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口与社会.ppt_第1页
课件:人口与社会.ppt_第2页
课件:人口与社会.ppt_第3页
课件:人口与社会.ppt_第4页
课件:人口与社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 (二 ) 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社会,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的界定: 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 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 包括城区和镇区 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一、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 主要研究内容有:人类生态学、城市社区的划分、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等)对策与规划、城市化等。,二、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规律,城市人口发展规律 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的自然变动规律等等。 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三、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 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规模:最基本标杆,估算各种空间需求的基础; 结构:特定族群的比重,比如年龄、性别、家庭类型等等 空间分布: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本质影响:城市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提高。 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 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 社会群体内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四、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1、城市人口统计方法 静态统计: 户籍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农村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流入人口、流出人口 暂住人口相当于流入人口 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满足居住时限的户籍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出人口。,动态统计: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净差值。,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逐步过渡,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点:,2、城市人口结构分析 (1)年龄结构: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托儿组(0-3岁) 幼儿组(4-6岁) 小学组(7-11岁) 中学组(12-17岁) 成年组(男18或19-60、 女18-55岁) 老年组(男61-,女56-) 意义:分析就业、设施配套依据、人口预测依据 影响因素:计划生育、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性质与规模,人口金字塔模型:,增长型(快增长和慢增长型),静止型(零增长型),缩减型(负增长型),塔基越宽,说明人口自然率越大,人口增长越快。,(2)职业结构:职业构成是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采矿、制造、电力、燃气、水、建筑业 第三产业交通、信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科研、水利、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国际组织,(3)家庭结构: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 (4)空间结构:是指人口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按各种属性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等。,3、城市人口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适用于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对于新建或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的城镇则不适用,(2)时间序列法:适用于城市人口有长时间的统计,人口数据起伏不大,未来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城市。,(3)增长曲线法:适用于较为成熟的城市,不适用于新建城市或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城市。 多项式增长曲线、指数型增长曲线、逻辑增长曲线、龚伯兹增长曲线 (逻辑增长曲线、龚伯兹增长曲线)存在“极值、拐点” 极限规模有不确定性,(4)劳动平衡法:已很少应用 (5)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新建工矿城镇。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2010动态模拟,2020动态模拟,2020年考虑机械增长后的人口结构动态模拟结果,人口预测:动态模拟技术,和谐社会: 老龄化 婚育高峰 教育设施 居住,4、社会分析方法 (1)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法 技术性评估(Technical SIA):多准则分类法、成本收益分析法 参与性评估(Participatory SIA):数据分类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情景分析法、人口情况研究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社会指标分析法 (3)常用社会指标: 关于社会组织系统的指标:基本人口特征、人口素质水平、社会结构、外来人口状况、社会公平、行政效率与城市政策、社会组织能力、公民意识 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指标:社会投资水平、物质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安全与治安控制、社会保障、社会整合、社区建设 关于主观评价的指标:城市环境评价、公共设施的供给和可达性评价、城市生活中的现状问题评价、公共事业的发展状况评价、政治和社会氛围评价、地方归属感,复习思考题: 1、结合书中所介绍的方法,预测中国2049年的人口总量以及人口结构。 2、透过身边的城市人口与社会现象,思考城市规划未来可能的对策。 3、在中国城镇化道路上,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失,会对农村居民点规划产生哪些影响?,历史与文化,一、城市历史,1、城市历史的内涵与意义 2、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 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 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物质、非物质性历史要素 具体工作方法: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等。,二、城市文化,1、城市文化的内涵、类型与作用 广义与狭义内涵 广义:城市的主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城市的主人在城市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 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作用:形成城市个性的根本条件、构建城市公共心理的基础、提供经济支撑、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保存城市记忆、明确城市定位、决定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2、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形态与规模,受到神人关系、君民关系、市民阶级文化的影响。 不同性质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布局差异,如政治城市、宗教城市、商业城市、自治城市等。 历史变革期的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当代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文化对决策个体的意识形态的塑造 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的互相影响 芒福德:“文化存储、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创造与发展”“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3、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 依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城市肌理诠释城市历史文化 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复习思考题: 1、查询除了本章提及的分析方法外,还有哪些可能创新的城市历史分析方法。 2、编绘你生活过的城市的历史年表 3、结合地域文化的特征,思考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性格,在城市空间中可以做哪些改进?,技术与信息,一、人类技术的进步及其对城市的影响,手工技术阶段 工业技术阶段 信息技术阶段 技术的进步影响城市空间的构成以及组织关系,二、城市规划自身技术的发展,1、城市规划技术 城市规划中计量模型的应用 城市规划的成果表现与沟通交流方法的改善 城市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 2、城市规划模型的类型 宏观模型社会经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微观模型描述城市各项活动的主体(个人、企业、部门等)行为 基于GIS模型GIS与城乡监测、交互与沟通,三、城市规划常用的技术方法,1、城市规划编制所包含的技术 发现和描述 发现并描述城市的历史、现状、政策和决策的规则 监控、记录和解释城市的变化 预测 预测城市的未来 分析与评估 诊断城市规划和开发中的问题 评估供需平衡 展示与沟通 传达清晰和可靠的信息给决策者与相关利益者 建立不同学科专家的协同工作平台,2、收集资料方法 现场调查法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理阶段 访谈法 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访问、座谈 问卷法 封闭式、开放式,3、数据描述性分析 频数和频率 众数值 平均数 标准差 4、说明性分析 相关分析: 确定现象之间有无依存关系、判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是反映两变量间直线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0+-1 回归分析: 研究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 线性、非线形;一元、多元回归分析,5、城市规划预测方法 因果推断法 趋势外推法(线形、曲线、对数趋势外推法等) 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 交叉影响分析,6、评价与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 城市感知评价法SD,语义差别法或感受记录法 Hedonic价格法 假想市场法(CVM) 线性规划法,四、城市规划模型,土地利用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 空间句法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离散选择模型 多代理人模型,五、城市规划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 描述功能 分析功能 查询功能 2、互联网技术 获取数据 信息发布 沟通与交流 网络协作,用地综合评定,用地评价因子共选取6种,分别是 地形、地貌评价因子;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包括水源保护、海岸防护、沿江防护、植被条件、特殊生态敏感区; 特殊限制因子(包括地质断裂带、风景区及景观保护区、强台风影响、文物古迹、机场净空限制; 交通、区位条件评价因子; 现状工业用地影响评价因子; 景观条件评价因子。,用地综合评定,由于福州为台风受袭频率较高的地区,本次用地评价特别考增加了强台风环境对城市建设用地评价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 当福州遭受强台风袭击时,长乐机场周边用地以及福清大部分的东部区域,由于正面受袭,风速较大。 通过台风袭击时不同高度的风速模拟比较得出:福州中心城区(特别是沿山体的用地)随着高度的提升,风速变大,这对高层建筑有一定的影响;福州新城区(长乐机场以西的用地)随着高度的提升,风速变化不大。,用地综合评定,本次规划涉及研究范围(福州市区闽侯长乐福清连江罗源)中: 禁建用地面积为3942平方公里; 慎建用地为2072平方公里; 可建用地为727平方公里; 宜建用地为957平方公里。 其中,在福州主城区周边,本次战略规划范围(福州市区闽侯长乐)中: 禁建用地面积为1915平方公里; 慎建用地为1180平方公里; 可建用地为47平方公里; 宜建用地为630平方公里 。,复习思考题: 1、列举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阐述这些技术是如何影响城市发展的 2、城市规划信息与技术对城市规划专业本身有哪些作用与影响? 3、畅想未来会有哪些新的技术产生?会对城市及城市规划产生怎样的影响?,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