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干排查 考点一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背景,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1)汉初的_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整合出一整套_的新的理论体系。 (3)_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黄老之学,为中央集权服务,汉武帝,2.内容,(1)提出“_”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2)提出“_”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3)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3.特点: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4.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考点二 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2)天文: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与候风地动仪。 (3)数学:东汉时期:_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蔡伦,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医圣,麻沸散,2.文化,(1)汉字与书法,特点: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意义:对_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小篆,隶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巧学妙拨 易错易误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图解历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图解历史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该文物于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图上绘有地图,属于麻纤维纸。这说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而且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并且已经传到河西走廊一带。,轻巧识记 书体演变及其特点,主题一 儒学官方化的确立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史料二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史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四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1.史料一为第一手原始史料。史料“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主要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 2.史料二为文献史料。史料信息“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等主要体现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处世标准。 3.史料三是第一手历史史料,高度评价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省略号前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大一统”思想提出的原因及影响。 4.史料四为后人所著历史文献材料,主要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影响。,1.根据史料四,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答案 (1)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2)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2.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答案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史论归纳 1.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 从思想内涵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从与当政者的关系看,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2.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主题二 世界科技史上的璀璨明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下面是某校学生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个情景: 学生甲认为:纸是东汉时期蔡伦最早发明的。他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学生乙认为:纸早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了。他也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史料二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1.史料一为后人对史学观点争论的情景材料,主要反映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不同观点。 2.史料二为后世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统计表。解读表格中的种类及数量,可知中国科技分布的主要领域主要是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1.根据史料一,你支持上述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或不支持哪一位同学观点)及理由分别是什么?,答案 (1)支持乙的观点。(2)支持理由:有考古材料证明西汉已有了纸,西汉早于东汉。学生乙的依据比学生甲的论据更可靠。(3)不支持理由:学生甲对史料的掌握不全面(或学生甲对材料的解读有误,因为材料只能说明蔡伦制成了蔡侯纸,而并不能证明蔡伦是纸的最早发明者)。,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表中体现的中国科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史论归纳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2.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比较先进的原因,(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3)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高考题组 考法1 从政治与思想的联系角度考查古代统治理念的特点 【考题1】 (2014课标全国,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 古代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统治,故选B项。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法2 从因果关系角度考查儒学地位变化的影响 【考题2】 (2014课标全国,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 据题干可知,秦朝法律对待养子与亲子的政策不同,但到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表明随着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后,强调家庭的伦理观念,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A项错误;B项本身描述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的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错误。 答案 D,考法3 从发展角度考查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 【考题3】 (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 据题干可知,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说明汉代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 答案 B,考法4 从儒学地位的变化角度考查古代的治国理念 【考题4】 (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 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这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材料“礼、刑,相为表里者也”体现了儒法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 答案 B,模拟题组 1.(2016湖北武汉调研)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 ),A.用天来限制皇权 B.用天来加强君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使儒学处于独尊 解析 题干材料“屈君而伸天”体现出对君权的限制,故选A项。 答案 A,2.(2017四川绵阳模拟)“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解析 据材料“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可知,汉代董仲舒兼采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故选A项。 答案 A,3.(2017广东深圳模拟)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解析 秦代焚书坑儒,没有强化儒家,故A项错误;汉代罢黜百家,但其实汉武帝实行外儒内法剂之以道,而非禁绝,故B项错误;汉代罢黜百家,没有激起社会反抗,故C项错误;二者都是为了巩固统治,与材料中“在思想文化方面”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7河北保定模拟)“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