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教学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教学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教学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教学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教学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导语,明 清 两 朝,继 承 了 元 朝 大 一 统局面,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为维持强盛国力的重要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原因: 明清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二)表现: (1)明朝引种 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向日葵等农作物新品种在明代传入中国。 (2)清朝推广: 以上农作物新品种得到推广种植。 (3)治理黄河,修筑海塘。 (三)意义和影响: 既丰富了我国经济作物的品种,又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善思,你还知道哪些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外来农产品?讨论后明确: 答: 胡椒、香料、辣椒,番瓜、西红柿、菜豆、菠萝、番石榴、油梨、腰果、木薯、番薯、甘蔗等。,清代黄河筑堤图,(二)工商业的发达 (1)概况: 清朝手工业比明朝更为发达,规模更大,分工更细:佛山镇的铁器,景德镇的瓷器,苏州杭州等地的丝、棉织品,福建、云南等地的茶名扬海外。 (2)地域特色: 在日益繁荣的商业活动中,明清时期涌现了具有地域特色商品: 佛山镇的铁器;景德镇的瓷器;苏杭等地的丝、棉织品;福建云南等地的茶名扬四海。 地域特色的商帮:如,晋商、徽商,三、人口增长,(一)原因: 明清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又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人口显著增加。 (二)表现: 康熙末年,人口超过1亿;乾隆末年超过3亿;道光年间人口突破4亿。,(三)影响: 人口的迅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也造成大批人口没有土地耕种,加重了社会负担。为了生计,许多人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或者从内地向山区、边疆迁移,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四)盛世出现: 清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出现了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康乾盛世”的局面。,善思 p106面,讨论后明确: 清 代 人 口 增 长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表现,但又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量人口没有土地耕种,穿衣吃饭住房皆成问题。大批人口涌入城市,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还有向山区、边疆移民,也开发了这些地区。,康乾盛世图,善思: 人们一提起清朝的统治,“腐败”、“落后”就成了其代名词,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讨论后明确: 答: 清 朝 前 期,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清朝不仅是世界上的大国,而且综合国力名列世界第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边疆巩固、民族团结。只是到了近代,由于长期闭关锁国,才落后于世界。,明清时期景德镇制陶图,清朝瓷器,学而时习,下面哪项不是明清时期引进的外来农作物品种( ) A、占城稻 B、花生 C、玉米 D、烟草,A,“占城稻”是北宋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温故知新,清代人口的迅速增长是社会繁荣的产物,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隐患。想一想,清代的人口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后明确: 答: 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