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审美心理,教学目的:了解审美的基本心理要素与过程, 拓展自身的审美心理能力。 教学重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审美心理的 结构要素 教学内容:见后,第一节 审美的心理机制,一、人对心理的认识过程 由心至脑,从玄思到科学。,二、审美与西方心理学派 1、联想学派: (1)托马斯霍布斯“联想说” 霍布斯认为,一切所谓的心理现象都可以做如下解释:当外物的运动刺激了感受器,从而产生了内部运动,感觉经验就产生了。其他人所指的“心灵”,对霍布斯而言,无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活动的总量个人内在的一系列运动。在心身问题上,霍布斯是物质一元论者,他否认非物质的心灵的存在。,比如“注意”,被解释为某种外物引起感觉器官的持续活动,从而使感觉器官无法对其他事物作出反应。又比如“想象”,被解释为感觉印象随时间而衰退。霍布斯说:“因此想象无非就是正在衰退的感觉;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人类,也发生在其他生物中;不仅发生在觉醒状态,也发生在睡眠中。”当感觉印象衰退了很长时间后,它就被叫做记忆;“因此想象和记忆无非就是一回事,只是由于人们对之有不同的思考,于是就有了不同的说法”。而梦也和其他所有感觉一样,要么完全来源于感觉,要么部分来源于感觉。,(2)约翰洛克“白板说”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3)阿尔逊 阿尔逊(A1son,17571839)在论趣味的原理和本质中指出:对象引起主体的简单情绪,促使想象中产生一个又一个意象;一系列的想象与联想,产生一整套关系密切的意象系统;意象系列将简单情绪综合为一套情绪系列,谓之复杂情绪,它集中表现为审美的愉快。和许多经验主义者一样,阿尔逊过于夸大了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照他看,是联想产生意象,意象产生情感。然而,心理的事实也许正好相反:没有情感作为动力,就没有联想与想象的活跃,就没有意象生生不息的变化和运动。,2、构造学派 冯特,见教材。 3、机能学派 (1)威廉詹姆斯“意识流” 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是詹姆斯。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他还主张意识的功用是指引用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意识流这个词含有意识是不可分析的整体之意。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但是詹姆斯本人没有建立一个学派。,(2)杜威 机能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他在这篇文章中认为反射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不能把反射弧简单地还原为感觉和运动元素。他还认为一个反射与它前后的反射是相连的,不能孤立开来理解。他虽没有指名反对构造心理学在美国的代表铁钦纳,却以反射弧概念为题。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并阐明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主张,为美国机能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过程;中枢的兴奋过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3)安吉尔 1904年,安吉尔出版了心理学教科书,更加系统地提出了机能心理学的主张。他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事实和意识事实,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他还阐述了意识的功能以及意识是怎样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为应付新环境、解抉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1906年,安吉尔在美国心理学会上发表演说,题为机能心理学的领域,第二年这篇演说词刊于心理学评论杂志上。他进一步主张意识是适应环境的功能,并列举了机能心理学与构造心理学的三点区别,指出:机能心理学不仅研究意识内容,还研究意识是怎样进行和为什么进行;机能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需要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功利和实用的精神;机能心理学关心心物关系,它既研究与意识过程相伴随的机体对应,也研究整个心一身功能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整个关系。,(4)卡尔 卡尔于1925年出版的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研究是机能心理学完成形式的代表著作。卡尔在该书中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感情、想象、判断和意志等。他认为心理活动的功能是获得、确定、组织和估价有关的经验,以及随后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行为。他认为每种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研究:它的适应意义;它对过去经验的依赖;它对有机体未来活动的潜在影响。他强调在感觉刺激和运动反应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并把动机的问题引进机能心理学,用以说明适应行为。,4、行为学派 (1)华生 华生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因而只能应用客观观察法以外观察,目标是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华生所谓心理学的客观方法,就是只研究刺激(S)与反应(R),因为这是容易观察到的。至于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都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行为的研究才是心理学。这样华生的行为主义就成为刺激与反应的心理学,不承认意识,当然也否定感觉、知觉和思想。只承认人有言语能力,而言语不过是简便可替代的躯体性动作而已。华生把感觉当作辨别来处理,而巴甫洛夫借助条件反射恰恰能把任何感觉当作辨别来测量,辨别不过是观察感觉事实的操作。,(2)斯金纳 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学派最有贡献的斯金纳设计了一个动物实验装置称斯金纳箱。箱内有一条输送食物的杠杆,当一只饿鼠在箱内自由探索时,偶尔按压杠杆后就能得到食物。根据压杆次数的记录得知老鼠吃的行为和学会压杆操作来得到食物的速度。斯金纳发现了与巴甫洛夫不同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只对一个已知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称应答反应;而斯金纳所发现的是在没有看到外界刺激的情境下的反应,称操作反应。动物通过自己的操作行为反应,形成了操作性的条件反射或称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tive conditioning)。,5、格式塔学派 格式塔(Gestalt)是德文“整体”的译音。也叫完形心理学。 感觉(部分)知觉(整体)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整体大于局部,整体先于局部。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阿恩海姆(19042007),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美学家,代表作包括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作为艺术的电影等。,6、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见教材。 哈姆雷特的例子 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施蛰存 (2)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原型(原始意象)说。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是什么?它本质上是一个符号。这意思并不是说它所指出的东西都是众所周知的隐喻,而是说它所表现的只是早就存在于德国人的灵魂中的一些深奥的东西,歌德只不过是帮助它产生出来而已。”,7、人本学派 马斯洛,见教材。 三、审美心理是大脑的特殊机能 略,第二节 审美的心理结构,一、审美态度 人的心理很活跃,但大多数时候是日常的心理,为什么特定时候变为审美心理?是怎么进入审美的状态中? 这实际是审美态度的问题。(审美心态/心境) 朱光潜:面对一棵青松,有三种态度认识态度、功利态度、审美态度,如果从客体(与人)的角度说,这棵青松具有知识属性、实用属性、审美属性(或者价值)。 在审美的时候,我们看到青松的什么?形象性。 这种形象性是有其规定的: 1、事物是多种属性的统一,形象是其中之一,只有在审美态度下,事物的形象性才得以体现; 2、事物的形象性必须在脱离其他的属性独立呈现时,才是美; 3、形象性变成美,是审美态度的结果。事物本身无所谓美,形象性本身也无所谓美,只有在美感中才成为美,美与美感同时存在(产生)。,审美态度中西方有两个名词很好的描述其特征: 1、心理距离 关于美感怎么产生,瑞士美学家布洛(18801934)提出“心理距离说”。布洛认为,美感乃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源于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并不是指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所以叫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消除了观赏者对作品的实用态度,因此使观赏者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这就是美感。 也就是摒弃实用的功利心理,由日常心理升华为审美心理,由物质性转向精神性,由功利性转向非功利性,今道友信所谓“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 船行大雾中的例子。,2、虚静 中国源于老庄的思想。“虚”“湛怀息机”,去欲;“静”“罄澄心以凝思”,专注。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与无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所谓“闲人”即审美之人。 李渔闲情偶寄:“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倘无心理距离,不能在纷扰俗世中保持“虚静”,就会人虽见物,却不见美。正如清人袁枚所谓“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 (教材中出差的例子) 心理距离也是使事物变成美的事物的条件。事物离现实功利越远,越容易引起人的美感。自然事物比社会事物更容易引起审美的兴趣:青山白云,彩霞流水,春花秋月,最易牵动诗情画意;而商店橱窗,街头广告更容易联想到实用性。自然物中,虚幻之景比实景更美,照片比实地更美,倒影比真物美,久远的建筑比新修的美,都是这个道理。现实中的人物事件活动,参与其中时可能不美,一旦成为回忆,往往很美,都是距离的作用。在专门为审美而生的艺术中,也往往要设置标志明显的“距离符号”,提醒你,这是艺术,要与现实生活中的功利、科学认识拉开距离:绘画的画框或装裱,电视电影的荧屏银幕,戏剧的舞台等等。 总之,心理距离(审美态度)使人变成审美之人(审美主体),使物变成有美之物(审美客体/对象)。,二、审美感知 包括感觉与知觉。这是美感的起点。 1、感觉 感觉以视听为主,味嗅触觉为辅。 2、知觉 知觉形成表象,把感觉阶段分散、个别的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形成整体。(记忆中保留下来的过去感知事物的映像,是知觉和想象之间的中介。) 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经验性、情感性,三、审美想象 1、想象就是人脑以原有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表象材料进行选择、分解、重组形成未曾知觉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初级形式是联想。 (1)接近联想 甲乙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一感受到甲便自然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齐白石笔下的虾与水,戏曲中挥鞭走马、摇浆行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刘禹锡乌衣巷,(2)相似联想 两件或多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有某种类似,人们习惯将它们联系起来,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 艺术创造中的比喻、象征,我国传统的比、兴手法 牛希济“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3)对比联想 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从而强化对量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春江花月夜、登幽州台歌:宇宙的浩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孤独。,3、通感 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五官感觉在感受中互相挪移,各种感官交相为用,互换该官能的感受领域。 体现了人作为有机生命整体的特性。 钱钟书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方法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因此范成大可以离间说“已觉笙歌无暖热”。 红杏枝头春意闹;天阶夜色凉如水;风随柳转声皆绿;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促织声尖尖似针,4、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 5、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 借助他人提供的形象化描述或自己的清晰经验而在自己意识中构成形象,叫再造性想象。无需借助他人的描述,而是将记忆中储存的表象做创造性的综合,独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形象,叫创造性想象。 审美欣赏多为前者,审美创造多为后者。,四、审美情感 1、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性愉悦,有别于单纯的生理快感;审美情感超越个人功利;审美情感可以再体验。 2、审美情感是感知和想象的动力,在审美心理过程中期整合、串联作用。 3、移情 在审美活动中,生发情感,但这种情感产生之后,并不是停留在主体之中,而是会投射到客体上面,这就是“移情”。通俗一点说,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18511914)提出“移情说”。他认为,产生审美享受的根本原因不在客体,而在“自我”的“内部活动”,美感是“在一个感官对象里所感觉到的自我价值感”。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审美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国考)考试综合练习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作物种植与养护合同
- 2025年度鱼苗养殖产业链金融支持合同
- 2025版酒店住宿加盟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维修合同
- 2024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4-2025学年度高职单招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4施工员经典例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人员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标准文本
- 语文●全国甲卷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三瘫一截康复
- JG/T 286-2010低温辐射电热膜
- 海南区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应届生校招:管理培训生笔试试题及答案
- 机械维修工试题及答案
-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 年产30万立方米商砼建设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院感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销售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