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从来都是无法忽视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它涉及到人的心灵深处,旨在培养一种精神和气质。但反观我们的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后靠”,这是很多学校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和问题。在新时期,新的世纪,鉴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于德育的逆反心理,对于智育的厌学情绪,对于美育的消极心态,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使我们的教育不断增强磁性与魁力,更向“育人而非制器”的目标靠拢,为此我们访问了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采访人物:李燕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教育艺术演讲家。全国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李燕杰曾出访海外上百个城市,迄今已在国内外四百四十八个城市演讲三千八百余场。著有塑造美的心灵等著作。他把坚定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和奉献作为演讲的主题,他的演讲深入人心。李燕杰提出,关心青年的教育必须关心青年教育艺术;教育艺术不只是讲讲教育方法,而是基于大教育论、大文化论、大艺术论,研究解决如何增强教育的磁性魅力与吸引力。中国教师报:青少年的德育问题,可以说是现在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社会、家庭都非常重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您是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的专家,是全国第一个具有德育高级职称的教师。今天希望您能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李燕杰:我虽然最先得到了德育高级职称,但是我本身一直是搞业务的,教古代文学。我搞德育并不是把学生找来,进行专门教育,而是在教书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把德育融合在讲课过程中了。所以,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事实也证明,德育、智育可以进行科学的分工,但是绝对不能分家。德育工作者必须懂得智育,智育工作者不能放弃德育。否则,德育就会缺乏综合实效性。中国教师报:按照您的意思,德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不管是教物理的还是教化学的?李燕杰:是的。每个老师都应该坚持既教书又育人,而不应该是德育智育两张皮。现实当中很多学校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教师报:那具体到教育实践中,老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德育融入到自己的教育过程中去?李燕杰:我认为教师进行教育活动应该用以下四条来要求自己。第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懂得爱就没有资格当老师。第二,教育必须上升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艺术化,就如同谈恋爱,一个人没有魅力、吸引力、感染力,你想让对方爱你,是不可能的。同样,教育如果不上升为艺术,就等于老师的教育没有魅力。很多人认为艺术是雕虫小技,其实不然。我认为教育艺术不只是讲讲教育方法,而是基于大教育论、大文化论、大艺术论,研究解决如何增强教育的磁性魅力与吸引力,改变青年人在德育方面的逆反心理,智育方面的厌学情绪,美育方面的消极心态。第三,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是智慧的启迪。第四,变教育为美的享受。中国教师报:您说的爱是不是每个老师都应该爱自己的学生,而且是爱每一个学生?李燕杰:现在很多人都在谈爱的教育,他们所说的爱的教育只是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没错,但是仅仅爱学生是不够的,要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祖国,更要爱人类,这是一种“大爱”。真正好的教育家应该具有这种大爱。父母爱子女,跟动物差不多,是一种本能;老师爱学生,是职责;而爱人类,则是一种神圣。当然,爱人类需要献身精神,我觉得既然做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有献身精神的人。教师必须有献身精神,所以我提出,献身、求实、创新、拼搏、韧长。搞教育工作不献身不行,因为教学是一个无止无休的过程。比如说,一个老师,他几十年用一个教案也可以应付教学,但是,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备课;现在有些老师从来不买书不看书,但是有些老师每天都在看很多书,从中吸取营养,这些知识都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教育学生,也许这些东西在成绩中体现不出来,但我想,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我认为老师的工作不是职业,而是伟大的事业。单纯把教学当作职业的教师很难成为好老师。好的老师应该是看着学生现在存在的问题,带着强烈的责任感来关爱学生、教育学生。中国教师报:每一个老师也都是平凡的人,这样对老师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一点?李燕杰:这样的要求可能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也许有20的老师做不到,但是如果为了这20的老师,我们对其他80的老师也不做这样的要求,那么岂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做不到了?所以,不能因为一些老师做不到就不作要求。或者说,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做不到。但是一定要这样要求。中国教师报:现在经常听到的是教育科学,而您却在强调教育艺术。李燕杰:教育艺术是一种最伟大的艺术。音乐、电影、美术、雕塑等等都是艺术,但是它们都是创造出来让人们去鉴赏的;而教育艺术,是构建一个新人、铸造人的灵魂的艺术,它是教人怎样去欣赏音乐、电影、美术、雕塑这些艺术的艺术。所以说教育艺术是一种最伟大的艺术。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是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是躺在纸上让人读的,作为教育家必须让作家的字从纸上站起来,走向你的学生。教师是人的塑造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因为是艺术就必须是创作,既然是创作,创造出来的学生就必然是不同的,照着模子作出来的东西不是创作,而应该叫做复制。按照这个标准,老师作为教育艺术的实践者就必须是每天都在创造着。也许你又要问,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做不到怎么办?有人做不到是肯定的,但是这必须是每一个老师的追求。如果连追求都不追求就更没有希望了。中国教师报:教育既是科学,怎么又是艺术呢?二者没有矛盾吗?李燕杰: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经过多年的实践上升为科学,后来有识之士在认识上又上升为艺术。我经常讲,人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又创造了全新意义的人;人创造了伟大的教育艺术,伟大的教育艺术必将增进人的智慧,并塑造人美好的灵魂。我说教育是艺术,并不否认教育是科学,教育是科学没有错。我在一篇文章当中这样说过,人都在爬山,我在强调艺术的时候,按照艺术家的步履往上爬,你强调科学,从山的那一面往上爬,到最后到达的是同一个山顶,是一回事。但是当人们不懂得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时候,就很容易只强调教育的科学性而忽视了艺术性。忽视了艺术性,往往就使你轻视了形象思维,失去了很多创造的条件和机会。但是今天,我觉得在强调教育是科学的基础上更强调教育是艺术,因为教育是育人的。中国教师报:刚才您讲到,教育是艺术,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做教师一定要有魅力,是吗?李燕杰:好教师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甚至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如果学生看着你就烦,无论如何你不会教好书、育好人。中国教师报:依照您的意思,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的“学生评教”,学生为自己的老师打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来评价老师,这是对的吗?李燕杰: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欢迎的老师肯定是因为老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绝对地这样说,要考虑到个别学生由于某种原因故意为之的情况。教师不受学生欢迎也分两种情况。以德育课为例,有些老师自己修养不够,言行不一,这样的老师肯定不受学生欢迎;再一种情况就是老师缺乏艺术,好的内容表达不出来,明明很容易表达的都说不明白,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老师的问题。至少老师自己要树立这种观念:只要学生不欢迎我,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责任。20年前我就这样讲,学生错了,首先要检查老师的责任,学生都对了,还要老师作什么?这个要求看起来很高,也许有一部分老师确实由于能力有限做不到,但是一定要这样要求,否则我们的教学质量永远都上不去。从这个角度讲,每个老师都应该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人,甚至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中国教师报:那么老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人,一个有魅力的人,魅力从何而来?李燕杰:什么才能有魅力?不是外表长得漂亮,也不完全是你的板书写得漂亮,最关键的是启发智慧。有些老师上课只是给学生苹果,学生拿口袋装;有的好一点,上课给学生知识。但是给知识也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智慧。智慧能不能给呢?我给你一盎司智慧,你给我二两智慧,这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在碰撞中产生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什么叫启发式呢?启发式和填鸭式是相对的,现在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是为了应付高考的填鸭式教学。如果一个老师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您如此强调智慧?李燕杰:一个好老师,不能只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智慧。为什么智慧那么重要?雪莱曾经说过,大学就是智慧,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智慧,而哲学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智慧、爱智慧。菩萨是翻译智慧。所谓的知识谁都可以知道,但是智慧不是,1+1=2谁都知道,但是112就不一定谁都能理解了。而现在我们的教育给学生的不是智慧,合适吗?未来的社会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说不见得,只有知识没有智慧,有知识不能用,知识可能就会是负担,是累赘。比如我有几万册藏书,它们现在这样摆放着,别人也许看起来很乱,但我这样排列是非常有规律的,更利于查找和使用。所以,这些书对于我来说是知识的来源,但是对别人而言,可能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和累赘。所以我认为智慧是更大的力量。人类历史上有时权力决定一切,有时金钱决定一切,今后无疑是智慧决定一切。中国教师报:启发智慧听起来挺抽象的?你能否举例子给读者一个形象的认识?李燕杰:前一段时间,我在青岛黄海学院为两万名大学生讲了将近3个小时,如果是单纯的说教,他们不可能坐那么长时间,正因为我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又强化了哲理性,所以很受欢迎。比如我讲到爱情观的时候,我讲了9分钟的红楼美学,当讲到林妹妹过世了的时候,我问台下的男生,如果你是贾宝玉,林妹妹已经死了,那么你该怎么办,这个青年回答,我们这一代男青年都比较讲究实惠,反正林黛玉已经死了,我能找一个薛宝钗,这辈子也就凑合了。我说贾宝玉决不凑合,他出家了,他当和尚了,贾宝玉做了最后的抉择,他放弃了华贵的生活,告别了薛宝钗,他选择了冷冰冰的寺院生活。由此引出:人在现实生活中间向往的是什么,那么他的上帝就是什么。用红楼梦表述爱情观,大学生肯定爱听。而且还能讲得比较深刻。会后,很多大学生说,他们在爱与美中享受到了一次爱情观的教育。中国教师报:启发智慧跟德育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李燕杰:道德是第一智慧。这是我自己的论断,没有人这么讲过。因此,我们在全面提高青年智慧的同时,要强化德育。现在的学生都是很实际的,可能很多人的理想是发财,希望发财的学生肯定都喜欢比尔盖茨。我们可以看看比尔盖茨的智慧。比尔盖茨最近的一个思路就是,我会挣钱更会花钱,把自己的钱捐献出来,用在科学、教育、慈善事业上。如果他不讲道德,他不能团结职工,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比尔盖茨。中国教师报:如何启迪智慧?李燕杰:启迪智慧关键要解决6对矛盾,左脑与右脑、智商与情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静态与动态、已知与未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我敢断言,谁能解决这6对矛盾,谁就会是成功的教育家。要想使人受到真正的启发,就必须智商与情商互动,现在绝大部分老师从幼儿园阿姨到大学教授,都只重视智商不重视情商。形象思维给你灵感,而抽象思维给你判断,二者互动,缺一不可;只有现实主义,没有浪漫主义,这个社会就会故步自封,没有发展和进步。中国教师报:您刚才提到,变教育为美的享受,怎样才能使教育变成美的享受?李燕杰:美的享受,看起来好像是形式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是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雨后的彩虹美丽瞬间写景(10篇)
- 2025年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文言文经典语句解析与运用:高中语文教学新篇章
-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表
- 业务外包合同协议说明文档
- 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展示报告书
- XX学校传染病八项防控制度和标准
- 阿衰考试题库及答案
- y3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感染试卷及答案
- 职业少儿创意美术课件
- 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减压赋能与心理调适
- 工模具点检管理制度
- 非营利组织纳税管理制度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数字健康行为干预-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核辐射探测器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酒类小作坊管理制度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
- 党性主题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 T/CECS 10348-2023一体化净水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