买费、设备安装费、学习使用费、专利特许使用费、商标或其他知识产权特许使用费。3.为获得技术与其它企业、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所发生的费用(C)。由于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比较复杂,企业常常会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会发生一些联合创新的行为。4.引进技术改进费(D)。企业对引进的先进技术,在学习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适应,使其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所发生的费用。综上所述,TA强度可表示为:TA强度=(A+B+C+D)/总产值或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4。 表5-3 江苏高技术产业TA强度 单位:万元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技术改造6081270903107929140445193397282154技术引进2528935228548306991384131186751消化吸收支出735210232373355244477246购买国内技术13404211847299211140415246TA强度(%)5.294.765.756.296.266.26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04)图5-1 TA强度与R&D强度比较江苏高技术产业TA强度增长比较平稳(表5-3),但强度值比较低,可见江苏对高技术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力度不足。由图5-1 可知江苏高技术产业TA强度和R&D强度增长基本上是同步变化,只是2003年R&D强度有所下降,但2004年R&D强度增长较快。(二)专利数2003年江苏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总数为676件,拥有发明专利数246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8.17%,7.33%,远低于江苏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虽然江苏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2004年江苏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11所,科研机构3765个,这就需要高校和科技机构与高技术企业紧密合作,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为江苏高技术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三)贸易方式虽然暂时无法取得江苏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的数据,但从江苏所有产品对外出口的贸易方式可以看出,加工贸易为主要的贸易方式,2004年江苏来料加工出口1032481万美元,进料加工出口4663719万美元,两种形式的加工贸易占当年出口份额的65.10%。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 图5-2 全国高技术出口贸易方式从全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来看(图5-2),仍以进料加工为主,且一般贸易方式正在逐年降低,而江苏是对外经济开放的大省和强省,外资密集,此种贸易方式在江苏高技术出口中的地位也可见一斑。但此种这种出口贸易方式也显示出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隐患。我们所从事的主要是加工、装配业务,使得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属于高技术产业生产过程中加工装配的底端环节,劳动密集型步骤,所获取的是由简单劳动的加工费,附加值低,而且,我们缺乏高新技术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易受制于外方,存在一定的风险。(四)数据分析 根据上述对影响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表明江苏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须提高。以下便通过以R&D经费内部支出以及申请专利数的水平,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来考察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具体影响,进行量化分析。1.相关分析表5-4 相关分析 R&D专利申请出口R&DPearson Correlation1.899(*).962(*)Sig. (2-tailed).015.002N666专利申请Pearson Correlation.899(*)1.978(*)Sig. (2-tailed).015.001N666出口Pearson Correlation.962(*).978(*)1Sig. (2-tailed).002.001.N666*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从表5-4可看出,出口竞争力与R&D经费内部支出及专利申请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和0.978,高度相关性。特别是专利申请数的相关性更为明显。说明专利申请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更为密切。2.建立回归分析方程 图5-3 散点图 图5-4 散点图利用Eviews软件包,由图5-3,图5-4可见,X1,X2与Y线性明显,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由表5-4 可知若建立二元一次模型,必存在多重共线性,于是最后分别建立R&D经费内部支出(X1)、专利申请数(X2)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Y)的一元回归方程,如下:Y=-262.9767+0.010796X1 (1)表5-5 方程检验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5/17/06 Time: 10:26Sample: 1998 2003Included observations: 6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262.9767145.1509-1.8117460.1443X10.0107960.0015227.0947830.0021R-squared0.926384 Mean dependent var684.1650Adjusted R-squared0.907980 S.D. dependent var460.1233S.E. of regression139.5776 Akaike info criterion12.97632Sum squared resid77927.61 Schwarz criterion12.90691Log likelihood-36.92896 F-statistic50.33594Durbin-Watson stat2.186148 Prob(F-statistic)0.002084Y=221.4257+1.990277X2 (2)表5-6 方程检验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5/17/06 Time: 10:27Sample: 1998 2003Included observations: 6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221.425765.756693.3673490.0281X21.9902770.2114929.4106690.0007R-squared0.956785 Mean dependent var684.1650Adjusted R-squared0.945981 S.D. dependent var460.1233S.E. of regression106.9414 Akaike info criterion12.44364Sum squared resid45745.88 Schwarz criterion12.37423Log likelihood-35.33092 F-statistic88.56069Durbin-Watson stat2.526509 Prob(F-statistic)0.000711从表5-5可知,方程1调整后的R值为0.907980,拟和优度非常好,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2084说明变量间呈高度线性,回归方程高度显著。X1的t统计值为7.094783,远远大t0.005 =3.7074,而且,其相伴概率为0.0021,可以通过临界值为5%的检验。说明X1作为解释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的解释变量是显著的,虽然其C的t值虽只有-1.811746,但也能通过t0.1的检验,且C为其他因素项,而本文主要研究X1与Y的影响,与C值系数没有影响。因而方程1能通过检验且较为合适。表5-6可见,方程2调整后的R为0.945981,拟和优度非常好,F值为88.56069,通过F检验,方程拟合较好,X2的t统计值为9.410669,远远大t0.005 =3.7074,而且,其相伴概率为0.0007,可以通过临界值为5%的检验,说明X2作为解释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的解释变量也是显著的。C的t统计值为3.367349,能通过T0.01的检验。回归方程(1)中,X1前的系数为0.010796,说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R&D经费内部支出,就将引起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提升0.010796。而方程(2)中,以专利申请数(X2)前系数为1.990277,表示其边际效应为:每增加一份专利申请,就将使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提升1.990277,专利对提高出口竞争力影响十分明显。与代表科技投入的R&D强度指标比较,专利的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在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发展中,R&D的投入效果不是很明显,或者说是R&D的投入效率不高。而由于专利的拥有数,本身就代表了企业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的竞争潜力,所以他才有被强化的趋势。因此,这需要一方面提高江苏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鼓励对专利的申请,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六、结论(一)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江苏高技术产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对促进外贸出口增长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在数量上竞争力很强,出口迅猛,近几年甚至出现贸易顺差,但顺差并不代表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美国技术水平世界第一,但不少高技术产品却是逆差。因为从高技术投入上来看,江苏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高技术产品出口数量上的竞争优势主要靠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拉动,导致江苏高技术产业对外资和技术依赖性强,缺乏自主知识权的产品,处于高技术生产底端劳动密集型部分,这影响江苏高技术出口的竞争潜力和发挥高技术产业应有的优势,是提高江苏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建议江苏优越人文和自然环境对吸引外商投资非常有利, 跨国公司也正加快将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 在与跨国公司的分工中, 我国企业虽然通常担当的是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和组装部分。但江苏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 快速提高江苏本土企业高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出建议如下: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前面的分析表明,江苏RD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影响不大。而缺乏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持,一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更为重要的是,江苏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主要靠三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来带动,而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和投机性很强, 当它们发现更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更有利可图的市场时就会转移,与资本相对应的产业也会发生转移。这种情况对江苏高技术行业长远发展很不利。因此,应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包括税收优惠、政府援助、创业投资、政府采购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使企业的出口和发展能力建立在自主技术基础之上。2.通过产业政策和出口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大高技术产业投入力度,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针对高技术产业规模偏小,水平偏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引导,研究制定真正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给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出口退税等出口优惠政策的引导,鼓励高技术产品出口创汇,提供良好的出口通关环境。3.吸引培养人才,激励创业创新,加强与江苏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要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改善人居环境,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专家、企业家落地:吸收消化更多的国外资本、技术的投资,开创有利于人才流动机制,降低创业门槛,设立创业基金,大力发展中小企业。4.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鼓励上市公司发行高科技风险债券的形式从事风险投资,组建产业投资基金。5.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 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零部件生产制造中存在的困难, 探索新的、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并通过这些措施, 提高江苏本土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出口, 逐步改变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参考文献1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9.2 万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D.湖南大学,长沙:2004.3 戴伟.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J. 经济论坛,2005,(7):50-52.4 周叔莲,王伟光.我国高技术行业出口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J. 宏观经济研究,2003,(8):9-13.5 谢江.江苏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3):42-43.6 黄中文, 宋小娜, 唐翠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探析 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56-59. 7 黄先海,付雪芳.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增进模式J.社会科学,2004,(1):92-95.8 杨正位.高技术产品出口顺差不代表技术水平高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7).9 穆荣平.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初步研究J,科研管理,2000,21(1):50-53. 10 谢章澍,朱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研管理,2001,22(3):1-6.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