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1 选题依据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文化现象给人们的思想、视野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中学生又是这一人群中比较弱势的一群,他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都有待提高,并且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中学生渴望被别人关注,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自己因表现不好而遭到别人的嘲笑,在这种矛盾的状况下,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极易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相关的,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发展健康的心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湖北省荆州市城区部分中学在校学生。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长江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体育学院图书馆、Internet、参考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文献资料,同时,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查阅了中国知网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论文和论著,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了解我国中学生心理研究的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2.2数理统计法用WJ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对学习动机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运用SPSS11.0数据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3调查法2.3.3.1 问卷调查法2.3.3.1.1 量表的选用 选用中国心理学家编制成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量表,该量表含有100个题目,对中学生八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进行测验。学习动机量表共有12个题目,测量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根据得分判断结果。2.3.3.1.2 量表的发放与回收由本人向在校学生发放问卷,要求主试现场读指导语、当场发放并回收问卷。本研究的调查各发放问卷300份,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回收254份,回收率84.67,剔除由于不认真填写和没有完成的问卷35份,最终有效问卷219份,最终有效回收率为86.22。学习动机量表回收232份,回收率77.33,剔除由于不认真填写和没有完成的问卷15份,最终有效问卷217份,最终有效回收率为93.53。3 讨论与分析3.1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表1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心理现状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N452236201625312420.5510.0516.449.137.3111.4214.1510.95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学生的心理是呈多样化的,各种心理问题都有,并且分布较均匀,学习焦虑型的人数相对于其他问题的学生较多一点,这可能与他们所面对的现实情况有关,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以学习为主,他们的压力来源也基本上都与学习密切相关,所以对学习产生焦虑是难以避免的。3.2学习动机状况分析 表2 中学生学习动机测试得分12-2122-2728-36学习动机程度较弱中等较强N661056128.4545.2626.29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呈多样化的,既有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也有学习动机中等的,还有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在这三者之中,学习动机中等的占大多数,学习动机较弱的和学习动机较强所占比例比较接近。呈现出两头小,中间的大的格局。 3.3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由于个人差别、家庭背景、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由调查可知,最重要的是学生个体性格差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3.3.1个人性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学生处在从青春发育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身高体重陡增、第二性征出现、生理机能急剧变化并迅速接近成熟,生理的变化带来了心理的转型,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评价,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由于思想单纯,应对方式情绪化,好走极端,极易产生自卑、抑郁、封闭、偏执和狂躁等心理问题。性格开朗的学生较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少产生心理问题。3.3.2家庭背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比在智育中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心理素质比作能遨游太空的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助推其上天的火箭。为了发挥家庭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助推作用,我们采取的以下措施:(l) 转变父母教育观念,使其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如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心理素质教育课;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专题交流会;办家庭一学校报,介绍学校情况,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家庭一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合力”作用;(2)帮助家长规范自身的行为,掌握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方法。除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家长交流等形式外,我们还建议实验学校通过开办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和家长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规范父母的行为,提高其家教能力。(3)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在实验中发现,造成不和谐家庭氛围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父母对子女提出了不合理的发展目标;二是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少;三是管理方式单一、粗暴和不民主;四是家长本身在社会、家庭、感情等各方面失意和麻烦。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倡教师主动家访,社区主动关爱,学生主动参与,父母主动创设,共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形成的心理素质将接受社会的洗礼,因此,社区文化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由于社区比学校、家庭难控制,涉及面广,因此,净化社区环境,给青少年提供祥和、文明、向上的社区心理氛围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心理素质教育中提倡建立学生一学校一家庭一社区相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主张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协调同步;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社区心理气氛协调,保证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受到目标一致的教育。3.4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3.4.1性格差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这种可控制的因素,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会再次获胜;如果他们将成功归因于像运气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喜悦之情,并希望今后仍能碰到好运;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像能力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听任失败,表现冷漠、压抑、自暴自弃或丧失动机。用我们的生活价值取向量表测量了学生的生活价值取向,并检验了学习动机取向与生活价值取向的关系,发现在学习动机取向和生活价值取向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相应关系,为了祖国建设而学习的学生,个人主义取向得分显著低于没有选择将建设祖国作为学习动机的学生,为了入团、当优秀生而学习的学生个人主义生活价值取向也显著低于没有选择入团、当优秀生的学生,为了升学和获得在班级的地位声望学习的学生,个人主义生活价值取向显著高于没有选择这两个学习动机的学生。这个结果验证了我们的设想。3.4.2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学习动机来源有重要影响。父母鼓励孩子成功、了解孩子教育过程、介入教育活动、允许孩子独立作决定,这些权威型育儿风格的特征与儿童的学习的内部动机有显著的关系。专制型育儿风格导致外部动机,忽略型育儿风格导致缺乏动机。母亲的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母亲的育儿行为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学生对于某学科的内部动机或兴趣,不完全是自生的,主要是获得的,父母对子女成就动机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自主自立,可促进孩子的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而学习成功的经验对内部动机的增强有很大的反作用。4 结论与建议4.1结论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好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家庭、社会与个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机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家庭教育,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学校氛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学生看到积极向上的社会状态,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加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还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远离他们,问题不大的学生脱离困扰,问题严重是学生走出困境。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从而能对学习更投入,进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减少在其他方面学生所耗费的体力和脑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4.2建议 4.2.1学校联手家庭、社会,撑起心灵的蓝天学校、家庭、社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支柱,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三者的结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的观念、态度、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少心理问题是由不良的家庭环境引起的,因此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家长沟通。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用训斥、打骂等简单方法,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自卑孤僻的个性;其次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和成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理解,但不要给孩子造成压力;还要转变传统观念,尊重孩子独立的个体,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体验和理想,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善于肯定自己的孩子,发现他们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注意以身作则,做新世纪的家长。另外,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还要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洁净的天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4.2.2学生个人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第一,要确立乐观、进取的人生目的 中学生时代是充满着理想的时代,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都会荡漾着色彩斑斓的理想风帆。但是中学生在建立自己健康心理生活的进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是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要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学习,为改造世界而奋斗的志向。有了积极的人生目的,才能正确地对待个人和集体,才会对前途满怀信心,经受得起多种生活挫折和心理冲突,从而保持最佳的、最积极的心理状态。学生时代正是我们确立人生目的和抱负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虚心地在老师、父母的教育引导下,学会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把个人的学习、生活,个人的前途同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利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索起来,这样,我们自身的发展就有了强大的动力,生命就有了灵魂,干什么事都会充满着乐观和自信。第二,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认识自己不容易,但却很重要。把自己估计得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对自己认识不正确,在生活实践中就容易遭受挫折和失败,反之,能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扬长避短,在生活实践中较易于获得成功。认识自己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通过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这就好比了解自己的外貌要通过照镜子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俗话说“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当自己处于各种不同评价和议论之中时,一定不要丧失了自主精神,变得无所适从,而要从多种评论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丰富自己,改善自己。另外,还要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成果和失败来正确认识自己。这一也是一种最经常的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第三,对现实的自己要承认要接受 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的价值,有所作为。健康的心理不仅要求认识自己,而且要求对自己保持一种接纳的态度。这就是对现实的自我要坦白地承认和接受,不要有任何的自轻、自贱、自僧。譬如,有的向学可能面容丑陋或有某些方面的生理残障缺陷,有的可能家庭环境不良或上不了一所理想的学校等等,而产生自卑自僧心理。这就是一种不承认不接受现实的环境和现实的自我的表现。应该承认,自身和外界确有许多情况是难以改变或暂时不可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不愿意接受现实的自己,就会陷入不安和痛苦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势和不足,如果把自己的弱点、暂时所处的困境当作包袱背越来,老是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看不到希望,就可能使自己永远沉浸在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中,这不仅使自己的才智和潜在行为无从发挥,甚至整个精神会被压垮而最终毁灭了自己。接受现实的自我,并不是提倡逆来顺受,安贫乐道,消极地适应生活和环境,而是要求我们在承认自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优势也是现实的自我的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奋斗,鼓起同别人竞争的勇气。第四,要正确地对待压力和挫折挫折是人一种心理感受。心理学解释挫折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遭遇到阻碍和干扰,使他的动机无法满足的一种情境;一是指因为动机无法满足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造成挫祈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的事情如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自然界的天灾地变,或由于多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个人无法抗拒或暂时不可抗拒的力量,都可能成为实现目标的障碍造成个人挫折。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完全不遇到挫折是不可能的。有了挫折,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这里有两种自我调节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免除遇挫后可能带来的精神折磨。一是如果你确认所做的目标是合理的,受挫后就要考虑改变自己的行功方式,绕过障碍,实现所定目际。这就需要勇气和信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二是障碍如果确实不可逾越,就要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面对现实,确立合乎实际的抱负水平。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颇不容易。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坚强的意志一一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木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的时候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善败者不亡”,不切实际的奢求,超出自己的生理和智能条件的过高期望,都是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的。 第五,要学会控制自己用理智控制自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对年轻的中学生来说控制自己主要是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白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以理导行,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以理导行就是用理智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力。比如我们要实行某项决定,就要以理情的态度去克服有碍于执行决定的一切犹豫、动摇、懒惰等等因素,这是一方而;另一方面,在行动中,更要注意抑制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的多种有害的冲动行为,不要因为碰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便失去理智大吵大闹,甚至采取自毁行为。有的人因思想不正,动机不纯,而采取错误行为,这就又当别论了。理智能否正确制约白己的行为,取决于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一般说,思想觉悟越高,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越深刻,理智对行为的约束力就越大。中学生还不很成熟,有时会做出一些幼稚的行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足为怪。但是,要使自己真正成熟起来,就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勤用脑子思考问题,“口强实际锻炼”。那么,我们对自己,就会有更多的责任感、使命感。第六,要善于与人相处中学生的思想都比较纯真,与人相处,特别是与同龄友伴相处、一般是不困难的。但由于年纪轻、阅历浅、处世经验少,不大懂得待人接物之道,与周围的人闹点别扭也是常有的事。有的同学为此而焦虑、苦恼,希望能得到一种处好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当然,“灵丹妙药”不可能有,但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几个问题还是值得往意的。1、诚恳、谦虚,不自以为是,不轻视别人;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和成绩,不当面一套,背后另是一套。2、包容别人,虚怀若谷,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不强加于人。讲包容,不但在相好的友伴之间能够互相包容,就是在一般甚至与自己有疙瘩、有意见的同学相处中,也要学会宽以待人;不但在没有明显是非的问题上善于妥协,不去计较,就是在对方明显理亏的事情上,也要学会“以德报怨”。像革命前辈瓣少奇说的那样:“最能宽大、容忍和委曲求全,甚至在必要时能忍受各种误解和屈辱而毫无怨恨之心。”3、对别人的困难、需求要主动、热情关心帮助,决不从“等价交换”的势利态度来对待同学、朋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势利之交,古人羞之妙。4、批评、指出别人的缺点、错误要与人为善,不可存心不良。俗话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5、说话算数,办事讲信用,不说谎话,不欺骗人,不口是心非。第七,要会科学用脑,积极娱乐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之后,脑子不好用了,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路闭塞、呆滞,甚至感到气闷、晕眩,情绪焦躁不安,茶饭不思,什么也不想干了,什么事也干不成。这就是身心过度疲劳的现象。过度疲劳使身体的能量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补偿,脑细胞大量损伤而得不到休养生息。长时间处在这种状况,必然导致身心疾病,以致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解除疲劳,恢复身心正常机能状态的最好办法是学会休息。休息既有积极的休息也有消极的休息,这两种休息都是需要的。消极的休息是一种单纯停止学习和工作的休息方式,如睡眠,就是保护大脑机能,解除疲劳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偿,使积蓄的代谢废物得到释放,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人体的各种器官活动得到调节。中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一般应达到89小时。积极的休息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其它有益的活动表替学习和工作活动的休息方式。它除了能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之外还能收到松弛紧张心理,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扩展生活经验。如下棋、演奏乐器、欣赏音乐、绘画、集邮、种花、饲养小动物、手工制作等等。参考文献1 姚丽芬,刘莹,刘敏岚.家庭因素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赣南师范学院,2007,2月注意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多个作者用“,”隔开,下同)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不带“年”字,下同),卷次(期号):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排版小四号宋体,行间距22磅,(每个具体的参考文献上下间不空行。)与正文和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排版不同。正文和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排版相同。2 骆伯巍陈家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1985第6期,杜玉庆等.中学生心理适应情况的调查报告J.1992第2期。3 佐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 J.华中师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第4期4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J.2001,27(6):56-615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 2000.26(3):56-626 程素萍.元认知思想的历史演变J.2002,25(3):377-3787 Sternberg,R,J.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92-4308 燕国材.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上海教育情报1991,(1):34-359 George E. Vaillaht1 颜文伟译. 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J.199610 Colemn J S. Current contradictions in adoleslent theor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J.1978,7:11-3411 赵进.略论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第2期12 涂肃民 中学生怎样保持心理健康J. 13 Benjamin, Hollings AE. Toward a theory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Quality of Student Life 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95, 36(6): 574-586.14 韦光敏,冯维.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5期15 张学民 申继亮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第4期16 徐萍,霍金芝,盛强.学习动机、自我状态与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校医,2001,第4期17 司秀玲.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J.理论研究,2012 5月18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1994:56119 石绍华,高晶,郑钢,唐洪,虞积生,张梅玲.中学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2002第1期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柯敏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柯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一年多来,在此谨向柯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2014年2月27日 附录1年级: 性别: 留守学生:是 否 指导语1这些测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2回答方。本测验每一问题都只有“是”和“不是”两种可供选择的答案,回答上相应地附有a、b两个可供选择的英文字母,请把你选择的答案在回答纸相应的英文字母上画个“”,即:你如果选择“是”答案,就在回答纸相应的“a”字母上画“”选择“不是”答案,就在回答纸相应的“b”字母上画“”。按此方法,对下列两个“例题”进行练习。答案做在“MHT回答用纸”左上“例题”的回答部分。(1)早晨起来,你是否感到头痛?a.是的 b.不是的(2)你是否想起今后的事情就感到担心?a是的 b不是的3注意事项。(1)按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2)每一问题都要回答,但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难以决定时,请选与你最接近的答案。(3)有不明的的地方可以举手问老师。(4)修改答案时,要用橡皮擦擦干净。(5)回答时间没有限制,但不要过分考虑,请写出你最初想到的答案。问卷项目(1)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a是的 b不是的(2)老师在向全班提问进,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a是的 b不是的(3)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a是的 b不是的(4)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里是否感到不快?a是的 b不是的(5)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a是的 b不是的(6)考试时,当你想不起来原先掌握的知识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虑?a是的 b不是的(7)你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a是的 b不是的(8)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a是的 b不是的(9)你是否希望考试能顺利通过?a是的 b不是的(10)你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任务?a是的 b不是的(11)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a是的 b不是的(1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的?a是的 b不是的(1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a是的 b不是的(1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a是的 b不是的(1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a是的 b不是的(16)你是否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的坏话?a是的 b不是的(17)你受到父母批评后,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a是的 b不是的(18)你俩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a是的 b不是的(19)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a是的 b不是的(20)你在大家面前或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a是的 b不是的 (21)你是否很担心叫你担任班干部?a是的 b不是的(22)你是否总是觉得好像有人在注意你?a是的 b不是的(23)在工作或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你,你心里是否紧张?a是的 b不是的(24)你受到批评时,心情是否不愉快?a是的 b不是的(25)你受到老师批评时,心理是否总是不安?a是的 b不是的(2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大会笑? a是的 b不是的(27)你是否觉得到同学家里去玩不如在自己家时玩?a是的 b不是的(28)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a是的 b不是的(29)你是否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a是的 b不是的(30)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想加入?a是的 b不是的(31)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a是的 b不是的(32)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会?a是的 b不是的(33)你的朋友是否很少?a是的 b不是的(34)你是否不喜欢同别人谈话?a是的 b不是的(35)在人多的地方,你是否觉得很怕?a是的 b不是的(36)你在排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心里是否一直认为自己不好?a是的 b不是的(37)你受到批评后,是否总认为是自己不好?a是的 b不是的(38)别人笑你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a是的 b不是的(3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a是的 b不是的(40)你失败的时候,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a是的 b不是的(41)大家受到责备时,你是否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 a是的 b不是的(42)你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比赛时,是否一出错就特别留神?a是的 b不是的(43)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你是否认为自己难以应付?a是的 b不是的(44)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a是的 b不是的(45)你和同学吵架以后,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a是的 b不是的(46)你心里是否总想为班级做点好事?a是的 b不是的(47)你学习的时候,思想是否经常驻开小差?a是的 b不是的(48)你把东西借给别人时,是否担心别人会把东西弄坏?a是的 b不是的(4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你心里是否很烦躁?a是的 b不是的(50)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死去? a是的 b不是的(51)你是否在梦里见到过死去的人?a是的 b不是的(52)你对收音机和汽车的声音是否特别敏感?a是的 b不是的(53)你心里是否总觉得好像有爰事没有做好?a是的 b不是的(54)你是否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a是的 b不是的(55)你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时,是否总是犹豫不决?a是的 b不是的(56)你手上是否经常出汗?a是的 b不是的(57)你害羞时是否会脸红?a是的 b不是的(58)你是否经常头痛?a是的 b不是的(59)你被老师提问时,心里是否总是很紧张?a是的 b不是的(60)你没有参加运动,心脏是否经常扑通扑通地跳?a是的 b不是的(61)你是否很容易疲劳?a是的 b不是的(62)你是否很不愿吃药?a是的 b不是的(63)夜里你是否很难入睡?a是的 b不是的(64)你是否总觉得身体好像有什么毛病?a是的 b不是的(65)你是否经常认为自己的体型和面孔比别人难看?a是的 b不是的(66)你是否经常觉得肠胃不好?a是的 b不是的(67)你是否经常咬指甲?a是的 b不是的(68)你是否舔手指头?a是的 b不是的(69)你是否经常感到呼吸困难?a是的 b不是的(70)你去厕所的次数是比别你多?a是的 b不是的(71)你是否很怕到高的地方?a是的 b不是的(72)你是不否害怕很多东西?a是的 b不是的(73)你是否经常做噩梦?a是的 b不是的(74)你胆子是否很小?a是的 b不是的(75)夜里,你是否很怕一个人在夜间睡觉?a是的 b不是的(76)你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桥时,是否很怕?a是的 b不是的(77)你是否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a是的 b不是的(78)你听到打雷声是否非常害怕?a是的 b不是的(79)你是否非常害怕黑暗? a是的 b不是的(80)你是否经常感到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