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及对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2010 年 6 月2010 年 6 月我医 院收治的 60 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56 例,采取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 进行护理。结果 56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 施,可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延长生存期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330-02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 一。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 率高达 39.71。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严重者 会致残或猝死。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对有效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我医院自 2010 年 6 月2010 年 6 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 56 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分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 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男,35 例,女 21 例;年龄,5084 岁,平均 63 岁;收缩压 602 80 毫米汞柱,舒张压 100-150 毫米汞柱。所有病例符合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一期 73 例,占 16.2%;二期 339 例,占 75.5%;三期 37 例,占 8.3%。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 首先给于心理护理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2。因此 ,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及悲观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 人讲解高血压的有关知识,使病人明白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 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尽可 能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保证合理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 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病人,进行有氧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做 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要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严重高血压病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则应绝对卧床,并在医院内住院观察。高血 压病病人性生活要谨慎,因性生活会使血压升高,控制性生活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疲劳、 饱餐、头痛、头晕、眼花时不要行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注意高血压的特殊临床表现, 高斑压危象是由于精神创伤、紧张、劳累、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引起的周咽细小动脉发生 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剧烈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血压突然升高,尤以收缩 压升高为主,出现心率增快、剧烈头痛、头晕、耳呜、出汗、气急、面色潮红或苍自等现 象,高血压脑病是脑细小动脉持久而严重的痉挛、脑循环急性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 增高,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病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 不安等,继而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抽搐、昏迷。 1.2.2 药物治疗与护理 首先是利尿剂应用的观察及护理,常用噻嗪类利尿剂是通过排尿利 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长期使用可引起钾丢失,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所以我们护 理人员一定要经常观察病人有无低钾的一些表现,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早期纠正。因此 定期检查血钾、血钙、血糖、血脂,出现异常应及时补钙,停药或与保钾利尿剂联合使用 ,次之是钙通道阻滞剂应用的观察与护理,常用销苯地平缓释片通过抑制钙通道降低外周 血管阻力降后,该药作用强,使用过程中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我们对输液的速度严格掌 握,使用静脉输液泵,做到准确、安全。还应避免突然体位变动,睡醒起床后侧卧,坐起 ,离床,夜间引起小便时更要注意,一次排尿尽量不超过 800 毫升,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 起晕厥而发生意外。再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的观察与护理,转换酶抑制剂对顽 固性高血压有满意的效果,我们对病人可能出现干咳、味觉异常,皮诊、蛋白尿等情况做 到及时上报,对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高钾、妊娠禁用,随时查看血常规,尿常规,将结果 通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急进性高血压情危重,常用硝普纳可快速降低血压,譔药疗 效快持续时间短,见光易分解,所以静脉给药时应严格避光,精确掌握静脉输注速度,随 时监测血压,和静脉输注速度,根据血压降低情况及时调整静注速度。 1.2.3 饮食护理 1.2.3.1 限制能量摄人,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的体重指数。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进瘦肉、家 禽、鱼类、牛奶、鸡蛋等。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供给量,膳食纤维能延缓食 物中糖的吸收,可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糖脂的吸收,减少高血脂对血管壁的损害, 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麦麸、胶质、燕麦麸或混合 纤维可作为含较高脂肪 胆固醇和热卡食物的代用品。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 C、A、E,多吃蔬菜和水果。 1.2.3.2 脂肪、脂肪酸、蛋白比例合理,总脂肪小于总热量的 30,蛋白质占总热量 l5 左右。选用优质蛋白 lgkgd,脂肪 4050gd,胆固醇 300mgd 左右,不饱和脂肪酸 的摄人可能有益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值应 11.5 为宜 ,以植物油为主,建议以少量花生油或橄榄油搭配食用效果更佳。多进食鱼类蛋白,鱼类 蛋白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鱼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有降压作用;大豆蛋白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故高血压患者可多吃鱼类和豆制品 ,特别是海鱼类,以增加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人。 1.2.3.3 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每 天在 349 为宜,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m1 酱油相当于 lg 盐。及时补 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补钾,钾钠比例1.5:1。高血压患者多饮茶,尤其是绿茶,茶中 含有大量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降低脂肪的功能,利 于降压。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 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节制饮食、定时定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高血压病 病人要随四季的变化调整饮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混食,多吃果蔬,不要偏食,养成营 养平衡的饮食习惯。 1.2.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长期服降压药保持稳 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上升义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甲基多巴,可 尔宁等突然停药会引起血压反跳,应逐渐减量,不能随意停药。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病人的 重要因素,在宣教中除了讲肥胖的危害外,还要教给病人如何预防肥胖,如何合理地减肥 ,减少热卡摄入,适度增加有氧运动,使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合理膳食是宣教 的重点。做好病人出院健康教育和随访是维护健康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出院教育是实施治 疗保健一体化,病人长期受益的重要阶段,可促进和维护病人健康,保持血压稳定,减少 并发症,与入院住院同等重要,如何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是我们潜心研究的重 要课题。 2 结果 56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细心的观察护理,发现合理的治疗,正确的指导能帮助患者平稳 血压,使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促进患者康复。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高血压的病因未明,可能 与年龄、职业、环境、家族遗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 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参与了发病过程。长期反复的过度 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 ,形成了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 加,血压上升。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 、血压不易控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由于对 高血压病的错误认识,存在着无症状就不服药的情况,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性服药并能 控制血压者为 16.8,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有些患者不按医嘱服药造成 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超过高血压 病本身。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在不良的生活方 式中,吸烟、不锻炼、饮酒均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在膳食营养素摄人量方面,高血压患 者热能、胆固醇和钠的摄人量一般明显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摄人量上限在心理 因素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持 续升高与不同程度的波动。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 ,对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萍.浅谈老年高血压痛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1(31):56-57. 2赵宝平.情绪对高血压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 8(10A):2599. 聂鹏(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白血病患者 自身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更易发生院内感染。为探讨白血病住院 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我们收集了 3 年来在我科住 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335 例,对发生院内感染的 88 例进行了回顾性 分析,了解白血病患者的易感因素,有利于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 染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收集本科 2004 年 5 月至 2007 年 5 月期间收住院的白血病 患者 335 例,发生院内感染 88 例,其中男 51 例,女 37 例,年龄 573 岁,平均 34 岁,感染率为 2627%。均符合医院内感染的诊断 标准。 12 本组 88 例院内感染中,31 例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 26 例,败血症 12 例,口腔 8 例,泌尿道 5 例,皮肤 4 例,肛周 2 例。 有 52 例在病程中送血、痰、尿、粪、咽拭子检查,送检率为 5909%。有 48 例阳性标本,4 例未检出病原菌,其中 G+菌 22 例, 占 4583%,G-菌 11 例,占 2292%,真菌 15 例,占 3125%。 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 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 12 例。 2 感染因素 21 与化疗强度有关 本组患者中 321 例进行化疗,大剂量化 疗有 52 例,院内感染 38 例,感染率为 7308%。而常规化疗 269 例,院内感染 36 例,感染率为 1338%。 22 与白细胞数有关 白血病感染与白细胞减少密切相关,白 细胞(2140)109/L,感染率 746%,白细胞(0620) 109/L,感染率 2153%,白细胞05109/L,感染率 100%。 23 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335 例患者中,未用或仅用一种抗生 素者 85 例,医院感染 8 例,感染率为 941%。使用过 2 种或 2 种 以上抗生素者 250 例,医院感染 80 例,感染率 32%。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与侵入性操作有关 本组 335 例患者中,有侵入性操作者 56 例,医院感染者 24 例,感染率为 4286%,而未进行侵入性操 作 279,医院感染者 64 例,感染率为 2294%。 25 与住院时间有关 88 例感染患者中住院时间为 896 d,平 均 32 d。10 d 感染人数 2 例,占 227%。1020 d 感染人数为 27 例,占 3068%。2030 d 感染人数 59 例,占 6705%。 3 护理对策 31 切断感染途径 311 空气的消毒 加强血液病房环境的消毒及管理,病房每 天早晚各通风次,用紫外线照射次,每次 30 min。病房保持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 2225,相对湿度在 55%56%,每 天用 2%消佳净消毒液拖地及擦拭物体表面次。定期做空气培养,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31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 重要护理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否防止、控制感染的扩散, 往往取决于无菌技术的执行情况。因此,进行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 应严格无菌技术。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需留置各种 导管时须做好导管的护理及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防止医源性感染。 313 洗手 洗手是防止医护人员因操作而引起外源性医院感 染最重要、最简便、最容易取得良好预防效果的措施之一,医务人 员应提高手的保洁意识,在进行医疗操作、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洗手。 提倡即使在为危重患者作医疗护理操作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污染时, 也要做到手套一人一换。 314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严格控制陪伴和探视,尽量减少外 出,如需外出要配带口罩。化疗期间注意观察白细胞数,白细胞数 10109/L 时,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32 预防内源性感染 大多数学者认为内源性感染与肠道菌群 移位有关,内源性病原体来自患者本身。白血病患者,其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组织对细菌、病毒、真菌的抵抗力降低, 因而极易导致感染。特别是在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粒细胞缺乏时, 则感染较难控制。这类感染既不能通过隔离传染源和注射疫苗提高 患者的抵抗力,也不能通过消毒、无菌操作来预防和控制。因此加 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 321 口腔、鼻腔 含漱与口腔护理能保持口腔清洁,使常寄 居于口腔的微生物脱落,能预防口臭与感染1。告知患者漱口是一 种非常有效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每餐前后漱口,用软牙刷刷牙, 以防出血,并用朵贝氏液或洗必泰溶液含漱。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易 发生口腔溃疡,监测口腔 pH 值,pH 值降低有促进白色念珠菌繁殖 的作用。口腔 pH 值降低时改用 3%碳酸氢钠溶液含漱。鼻前庭用棉 签蘸洗必泰溶液滴鼻 3 次/d。 322 外耳道、肠道 用 3%双氧水滴耳液滴耳,1 次/d,然后 用干棉签揩干。口服肠道非吸收类抗菌药物,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 2。做好患者个人卫生及饮食护理。 323 皮肤、肛周 修短指甲、头发,定期药浴,每周 12 次, 用 12 000 洗必泰进行床上沐浴;每天更换消毒衣裤,保持清洁、 干燥、舒适。每次便后使用消毒软纸擦拭肛门周围,并用 15 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防止发生肛周脓肿。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 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 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增加医院的感染率。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要考虑选择的药物品种、剂量、用药时间、 给药途径、疗程方面要与患者的感染状况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 宜,以有效控制感染;同时又要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药物不 良反应与细菌耐性的产生。在化疗结束后粒细胞缺乏时使用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以缩短骨髓抑制时间,从而达到有效地防止感染。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标题:标题: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摘要):心理护理越来 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处理不当不仅造 成患者心理上的危害,而且也给其家属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 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只有病患家属积极配合,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 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让护理计划得 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关键词):病患家属 、护理措施、心理 引言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 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 治。当一个人身患疾病时,其心理格外紧张、焦虑、恐惧,易于激 怒,对医务人员不信任,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医治,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 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 达方式,使病员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 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员的康复,又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然而 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由于疾病来的 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 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 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 粗暴。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 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 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 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 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 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 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 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 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目目 录录 1 1 什么是心理护理什么是心理护理.5 2 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5 2.1 疼痛的心理护理5 2.2 焦虑的心理护理6 2.3 恐惧的心理护理.6 2.4 悲伤的心理护理.6 3 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6 4 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7 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8 4.3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9 4.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11 4.5 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12 5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3 致谢致谢.14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15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一、什么是心理护理 很多病人在患病后,都会引起心理的一些多虑,尤其是患病较为严重的病人, 会产生恐慌、焦躁、负担这些心理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所以做好全 面的心理护理是首要之选。 了解护理对象的护理内容,及时向专业医护人员请教,使病人得到尽可 能完善的护理服务。 病人居室光线要充足、温度、湿度要适宜。 护理动作要迅速、轻柔,切忌生拉硬拽,避免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注意病人的卧位,姿势要舒适,除需要暴露部分外,其余部分要遮挡, 注意保暖。 注意清洁操作,护理者要衣帽整洁,最好戴口罩,操作前后 要用肥皂洗手。 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要和蔼可亲, 语言要温柔,使病人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护理操作完毕后,整理好病人的衣服被褥,使病人感觉舒适。 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和护理记录。 以上就是心理护理的具体做法,不要忽视了这小细小的问题,病人在患病 时最需要这些贴心的照顾,做好了有助于病人的心情开朗,从而加快疾病的好 转。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1.疼痛的心理护理疼痛的心理护理 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 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自我暗示当患者疼痛难忍时,医护人员向病人讲清楚,疼痛是机体的“保护 性”反应,说明机体正处在调整状态,疼痛感是暂时的,鼓励患者增强同病魔做 斗争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患者的自我暗示,心理上的疼痛即“减轻”了。 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转移注意力,用轻音乐或者舒缓的音乐制造情境以及美 好事物的自我联想 2.焦虑的心理护理焦虑的心理护理 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 病情轻重而异。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 确的诱导。首先应尊重病人,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 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命名其感到被尊 重。也可采取合理的消遣活动,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病人焦虑心理较重且 不易缓解,可酌情给予安定口服,并及时处理引起焦虑的疾病和可能出现的各 种问题。 3.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的心理护理 恐惧心理是由于病人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 绪状态。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 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天稳定情 绪,并守护在身旁。采用松驰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催眠、读书、看画报 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 4.悲伤的心理护理悲伤的心理护理 悲伤是病人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 态。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 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时多梦,梦 中易醒等。严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极度抑郁,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 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 在护理这类病人的时候,要尽量养活或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支 持病人的悲伤反应,积极劝慰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散病人的注 意力,帮助病人找到支持的力量,如和亲密朋友诉说等;通过和病人的深入交 谈,提高病人自身价值;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 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 生活的信心。 三三. .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1 1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焦虑和紧张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 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 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 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有由 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 院。 2 2 焦虑和紧张焦虑和紧张: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对其他相同疾病患者预后敏感, 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避免谈及生死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病人 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家属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检查和 治疗时不敢去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 3 怀疑和不信任: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 并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为准,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并拒绝配合医护人员 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 起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因医疗设施 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 转院等。 4 4 同病相怜感:同病相怜感: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 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 生。 5 5 依赖感:依赖感:患者家属对病人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对自己缺乏信 心,生怕自行的行为会伤害病人。 6 6 容忍: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他们对病人 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过激行为如辱骂医护人员也不劝阻,特别是一 些绝症患者的家属,任其放纵,并对医护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4.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4.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1)有急有缓: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心健 康的心理反应。 (2)沉着冷静: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必须沉着、稳重、严肃,有条不紊地进行 抢救护理工作,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 作作风,不仅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对病人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3)有的放矢:积极寻找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 护理。如对疾病错误的认识而导致的焦虑,应首先对病人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 解释和教育。 (4)与抢救同步:情况允许时,心理护理可与抢救同步进行。护士可边观察, 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说明意图,以消除患者疑虑更好地配 合治疗护理工作。 (5)心理换位:护理人员应处处从病人角度考虑,谅解病人及家属的过激行为, 更不能对病人进行训斥、嘲讽。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病人的心理创伤,想方设 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6)社会支持系统:急诊病人多由亲友或同事陪送。护士应从言谈举止上给其 以适当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支持和鼓励病人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少数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应预先告之家属,使其有充分的 心理准备。对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应和家属一道做好善后工作。 4.2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 杂的心理活动。 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 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 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 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 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 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 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 焦虑、忧愁、愤懑、急躁 、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长期 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 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 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 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 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 、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 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 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 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 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 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 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营养需要和禁忌, 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经验证明,在良好的心 理护理配合下,病人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幽雅 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慢性病人大都空闲时间多, 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组织必要的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 播等,活跃病房生活。对于因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的病人,更要 多安慰、多鼓励;以垂危病人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 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病危的恐惧。 4.34.3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术前的心理护理 术前一日探视病人时,必须详细阅读病历或询问病史,掌握其 主要病情及心理特征。询问病人时护士的仪表应该是举止端庄,文雅大方,清 洁整齐,体态合适,表情自然,和蔼可亲,有责任感。患者因术前的一系列检 查、准备和各种管道的留置,因缺乏医疗知识,把手术和麻醉想象得很可怕, 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此时,态度热情、诚恳地和患者交谈非常重要。如根据 患者不同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安慰、解释和鼓励,认真解答患者想 知道的问题,减轻其不稳定心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 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 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 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 熬,过 23 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 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 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病人可能产生新的 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胸腹部手术理应咳嗽排痰,他 们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这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方法, 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 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 虑。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 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 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 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 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 人的疼痛。比如,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 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 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 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这种心 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病人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 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 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 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处要细致照顾, 如喂饭、协助写信等。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 早日恢复健康。 4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 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 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 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 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 诉他们。有一部分病人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胃切除)或残 缺(如截肢),造成躯体缺陷的病人必然产生缺陷心理。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 残,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病人,护士术前要交 待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 4.44.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传染科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被确诊为患传染性疾病后,不仅自己要蒙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 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和蔓延,患传染性 疾病的人都要实行隔离治疗。人是社会的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有社会 交往的需要。隔离就是这些需要的限制与剥夺,这在病人的心理上必然要引起 剧烈的变化。 传染科病人开始都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他们一旦进入病人角色, 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周围的人们划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落失, 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成了惹人讨厌人的,因而感到自卑。许多传 染科病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所患病种,经常把肺结核故意说是“肺炎”, 把“肝炎”说成是“胆道感染”等,都是害怕别人卑视和厌恶自己的表现。与 此同时,不少人还产生一种愤懑情绪,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 己,甚至怨天尤人,恨自己倒霉。有这种愤懑情绪的人,有时还迁怒于人和事, 易激惹、爱发脾气。医生护士应当了解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 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讲清患了传染病并不可 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而且要讲清暂时隔离的意义,并耐心指 导他们如何适应这暂时被隔离的生活。 因为许多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的特点,所以病人在治疗期间又易 产生急躁情绪、悲观情绪和敏感猜疑等心理。他们往往因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 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恨不得一把抓来灵丹妙药把病治好。因为治病 心切,有些人像海绵吸水一样搜集与己有关的信息,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 经常揣度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义。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 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应当注射什么针剂,应当服用什么药物,他们都想知 道,尤其想掌握各项治疗的机理和效果。根据病人的这些心理活动特点,医护 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讲述某些传染病的病程规律,甚至宁肯把病程说得长一些, 以便使他们安下心来积极治疗。因为传染病人被隔离,与社会交往减少,因而 护理传染科病人时,密切医患关系更为重要,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是精神上的 依靠。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 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当做某项处理时,注意讲清楚目的和意义,尽量消 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 4.54.5 重危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重危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大部分病人疾病经过诊治可以治愈,但不论医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有一小 部分病人因医治无效而面临死亡。不管死亡是突然发生或久病造成的,一般说 护理重危病人和安慰这阶段病人的家属,是护理上最难处理的情况。临终病人 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E.Kubler-Ross 将大多数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活动变化 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期 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总 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有的病人不但否认自己病情恶化的事实, 而且还谈论病愈后的设想和打算。也有的病人怕别人悲痛,故意保持欢快和不 在乎的神态,以掩饰内心的极度痛苦。对于这样的病人,护士应当劝说家属不 可当着病人面表现出难过,即使这样彼此心照不宣。也可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 满足。 2愤怒期 度过了否认期,病人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但又禁不住地想:这种 致死的病为什么落在自己身上!怨自己命不好。表现得悲愤、烦躁、拒绝治疗, 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或是拿家属和医务人员出气,借以发泄自己对疾病的反抗 情绪,这是病人失助自怜心理的表露。 护士要谅解宽容病人,真诚相待,说服家属不要计较和难过,并与医护合作, 帮助病人度过愤怒期。 3妥协期 病人由愤怒期转入妥协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 不语。这时能顺从地接受治疗,要求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农场采摘课件
- 江西宜春邮政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2024年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西藏吉隆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省南江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省潼关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省淳化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甘肃省宁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河南省开封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uom理论考试题库答案及考试技巧
- 中暑防治课件图片高清版
- 脑卒中溶栓护理课件
- 2025年城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LTCC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 2025至2030中国扭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战略报告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槟榔地转让协议书
- 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